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母親自始至終都將她如珠似寶的捧在掌心之中小心照料,唯恐磕了碰了,髒了暗了。


    這樣的養育之恩,教導之情,她尚且不能反哺一二,如何可以再在徐丹青的事情上,讓雙親幾次三番遭受打擊?


    正如她所說的,善始善終,好聚好散就罷了。


    為了自己在乎的人,她可以退讓一步,緩上一手,甚至還可以再幫幫徐丹青,叫對方下半輩子至少衣食無缺。


    她不是林世宣。


    如果所有得罪她的人,她最後都叫他們去死;如果所有除了自己之外的人,她都隻看重他們的利用價值,那她和林世宣又有什麽本質上的區別?


    她之前對林世宣所生的憤怒,在林世宣死後所思的種種,豈不都是一場笑話?


    人之所以為人,應有憐憫,應有同情,應有最終不可逾越的那條底線。


    假如一切皆無,就算他權勢再重、地位再高、再有智慧、再有手段,也不過是第二個、第三個披著人皮的野獸而已。


    甚至不能稱之為人。


    這一點念頭,徐丹青不知道的時候她不欲多說;徐丹青知道了,她也沒有再做矯飾,隻隨意點點頭,說:“不錯。你挑好人了嗎?”


    徐丹青一下子又怔住了,還伴隨著一點輕微的恍惚。


    她沒有想到徐善然會承認。


    這和她想像中的仿佛有點不相符合。


    但和她想像中不相符合的事情太多了。


    她隻能盯著徐善然,半晌後似乎對對方說,又似乎對自己說:“……如果我將所有事情都說出來呢?”有關徐丹瑜的,有關楊川的,有關你的……跟著,她就接觸到了徐善然的目光。


    她聽徐善然笑著說了一句話。


    那聲音還是平緩的,沒有多少波動,可她在聽見這句話的時候,隻覺得一道涼氣自腳底直竄天靈!


    徐善然問她:“你是在威脅我嗎?”


    山上涼亭中的這次見麵到底翻了過去。


    最後徐丹青什麽話也不說,隻挑了一個自己看得最順眼的帖子。


    徐善然也不再多話,看過一眼記住之後,就帶著兩個丫頭走了。


    一路上沒有人特意去說徐丹青的事情。含笑抱著一盤瓜子自己磕著,棠心則和徐善然說最近比較流行的八卦,說著說著,就說到了高嬋身上。


    “我聽那於女官說,高嬋的親人已經來接高嬋走了。他們是高嬋的叔叔嬸嬸,住的其實不遠,也就是在京郊,距離這裏還不遠呢。到底是故土難離。所以現在人已經到了,正接了高嬋走。於女官還說聖上以及皇後娘娘都賜下了不少東西,也算給高嬋壓驚了,不過他們肯定是要舉家遷移的吧……”


    徐善然有些跑神,聽到這裏的時候才忽然問:“你說什麽?”


    棠心怔了怔:“……嗯?奴婢說他們會舉家遷移,這不對嗎?”


    “不,前頭兩句。”徐善然說,“高嬋的叔叔已經來了,他就住在京郊不遠之處?”


    “是的,於女官是這樣說的,她還說她遠遠看了接走高嬋的兩人一眼,男的看上去是個斯文的讀書人,女的也很慈祥的模樣……”


    “還是讀書人。”徐善然喃喃自語,沉默一會後,眉頭忽然蹙起,“……糟糕了。”


    棠心已經稀裏糊塗了:“什麽糟糕了?”


    天空是一色的青藍。


    其實在楊川那邊看天空,和在這裏看天空,也並沒有什麽太多的差別。


    坐在椅子上朝窗戶外頭看去的高嬋這樣想著。


    瓷器輕輕的碰撞聲在她耳邊響起。


    她調轉自己的視線,望見了坐在身前的女人。


    那是她的嬸嬸,並不能算一個壞女人。


    她的叔叔,當年和父親關係很好,清貧,有些迂腐,也不是一個壞人。


    她理了理衣襟,就聽嬸嬸欲言又止:“……姑娘。”


    她舉手止住了嬸嬸的話。


    坐在對麵的中年女人果然停住。


    她便開口:“嬸嬸不必多說,家裏沒有我的位置,我知道。我隻問祠堂呢?”


    高嬸嬸垂淚說:“我苦命的姑娘,這都不是你的錯,是那狼心狗肺的畜牲,可是我們清白人家……你叔叔這兩天也與族人商量過了,大家都……”


    ……就是說祠堂也是不能進的。


    高嬋並不太意外,隻是難免也生出了一絲恍惚。


    生不是高家的人,死不是高家的鬼。


    她去哪裏找人給自己收屍?去哪裏叫人逢年過節的為自己祭祀?


    她想起了帝後賜給的那些金銀絹帛,唇角到底露出了一絲苦笑:這些東西餵得飽活人的肚子,可餵得飽死人的嗎?生著受磋磨,死了大概還得餓肚子,也不知這一生兜兜轉轉過來有何意義。


    高嬋沉默片刻,說:“父親義烈,母親慈孝。若有人能過繼到他們膝下,逢年過節三牲五祭,我得來的賞賜就全部都是他的。”


    嬸嬸眼睛微腫,聲音也有些啞:“姑娘放心,這些你叔叔都安排好了。正有一個幼失怙恃的本家孩子在,有我們照看著,定叫他平平安安的長大。”頓了頓,又道,“姑娘還有什麽……就一併說了吧。”


    這是交代遺言呢。


    高嬋彎了下唇角。


    她又轉臉看著窗外的天空,看了很久,直到雙眼都被明亮的日光刺疼,才再轉迴來,也並不再對自己的嬸嬸,隻對著正堂,對著天地英靈說話:


    “……不孝女今番麵聖,將先考先妣之不白大公於天下,父母在上有靈,當含笑九泉。”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我也是好人家的女兒啊。


    我有什麽錯?


