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
對全國人口健康狀況進行摸底,為常見病多發病提供免費診、治的機會,這是曠古未有之善政,成千上萬的醫學生深入民間,在救治病患的同時,宣傳普及最基本的衛生常識,廣濟醫學院的名頭一下子就響亮起來。
因為年事已高,薛廣濟薛神醫已多年沒有從事具體的教學工作,而是作為一個象征性的存在繼續留在醫學院中。
薛廣濟已經八十九歲了,再過一個多月就是他的九十歲壽誕之期,家人正在張羅著他辦一長風風光光的壽宴。
在這樣的時代,年近九十絕對算高壽了,到了這樣的年紀,早就看淡了生死,一切的一切都看開了,但卻唯有一件事讓蒼發皓首的薛神醫無法釋懷……
他用顫抖的手摸出單片的玳瑁眼鏡,眯縫著眼睛努力了好半天,才終於看清楚了書上的字跡:
《第二次全國人口健康狀況報告書》。
這是一本三十多頁的小冊子,是對今年全國人口健康狀況的綜合性報告:橫行黃淮、江淮、江南、閩浙各地的“大脖子病”“大肚子病”“氣鼓病”,曾經肆虐千年害人無數,這一次卻中的得到了明顯的遏製,未來可以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徹底根絕。
廣濟醫學院徹底戰勝曾經奪取無人數性命的三大病魔,隻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和去年相比,嬰兒成活率提高了將近一成,四十歲以下人口的患病率降低了一成多,尤其是急性惡性疾病的致死率,降低了將近兩成……
如果按照這樣的形勢走下去,再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就可以把非正常致病死亡的數字降低一半,而嬰兒的存活率將提高到一個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地步……
隻可惜,薛廣濟再也看不到那一天了。
自家的身體狀況到底是什麽樣子,自己心中雪亮,薛廣濟知道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是當世第一神醫,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大限將至。
窮一生之功,搏了個神醫之名,號稱南薛北李,是唯一一個可以和李時珍相比肩的人物。
一本《本草綱目》讓李時珍功成名就,就算是到了千百年之後,也是杏林第一人,這“醫聖”的稱號都實至名歸。
在任何一個行業之中,但凡隻要是能稱一個“聖”字的,必然就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佼佼者,是讓後人仰望而絕對不可超越的存在。“書聖”王羲之,“茶聖”陸羽,莫不如是。
雖然民間素有“南薛北李”的說法,聽起來薛廣濟好像真的可以和李時珍不相上下,其實這個名號太虛了,不是說他的醫術不行,而是他的曆史功績根本就不足以和李時珍相提並論。
雖然世人都說扁鵲華佗才是最有名氣的醫生,但薛廣濟是內行人,知道李時珍的曆史定位:一部《本草綱目》,就已經奠定了李時珍的曆史地位,什麽樣的神醫都不可能真的和李時珍相提並論了。
但是現在,就憑著這樣的一本三十多頁的小冊子,薛廣濟就可以超越李時珍,至少也能和他並駕齊驅而不落絲毫下風。
這絕對不是自吹自擂,到了薛廣濟這樣的年紀和影響,根本就不需要再罔顧事實拔高自己,他知道自己的曆史地位一定不會比李時珍低,甚至還有可能更高。
就如同唐時的詩壇李杜並稱一樣,後世的杏林弟子提起來,李薛一樣可以並稱於世。
每年都可以把嬰兒的死亡率降低一成,每年都可以把青壯年的非正常因病致死率降低將近兩成,這是一個什麽樣的概念?
這等於是直接向閻王爺發起了挑戰,並且出兩戰連捷!
戰勝三大惡疾,活人無數,極大的降低了全國人口的因病致死率,讓每一千戶人口之中就擁有至少一個官辦的郎中,這樣的曆史功績,就算還不能直追嚐百草的神農氏,至少也可以比肩李時珍了,甚至已隱隱的超出了李時珍半個身位……
薛神醫最大的功績,不是救治了某一個人,也不是醫學和醫術上的高明造詣,而是將自己生平所學擴散開來,將自己的醫術傳授出去,教導出了成千上萬的醫者。
雖然這應歸功於整個廣濟醫學院而不是薛廣濟本人,而這其中又少不了李吳山的功勞,但薛廣濟薛神醫畢竟對醫學院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懸壺濟世”的崇高目標薛廣濟從來都沒有做到過,他僅僅隻是一個名氣很大的醫者。隨著廣濟醫學院的建立,窮十年之功,終於通過培育更多的杏林弟子實現了“教育濟世”“普度疾患”的偉大目標。
薛廣濟最大的功績,就來自於人生當中的最後十年。
從此以後,每年都會有更多的醫學生從廣濟醫學院學成畢業,深入到全國各地,將胸中所學化為濟世救民的善舉。
強健體魄,遏製病痛,強國之策也。
無數人將承惠於此,挽生魂而強體魄,此等功德非是對於一家一姓,而是對於整個民族的巨大貢獻。
“我死之後,會有一個什麽樣的稱號?後人又會如何看我?”
