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
“哈哈,哈哈哈!”崔耀祖笑的前仰後合,用力的拍打著大腿,就好似聽到一個最滑稽的笑話:“用些個虛頭巴腦的東西就想換兵權?真以為頂著個大義的名分就可以號令四方了?真是蠢的可以!有了三大營的殘兵敗將,有了黃得功嘴頭子上的支持,就以為能夠壓服大旗軍了?若是這樣的話,我看這朝廷也長久不了!”
現在的複隆新朝確實已經有了點實力,但卻絕對不足以和李吳山叫板。
從表麵上,三大營、巡防營、內衛司都是效忠朝廷的隊伍,怎麽說也有六七萬人馬,實力遠勝大旗軍,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麽迴事兒。
巡防營就不必說了,充其量就是治安軍,而且有一小半就控製在崔耀祖的手中。真要是鬧起來,他們到底會支持誰還說不清楚呢。至於說內衛司……其實就是皇宮侍衛軍,本就沒有多少人,又被崔耀祖借著“清繳逆黨餘孽”的機會大肆清洗,中上層全都換成了自己人,真正執掌內衛司的是韓福財,屬於李吳山嫡係中的嫡係。連宮廷內衛都是李吳山的人,真不知朝廷哪裏來的底氣敢收李吳山的兵權。
至於說三大營,確實還有幾萬人馬,不僅戰鬥力極其低下而且早被清軍打殘,根本就不具備和大旗軍一爭高下的實力。唯一還算能打的軍隊也就隻有剛剛歸順的黃得功部了。
但黃得功本就是江北四鎮之一,是弘光朝的舊部。楚華文去蕪湖和黃得功談判,黃得功提出了幾個條件,一個是要新朝善待以前的弘光帝,允許弘光帝自去帝號,卻保留了福藩的名號和相應的待遇。作為前朝舊部,保住老主子的待遇本就是一件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朝廷也就答應了。
除此之外,黃得功還要求繼續鎮守太平府,事實上就是保持了藩鎮的地位,僅僅隻是對新朝保持一個名義上的從屬關係而已。
哪怕僅僅隻是這個名義上的歸順,也是楚華文促成的,而楚華文是李吳山的人。到時候黃得功會有什麽樣的態度這還用說嗎?
“我看不如這樣……”崔耀祖笑嘻嘻的說道:“幹脆就扯這個事情做幌子,打起清君側的旗號來個一不做二不休,唱一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戲……”
按照崔耀祖的估計,隻要李吳山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揚州軍一定會協從,黃得功必然會按兵不動隔岸觀火,僅憑殘破的三大營根本就擋不住大旗軍,而宮廷內衛又基本掌控在自己人手中,徹底控製南京甚至整個江南簡直易如反掌。
“淨扯淡!”李吳山笑罵道:“我受大行皇帝托孤之重托國之責,若是行清君側之事,和造反有什麽分別?”
崔耀祖本就是閹黨餘孽,對大明朝沒有絲毫忠誠可言,而且從不在李吳山麵前做任何掩飾。
“你還想當大明朝的忠臣?”崔耀祖嘿嘿的奸笑著:“這話也就對別人說說,反正我老崔是絕對不信的!”
“什麽忠誠不忠臣的,我在乎那點虛名?”李吳山笑道:“你這人呐,心思是有的,手段也足夠狠辣,絕對算得上是一號人物。隻是格局太小,終究上不了台麵!”
憑借幾百號人就定住了南京城,扶保太子登基,借著平定逆黨的機會大肆清洗,光是直接死在崔耀祖手中的官員就有幾十個之多,崔閻王的名聲已經大到了可以止小兒夜啼的地步,李吳山竟然還說他格局太小……
那大格局應該是什麽樣子?
“你該不會真的想當大明朝的嶽武穆吧?嶽武穆是什麽樣的下場就不用我再提醒你了吧?”
功高震主從來就不會有什麽好下場,而且大明朝素來就有誅殺功臣的“傳統”,所以崔耀祖才會提醒李吳山。
“嶽武穆我可不敢想,也做不來,”李吳山笑道:“應該怎麽做,我心中有數,不用你這老東西來提醒!”
