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明王監國元年二月初,南京應天府。


    這座在前明天傾之後就迅速衰敗下來的東南第一城,從去年年底開始,就隨著新大明的到來,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繁華起來。毫不誇張的說,這座城市就好像什麽神奇的魔力一樣,吸引這新大明半京四省之地的錢財、物資、人口,在過去的三四個月中,幾乎每一天都有成群結隊的“新南京人”或是乘船,或是坐車,又或是拖家帶口地步行而來,成為了這座城市的一分子。


    隨著人口的聚集,熱火朝天的大拆大建也開始了!


    南京應天府在明朝的時候是一座擁有一百多萬人口,而且還擁有發達的手工業和商業的大都會。城區麵積極大,也修建了足夠多的街區和房舍。但是在被大清朝統治了二十多年後,因為人口銳減,使得許多房屋無人維護,現在到處都是一片破敗。隻有內城的秦淮河沿岸稍微像樣一點。


    麵對這座又大又破的都會,朱和墭當然祭出了先大拆再大建的辦法。先把除秦淮河兩岸地區之外的“城市荒地”都圈上,把裏麵不多的居民遷出來安置到秦淮河兩岸。然後一邊規劃,一邊拆除。


    而南京皇城、天王府、新軍大營、功臣坊、大學坊、織造坊、金銀坊等大項目,還有應天府的河道疏通和道路修整工程,還有紫金山孝陵的修複工程,也都陸續開了工。


    而為了給應天府的“大拆大建”配套,朱和墭還讓人在應天府境內到處尋找粘土和石灰石,準備興建水泥廠和紅磚廠。


    而這一係列的大工,自然也為匯集到應天府城的“新南京人”們提供了發家創業和養家糊口的機會。


    也讓整個城市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活力!


    如果不是應天府內城的大街上時不時會有馬蹄的鑾鈴響過,然後就是傳遞緊急軍報的軍師府傳騎從街道上一掠而過,這座東大都會中的居民們都要以為自己已經身處天下太平的安樂盛世了呢!


    不過新南京的百姓們還是感到有些驚奇——這個新大明朝廷真的那麽不差錢嗎?一邊還在和大清朝打仗,一邊還在南京城內鋪了那麽大的攤子。聽說廣州那邊的大工一點不比南京的少,而且還連著搞了兩三年,一點結束的跡象都沒有。


    就在人們疑惑的目光當中,幾名傳騎飛馬一路向東疾行,轉眼就到了南京皇城外麵西長安街上的軍師府衙門。


    沒過一會兒,就看見今兒正在軍師府值班的右副軍師左春秋急匆匆的騎著馬,帶著幾個隨從就朝著南京皇城的長安右門而去。


    與此同時,還有兩個小參謀一路小跑著出了軍師府,朝著同在皇城大門外的中書丞相府和兵部而去了,還有三四個參謀幹脆騎著馬出了軍師府,直奔秦淮河邊的幾處賜第而去!


    ......


    左春秋請見的牌子遞到朱和墭手裏的時候,這位監國明王殿下正在南京皇城北麵的北安門內大街旁的一處掛著“織女宮”牌匾的大院子裏麵,挑選色藝雙馨的“織女”呢!


    當然了,他挑人的標準還是手藝......至於什麽臉蛋和身段什麽的,他是沒有要求的。


    可南直隸和浙江各縣的那群馬屁官多會辦事兒?南直隸的江南地區和浙江省向來盛產絲綢、布匹,有的是會養蠶繅絲紡紗織布的“織女”,而且她們的手藝在那幫當官的看來都差不多......


    不過朱和墭還是非常認真地麵試這些從江南各地被選送來的“織女”,然後還得根據她們擅長的手藝分配她們去從事種桑、養蠶、繅絲、織絲、印染、成衣等各個工種。另外還一些來自中小絲商、綢緞商家裏的小寡婦,則會被挑選出來,組成銷售、研發、人事和財務部門。


    朱和墭這次準備先搞一個絲綢全產業鏈......從種桑一直搞到服裝設計、成衣生產和產品銷售。


    當然了,他搞這些不全是為了賺錢,就是為了改進工藝,推動產業發展。


    所謂的織女宮,實際上就是一個紡織研究所,或許也可以看成一個高科技的紡織公司。


    而要改進工藝,當然得先摸清如今新大明絲綢產業鏈的技術底牌了。


    而要摸清這些底牌可不大容易,因為各家各派都喜歡把自己的那點東西藏著掖著,也不歡迎朱和墭這種外來大資本的介入。


    如果朱和墭要強令下麵的桑戶、蠶戶、機戶、絲商把技術交出來,恐怕是得不到真東西的。


    所以他才琢磨出這麽一個下策......通過把絲綢產業鏈中各行各業中懂行的寡婦“騙”進宮,把整個產業鏈“騙”到手!


    然後先吃透,再改進。改進的過程中,還能培養和考察那些寡婦,看看她們當中誰比較有管理和經營的能力,誰比較合適搞技術......將來還可以把她們放出宮去,給她們“風投”和技術,幫她們搭建銷售渠道和融資的渠道,支持她們創業,讓她們為織女宮賺取大把的利潤......


    這可真是天才的想法啊!


    看著一個個模樣討人喜歡,手藝似乎也不賴,腦子也挺機靈的江南女子,朱和墭真是有點佩服自己的智商了!


    到底是能和萊布尼茨一起討論微積分的天才,真是幹什麽都能有天才般的思路啊!


    他正得意的時候,一個半個月前剛剛被選為織女宮女官的倪娘子蓮步輕移,到了朱和墭跟前,行了個福禮。


    這倪娘子隻有二十來歲,鬆江府人士,原是個小綢緞商家裏的童養媳。長成以後亭亭玉立,眉目如畫,成了個極出色的美人兒。可是她的丈夫卻早早的染病身亡,甚至都沒長到可以圓房的年紀。


    這麽一美人,還是個小寡婦......門前是非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小寡婦看見朱大聖人,心中當然是喜歡的,所以未言先笑,一對會說話的大眼睛還怯怯地看了朱和墭幾眼,看得她自己的臉都紅了。


    朱和墭看著她笑而不語,也有點著急,於是就開口發問:“倪阿妹,有什麽事兒你快說啊!”


    被他這麽一提醒,這個宮廷女官才想起自己是來幹什麽的。


    “殿下,右軍師剛剛遞了請見的牌子......加急!”


    “什麽?”朱和墭一愣,臉色頓時凝重起來了,現在都什麽時候了?還加急?


    “玲姐,”朱和墭扭頭對剛剛封了織女宮貴妃的大波玲道,“你主持一下,孤家得去武英殿了!”


    說完他就站起身,帶著倪娘子和兩個侍從武官,快步出了織女宮。


    從織女宮到武英殿距離不近,當朱和墭抵達的時候,中書左丞相諸葛三和,中書右丞相於忠賢,兵部左尚)蘇勇,兵部右尚書陳上川都已經到了。


    這些人看見朱和墭,就一塊兒向他行了一禮,然後就聽見左春秋第一個開口上奏:“稟明王殿下,臣剛剛接到江西六百裏加急......吳三桂死了!”


    “什麽?吳三桂死了?”朱和墭一愣,“怎麽死的?”


    “被人毒死的!”諸葛三和沉著聲道,“吳應熊說是咱們毒死了他爹......看來吳周是打算和咱們為敵了!”


    朱和墭哼了一聲:“老吳一死,二吳相爭......這是拿了河北袁家的本子了!有意思,越來越像三國了!”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活埋大清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羅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羅羅並收藏活埋大清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