“醫聖嗎?還是醫神?”
這個問題上薛廣濟糾集了片刻,很快就有釋然了。
什麽醫聖什麽醫神,都不過是虛名而已,過眼雲煙罷了,最關鍵之處就在於自己曾經給這個時代留下了什麽,那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顫巍巍的薛廣濟努力站了起來,將那本厚厚的《本草綱目》搬到了床榻上。這個動作費了他很大的力氣,不僅讓他氣喘籲籲還出了一身的虛汗。
心跳的非常厲害,甚至可以清清楚楚的聽到太陽穴處的血管跳動的聲音,薛廣濟微微的抬起頭來,突然嘟囔了一句:“李文林?”
李文林,是對李時珍的尊稱。
因為薛廣濟突然看到了這個讓自己仰慕卻又一心想要超越的老對手。
在這個瞬間,他那雙昏花的老眼看的清清楚楚,視線從來都沒有這麽好過,李時珍就那麽懸浮在自己的麵前,全身上下散發著微微的柔光,好似呈現在水中的影像那樣微微蕩漾著……
李時珍早已故去很多年了,出現在眼前的這個“李時珍”一點都不真實,和畫像上的象形完全相同,顯得無比虛幻。
作為當世第一神醫,薛廣濟知道這究竟意味著什麽,這是自己的幻覺。
雖然自己的身體沒有動,但他卻覺得自己朝著懸浮在半空中的那個“李時珍”走了過去,腳步無比輕快,就好像行走在雲端似的……
“李文林,我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在你的麵前,你自己說說,這廣濟醫學院能比得過你那部《本草綱目》了麽?這濟世之功能比得過你那遺世之功了麽?”
這一番憋悶在薛廣濟心中已經很久了,終於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出來……事實上,所有的這一切不過是薛廣濟薛神醫的所看到的幻像罷了,他的嘴皮兒雖然動了幾下,卻早已發不出任何聲音。
更準確一點來說,這是薛廣濟在彌留之際的腦中情形而已。
隻存在於腦海之中的那個“李時珍”就好像是一輪太陽,渾身上下恆定著耀眼的光芒,他似乎在朝著薛廣濟微笑,還在朝著他招手。
“我要死了麽?”當這個念頭在潛意識裏升起的時候,竟然沒有絲毫畏懼的意思,反而挺起了胸膛大踏步的朝著懸浮在半空中的那個“李時珍”走了過去:“我這一聲,懸壺濟世活人無數,論功普度萬民,論德無愧於心,便是到了九泉之下,閻王判官也需是要起身相迎的,何懼之有?”
薛廣濟覺得自己的身體突然就變輕了,就好像是一股輕飄飄的煙正漸漸的升騰起來……
突然之間,白光猛然變得無比耀眼,似乎同時升起了一百個太陽,緊接著薛廣濟就什麽都看不到了,也什麽都聽不到了……
當弟子們發現薛廣濟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冷了,卻依舊保持著盤膝跌坐的姿勢,端端正正的坐在床榻之上,他的右手摸著那冊隻有三十多頁的《第二次全國人口健康狀況報告書》,左手則按在厚厚的《本草綱目》之上……
雙瞼微垂麵帶微笑,神態極是安寧。
薛廣濟壽終正寢,享年八十九歲。按照當時的傳統,可以在實際年齡之上再增一歲,所以對外宣稱享壽九十。
按照薛神醫生前的遺願,死後不葬在老家揚州,而是歸於醫學院左近,豎起一抔黃土,掛起一麵白色的招魂幡,僅此而已。
這裏才是他一聲最大的功業,是他魂靈維係之地。
簡單的葬禮上,曾經委托薛廣濟一起創立醫學院的忠勇公李吳山送來一副挽聯:前嚐百草誌,後效天下康!
李吳山送給薛廣濟的挽聯,雖隻有區區十個字,卻是對杏林弟子的最高褒獎,是對薛廣濟一生功績最後的蓋棺定論。
這是直接拿薛廣濟於嚐百草的神農氏相比了,有了這十個字的評語,他就再也不是神醫,而是醫神,在曆史定位這個層麵上,已經超越了李時珍。
或許,這也正是薛廣濟的本意,因為在他臨死之前,曾經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放在自己的左手邊,卻將那冊調查報告書放在右手邊,這就表示著他覺得自己已經超越了醫聖李時珍。
求仁得仁!
