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
殘陽如血,照耀著滔滔奔流的大運河。
激戰了差不多整整一天的戰場終於安靜下來。
清軍終於暫時停止了攻勢,但卻沒有退走,而是停留在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上,繼續保持著威脅的姿態,似乎隨時隨地都可以再次發起進攻。
但這僅僅隻是一個姿態罷了,佟圖賴很清楚的知道一個事實:就算是再攻打一百次,也不會有任何成功的希望。
打了一天,沒有能夠洞穿大旗軍的防線,卻出現了巨大的傷亡,讓佟圖賴不得不喊了“暫停”。
鑲黃旗漢軍是一支勁旅,原以為可以輕易就把對手的放下撕開,就算不能將大旗軍殲滅,至少也能擊潰或者是打退,但卻事與願違。
漢軍旗的傷亡數字已達到了一千六七百,這個數字讓佟圖賴心驚肉跳,再打下去就已不是血肉相搏的戰鬥了,而是意誌的比拚。
麵對麵的血腥搏殺,生死隻在一線之間,會對士兵的心理造成強大的壓力。
任何一個士兵,都是有血有肉的個體,不論多麽堅強勇敢,都會產生畏懼、驚恐等等負麵情緒。當己方的傷亡達到三成的時候,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從量變演化成質變,會達到一個臨界值,到了那個時候,任何一點細微的失誤都有可能引發士氣崩潰,進而出現整體崩盤的局麵。
原以為繼續保持高烈度的進攻會摧毀對手的戰鬥意誌,讓對手自行崩潰,但大旗軍展現出來的戰鬥力和堅韌程度超乎想象,至少從目前的局麵來看,沒有絲毫崩潰的跡象。
仗打到了這個地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素質的較量。如果敵人不能崩潰,就必須考慮自身什麽時候崩潰的問題了。
鑲黃旗漢軍不是什麽鋼鐵之師,完全就是倚仗以前的戰績和對對手的蔑視作為心理支撐,當他們察覺到對手的實力更強意誌更加堅韌之後,在勝利越來越遙不可及的情況之下,就會士氣低沉甚至產生厭戰的情緒。
佟圖賴很敏銳的察覺到這種負麵情緒的升騰和蔓延,很明智的下了停戰的命令。
再打下去,恐怕最先崩潰的就是自己了。
在這種僵持不下的局麵當中,致勝的關鍵已不再取決於自身的戰鬥力,而是取決於援兵。
誰的援兵最先到來,誰就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所以,佟圖賴毫不猶豫的向多鐸求援了,希望他能把剛剛調走的阿爾音部科爾沁戰兵再調迴來,共同對付南線的大旗軍。
但多鐸卻拒絕了佟圖賴的求援,隻是言辭之間說的比較婉轉:南線還在僵持焦灼之中,似無大礙。且阿爾音部久戰師疲,需稍做修整。南線不求強勝,隻需維持即可。
作為多鐸的至交好友,佟圖賴非常清楚他的性情脾胃,馬上就從這一番還算婉轉的說辭中察覺到了事實的真相:剛剛找了個借口把原本駐守在南線的阿爾音部調去了西線,轉眼就又要調迴來,如此毫無章法的頻繁調動讓多鐸很沒麵子,所以他希望佟圖賴再堅持幾天。就算是暫時不能擊敗大旗軍也不要緊,隻要死死的拖住對手就行。
看這個意思,豫親王多鐸還是把主攻方向放在了西邊,依舊沒有對南線表現出足夠的重視。
但佟圖賴卻已經感覺到了,南線必然會成為揚州爭奪戰的關鍵之處,而不是西線。
但這僅僅隻是個人的感覺而已,在沒有足夠的事實和機會的情況下,不可能改變原有的戰略部署。
轉移戰略重心,調整主攻方向,這是一個很大的動作,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完成。更不可能因為佟圖賴的一句話就做出完全不同的改變。
而且佟圖賴本人也不是很確定自己的想法,也許,讓多鐸再試一試也好,若是他能在西線有所突破當然是最好的。實在無法形成突破,再改變主攻方向也不算晚。
反正揚州城就在這裏,跑不了!
