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


    唯恐李吳山和自己的寶貝兒子有什麽三長兩短,大紅狼玩兒了命的追趕,一口氣突進十幾裏。因為速度太快,幾千人的隊伍已經拉扯成為一條彎彎曲曲的“直線”。


    這是兵家大忌,大紅狼不是不知道這一點,卻已經顧不得了。


    “我的李大帥啊,李國英這一手明擺著就是誘敵深入,連我都已經看得很清楚了,你怎麽還會上他的惡當?”


    “牛柱兒這王八羔子也是該死,竟然如此下作……”


    “兄弟們,再加把勁兒,追上去把咱們大帥救出來……”


    不僅是大紅狼,連那些和他在一起的闖軍將領也看出了這是誘敵深入之際,這麽簡單的伎倆李吳山竟然上當了,實在不應該啊。


    這個的時候的李吳山一定被李國英團團圍住,正在急等救援呢。


    就在這個時候,李吳山的傳令兵到了。


    那是六個頭戴大簷軍帽脖子裏係著三角巾的學生,一身筆挺的製服愈發映襯出少年人特有颯颯英姿:“校長命令你部由此折而向南,至橫水渡口一帶,截斷敵南躥之途,務求全殲敵部。”


    這個命令簡明扼要,非常容易理解,但大紅狼卻愣住了。


    截斷敵人北躥的途徑?還要全殲敵軍?難道不應該盡快趕過去救援李吳山嗎?


    要不是因為印信俱全,大紅狼一定會認為這是一個假消息,但他還是很不放心的追問了一句:“大帥的命令真的是南下阻截敵軍?而不是要我部去增援?”


    “你部?增援?”那個年輕的傳令兵皺起眉頭:“增援什麽?”


    “當然是增援你們……增援大帥!”


    “敵之主力已被擊潰,無需增援!”這話傳令的學生兵胸脯子挺的半天高,臉上全都是驕傲和自豪的神色:“你們隻負責收拾敵之潰兵即可,這是校長的命令!”


    李吳山的這個命令很簡單,但大紅狼卻更加的難以理解了:李國英部有一萬多人馬,就算分散不少,當麵之敵應該不會少於七千。


    別說是七千人馬了,就算是收拾七千頭肥豬,也得需要些時間吧?我這邊的援兵還沒有趕到呢,李國英的主力就已經被擊潰了?


    這事聽著怎麽就那麽玄乎呢?


    大紅狼不敢相信。


    軍令就是軍令,無論能不能理解,都必須執行。


    大紅狼率部緊急轉向,於第二日淩晨到達指定地點。


    為了等待後續部隊,大紅狼部耽擱了一些時間,以至於行進速度落後於對手,當他達到之時李國英部已擺開了陣勢,最好了迎戰的準備。


    隻有渡過河去,才能擺脫身後的追兵,這個時候的李國慶擺出一副背水而戰的架勢,分明就是要和大紅狼拚命。


    一路潰敗之下,李國英部損失慘重,死走逃亡之下所率兵力隻有四千餘,和大紅狼部基本上是旗鼓相當。


    雖然人數銳減,但李國英部的戰鬥力反而有了顯著的提高。


    兔子急了還能咬人呢,更何況是幾千名久經沙場的士兵?隻有渡過河去才能擺脫身後可怕的追兵,偏偏又有大紅狼擋道,窮途末路之下爆發出來的戰鬥力相當可怕。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剩下的這些清軍,大多是李國英的直屬部隊,其中還有一部分是他的家丁。


    送宋代開始,因為“兵由將有”的緣故,帶兵的將領往往會特意培養出一支自己直屬的“家丁隊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本部親兵。


    親兵的數量或許不會很多,但卻擁有最好的裝備和最嚴密的組織度,不管是福利待遇還是軍糧軍餉,都拿最高的一份,而且僅僅隻對直屬的將領本人負責。


    這樣的親兵戰鬥力更強也更忠誠,是整個軍隊當中的中流砥柱,不到緊要關頭根本就舍不得拿出來。


    這一次,李國英不僅懸出重賞組織敢死隊,還親自帶領親兵上陣拚殺。其他的那些個雜牌士兵也知道這個坎一定要邁過去,否則的話就真的全完了。


    最高統帥親自上陣殺敵,大起同仇敵愾之心,大紅狼部又是立足未穩,雖然幾度拚殺,卻難有寸進。


    眼看著敵軍已經做好了渡河的準備,接連兩次強行突擊都被打了迴來,大紅狼也殺紅了雙眼,猛然扯下身上的甲胄,打著赤膊高舉著佩刀厲聲唿喊:“商城的老兄弟們,隨我衝——”


    大紅狼的手法和李國英如出一轍:親自率領自己的本部親軍衝鋒!


    到我雙方都把壓箱底的實力使了出來,而且全都是最高統帥親自帶隊衝殺,就好像兩股相向的洪流狠狠的撞在一起。


    戰鬥的慘烈程度旋即上升了一個等級!


