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太過於激動的緣故,一個年輕的讀書人已經顯得有些結巴了:“多虧楚學兄仗義疏財,為我等刊印詩集……不怕諸位學兄學弟笑話,我這幾年窮困潦倒一事無成,連個像樣的功名都沒有掙到,早已羞愧的無地自容。有了這本詩集在手,就算是沒有掙到功名也終於有臉麵迴家見江東父老了……”
“安學兄言重了,貴作能夠刊印成書,自然是因為文采卓然的緣故。安學兄的那篇《金陵懷古》真是筆筆龍蛇字字珠璣,雄渾壯闊的很,大有東坡的丈夫氣概。以前諸般潦倒隻不過是因為世人大多是有眼無珠之輩,無人識得安學兄這樣的斑斑大才。古人有雲,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安學兄有奔騰千裏的才學,隻不過是還沒有遇到慧眼識人的伯樂罷了。懷才不遇的事情還少麽?”
一句“懷才不遇”說的這個姓安的讀書人心花怒放,就好像他真的是高臥隆中的諸葛亮一般:“我之與楚學兄相遇,便如伯牙逢子期,高山遇流水,知我懂我最是楚學兄了……”
這些個年輕的讀書人,大多窮困潦倒,卻全都自以為是懷才不遇的斑斑大儒,一個個誌氣高遠卻沒有多少真本事。對於這些人,楚華文早就看透了。
因為以前的他,就是這幅模樣:眼高手低,什麽樣的真本事都沒有,隻會高談闊論誇誇其談,事實上什麽事情都做不了。
“這本《江南文集》隻是第一刊,以後還要收錄更多錦繡文章,還會繼續刊印……”楚華文麵帶微笑的說道:“刊印文集,隻不過是第一件喜事,還有一件喜事須告知諸位學兄學弟……”
楚華文轉過身去,從屏風後麵拉出一個人來,指著這個人對眾人說道:“正文兄已經出獄了……”
這個人姓孫名良,號正文,是從揚州過來遊學的讀書人,同時也是最先加入江南學社的成員之一。
這個孫正文性情如火言辭激烈,總是針對時弊猛烈抨擊江南小朝廷的種種過錯。就是在前天,就是在這“謫仙樓”中,因為公然將弘光帝稱之為“昏君庸主”,恰好被遊街的衙役聽到了,於是就一繩子捆了去,鎖拿到了衙門裏頭。
這些個讀書人雖然善於高談闊論,但卻沒有解決事情的本事,除了暗地裏叫罵幾句之外,其實什麽都做不了。隻能怪孫正文太倒黴。
想不到的是,前天才被鎖拿的孫正文今天就出獄了。
“孫學兄得脫牢獄之災,幸甚,幸甚。”
“今日就借楚兄之酒
,為孫學兄接風洗塵。”
孫正文朝著眾人團團一揖,笑著說道:“我這次能得脫牢獄之災,全都是托了華文兄弟的福,若不是他托門路塞銀子,少不得也要坐個三年五載的黑牢,哪裏能這麽快就出來?我這次脫災解厄,華文兄一定花費了不少銀錢吧?”