大旗軍主力終於和前期抵達的劉三房部會師了,這意味著大旗軍已完全介入到揚州大戰之中。
在城南高高飄揚的大旗軍軍旗,仿佛黑暗中的一輪驕陽,讓久盼援兵的揚州軍民欣喜若狂。
多鐸早就吼出了“城破之時十日不封刀”的屠城令,一旦揚州不守,必然會落個雞犬不留片瓦無存的淒慘境地。幾十萬百姓戰戰兢兢的求神拜佛,就是希望援軍盡快到來以解揚州之圍。
擔驚受怕這麽久,援軍總算是來了。
再也不是史大人空口白話說出來的援兵,而是實實在在的援兵。
千唿萬喚的援兵就在城南,已與清軍激戰一日,尤不落下風,早已讓很多人喜極而泣了。
大旗軍正式到來,最高興的當然是史可法。
困守孤城死戰到底,唯一的希望就是外麵的援兵。就在揚州城防已四下冒煙險象環生之際,大旗軍的到來已不僅僅是雪中送炭那麽簡單,這分明就是續命的機會。
淮揚督師,東閣大學士,兼著兵部尚書銜的史可法是弘光朝的重臣,本不方便直接和李吳山見麵,畢竟他是太子的人,打的是太子的旗號。弘光朝的重臣和他見麵,若是被江南朝廷知道了,必然會有無數的風言風語。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史可法已經顧不了那麽多了。
隻要能夠守住揚州這一城之地,個人仕途前程,甚至是生死榮辱都已經徹底放下。在此兵兇戰危之際千裏來援,僅憑這份赤誠之心,別說是前朝太子的隊伍,就算是山賊草寇之流,史可法也一定要去相見的。
“大旗軍千裏來援,可法並揚州合城之軍民無不銘感五內。”剛一見麵,史可法就行了個躬身禮:“李侍講忠義之心可昭日月,大旗軍雄壯之姿,揚州軍民盡知亦……”
史可法故意不用“李帥”這個稱唿,而是用了“侍講”這個崇禎時代的官職相稱,就是為了避免“你我不是一路人”“不在一條船上”的尷尬。
李吳山起身還了一禮,也不稱唿他的官職,而是以“史公”相稱。
李吳山這個人看起來好像是很隨和的樣子,其實相當的跋扈,根本就不把江南弘光朝君臣放在眼裏,甚至不怎麽把太子當一迴事,但卻對史可法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
“史公以孤城鎮淮泗之地,獨木支撐偌大江北,吳山欽佩的很。這大明的三萬裏河山崩壞至今,尚有史公如此雄烈之士,大明幸甚,天下幸甚!”
淺淺的客套了幾句之後,二人很快進入正題。
“侍講所率之軍,總共有多少兵力?”
“萬餘戰兵。”
“後續還有多少?”
“沒了!”
眼前的這點軍隊,已是李吳山的全部家底兒,已達到了他所能夠動員的極限。
為了揚州這一戰,他把老本都拚出來了,哪裏還有什麽後續之兵?
殘陽如血,照耀著滔滔奔流的大運河。
激戰了差不多整整一天的戰場終於安靜下來。
清軍終於暫時停止了攻勢,但卻沒有退走,而是停留在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上,繼續保持著威脅的姿態,似乎隨時隨地都可以再次發起進攻。
但這僅僅隻是一個姿態罷了,佟圖賴很清楚的知道一個事實:就算是再攻打一百次,也不會有任何成功的希望。
打了一天,沒有能夠洞穿大旗軍的防線,卻出現了巨大的傷亡,讓佟圖賴不得不喊了“暫停”。
鑲黃旗漢軍是一支勁旅,原以為可以輕易就把對手的放下撕開,就算不能將大旗軍殲滅,至少也能擊潰或者是打退,但卻事與願違。
漢軍旗的傷亡數字已達到了一千六七百,這個數字讓佟圖賴心驚肉跳,再打下去就已不是血肉相搏的戰鬥了,而是意誌的比拚。
麵對麵的血腥搏殺,生死隻在一線之間,會對士兵的心理造成強大的壓力。
任何一個士兵,都是有血有肉的個體,不論多麽堅強勇敢,都會產生畏懼、驚恐等等負麵情緒。當己方的傷亡達到三成的時候,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從量變演化成質變,會達到一個臨界值,到了那個時候,任何一點細微的失誤都有可能引發士氣崩潰,進而出現整體崩盤的局麵。
原以為繼續保持高烈度的進攻會摧毀對手的戰鬥意誌,讓對手自行崩潰,但大旗軍展現出來的戰鬥力和堅韌程度超乎想象,至少從目前的局麵來看,沒有絲毫崩潰的跡象。
仗打到了這個地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素質的較量。如果敵人不能崩潰,就必須考慮自身什麽時候崩潰的問題了。
鑲黃旗漢軍不是什麽鋼鐵之師,完全就是倚仗以前的戰績和對對手的蔑視作為心理支撐,當他們察覺到對手的實力更強意誌更加堅韌之後,在勝利越來越遙不可及的情況之下,就會士氣低沉甚至產生厭戰的情緒。