    我也是幼讀詩書禮儀,循規蹈矩啊。


    我有什麽錯?


    我被人擄走,人以父母逼我,不能自盡。


    我有什麽錯?


    父母既喪,滔天大仇,不得不報。


    我有什麽錯?


    ……可為什麽她咬緊了牙關,也說不出一句“我沒錯”?


    這天之大,這地之廣,這萬萬裏的山河大地,竟無一立錐之處。


    她的眼淚終究自眼眶中滑落。


    她喃喃著:


    “此後天地既廣,碧落黃泉不相見。再拜父母,父母親大人地下有靈,萬自珍重。”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1……”


    1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相鼠》


    第七十九章 求死


    從高家臨時租賃的宅院出來的時候,天都還是藍色的。


    高嬋兩手空空,站在小院的大門前,茫然無措地看著麵前來來往往的行人。


    並沒有太多人注意她,哪怕注意了她的,也隻麵露好奇,並不知道她姓甚名誰,身上又發生了什麽樣的事情。


    也許可以找一個地方重新開始生活。


    高嬋想。


    她不笨,也非衝動之人,更在幼時就熟知禮教,今天所遭受的事情,當然不是直到發生了之後才恍然大悟。


    我可以找一個地方再重新開始生活的。


    哪怕兩手空空,哪怕身旁沒有一個人幫扶,哪怕她甚至不能使用自己本來的路引戶籍。


    又有什麽關係呢?


    我能從楊川那樣的人身旁逃離,能將楊川投入獄中為父母報仇,隻要我想,我就能走。


    ……可這又有什麽意義呢?


    她走得再遠,她逃得再快,她往後過得再舒服別人對她再親切。


    她永遠不能將自己這一身的皮毛骨肉都換個幹幹淨淨。


    她始終隻是一個不敢說出自己名字過去的不潔之人。


    ……索性也差不多了吧。


    不是早就想好了嗎?


    活得也夠了,活得也累了……至於死後能不能吃飽肚子,能不能有家安生,死人管不了活人的事,自來也就沒有活人去管死後的境況,不是嗎?


    她提了提裙子,幾步走下台階。


    她向著江邊走去。


    人能夠活著,就不會想死。她雖有了死誌,卻也難免逃避,不去想自己會在什麽時候死,會以什麽樣的方式死。


    事實上假使高氏族人願意將她的牌位收歸祠堂,她也不需要考慮這些。無非在自己的閨房之中喝一杯毒酒懸一根白綾。


    但人在這世上哪能將事情一一料到?


    正如她沒有料到自己能因為那個幕後之人的幫助,這麽快的就報了父母大仇;她也並沒有料到,高家竟然連祠堂都不讓她進。


    說起那個人……


    高嬋走到了街道的盡頭。


    她轉臉看了一下自己出來的地方。那地方大白燈籠高懸,兩扇褐色大門緊閉,上頭的匾額甚至繫上了白布。


    這一片的白色,既是與她父母的,何嚐不是與她的?


    她沒有再去想那幕後之人的事。


    自己都顧不上了,又哪裏顧得上別人呢。


    江邊的風將人的衣服吹得獵獵作響。


    沿著齊明山的山腳,走得越遠,路上的行人就越少。


    高嬋在江邊徘徊了一陣,挑了一株歪脖子老朽的樹。她將自己的鞋子脫下來在樹邊放好,自己則向前走了兩步。


    撞擊在岩石上的水花跳上來,將她的裙子打濕,冰涼涼的觸感已經透過皮膚直沁內心。


    她沒有遲疑,又走了一步。


    這一下,兩隻腳都落入了水中,踩著滑溜溜石頭上的每一秒鍾,都好似有無數雙小小的手牽引著她的雙腳,牽引著她的身體,向前走,向前走,最後一頭栽進水裏邊。


    恐懼似乎一下子就合著水蔓延上來了。


    但除了恐懼之外,還有能將恐懼也壓倒的麻木。


    高嬋又往前了一步,這一次,水也升到了小腿,江水那浩浩蕩蕩而來的力量似要將她整個人都沖走,也正在此刻,一道聲音從高嬋背後傳來:


    “楊川還沒有死,你就急著去死?”


    這道聲音婉轉,清亮,應是一個女孩子的聲音。


    但高嬋沒有迴頭,她置若罔聞,隻一步一步地向前。


    那聲音又說:“碧落之上黃泉之下,生身父母眼見親女終於脫離虎口,轉眼卻自尋死,怎落得了忍?往後數十載光陰,你怎知他人有你一半誠心祭祀?”


    高嬋還是沒有反應。


    她繼續走著,走著,水到了腰,到了胸。


    那聲音還道:“這天之藍,這地之碧,這天下奇山異水,這人間堂皇富貴,你見著了多少?你什麽都沒有見到,什麽都沒有享受,就忍心去死嗎?”


    高嬋的嘴角掠過一絲模糊的笑意。


    要死的人的腦袋總是不那麽靈光的。


    她直到這站在背後的人說道第三句話的時候,才意識到這也許就是自己想見的幕後之人,現在隻要她轉迴身,看過對方一眼,就看解答心中疑問。


    說來她還欠著對方的呢。


    可這輩子就要結束了。


    還不清了。


    人死萬事休,就這樣子吧。


    不如不見,不如不見。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見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寒衣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寒衣青並收藏見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