“銀錢事小,”楚華文做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樣子,把胸脯子拍的山響,信誓旦旦的說道:“不管怎麽說,正文兄都是咱們江南學社的人,說的也是憂國憂民之言,怎能任憑哪些個狗官拿捏?我楚華文不敢說手眼通天,至少在這金陵地麵上,也頗有些門路,尋常的狗官咱們也不怕他……”
楚華文是什麽來路,其實這些個窮酸並不是很清楚,隻知道他出手闊綽手麵很大,非常尊重讀書人,大家也就樂得加入他發起的江南學社,一來是為了湊個熱鬧,更主要還是為了蹭吃蹭喝。
想不到的是,楚華文竟然把大家的詩作刊印成書,今日又疏通了官府的門路將因言獲罪的孫正文從監牢裏“撈”了出來。
看來楚華文這個江南學社的發起人不僅有錢,而且有勢,大家跟著他混算是找對人了。
隻要有了楚華文的蔭庇,平日裏需要躲著走的那些個遊街、衙役甚至是官府的老爺們,似乎也就不那麽可怕了。
能夠這麽快就把孫正文“撈”出來,足以證明楚華文的實力,這些個膽小怕事的家夥們心中也就有了底氣,覺得腰杆瞬間就硬挺了很多。
“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的把正文兄撈出來,當然是因為托門子塞銀子的關係,但這隻是其中之一……”楚華文大聲說道:“正文兄能夠脫災解厄,最主要還是因為他一身浩然正氣,足以震懾那些個心懷鬼胎的宵小之輩。我已聽衙門裏的差役說過了,正文兄因言獲罪被抓捕進官衙之後,麵無懼色舌辯群醜,說的官府上上下下羞愧難當無言以對,連他們都被正文兄的這一身忠義浩然之氣深深折服……”
剛剛被抓捕進去的時候,孫正文被嚇了個半死,勉勉強強的說了幾句色厲內荏的場麵話就被一腳踢到黑牢裏邊去了。
其實吧,孫正文隻不過是說了幾句過頭話而已,官府根本就不拿他當一迴事,準備關他十天半月讓人吃點苦頭也就算了。
幾句色厲內荏虛的不行的話語,被楚華文這麽一說,竟然成了“麵無懼色”“浩然之氣”,儼然就是臨危不懼的大英雄大豪傑。
讀書人最好麵子,聽了楚華文的這幾句話,連孫正文這
個不久之前還在監牢裏瑟瑟發抖的家夥都覺得自己成了真正的英雄,竟然做出了幾分大義凜然的樣子:“區區南京府衙,何足道哉?我視之如平川一般。咱們說的正言做的是正事,就算是龍潭虎穴又有何懼?”
一時間,稱頌之聲大起,孫正文儼然已是江南學社的大英雄。
“為敬正文兄,盛飲!”
“盛飲!”
在楚華文的帶動之下,眾人紛紛舉杯痛飲。
這讀書人嘛,最喜歡的就是詩酒之事,明明隻有三分酒量,卻偏偏喜歡效仿李青蓮、蘇東坡等酒量堪豪的大文宗,幾杯酒下肚之後,就喝的麵紅耳赤,人也隨之飄飄然起來。
喝多了話就多,自然也就免不了針對時弊暢談國事。
天下洶洶數歲,賊虜肆虐,國都淪陷崇禎殉國,真的已經到了“山河破碎風飄絮”的時候,每個熱血的讀書人都想成為大明國士,當然也少不了痛罵江南君臣。
江南小朝廷的君君臣臣是什麽樣子大家都看在眼裏,就算是那些個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也會在私下裏罵幾句,更何況這些個胸中血熱的讀書種子?
於是乎,痛罵弘光君臣就成了每次聚會宴飲的“必修課”……
尤其是在孫正文脫獄之後,楚華文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足以保證大家不必遭受牢獄之災,自然也就罵的更加肆無忌憚。
罵弘光帝,罵“內閣首輔”馬士英,幾乎把江南小朝廷上上下下的君臣罵了一個遍。至於如何解決問題……那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
讀書人嘛,直管抨擊朝政,譏諷朝廷也就是了,反正解決問題是朝廷的事情,他們無需知道如何應該怎麽做,隻管痛快一張嘴而已。
“如今建虜環逼……”關鍵時刻,楚華文開始“帶節奏”了:“真若是李闖得了天下,大家幹脆迴家耕田種地,詩書傳家不出來當官也就是了,好歹能落個明哲保身。若是被建虜得了天下,那就真的完了!”
