“先幫我看看吧。”
說話的是那頭上紮了很多小辮子的黑人男子。
他將自己抱著的那個紙箱子小心翼翼地放到了石桌之上,然後就像是抽絲剝繭一般仔細地打開。
裏麵放了許多泡沫塑料還有填充物,應該都是用來防止碰撞導致東西碎裂的。
所以這人拿來的東西,想來多半應該是瓷器。
等那人完全將東西取出來,放到桌上的時候,張天元就笑了,這果然是一件瓷器,而且也是一件青花瓷。
隻不過不是之前見到的青花梨壺,而是一件梅瓶。
梅瓶是漢族傳統名瓷,是一種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隻能插梅枝而得名。
因瓶體修長,宋時稱為“經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麗,明朝以後被稱為梅瓶。
梅瓶最早出現於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並且出現了許多新品種。
宋元時期各地瓷窯均有燒製,以元代景德鎮青花梅瓶最為精湛,其高超的燒造技藝,不朽的藝術價值,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在曆史上,梅瓶各大窯係都有,其造型的優美程度可以說天下第一,所以梅瓶的造型可以算是中國瓷器的第一造型。
“梅瓶”這種器形得名比較晚,它在曆史上還有一個名字,叫“經瓶”。
這跟宋代皇家的講筵製度有關。當時“講經”也叫“講筵”。
講完之後,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當時的酒,就是裝在這樣的瓶子裏,所以它又叫”經瓶“——馬未都《醉文明》。
近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一書中詳細地描述了梅瓶的形製、特征及名稱由來:“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於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
關於梅瓶的用途,磁州窯係有一對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書“清沽美酒”,一書“醉鄉酒海”,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無疑的。
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觀賞品。
因此,這類器多製作精美,不但考慮到貯酒容量,還要注意造型優美。
黑人男子如同摸著自己的愛人一樣小心翼翼地摸著自己那件梅瓶說道:“小先生,你可得看準了啊,賣給我這件東西的人說,這很可能是元青花,而且是屬於元青花裏麵的大器!”
聽著這人的話,張天元是暗暗搖頭歎息不已。
2013年7月12日,英國倫敦拍賣了一件“鬼穀下山“元青花大罐,當時的成交價折合人民幣是2.3億,以當天的國際牌價可以買兩噸黃金。
這個罐子高27.5公分,腹徑為33公分,一共10來公斤重,可以買兩噸黃金,這就是我們藝術的價值。
用錢來衡量藝術是一件非常庸俗的事,但全世界統一的一個標杆,隻能用錢衡量。
過去我們經常說價值連城,其實說不清楚。
一具體說到錢,大家都聽得清楚。
自從這件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大罐拍出高價之後,幾乎元青花一下子就好像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市場上了。
尤其是中國市場。
張天元曾經見過的元青花贗品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的他都已經懶得去數了。
很多人為了這玩意兒傾家蕩產,那都是真事兒。
不過這裏是美國,未必就不會出現真的青花器皿,他還真得是好好看看才能確定。
然而在他看了一眼之後就歎了口氣道:“贗品!你當是買來花了多少錢?”
“兩萬美金!”
“我說黑哥哥啊,兩萬美金還不到二十萬rmb,你覺得能買到真正的元青花嗎?別人告訴你這是元青花你就真信啊?”
張天元真是無語了。
“可是那人說了,他是個走私販子,因為急需要錢,所以才便宜賣的。”
黑人男子解釋道。
“他那麽說你就信啊,你數數,這圖案有幾層?”
“七層啊,我早就數過了,所以才說這是一件大器!”
“那肯定是贗品了!”
說話的,不是張天元,而是剛剛跟著進來的那個姑娘。
“姑娘,您這話什麽意思啊?”
黑人男子問道:“你這就看了一眼,便說我這東西是假的,這話不能亂說啊。”
那姑娘笑道:“我雖然不是很擅長古董,但是卻也對這方麵的知識有所涉獵,元朝重九惡七,怎麽會出現七層的青花?”