    激烈的戰鬥中,大紅狼的右肩被“咬”了一箭,強忍著劇痛折斷箭杆,單手持刀繼續拚殺。


    雙方的戰鬥力難分伯仲,戰鬥意誌同樣頑強,傷亡數字直線上升……


    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成了一條鑽進粘稠膠液中的遊魚,哪怕是用盡全身的力量也很難前進分毫,四麵八方全都是層層疊疊的敵人。


    劈砍,捅刺,仿佛野獸般撕咬。


    刀子劃破肌膚砍中骨骼的鈍響伴隨著尖利的嘶吼聲,還夾雜著謾罵和呐喊之聲,打的難分難解……


    “轟”


    “轟轟”


    炮火聲中,十幾道黑色的煙柱在敵之側翼升騰而起,正在浴血拚殺的清軍就好像是一群聽到了虎嘯之聲的綿羊,剛剛還很頑強的戰鬥意誌瞬間崩潰,如同潮水一般退了下去。


    “後退者斬!”


    在李國英的怒吼聲中,督戰隊抽出刀子,連連砍翻了二三十個潰兵,才勉強收拾起局麵。


    一杆黑色的大旗由遠而近,旗麵上書了一個鬥大的“李”字。


    直到這個時候,大紅狼才終於明白李國英為什麽會莫名其妙的潰敗,而且敗的這麽不可思議。


    所有的答案全都在那些學生們身上。


    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大紅狼不是沒有經曆過炮火,但卻從未見過如此密集的炮火。


    持續不斷的轟鳴聲中,鋪天蓋地的炮火把河灘打的碎石飛濺。根據大紅狼的估計,要想維持如此密度的炮火,而且持續不斷,至少需要百門火炮。


    達到百這個級別的火炮數量,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完全無法想象的事情。


    當年鏖戰河南的時候,偌大的開封城能在一個方向上擺出二十四門火炮,就已讓闖軍損失慘重,號稱銳不可擋。若不是李自成掘開黃河水淹城池,能不能打下來開封城還是要個未知之數呢。


    在野戰當中,出現如此密集的炮火,已經完全超出了大紅狼的想象力。


    而且,那些炮火明顯具有非常高的機動性,好像長了眼睛一樣,總是能夠準確無誤的砸開擋路的敵人。


    若單純是倚仗密集犀利的火炮,倒也沒什麽,最關鍵是那些端著火銃的學生們。


    這些學生拍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分成四個大小不一的密集方陣,踩著竹哨的節奏邁步向前。


    這些學生們親近的速度並不算快,隻是一般的行進速度,卻自有一股無可阻擋的凜凜氣勢。


    就好像完全沒有看到不時射至的箭矢,始終保持著一成不變的節奏,用整齊劃一的步伐和速度,在竹哨聲的指揮之下,射出一輪又一輪排槍。


    “砰砰”的火銃聲實在是太整齊了,明明是千百杆火銃,但卻發出同一個聲音。


    李國英是真的拚出了血本,不顧一切的率領敢死隊和親兵們舍命狂攻,剛剛衝過去就被成排成排的放倒,好像退潮的海水一般瞬間就矮了下去……


    兩次衝鋒都被排槍打的有去無迴,李國英還是試圖組織起第三次衝鋒,還不等他正式發動,長了眼睛的炮火就傾瀉下來……


    密集的炮火砸在密集的人群中,瞬間就是一副血肉橫飛的情形,仿佛末日一般。


    大紅狼已經看出來了,由火炮和火銃構成的雙重火力網簡直無可匹敵,敵人衝的越猛就死的越快。


    把火銃兵密集排列,組成一麵火力之牆橫推過去,展現出來的殺傷力大的可怕。僅僅隻是片刻的交戰,所造成的殺傷就超過了大紅狼部一個多時辰的廝殺。


    這根本就不是勢均力敵的戰鬥,而是一麵倒的屠殺。


    學生們所展現出來的殺傷效率高的嚇人,簡直就是在宰羊,而且是一群一群的宰殺,成片成片的放倒……


    當火器足夠密集的時候,殺傷力確實驚人,這一點都不難理解,隻要親眼目睹了學生們的戰鬥方式,很快就能夠明白。


    真正讓大紅狼感到震撼的不是已盡收眼底的屠殺,而是學生們展現出來的那種氣勢。


    和以前所見過的任何戰鬥都完全不同,這些個年輕的學生們始終保持著密集的隊形和一成不變的節奏,不管麵前的敵人是多還是寡,都用固有的速度往前推進推進再推進。


    沒有聲嘶力竭的呐喊,沒有奪人心魄的怒吼,一切都在沉默之中進行,除了清脆的竹哨和火炮的轟鳴之外,端著火銃的學生們始終一言不發,也沒有象最勇悍的士兵那樣奮勇前衝。


    在這個時代,衡量士兵是不是足夠勇武,有一個硬標準,那就是在兩軍交戰之際敢不敢頂著敵人的攻擊衝在最前。


    麵對敵軍,敢往前衝的就是雄健之兵,就是鐵血勇士。


    但是,卻沒有哪怕一個學生脫離隊形往前衝,就好像每一個方陣都是嚴絲合縫的整體。


    這些學生們雖然在一瞬間就給敵人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並且在片刻之間就把敵人打崩了,卻沒有大紅狼早已熟悉了的那種悍勇氣勢和亡命精神。


    這些學生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就好像作為個體的那些東西已經被徹底抹去了,一切都按部就班。每一個學生都和其他的同伴相互咬合嚴絲合縫,就好像是……就好像是一架精密的機器。


    這是一架專為殺戮而生的戰爭機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權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甲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甲兵並收藏明末大權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