“今天下崩壞,大明河山已三去其二,唯有這江南一隅之地,正是大丈夫奮起之時。”楚華文厲聲高唿:“然廟堂之上,盡是些個蠅營狗苟之輩。眼看著這三萬裏河山就要遍染腥膻,永嘉之禍,蒙元之災已在眼前……”
“我等讀書種子雖不能上陣殺敵,亦要講手中筆化作掌中刀,以文字誅殺國之奸佞。若有與清廷和談之言論,即為國賊……”
不管是誰,隻要是出現了
與清廷和談的言論,就是賣國求榮的奸賊,就是大明朝的秦檜,是萬萬不能容忍的。
這些個讀書種子雖然拿不起刀槍,卻還有手中如椽大筆,還有心中的千秋忠義,一定要對所有與清廷求和的奸賊口誅筆伐,一定要把他們搞臭,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
可問題是……楚華文說的奸賊到底是誰呢?
馬士英,絕對是馬士英。
“當此洶洶之際,馬賊屍位素餐不思抵抗也就罷了,竟然盡起江北之兵,欲伐淮右之軍,如此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即為國賊……”
在楚華文的帶動下,試圖調動江北軍隊防守鳳陽的馬士英就被釘在了恥辱柱上,成了大明朝的秦檜了。
這個節奏帶的很好。
“我等受聖人教誨,長懷忠義之心,與馬賊勢不兩立!”
眼看著節奏已經帶起來了,楚華文猛然跳上桌子振臂高唿:“世人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我等在這小小的酒樓之中,就算是喊破了嗓子也是無用之功,不如走上街頭,讓寧城百姓聽到外麵的唿聲,讓朝著諸賊在我們山唿海嘯般的呐喊聲中瑟瑟而抖。諸君有沒有這份膽氣?”
罵弘光帝都沒事,罵他馬士英幾句又能如何?
眾人本就已有了些醺醺的醉意,在楚華文的煽動之下,頓時群情激奮,一個個臉色漲的通紅,在楚華文的帶領下,仿佛潮水一般走上街頭振臂高唿,楚華文喊一句,其他人就跟著喊一句……
“複我河山,死戰到底。”
“複我河山,死戰到底——”
“驅逐韃虜,恢複北地。”
“驅逐韃虜,恢複北地——”
“安學兄言重了,貴作能夠刊印成書,自然是因為文采卓然的緣故。安學兄的那篇《金陵懷古》真是筆筆龍蛇字字珠璣,雄渾壯闊的很,大有東坡的丈夫氣概。以前諸般潦倒隻不過是因為世人大多是有眼無珠之輩,無人識得安學兄這樣的斑斑大才。古人有雲,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安學兄有奔騰千裏的才學,隻不過是還沒有遇到慧眼識人的伯樂罷了。懷才不遇的事情還少麽?”
一句“懷才不遇”說的這個姓安的讀書人心花怒放,就好像他真的是高臥隆中的諸葛亮一般:“我之與楚學兄相遇,便如伯牙逢子期,高山遇流水,知我懂我最是楚學兄了……”
這些個年輕的讀書人,大多窮困潦倒,卻全都自以為是懷才不遇的斑斑大儒,一個個誌氣高遠卻沒有多少真本事。對於這些人,楚華文早就看透了。
因為以前的他,就是這幅模樣:眼高手低,什麽樣的真本事都沒有,隻會高談闊論誇誇其談,事實上什麽事情都做不了。
“這本《江南文集》隻是第一刊,以後還要收錄更多錦繡文章,還會繼續刊印……”楚華文麵帶微笑的說道:“刊印文集,隻不過是第一件喜事,還有一件喜事須告知諸位學兄學弟……”
楚華文轉過身去,從屏風後麵拉出一個人來,指著這個人對眾人說道:“正文兄已經出獄了……”
這個人姓孫名良,號正文,是從揚州過來遊學的讀書人,同時也是最先加入江南學社的成員之一。
這個孫正文性情如火言辭激烈,總是針對時弊猛烈抨擊江南小朝廷的種種過錯。就是在前天,就是在這“謫仙樓”中,因為公然將弘光帝稱之為“昏君庸主”,恰好被遊街的衙役聽到了,於是就一繩子捆了去,鎖拿到了衙門裏頭。
這些個讀書人雖然善於高談闊論,但卻沒有解決事情的本事,除了暗地裏叫罵幾句之外,其實什麽都做不了。隻能怪孫正文太倒黴。
想不到的是,前天才被鎖拿的孫正文今天就出獄了。
“孫學兄得脫牢獄之災,幸甚,幸甚。”
“今日就借楚兄之酒
,為孫學兄接風洗塵。”
孫正文朝著眾人團團一揖,笑著說道:“我這次能得脫牢獄之災,全都是托了華文兄弟的福,若不是他托門路塞銀子,少不得也要坐個三年五載的黑牢,哪裏能這麽快就出來?我這次脫災解厄,華文兄一定花費了不少銀錢吧?”
