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愛拚......才會贏!”
《愛拚才會贏》的歌聲在南京紫禁城內的武英殿外一遍一遍地響起,這是正在參加慶功宴的大明陸軍第二鎮的官兵們在高歌。
這首幾乎要變成大明國歌的《愛拚才會贏》大概就是他們現在最真實的心情寫照了!
因為他們拚了,也贏了,還得到了勝利果實——一人十斤銀!
一人十斤白銀的大賞還隻是人人有份的普賞,那些立有大功的官兵,還能得到土地、房產、教育機會和官職。這可是管教大小都歡悅了!
另外,跟隨朱和墭參加了收複江南之戰的第七鎮和參戰的海軍官兵,也都能得到一筆重賞!
其中第七鎮官兵因為沒有參加最激烈的殲滅江南大營之役,所以普賞的金額是一人五斤銀。
而海軍官兵的普賞金額是一人三斤銀......當然了,那些駕駛“突騎艇”放火箭的水兵的獎金額度也是一人十斤銀!
至於諸葛丞相率領的四個鎮,因為在安慶戰場上進展較慢,戰果也不算大,所以普賞的額度也是一人五斤銀——打仗這事兒不僅有“武運”,也有“財運”,武運不濟、財運不佳,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不過朱和墭還是很舍得給下麵的有功之臣們放賞的!
光是這幾筆普賞,差不多就要放出去幾百萬兩之巨!
而人三太孫還怕他的士兵們帶著十斤銀行軍打仗不方便,還很貼心地給他們把不方便攜帶還容易丟失的銀錠,換成了東銀錢廠官銀號的記名存銀證。
這種記名存銀證都是一式兩份的,一份發給存銀人,一份由隨軍而來的東銀錢廠的夥計們小心保管。而且存銀人還可以把這一百六十兩銀子的“巨款”直接匯迴家裏......東銀錢廠官銀號還會提供低費率的匯款服務,真是太貼心了。
另外,如果存銀人暫時不需要花錢的話,還可以把銀子存在東銀錢廠吃利息——年息有百分之五,一百六十兩可以有八兩銀子的利息。
這也不是一筆小錢了,在廣東鄉下,這筆銀子足夠一家三四口人省吃儉用過一年的了。
順便提一下,這個由東銀錢廠官銀號的“存銀證”在如今的廣東已經非常普及了。
這個東銀錢廠官銀號是在朱和墭入廣州的時候開業的,第一任的銀號總管就是朱和墭現在的侍從大臣龐思明和貝佳馨的父親葡萄牙人貝洛,還招攬了一批原本替澳門的教會管錢的葡人和混血葡人當銀號的總辦、協辦、襄辦,算是勉強支撐起了一間近代化的官辦銀行。
後來這家官銀行又合並了龐太監創立的東銀錢廠的存貸款業務,同時又吸納了一批私人投資,從百分百的官辦變成了官私合股——包括朱和墭、貝洛、大波玲、龐太監、朱天王、諸葛軍師、蘇勇、趙忠義、鄭經、邱輝、陳永華、陳上川等人,還有銀號的管理層和普通職員都入了股,私股的占比也達到了大約百分之三十。
而東銀錢廠則變成了一家純粹的“中央銀行”,隻管鑄幣和監管下麵的銀號、錢莊了。
朱和墭在澳門繳獲的那些原屬於各家教會、傳教會的金銀,就被當成了這所近代化銀行的資本金。
這所官銀號支楞起來以後,廣州朝廷的銀子,還有東南西北內廠這些官辦工廠的銀子,就都打它那兒過了。廣州朝廷的戶部現在都沒有銀庫,銀子都存在官銀號裏麵。而官員們的俸祿,包括朱和墭自己的俸祿,也都通過官銀號發放。也不需要把銀子扛迴家,直接轉到他和邱淑真開設在官銀號的聯名戶頭裏就行。
吸收了大量存款的官銀號當然要往外放債了,不過官銀號並不會直接給中小商人放債,它的主要放債對象是大工商業者和廣東、福建兩省的錢莊和當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間官銀號也承擔著一些中央銀行的職責,是所謂的“銀行的銀行”。
經過了將近三年的發展,現在的東廠官銀號已經擁有了三百萬兩的本金,一千三百多萬兩的存銀,各類貸款餘額也超過了一千萬兩......看著似乎也不多,但是這家官銀號對於新大明資本主義道路的作用,那是怎麽強調都不為過的!
因為這種近代化的銀號,是可以通過反複存款貸款和各種票據,將基礎貨幣放大的......也就是說,它可以憑空創造出貨幣!