“這事就這麽算了?我可忍不下這口氣!”崔耀祖冷笑道:“就算不想當曹孟德,至少也得先把路恭行洗出去,有這麽個人在咱們大旗軍中,我心裏總是覺得別扭。”
公允的來說,路恭行這個監軍還是很稱職的。雖然他幾乎不參與具體的指揮,但卻嚴於律己,素來善待大旗軍士卒,而且能夠很好的完成上下通達以及和朝廷溝通的使命,在大旗軍中的名聲相當不錯。
但他終究是外人,是朝廷的代言人,不把他清洗出去總是一個隱患。
對此,李吳山不置可否,隻是淡淡的說道:“戰事已畢,犒賞士卒的事兒也該執行下去了。你那邊應該還有些錢財吧?”
當崔耀祖說出要清洗路恭行的話語之時,李吳山沒有做出任何表態,崔耀祖頓時就明白了:這是默認!
隻要是李吳山默認的事情,就算是定下來了,對於崔耀祖而言,這事兒簡單的很,根本就無須再提,隻是訕訕的說道:“每日裏守著那麽多金銀財貨,白花花的銀子黃橙橙的金子,把我老崔的眼睛都耀花了,真想卷了這些個財貨跑路,去做個富家翁!到頭來還是過路的財神,真他娘冤!”
“哈哈,別賣酸了,別人看不清你這老東西是何等樣人,我還能看不明白?若這麽點錢財就能亂了你的心智,你也就不是崔閻王了。”
借著“清繳逆黨餘孽”的機會,大肆株連,動輒抄家滅門,光是五品以上官員就被崔耀祖滅了幾十個,城中豪富之門也跟著遭殃,光是崔耀祖抄出來的財貨就有幾百萬兩之多,用來犒賞有功人員肯定是足夠了。
從表麵上看,這一切都是崔耀祖做下來,其實隻要仔細想想就能明白:若是沒有李吳山的授意,崔耀祖敢這麽幹?
“你弄的那個什麽勞什子的勳章製度,是不是忒小氣了些?”崔耀祖剔著牙花子說道:“咱們的將士拚死拚活的廝殺了幾個月,這份功勞全天下的人都看在眼裏,你卻隻給一麵狗屁的小鐵牌子,忒寒酸了!”
從淮揚而至南京,連番血戰之下,終於保住了揚州八十萬軍民和整個江南,這樣的天大功勞無論給出什麽樣的賞賜都不算過分。但李吳山卻表現的異常小氣,除了對有功人員進行嘉獎和賞賜之外,就隻給了一麵鐵牌牌兒!
所謂的鐵牌牌兒,其實就是一塊巴掌大小的勳章,而且是生鐵打造,用李吳山的話說,這東西的正式名稱叫做黑鐵勳章。
黑鐵勳章總共分上下兩等,功勳卓著著賜上等勳章一麵,稍次者則給下等勳章一麵。
雖然這玩意兒僅僅隻是一個榮譽性質的東西,但打生打死拚死拚活的連番血戰,你好歹也給個金章啊,怎麽隻給一麵鐵的?
是不是忒寒酸了些?
“寒酸?”李吳山笑道:“我本人才得到一麵上等黃銅勳章,怎麽就寒酸了?”
寒酸不寒酸,是需要對比的。
李吳山李大帥本人才有一麵上等的黃銅勳章,親手擒拿了多鐸的張大娃才不過是一麵下等黃銅勳章,普通將士能拿到一麵黑鐵勳章,也就僅僅隻是比李大帥本人低一個檔次而已,怎麽說也是一份巨大的榮耀了。
“咱有不缺那點金子銀子,幹嘛不把勳章弄成金銀質地?”
李吳山的迴答簡單而又直接:“功勞不夠,不配領取金銀勳章!”
馳援淮揚底定江南,這是何等的功勞,大明朝這半壁江山能夠維持,完全就是李大帥的功勞,但他卻隻給了自己一麵黃銅勳章,那金章銀章得需要多大的功勞才有資格領取?