“銀錢事小,”楚華文做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樣子,把胸脯子拍的山響,信誓旦旦的說道:“不管怎麽說,正文兄都是咱們江南學社的人,說的也是憂國憂民之言,怎能任憑哪些個狗官拿捏?我楚華文不敢說手眼通天,至少在這金陵地麵上,也頗有些門路,尋常的狗官咱們也不怕他……”
楚華文是什麽來路,其實這些個窮酸並不是很清楚,隻知道他出手闊綽手麵很大,非常尊重讀書人,大家也就樂得加入他發起的江南學社,一來是為了湊個熱鬧,更主要還是為了蹭吃蹭喝。
想不到的是,楚華文竟然把大家的詩作刊印成書,今日又疏通了官府的門路將因言獲罪的孫正文從監牢裏“撈”了出來。
看來楚華文這個江南學社的發起人不僅有錢,而且有勢,大家跟著他混算是找對人了。
隻要有了楚華文的蔭庇,平日裏需要躲著走的那些個遊街、衙役甚至是官府的老爺們,似乎也就不那麽可怕了。
能夠這麽快就把孫正文“撈”出來,足以證明楚華文的實力,這些個膽小怕事的家夥們心中也就有了底氣,覺得腰杆瞬間就硬挺了很多。
“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的把正文兄撈出來,當然是因為托門子塞銀子的關係,但這隻是其中之一……”楚華文大聲說道:“正文兄能夠脫災解厄,最主要還是因為他一身浩然正氣,足以震懾那些個心懷鬼胎的宵小之輩。我已聽衙門裏的差役說過了,正文兄因言獲罪被抓捕進官衙之後,麵無懼色舌辯群醜,說的官府上上下下羞愧難當無言以對,連他們都被正文兄的這一身忠義浩然之氣深深折服……”
剛剛被抓捕進去的時候,孫正文被嚇了個半死,勉勉強強的說了幾句色厲內荏的場麵話就被一腳踢到黑牢裏邊去了。
其實吧,孫正文隻不過是說了幾句過頭話而已,官府根本就不拿他當一迴事,準備關他十天半月讓人吃點苦頭也就算了。
幾句色厲內荏虛的不行的話語,被楚華文這麽一說,竟然成了“麵無懼色”“浩然之氣”,儼然就是臨危不懼的大英雄大豪傑。
讀書人最好麵子,聽了楚華文的這幾句話,連孫正文這
個不久之前還在監牢裏瑟瑟發抖的家夥都覺得自己成了真正的英雄,竟然做出了幾分大義凜然的樣子:“區區南京府衙,何足道哉?我視之如平川一般。咱們說的正言做的是正事,就算是龍潭虎穴又有何懼?”
一時間,稱頌之聲大起,孫正文儼然已是江南學社的大英雄。
“為敬正文兄,盛飲!”
“盛飲!”