譬如朱和墭現在發給官兵們的“存銀證”,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被創造出來的貨幣。
每個拿到一百六十兩存銀證的官兵,他們都實實在在的有了一百六十兩。但他們隻要不把銀子從銀號中取出藏在家裏,那麽這一百六十兩現銀就還在官銀號中,官銀號就可以把這筆銀子放出去。
不過這個“放”出去也不等於要把銀子搬出官銀號的庫房,通常隻要直接劃轉或是給各種票據即可......這麽一來,這銀子隻是在帳上滾來滾去,就“多”出好多了。
而且有了官銀號提供的金融支持,朱和墭才有能力發起這場耗資上千萬兩的大征伐......當然了,這上千萬兩的花費並不都是從官銀號借貸的,朱和墭的小朝廷這兩年也存了不少錢,而北伐途中,還有不少“忠義之民”向朱和墭的小朝廷捐獻軍費。
朱和墭的那些軍紀如山的大兵可不是白白睡大街的!
他們“表演”完了,銀子就自己送來了......能在亂世當中混到大商人的,可沒一個是傻子,也沒一個是“無罪”的。如果不肯爽快的拿錢出來,迴頭錦衣衛的緹騎上門來了,那就不是錢的問題了。
所以他們看到天兵軍紀如鐵,清妖望風而逃,自然知道江東屬誰了?既然知道江東是誰家天下了,當然要踴躍報效了。
這次為了“贖朱元璋”,江南六府的商人們就捐了小兩百萬。而朱和墭打浙江的時候,浙江的商人們也捐了不下兩百萬。
而朱和墭的軍隊在進軍途中的繳獲也不少......光是一個範承謨就貢獻了兩萬多兩黃金啊!
這一路上抓到的貪官汙吏可不止一個範承謨。
另外,寧波的招寶山大營和紫金山大營中還存著大量的軍糧——按照原本的計劃,這兩座大營都要堅守上一到三年的。所以兩處的存糧加一塊兒也就幾十萬石之多!
有了這些繳獲,真正需要廣州朝廷承擔的費用,其實也不是太多。所以官銀號給的其實是一個融資額度,真正花掉的並不多。
但是官銀號通過這場戰爭的收獲,卻不僅僅是一點利息,還有全世界最大的區域市場——江東市場!
在武英殿的大殿內,這個時候已經擺上了幾十桌酒席,而有資格坐在這裏吃酒的,除了跟隨朱和墭北伐的高級官員之外,就是那些為了拯救朱元璋而捐獻頗多的江東豪商了。
他們現在一邊聽著完全聽不懂的“大明國歌”,喝著口味濃鬱的“醬香白酒”,每個人麵前還擺著一張官銀號的存銀證......這當然不是朱和墭要他們往裏麵存錢,朱和墭又不是替銀行拉存款的業務員,他隻是在向這些江東商人們介紹資本主義的金融工具!
《愛拚才會贏》的歌聲在南京紫禁城內的武英殿外一遍一遍地響起,這是正在參加慶功宴的大明陸軍第二鎮的官兵們在高歌。
這首幾乎要變成大明國歌的《愛拚才會贏》大概就是他們現在最真實的心情寫照了!
因為他們拚了,也贏了,還得到了勝利果實——一人十斤銀!
一人十斤白銀的大賞還隻是人人有份的普賞,那些立有大功的官兵,還能得到土地、房產、教育機會和官職。這可是管教大小都歡悅了!
另外,跟隨朱和墭參加了收複江南之戰的第七鎮和參戰的海軍官兵,也都能得到一筆重賞!
其中第七鎮官兵因為沒有參加最激烈的殲滅江南大營之役,所以普賞的金額是一人五斤銀。
而海軍官兵的普賞金額是一人三斤銀......當然了,那些駕駛“突騎艇”放火箭的水兵的獎金額度也是一人十斤銀!
至於諸葛丞相率領的四個鎮,因為在安慶戰場上進展較慢,戰果也不算大,所以普賞的額度也是一人五斤銀——打仗這事兒不僅有“武運”,也有“財運”,武運不濟、財運不佳,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不過朱和墭還是很舍得給下麵的有功之臣們放賞的!
光是這幾筆普賞,差不多就要放出去幾百萬兩之巨!