崔耀祖已無法想象了。
“哈哈,哈哈哈!”崔耀祖笑的前仰後合,用力的拍打著大腿,就好似聽到一個最滑稽的笑話:“用些個虛頭巴腦的東西就想換兵權?真以為頂著個大義的名分就可以號令四方了?真是蠢的可以!有了三大營的殘兵敗將,有了黃得功嘴頭子上的支持,就以為能夠壓服大旗軍了?若是這樣的話,我看這朝廷也長久不了!”
現在的複隆新朝確實已經有了點實力,但卻絕對不足以和李吳山叫板。
從表麵上,三大營、巡防營、內衛司都是效忠朝廷的隊伍,怎麽說也有六七萬人馬,實力遠勝大旗軍,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麽迴事兒。
巡防營就不必說了,充其量就是治安軍,而且有一小半就控製在崔耀祖的手中。真要是鬧起來,他們到底會支持誰還說不清楚呢。至於說內衛司……其實就是皇宮侍衛軍,本就沒有多少人,又被崔耀祖借著“清繳逆黨餘孽”的機會大肆清洗,中上層全都換成了自己人,真正執掌內衛司的是韓福財,屬於李吳山嫡係中的嫡係。連宮廷內衛都是李吳山的人,真不知朝廷哪裏來的底氣敢收李吳山的兵權。
至於說三大營,確實還有幾萬人馬,不僅戰鬥力極其低下而且早被清軍打殘,根本就不具備和大旗軍一爭高下的實力。唯一還算能打的軍隊也就隻有剛剛歸順的黃得功部了。
但黃得功本就是江北四鎮之一,是弘光朝的舊部。楚華文去蕪湖和黃得功談判,黃得功提出了幾個條件,一個是要新朝善待以前的弘光帝,允許弘光帝自去帝號,卻保留了福藩的名號和相應的待遇。作為前朝舊部,保住老主子的待遇本就是一件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朝廷也就答應了。
除此之外,黃得功還要求繼續鎮守太平府,事實上就是保持了藩鎮的地位,僅僅隻是對新朝保持一個名義上的從屬關係而已。
哪怕僅僅隻是這個名義上的歸順,也是楚華文促成的,而楚華文是李吳山的人。到時候黃得功會有什麽樣的態度這還用說嗎?
“我看不如這樣……”崔耀祖笑嘻嘻的說道:“幹脆就扯這個事情做幌子,打起清君側的旗號來個一不做二不休,唱一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戲……”
按照崔耀祖的估計,隻要李吳山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揚州軍一定會協從,黃得功必然會按兵不動隔岸觀火,僅憑殘破的三大營根本就擋不住大旗軍,而宮廷內衛又基本掌控在自己人手中,徹底控製南京甚至整個江南簡直易如反掌。
“淨扯淡!”李吳山笑罵道:“我受大行皇帝托孤之重托國之責,若是行清君側之事,和造反有什麽分別?”
崔耀祖本就是閹黨餘孽,對大明朝沒有絲毫忠誠可言,而且從不在李吳山麵前做任何掩飾。
“你還想當大明朝的忠臣?”崔耀祖嘿嘿的奸笑著:“這話也就對別人說說,反正我老崔是絕對不信的!”
“什麽忠誠不忠臣的,我在乎那點虛名?”李吳山笑道:“你這人呐,心思是有的,手段也足夠狠辣,絕對算得上是一號人物。隻是格局太小,終究上不了台麵!”
憑借幾百號人就定住了南京城,扶保太子登基,借著平定逆黨的機會大肆清洗,光是直接死在崔耀祖手中的官員就有幾十個之多,崔閻王的名聲已經大到了可以止小兒夜啼的地步,李吳山竟然還說他格局太小……
那大格局應該是什麽樣子?
“你該不會真的想當大明朝的嶽武穆吧?嶽武穆是什麽樣的下場就不用我再提醒你了吧?”
功高震主從來就不會有什麽好下場,而且大明朝素來就有誅殺功臣的“傳統”,所以崔耀祖才會提醒李吳山。
“嶽武穆我可不敢想,也做不來,”李吳山笑道:“應該怎麽做,我心中有數,不用你這老東西來提醒!”