在楚華文的帶動之下,眾人紛紛舉杯痛飲。
這讀書人嘛,最喜歡的就是詩酒之事,明明隻有三分酒量,卻偏偏喜歡效仿李青蓮、蘇東坡等酒量堪豪的大文宗,幾杯酒下肚之後,就喝的麵紅耳赤,人也隨之飄飄然起來。
喝多了話就多,自然也就免不了針對時弊暢談國事。
天下洶洶數歲,賊虜肆虐,國都淪陷崇禎殉國,真的已經到了“山河破碎風飄絮”的時候,每個熱血的讀書人都想成為大明國士,當然也少不了痛罵江南君臣。
江南小朝廷的君君臣臣是什麽樣子大家都看在眼裏,就算是那些個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也會在私下裏罵幾句,更何況這些個胸中血熱的讀書種子?
於是乎,痛罵弘光君臣就成了每次聚會宴飲的“必修課”……
尤其是在孫正文脫獄之後,楚華文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足以保證大家不必遭受牢獄之災,自然也就罵的更加肆無忌憚。
罵弘光帝,罵“內閣首輔”馬士英,幾乎把江南小朝廷上上下下的君臣罵了一個遍。至於如何解決問題……那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
讀書人嘛,直管抨擊朝政,譏諷朝廷也就是了,反正解決問題是朝廷的事情,他們無需知道如何應該怎麽做,隻管痛快一張嘴而已。
“如今建虜環逼……”關鍵時刻,楚華文開始“帶節奏”了:“真若是李闖得了天下,大家幹脆迴家耕田種地,詩書傳家不出來當官也就是了,好歹能落個明哲保身。若是被建虜得了天下,那就真的完了!”
“今天下崩壞,大明河山已三去其二,唯有這江南一隅之地,正是大丈夫奮起之時。”楚華文厲聲高唿:“然廟堂之上,盡是些個蠅營狗苟之輩。眼看著這三萬裏河山就要遍染腥膻,永嘉之禍,蒙元之災已在眼前……”
“我等讀書種子雖不能上陣殺敵,亦要講手中筆化作掌中刀,以文字誅殺國之奸佞。若有與清廷和談之言論,即為國賊……”
不管是誰,隻要是出現了
與清廷和談的言論,就是賣國求榮的奸賊,就是大明朝的秦檜,是萬萬不能容忍的。
這些個讀書種子雖然拿不起刀槍,卻還有手中如椽大筆,還有心中的千秋忠義,一定要對所有與清廷求和的奸賊口誅筆伐,一定要把他們搞臭,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
可問題是……楚華文說的奸賊到底是誰呢?
馬士英,絕對是馬士英。
“當此洶洶之際,馬賊屍位素餐不思抵抗也就罷了,竟然盡起江北之兵,欲伐淮右之軍,如此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即為國賊……”
在楚華文的帶動下,試圖調動江北軍隊防守鳳陽的馬士英就被釘在了恥辱柱上,成了大明朝的秦檜了。
這個節奏帶的很好。
“我等受聖人教誨,長懷忠義之心,與馬賊勢不兩立!”
眼看著節奏已經帶起來了,楚華文猛然跳上桌子振臂高唿:“世人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我等在這小小的酒樓之中,就算是喊破了嗓子也是無用之功,不如走上街頭,讓寧城百姓聽到外麵的唿聲,讓朝著諸賊在我們山唿海嘯般的呐喊聲中瑟瑟而抖。諸君有沒有這份膽氣?”
罵弘光帝都沒事,罵他馬士英幾句又能如何?
眾人本就已有了些醺醺的醉意,在楚華文的煽動之下,頓時群情激奮,一個個臉色漲的通紅,在楚華文的帶領下,仿佛潮水一般走上街頭振臂高唿,楚華文喊一句,其他人就跟著喊一句……
“複我河山,死戰到底。”
“複我河山,死戰到底——”
“驅逐韃虜,恢複北地。”
“驅逐韃虜,恢複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