而人三太孫還怕他的士兵們帶著十斤銀行軍打仗不方便,還很貼心地給他們把不方便攜帶還容易丟失的銀錠,換成了東銀錢廠官銀號的記名存銀證。
這種記名存銀證都是一式兩份的,一份發給存銀人,一份由隨軍而來的東銀錢廠的夥計們小心保管。而且存銀人還可以把這一百六十兩銀子的“巨款”直接匯迴家裏......東銀錢廠官銀號還會提供低費率的匯款服務,真是太貼心了。
另外,如果存銀人暫時不需要花錢的話,還可以把銀子存在東銀錢廠吃利息——年息有百分之五,一百六十兩可以有八兩銀子的利息。
這也不是一筆小錢了,在廣東鄉下,這筆銀子足夠一家三四口人省吃儉用過一年的了。
順便提一下,這個由東銀錢廠官銀號的“存銀證”在如今的廣東已經非常普及了。
這個東銀錢廠官銀號是在朱和墭入廣州的時候開業的,第一任的銀號總管就是朱和墭現在的侍從大臣龐思明和貝佳馨的父親葡萄牙人貝洛,還招攬了一批原本替澳門的教會管錢的葡人和混血葡人當銀號的總辦、協辦、襄辦,算是勉強支撐起了一間近代化的官辦銀行。
後來這家官銀行又合並了龐太監創立的東銀錢廠的存貸款業務,同時又吸納了一批私人投資,從百分百的官辦變成了官私合股——包括朱和墭、貝洛、大波玲、龐太監、朱天王、諸葛軍師、蘇勇、趙忠義、鄭經、邱輝、陳永華、陳上川等人,還有銀號的管理層和普通職員都入了股,私股的占比也達到了大約百分之三十。
而東銀錢廠則變成了一家純粹的“中央銀行”,隻管鑄幣和監管下麵的銀號、錢莊了。
朱和墭在澳門繳獲的那些原屬於各家教會、傳教會的金銀,就被當成了這所近代化銀行的資本金。
這所官銀號支楞起來以後,廣州朝廷的銀子,還有東南西北內廠這些官辦工廠的銀子,就都打它那兒過了。廣州朝廷的戶部現在都沒有銀庫,銀子都存在官銀號裏麵。而官員們的俸祿,包括朱和墭自己的俸祿,也都通過官銀號發放。也不需要把銀子扛迴家,直接轉到他和邱淑真開設在官銀號的聯名戶頭裏就行。
吸收了大量存款的官銀號當然要往外放債了,不過官銀號並不會直接給中小商人放債,它的主要放債對象是大工商業者和廣東、福建兩省的錢莊和當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間官銀號也承擔著一些中央銀行的職責,是所謂的“銀行的銀行”。
經過了將近三年的發展,現在的東廠官銀號已經擁有了三百萬兩的本金,一千三百多萬兩的存銀,各類貸款餘額也超過了一千萬兩......看著似乎也不多,但是這家官銀號對於新大明資本主義道路的作用,那是怎麽強調都不為過的!
因為這種近代化的銀號,是可以通過反複存款貸款和各種票據,將基礎貨幣放大的......也就是說,它可以憑空創造出貨幣!
譬如朱和墭現在發給官兵們的“存銀證”,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被創造出來的貨幣。
每個拿到一百六十兩存銀證的官兵,他們都實實在在的有了一百六十兩。但他們隻要不把銀子從銀號中取出藏在家裏,那麽這一百六十兩現銀就還在官銀號中,官銀號就可以把這筆銀子放出去。
不過這個“放”出去也不等於要把銀子搬出官銀號的庫房,通常隻要直接劃轉或是給各種票據即可......這麽一來,這銀子隻是在帳上滾來滾去,就“多”出好多了。
而且有了官銀號提供的金融支持,朱和墭才有能力發起這場耗資上千萬兩的大征伐......當然了,這上千萬兩的花費並不都是從官銀號借貸的,朱和墭的小朝廷這兩年也存了不少錢,而北伐途中,還有不少“忠義之民”向朱和墭的小朝廷捐獻軍費。
朱和墭的那些軍紀如山的大兵可不是白白睡大街的!
他們“表演”完了,銀子就自己送來了......能在亂世當中混到大商人的,可沒一個是傻子,也沒一個是“無罪”的。如果不肯爽快的拿錢出來,迴頭錦衣衛的緹騎上門來了,那就不是錢的問題了。
所以他們看到天兵軍紀如鐵,清妖望風而逃,自然知道江東屬誰了?既然知道江東是誰家天下了,當然要踴躍報效了。
這次為了“贖朱元璋”,江南六府的商人們就捐了小兩百萬。而朱和墭打浙江的時候,浙江的商人們也捐了不下兩百萬。
而朱和墭的軍隊在進軍途中的繳獲也不少......光是一個範承謨就貢獻了兩萬多兩黃金啊!
這一路上抓到的貪官汙吏可不止一個範承謨。
另外,寧波的招寶山大營和紫金山大營中還存著大量的軍糧——按照原本的計劃,這兩座大營都要堅守上一到三年的。所以兩處的存糧加一塊兒也就幾十萬石之多!
有了這些繳獲,真正需要廣州朝廷承擔的費用,其實也不是太多。所以官銀號給的其實是一個融資額度,真正花掉的並不多。
但是官銀號通過這場戰爭的收獲,卻不僅僅是一點利息,還有全世界最大的區域市場——江東市場!
在武英殿的大殿內,這個時候已經擺上了幾十桌酒席,而有資格坐在這裏吃酒的,除了跟隨朱和墭北伐的高級官員之外,就是那些為了拯救朱元璋而捐獻頗多的江東豪商了。
他們現在一邊聽著完全聽不懂的“大明國歌”,喝著口味濃鬱的“醬香白酒”,每個人麵前還擺著一張官銀號的存銀證......這當然不是朱和墭要他們往裏麵存錢,朱和墭又不是替銀行拉存款的業務員,他隻是在向這些江東商人們介紹資本主義的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