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本想為討伐芮國找一個合適理由,卻不成想弄成了要不要討伐的事情。


    嬴任好甚是不悅:“諸位愛卿,芮國暗中幫助山戎出兵我秦國,這已經觸及到了我秦國的底線;寡人心意已決,決定出兵芮國,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芮國。”


    嬴任好明確的告訴所有大臣自己的本意,現在是不是討論能不能出兵的問題,而是必須出兵,隻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罷了。


    但話又說迴來,既然芮國都已經幫助山戎來襲擊秦國了,還有什麽好說的,還需要找什麽理由。


    這不就是最好的理由嗎?


    但這隻是嬴任好等人的猜測而已,並沒有真憑實據。


    話一說完,嬴任好就覺著有些不對,自己都已經說了芮國幫助山戎進攻秦國,還需要找理由嗎?


    他需要有一個人來點破,望著殿下的群臣,嬴任好在尋求支持。


    這時,公孫枝出列了,“國君,諸位大人,秦國要想發展,就必須向四周擴張,現在北邊的鎔戎、等戎狄部落已經逃離關中周邊,暫時可以無憂,西邊通往犬丘的道路也已經打通,南邊的秦嶺,我們根本無法翻越;四周尋遍,最後秦國也就隻剩下向東發展這條路了。可是東邊除了有大河之險之外,還有晉國、梁國、芮國等國家的阻擋。如果我們始終不敢突破這條防線,秦國永遠就隻能在鎬京以西的地方徘徊。所以秦國要想不被困在大河以西這條狹長的河穀地帶,就必須衝破東邊的這道防線。”


    “好----”聽著公孫枝的話,嬴任好高興的讚道。


    聽著國君的讚賞,公孫枝更加充滿了信心,“今天國君召集群臣本來是為了討論如何討伐芮國的事情,結果你們卻在這裏討論是不是應該討伐。我今天在這裏再說一句,不管芮國是不是周王室的同姓國家,秦國也必須討伐他,因為芮國是擋在秦國麵前的第一道絆腳石,必須將其搬走。”


    公孫枝的話的確是說在了嬴任好的心上。


    他早就想向東發展了,隻是一直以來苦於沒有機會罷了,現在終於有一個機會擺在了他的麵前,他能夠放棄嗎?


    “誠如公孫枝將軍所言,且不管芮國是不是周王室的同姓國家,隻要在關中這塊土地上與秦國為難,我們就應該出兵討伐;就算是他是周王室的屬國又能如何?周王室已經搬到大河以東去了。”


    嬴任好的話已經說得的很是明白,就算是周王室的同姓國家,他也要出兵試一試了,畢竟周王室已經不比當年,管不了那麽多了。他們已經遷走了,關中地區,秦國已經是老大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很到位了,再說可就是犯忌了。


    聽完國君的話,大臣們當然明白其中的意思,雖然有幾個年老的大臣試了試,還想替王室說上幾句話,但在整個秦庭都在左轉的情況下,他們除了歎息了一口,隻好作罷。


    望著秦庭之上,有人興奮,有人激昂,有人歎息,有人無奈的場景,嬴任好知道自己的話已經起到作用了。


    “諸位都說說吧,我們應該如何拿下芮國?”言歸正傳,再次說說如何采取措施拿下芮國,就算是現在不能拿下芮國,至少也應該狠狠地教訓一下芮國。


    誰讓他們背地裏給秦國使壞。


    群臣不再爭論是否出兵芮國的合理性,但要找出一個出兵芮國的理由,還真有點困難。於是大家都裝出一副思考的樣子。


    過了一會,還是公孫枝出列了,“國君,末將以為還應該從芮國幫助山戎襲擊秦國這件事上做文章。”


    “說說看。”


    “既然芮國暗地裏幫助山戎進攻秦國,肯定會留下蛛絲馬跡。我們何不安排人再次前往芮國尋找,我想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這倒也是啊!


    人言:要的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隻要他芮國曾經幫助過山戎,就一定有留下的痕跡,“好,將軍所言極是。寡人這就派人前往芮國。”


    此事就這樣先定下來,至於什麽時候出兵,那就要等到派出去的暗哨迴來之後再說了。


    “報---,晉國太子申生的使者求見。”就在秦國準備下朝的時候,殿外一聲稟報聲驚醒了秦庭。


    正在商量著如何對付晉國的盟國,晉國的使臣就來了。


    真是天下無奇不巧。


    咋就有這麽碰巧的事情呢?


    畢竟秦國也是經過大世麵的國家,自從驪山一戰之後,秦國從內心深處也不是那樣害怕晉國。


    管他晉國是來幹什麽的,先請進來看看他們來幹什麽?