對全國人口健康狀況進行摸底,為常見病多發病提供免費診、治的機會,這是曠古未有之善政,成千上萬的醫學生深入民間,在救治病患的同時,宣傳普及最基本的衛生常識,廣濟醫學院的名頭一下子就響亮起來。
因為年事已高,薛廣濟薛神醫已多年沒有從事具體的教學工作,而是作為一個象征性的存在繼續留在醫學院中。
薛廣濟已經八十九歲了,再過一個多月就是他的九十歲壽誕之期,家人正在張羅著他辦一長風風光光的壽宴。
在這樣的時代,年近九十絕對算高壽了,到了這樣的年紀,早就看淡了生死,一切的一切都看開了,但卻唯有一件事讓蒼發皓首的薛神醫無法釋懷……
他用顫抖的手摸出單片的玳瑁眼鏡,眯縫著眼睛努力了好半天,才終於看清楚了書上的字跡:
《第二次全國人口健康狀況報告書》。
這是一本三十多頁的小冊子,是對今年全國人口健康狀況的綜合性報告:橫行黃淮、江淮、江南、閩浙各地的“大脖子病”“大肚子病”“氣鼓病”,曾經肆虐千年害人無數,這一次卻中的得到了明顯的遏製,未來可以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徹底根絕。
廣濟醫學院徹底戰勝曾經奪取無人數性命的三大病魔,隻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和去年相比,嬰兒成活率提高了將近一成,四十歲以下人口的患病率降低了一成多,尤其是急性惡性疾病的致死率,降低了將近兩成……
如果按照這樣的形勢走下去,再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就可以把非正常致病死亡的數字降低一半,而嬰兒的存活率將提高到一個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地步……
隻可惜,薛廣濟再也看不到那一天了。
自家的身體狀況到底是什麽樣子,自己心中雪亮,薛廣濟知道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是當世第一神醫,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大限將至。
窮一生之功,搏了個神醫之名,號稱南薛北李,是唯一一個可以和李時珍相比肩的人物。
一本《本草綱目》讓李時珍功成名就,就算是到了千百年之後,也是杏林第一人,這“醫聖”的稱號都實至名歸。
在任何一個行業之中,但凡隻要是能稱一個“聖”字的,必然就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佼佼者,是讓後人仰望而絕對不可超越的存在。“書聖”王羲之,“茶聖”陸羽,莫不如是。
雖然民間素有“南薛北李”的說法,聽起來薛廣濟好像真的可以和李時珍不相上下,其實這個名號太虛了,不是說他的醫術不行,而是他的曆史功績根本就不足以和李時珍相提並論。
雖然世人都說扁鵲華佗才是最有名氣的醫生,但薛廣濟是內行人,知道李時珍的曆史定位:一部《本草綱目》,就已經奠定了李時珍的曆史地位,什麽樣的神醫都不可能真的和李時珍相提並論了。
但是現在,就憑著這樣的一本三十多頁的小冊子,薛廣濟就可以超越李時珍,至少也能和他並駕齊驅而不落絲毫下風。
這絕對不是自吹自擂,到了薛廣濟這樣的年紀和影響,根本就不需要再罔顧事實拔高自己,他知道自己的曆史地位一定不會比李時珍低,甚至還有可能更高。
就如同唐時的詩壇李杜並稱一樣,後世的杏林弟子提起來,李薛一樣可以並稱於世。
每年都可以把嬰兒的死亡率降低一成,每年都可以把青壯年的非正常因病致死率降低將近兩成,這是一個什麽樣的概念?
這等於是直接向閻王爺發起了挑戰,並且出兩戰連捷!
戰勝三大惡疾,活人無數,極大的降低了全國人口的因病致死率,讓每一千戶人口之中就擁有至少一個官辦的郎中,這樣的曆史功績,就算還不能直追嚐百草的神農氏,至少也可以比肩李時珍了,甚至已隱隱的超出了李時珍半個身位……
薛神醫最大的功績,不是救治了某一個人,也不是醫學和醫術上的高明造詣,而是將自己生平所學擴散開來,將自己的醫術傳授出去,教導出了成千上萬的醫者。
雖然這應歸功於整個廣濟醫學院而不是薛廣濟本人,而這其中又少不了李吳山的功勞,但薛廣濟薛神醫畢竟對醫學院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懸壺濟世”的崇高目標薛廣濟從來都沒有做到過,他僅僅隻是一個名氣很大的醫者。隨著廣濟醫學院的建立,窮十年之功,終於通過培育更多的杏林弟子實現了“教育濟世”“普度疾患”的偉大目標。
薛廣濟最大的功績,就來自於人生當中的最後十年。
從此以後,每年都會有更多的醫學生從廣濟醫學院學成畢業,深入到全國各地,將胸中所學化為濟世救民的善舉。
強健體魄,遏製病痛,強國之策也。
無數人將承惠於此,挽生魂而強體魄,此等功德非是對於一家一姓,而是對於整個民族的巨大貢獻。
“我死之後,會有一個什麽樣的稱號?後人又會如何看我?”