“這事就這麽算了?我可忍不下這口氣!”崔耀祖冷笑道:“就算不想當曹孟德,至少也得先把路恭行洗出去,有這麽個人在咱們大旗軍中,我心裏總是覺得別扭。”
公允的來說,路恭行這個監軍還是很稱職的。雖然他幾乎不參與具體的指揮,但卻嚴於律己,素來善待大旗軍士卒,而且能夠很好的完成上下通達以及和朝廷溝通的使命,在大旗軍中的名聲相當不錯。
但他終究是外人,是朝廷的代言人,不把他清洗出去總是一個隱患。
對此,李吳山不置可否,隻是淡淡的說道:“戰事已畢,犒賞士卒的事兒也該執行下去了。你那邊應該還有些錢財吧?”
當崔耀祖說出要清洗路恭行的話語之時,李吳山沒有做出任何表態,崔耀祖頓時就明白了:這是默認!
隻要是李吳山默認的事情,就算是定下來了,對於崔耀祖而言,這事兒簡單的很,根本就無須再提,隻是訕訕的說道:“每日裏守著那麽多金銀財貨,白花花的銀子黃橙橙的金子,把我老崔的眼睛都耀花了,真想卷了這些個財貨跑路,去做個富家翁!到頭來還是過路的財神,真他娘冤!”
“哈哈,別賣酸了,別人看不清你這老東西是何等樣人,我還能看不明白?若這麽點錢財就能亂了你的心智,你也就不是崔閻王了。”
借著“清繳逆黨餘孽”的機會,大肆株連,動輒抄家滅門,光是五品以上官員就被崔耀祖滅了幾十個,城中豪富之門也跟著遭殃,光是崔耀祖抄出來的財貨就有幾百萬兩之多,用來犒賞有功人員肯定是足夠了。
從表麵上看,這一切都是崔耀祖做下來,其實隻要仔細想想就能明白:若是沒有李吳山的授意,崔耀祖敢這麽幹?
“你弄的那個什麽勞什子的勳章製度,是不是忒小氣了些?”崔耀祖剔著牙花子說道:“咱們的將士拚死拚活的廝殺了幾個月,這份功勞全天下的人都看在眼裏,你卻隻給一麵狗屁的小鐵牌子,忒寒酸了!”
從淮揚而至南京,連番血戰之下,終於保住了揚州八十萬軍民和整個江南,這樣的天大功勞無論給出什麽樣的賞賜都不算過分。但李吳山卻表現的異常小氣,除了對有功人員進行嘉獎和賞賜之外,就隻給了一麵鐵牌牌兒!
所謂的鐵牌牌兒,其實就是一塊巴掌大小的勳章,而且是生鐵打造,用李吳山的話說,這東西的正式名稱叫做黑鐵勳章。
黑鐵勳章總共分上下兩等,功勳卓著著賜上等勳章一麵,稍次者則給下等勳章一麵。
雖然這玩意兒僅僅隻是一個榮譽性質的東西,但打生打死拚死拚活的連番血戰,你好歹也給個金章啊,怎麽隻給一麵鐵的?
是不是忒寒酸了些?
“寒酸?”李吳山笑道:“我本人才得到一麵上等黃銅勳章,怎麽就寒酸了?”
寒酸不寒酸,是需要對比的。
李吳山李大帥本人才有一麵上等的黃銅勳章,親手擒拿了多鐸的張大娃才不過是一麵下等黃銅勳章,普通將士能拿到一麵黑鐵勳章,也就僅僅隻是比李大帥本人低一個檔次而已,怎麽說也是一份巨大的榮耀了。
“咱有不缺那點金子銀子,幹嘛不把勳章弄成金銀質地?”
李吳山的迴答簡單而又直接:“功勞不夠,不配領取金銀勳章!”
馳援淮揚底定江南,這是何等的功勞,大明朝這半壁江山能夠維持,完全就是李大帥的功勞,但他卻隻給了自己一麵黃銅勳章,那金章銀章得需要多大的功勞才有資格領取?
崔耀祖已無法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