    “請晉國使臣上殿。”秦君嬴任好道。


    “請晉國使臣上殿----”


    不一會兒,晉國太子申生的特使文茂進來了。


    “太子使臣文茂見過秦國國君。”見到秦君後,太子申生的使臣拜道。


    “使者請起,不知貴使前來秦國有何要事?”使臣文茂起身後,嬴任好問道。


    文茂左右看了看沒有說話,很顯然他要說的這件事情,不想在秦國的大殿上說出來。


    嬴任好當然明白文茂的意思,於是說道:“今天的朝議就到這裏,諸位臣工可以下朝了。”


    眾大臣疾步匆匆離開大鄭宮。


    就在所有大臣正準備離開大殿之時,秦君道:“公子摯、公孫枝你們二人留下。”


    之所以留下這兩個人,主要是因為在當下的秦國公子摯還算是比較有智慧的一位大臣,關鍵時刻還能夠拿出主意來,而公孫枝則對晉國的情況比較了解。


    等到其他大臣走遠,嬴任好對文茂道:“說吧。”


    文茂左右看了看,知道能夠留下的人都是嬴任好所信任的人,也就不避諱什麽了,“啟稟秦君,我家太子派我前來是想為秦君說一門親事。”


    啊?


    聽完這話,在場的人都吃了一驚;一直以來與秦國為敵的晉國怎會向秦國來提親,該不會有什麽陰謀吧。


    “你家太子要向我家國君提親,我沒有聽錯吧?”當年秦晉大戰的時候,公子摯還在犬丘,當然不知道,但是公孫枝對這事卻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於是反問道。


    “將軍沒有聽錯,就是我家太子向你家國君提親。”文茂迴敬道。


    “你家太子為何要向寡人提親,說的是哪家姑娘?”既然人家是來提親的,嬴任好倒是來了興趣。雖然作為一國之君,嬴任好根本不缺女人,但是真正的秦國君夫人至今還空著,這也許是一個機會。


    “我家太子要向國君提親的是他的妹妹,晉國的公主穆姬公主。”文茂說道。


    穆姬公主?


    作為敵對的國家,秦國對晉國多少還是有所了解的,也知道晉國國君姬詭諸有五個兒女,長公子也就是現在的太子名叫申生,次子就是重耳,三子夷吾,第四個就是這個女兒穆姬了;當然了此後驪姬和少姬還給晉公姬詭諸生了兩個兒子。


    現在太子申生竟然來給自己的妹妹提親,這是怎麽迴事呢?


    莫要說是秦國國君感到吃驚,就是公子摯和公孫枝也感到吃驚,“這位使臣,不是我們有所疑惑,你這次前來秦國提親是不是有所不妥。”公孫枝直接說道。


    文茂一聽,當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將軍是不是想說,晉國向秦國提親這事情本不應該我來,對吧?”


    其實秦國君臣的意思也就是這個,畢竟晉國要想向秦國提親,也應是晉國國君派人向秦國提親才是,怎麽會是晉國的太子呢?


    這顯然不合禮數。


    說到這個事情,文茂麵有淒然:“不知道秦庭對當下的晉國了解多少?”


    公子摯道:“一直在關注著。”


    “既然秦國一直在關注著晉國的形勢,難道秦國不知道晉國三位公子被逐出絳都得事情。”


    “有所耳聞,難道這也與今天先生前來秦國提親有關?”嬴任好說道。


    “有關,當然有關係了;而且有大關係。”文茂也不避諱什麽,“你們可知道三位公子為何會被逐出晉國都城?”


    “不是說為了加強晉國的邊防嗎?”公孫枝道。


    一聽到這話,文茂笑了:“哈哈哈,公孫將軍錯了,根本就不是你們所聽到你的那樣,明上是說為了加強晉國的邊防;實際上是晉國的君夫人位置之爭。我家國君為了讓驪姬當上晉國的君夫人,故意這樣為之,借著讓三位公子駐守邊防的機會,順便把他們的母親逐出了都城。”


    “哦--,原來是這樣。不過這與太子要將穆姬嫁給秦國有何關係?”


    “我家國君這樣做了之後,驪姬順利當上了晉國的君夫人。但是你們有所不知的是,這個驪姬本來就是帶著仇恨來到晉國的,當上君夫人的驪姬,對於我家太子充滿了仇恨,一直伺機報複我家太子,預置我家太子於死地而後快。”


    “她為何要如此仇恨你家太子?”


    “還不是當年秦晉大戰的時候,我家太子殺了她的父母嗎?為了報這個仇,驪姬和妹妹這才答應來的晉國。”說道這裏,嬴任好等人這才對晉國的內部事務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麽說,你家太子為了保護自己的妹妹,也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這才主動向秦國提親來了?我可聽說穆姬與申生乃是一個娘所生的孩子。”公孫枝總算是聽明白了文茂的意思。


    文茂向前拜道:“將軍所言極是,我家太子正是出於這個目的才派微臣前來秦國的。”


    既然人家把話都說道了這份上,秦國該這麽辦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秦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冷秦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冷秦關並收藏西秦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