“醫聖嗎?還是醫神?”
這個問題上薛廣濟糾集了片刻,很快就有釋然了。
什麽醫聖什麽醫神,都不過是虛名而已,過眼雲煙罷了,最關鍵之處就在於自己曾經給這個時代留下了什麽,那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顫巍巍的薛廣濟努力站了起來,將那本厚厚的《本草綱目》搬到了床榻上。這個動作費了他很大的力氣,不僅讓他氣喘籲籲還出了一身的虛汗。
心跳的非常厲害,甚至可以清清楚楚的聽到太陽穴處的血管跳動的聲音,薛廣濟微微的抬起頭來,突然嘟囔了一句:“李文林?”
李文林,是對李時珍的尊稱。
因為薛廣濟突然看到了這個讓自己仰慕卻又一心想要超越的老對手。
在這個瞬間,他那雙昏花的老眼看的清清楚楚,視線從來都沒有這麽好過,李時珍就那麽懸浮在自己的麵前,全身上下散發著微微的柔光,好似呈現在水中的影像那樣微微蕩漾著……
李時珍早已故去很多年了,出現在眼前的這個“李時珍”一點都不真實,和畫像上的象形完全相同,顯得無比虛幻。
作為當世第一神醫,薛廣濟知道這究竟意味著什麽,這是自己的幻覺。
雖然自己的身體沒有動,但他卻覺得自己朝著懸浮在半空中的那個“李時珍”走了過去,腳步無比輕快,就好像行走在雲端似的……
“李文林,我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在你的麵前,你自己說說,這廣濟醫學院能比得過你那部《本草綱目》了麽?這濟世之功能比得過你那遺世之功了麽?”
這一番憋悶在薛廣濟心中已經很久了,終於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出來……事實上,所有的這一切不過是薛廣濟薛神醫的所看到的幻像罷了,他的嘴皮兒雖然動了幾下,卻早已發不出任何聲音。
更準確一點來說,這是薛廣濟在彌留之際的腦中情形而已。
隻存在於腦海之中的那個“李時珍”就好像是一輪太陽,渾身上下恆定著耀眼的光芒,他似乎在朝著薛廣濟微笑,還在朝著他招手。
“我要死了麽?”當這個念頭在潛意識裏升起的時候,竟然沒有絲毫畏懼的意思,反而挺起了胸膛大踏步的朝著懸浮在半空中的那個“李時珍”走了過去:“我這一聲,懸壺濟世活人無數,論功普度萬民,論德無愧於心,便是到了九泉之下,閻王判官也需是要起身相迎的,何懼之有?”
薛廣濟覺得自己的身體突然就變輕了,就好像是一股輕飄飄的煙正漸漸的升騰起來……
突然之間,白光猛然變得無比耀眼,似乎同時升起了一百個太陽,緊接著薛廣濟就什麽都看不到了,也什麽都聽不到了……
當弟子們發現薛廣濟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冷了,卻依舊保持著盤膝跌坐的姿勢,端端正正的坐在床榻之上,他的右手摸著那冊隻有三十多頁的《第二次全國人口健康狀況報告書》,左手則按在厚厚的《本草綱目》之上……
雙瞼微垂麵帶微笑,神態極是安寧。
薛廣濟壽終正寢,享年八十九歲。按照當時的傳統,可以在實際年齡之上再增一歲,所以對外宣稱享壽九十。
按照薛神醫生前的遺願,死後不葬在老家揚州,而是歸於醫學院左近,豎起一抔黃土,掛起一麵白色的招魂幡,僅此而已。
這裏才是他一聲最大的功業,是他魂靈維係之地。
簡單的葬禮上,曾經委托薛廣濟一起創立醫學院的忠勇公李吳山送來一副挽聯:前嚐百草誌,後效天下康!
李吳山送給薛廣濟的挽聯,雖隻有區區十個字,卻是對杏林弟子的最高褒獎,是對薛廣濟一生功績最後的蓋棺定論。
這是直接拿薛廣濟於嚐百草的神農氏相比了,有了這十個字的評語,他就再也不是神醫,而是醫神,在曆史定位這個層麵上,已經超越了李時珍。
或許,這也正是薛廣濟的本意,因為在他臨死之前,曾經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放在自己的左手邊,卻將那冊調查報告書放在右手邊,這就表示著他覺得自己已經超越了醫聖李時珍。
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