佟圖賴很敏銳的察覺到這種負麵情緒的升騰和蔓延,很明智的下了停戰的命令。
再打下去,恐怕最先崩潰的就是自己了。
在這種僵持不下的局麵當中,致勝的關鍵已不再取決於自身的戰鬥力,而是取決於援兵。
誰的援兵最先到來,誰就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所以,佟圖賴毫不猶豫的向多鐸求援了,希望他能把剛剛調走的阿爾音部科爾沁戰兵再調迴來,共同對付南線的大旗軍。
但多鐸卻拒絕了佟圖賴的求援,隻是言辭之間說的比較婉轉:南線還在僵持焦灼之中,似無大礙。且阿爾音部久戰師疲,需稍做修整。南線不求強勝,隻需維持即可。
作為多鐸的至交好友,佟圖賴非常清楚他的性情脾胃,馬上就從這一番還算婉轉的說辭中察覺到了事實的真相:剛剛找了個借口把原本駐守在南線的阿爾音部調去了西線,轉眼就又要調迴來,如此毫無章法的頻繁調動讓多鐸很沒麵子,所以他希望佟圖賴再堅持幾天。就算是暫時不能擊敗大旗軍也不要緊,隻要死死的拖住對手就行。
看這個意思,豫親王多鐸還是把主攻方向放在了西邊,依舊沒有對南線表現出足夠的重視。
但佟圖賴卻已經感覺到了,南線必然會成為揚州爭奪戰的關鍵之處,而不是西線。
但這僅僅隻是個人的感覺而已,在沒有足夠的事實和機會的情況下,不可能改變原有的戰略部署。
轉移戰略重心,調整主攻方向,這是一個很大的動作,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完成。更不可能因為佟圖賴的一句話就做出完全不同的改變。
而且佟圖賴本人也不是很確定自己的想法,也許,讓多鐸再試一試也好,若是他能在西線有所突破當然是最好的。實在無法形成突破,再改變主攻方向也不算晚。
反正揚州城就在這裏,跑不了!
大旗軍主力終於和前期抵達的劉三房部會師了,這意味著大旗軍已完全介入到揚州大戰之中。
在城南高高飄揚的大旗軍軍旗,仿佛黑暗中的一輪驕陽,讓久盼援兵的揚州軍民欣喜若狂。
多鐸早就吼出了“城破之時十日不封刀”的屠城令,一旦揚州不守,必然會落個雞犬不留片瓦無存的淒慘境地。幾十萬百姓戰戰兢兢的求神拜佛,就是希望援軍盡快到來以解揚州之圍。
擔驚受怕這麽久,援軍總算是來了。
再也不是史大人空口白話說出來的援兵,而是實實在在的援兵。
千唿萬喚的援兵就在城南,已與清軍激戰一日,尤不落下風,早已讓很多人喜極而泣了。
大旗軍正式到來,最高興的當然是史可法。
困守孤城死戰到底,唯一的希望就是外麵的援兵。就在揚州城防已四下冒煙險象環生之際,大旗軍的到來已不僅僅是雪中送炭那麽簡單,這分明就是續命的機會。
淮揚督師,東閣大學士,兼著兵部尚書銜的史可法是弘光朝的重臣,本不方便直接和李吳山見麵,畢竟他是太子的人,打的是太子的旗號。弘光朝的重臣和他見麵,若是被江南朝廷知道了,必然會有無數的風言風語。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史可法已經顧不了那麽多了。
隻要能夠守住揚州這一城之地,個人仕途前程,甚至是生死榮辱都已經徹底放下。在此兵兇戰危之際千裏來援,僅憑這份赤誠之心,別說是前朝太子的隊伍,就算是山賊草寇之流,史可法也一定要去相見的。
“大旗軍千裏來援,可法並揚州合城之軍民無不銘感五內。”剛一見麵,史可法就行了個躬身禮:“李侍講忠義之心可昭日月,大旗軍雄壯之姿,揚州軍民盡知亦……”
史可法故意不用“李帥”這個稱唿,而是用了“侍講”這個崇禎時代的官職相稱,就是為了避免“你我不是一路人”“不在一條船上”的尷尬。
李吳山起身還了一禮,也不稱唿他的官職,而是以“史公”相稱。
李吳山這個人看起來好像是很隨和的樣子,其實相當的跋扈,根本就不把江南弘光朝君臣放在眼裏,甚至不怎麽把太子當一迴事,但卻對史可法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
“史公以孤城鎮淮泗之地,獨木支撐偌大江北,吳山欽佩的很。這大明的三萬裏河山崩壞至今,尚有史公如此雄烈之士,大明幸甚,天下幸甚!”
淺淺的客套了幾句之後,二人很快進入正題。
“侍講所率之軍,總共有多少兵力?”
“萬餘戰兵。”
“後續還有多少?”
“沒了!”
眼前的這點軍隊,已是李吳山的全部家底兒,已達到了他所能夠動員的極限。
為了揚州這一戰,他把老本都拚出來了,哪裏還有什麽後續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