“重九惡七什麽意思?”黑人男子顯然沒聽說過這種事兒。
姑娘十分得意地說道:“大部分元青花紋飾的裝飾層數非常多,三、四、五、六、八、九、十層都有,但有一個數字一般不出現:七層。
原因是什麽呢?因為元朝人“重九惡七“。
你注意看,元青花九層的紋飾最多,但是不畫七層的。
現在的人不知道,仿的時候畫成七層紋飾。
你要是數到七層,這東西百分之九十九不真。
元朝刑罰兩位數以十為基數單位,但忽必烈自認功高堪與與天地齊,遇罰十必減三,比如,判刑十年,天饒一年,地饒一年,皇帝饒一年就是七年。
如果打二十棍,減三就是十七棍,所以,七這個數字在元朝很不吉利,因為事實上的刑罰是以七作為尾數單位的。
因此,迄今發現的元朝所有文物都是避開七的,連文字上出現的‘七’,下邊的拐彎都是向左拐而不是正常的向右拐。
這個青花有七層,那不用看,肯定是贗品。”
姑娘說的頭頭是道,那黑人男子直接就懵住了。
張天元聽到這姑娘的話,不由笑道:“你說這東西是贗品,沒說錯,但說到重九惡七,就未免有些武斷了。”
“什麽意思?”
姑娘不服氣地問道。
張天元笑道:“‘裝飾繁密是典型元青花的重要特點,它們由細巧的文化組成若幹條帶環繞器身,裝飾帶數量通常很多,但惟獨沒有7層的,因為這個數字和蒙古族的喪葬與元代的刑罰有關。
相反,9層裝飾帶的元青花卻為數不少,而這與蒙古族重九直接聯係。
元世祖定天下之刑,笞、杖、徒、流、絞五等。
笞杖罪既定,曰:‘饒他一下,地饒他一下,我饒他一下。’自是,合笞五十,止笞四十七;合杖一百十,止杖一百七。
由於世祖皇帝的寬仁,七便與刑罰聯係到了一起,在蒙古人看來七是不吉祥的。
而五層、六層、八層、九層在元青花裝飾上比比皆是。’
這番話你是從馬先生那裏聽到的吧?”
(未完待續。)
說話的是那頭上紮了很多小辮子的黑人男子。
他將自己抱著的那個紙箱子小心翼翼地放到了石桌之上,然後就像是抽絲剝繭一般仔細地打開。
裏麵放了許多泡沫塑料還有填充物,應該都是用來防止碰撞導致東西碎裂的。
所以這人拿來的東西,想來多半應該是瓷器。
等那人完全將東西取出來,放到桌上的時候,張天元就笑了,這果然是一件瓷器,而且也是一件青花瓷。
隻不過不是之前見到的青花梨壺,而是一件梅瓶。
梅瓶是漢族傳統名瓷,是一種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隻能插梅枝而得名。
因瓶體修長,宋時稱為“經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麗,明朝以後被稱為梅瓶。
梅瓶最早出現於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並且出現了許多新品種。
宋元時期各地瓷窯均有燒製,以元代景德鎮青花梅瓶最為精湛,其高超的燒造技藝,不朽的藝術價值,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在曆史上,梅瓶各大窯係都有,其造型的優美程度可以說天下第一,所以梅瓶的造型可以算是中國瓷器的第一造型。
“梅瓶”這種器形得名比較晚,它在曆史上還有一個名字,叫“經瓶”。
這跟宋代皇家的講筵製度有關。當時“講經”也叫“講筵”。
講完之後,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當時的酒,就是裝在這樣的瓶子裏,所以它又叫”經瓶“——馬未都《醉文明》。
近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一書中詳細地描述了梅瓶的形製、特征及名稱由來:“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於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
關於梅瓶的用途,磁州窯係有一對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書“清沽美酒”,一書“醉鄉酒海”,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無疑的。
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觀賞品。
因此,這類器多製作精美,不但考慮到貯酒容量,還要注意造型優美。
黑人男子如同摸著自己的愛人一樣小心翼翼地摸著自己那件梅瓶說道:“小先生,你可得看準了啊,賣給我這件東西的人說,這很可能是元青花,而且是屬於元青花裏麵的大器!”
聽著這人的話,張天元是暗暗搖頭歎息不已。
2013年7月12日,英國倫敦拍賣了一件“鬼穀下山“元青花大罐,當時的成交價折合人民幣是2.3億,以當天的國際牌價可以買兩噸黃金。
這個罐子高27.5公分,腹徑為33公分,一共10來公斤重,可以買兩噸黃金,這就是我們藝術的價值。
用錢來衡量藝術是一件非常庸俗的事,但全世界統一的一個標杆,隻能用錢衡量。
過去我們經常說價值連城,其實說不清楚。
一具體說到錢,大家都聽得清楚。
自從這件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大罐拍出高價之後,幾乎元青花一下子就好像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市場上了。
尤其是中國市場。
張天元曾經見過的元青花贗品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的他都已經懶得去數了。
很多人為了這玩意兒傾家蕩產,那都是真事兒。
不過這裏是美國,未必就不會出現真的青花器皿,他還真得是好好看看才能確定。
然而在他看了一眼之後就歎了口氣道:“贗品!你當是買來花了多少錢?”
“兩萬美金!”
“我說黑哥哥啊,兩萬美金還不到二十萬rmb,你覺得能買到真正的元青花嗎?別人告訴你這是元青花你就真信啊?”
張天元真是無語了。
“可是那人說了,他是個走私販子,因為急需要錢,所以才便宜賣的。”
黑人男子解釋道。
“他那麽說你就信啊,你數數,這圖案有幾層?”
“七層啊,我早就數過了,所以才說這是一件大器!”
“那肯定是贗品了!”
說話的,不是張天元,而是剛剛跟著進來的那個姑娘。
“姑娘,您這話什麽意思啊?”
黑人男子問道:“你這就看了一眼,便說我這東西是假的,這話不能亂說啊。”
那姑娘笑道:“我雖然不是很擅長古董,但是卻也對這方麵的知識有所涉獵,元朝重九惡七,怎麽會出現七層的青花?”
“重九惡七什麽意思?”黑人男子顯然沒聽說過這種事兒。
姑娘十分得意地說道:“大部分元青花紋飾的裝飾層數非常多,三、四、五、六、八、九、十層都有,但有一個數字一般不出現:七層。
原因是什麽呢?因為元朝人“重九惡七“。
你注意看,元青花九層的紋飾最多,但是不畫七層的。
現在的人不知道,仿的時候畫成七層紋飾。
你要是數到七層,這東西百分之九十九不真。
元朝刑罰兩位數以十為基數單位,但忽必烈自認功高堪與與天地齊,遇罰十必減三,比如,判刑十年,天饒一年,地饒一年,皇帝饒一年就是七年。
如果打二十棍,減三就是十七棍,所以,七這個數字在元朝很不吉利,因為事實上的刑罰是以七作為尾數單位的。
因此,迄今發現的元朝所有文物都是避開七的,連文字上出現的‘七’,下邊的拐彎都是向左拐而不是正常的向右拐。
這個青花有七層,那不用看,肯定是贗品。”
姑娘說的頭頭是道,那黑人男子直接就懵住了。
張天元聽到這姑娘的話,不由笑道:“你說這東西是贗品,沒說錯,但說到重九惡七,就未免有些武斷了。”
“什麽意思?”
姑娘不服氣地問道。
張天元笑道:“‘裝飾繁密是典型元青花的重要特點,它們由細巧的文化組成若幹條帶環繞器身,裝飾帶數量通常很多,但惟獨沒有7層的,因為這個數字和蒙古族的喪葬與元代的刑罰有關。
相反,9層裝飾帶的元青花卻為數不少,而這與蒙古族重九直接聯係。
元世祖定天下之刑,笞、杖、徒、流、絞五等。
笞杖罪既定,曰:‘饒他一下,地饒他一下,我饒他一下。’自是,合笞五十,止笞四十七;合杖一百十,止杖一百七。
由於世祖皇帝的寬仁,七便與刑罰聯係到了一起,在蒙古人看來七是不吉祥的。
而五層、六層、八層、九層在元青花裝飾上比比皆是。’
這番話你是從馬先生那裏聽到的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