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關的斷淵,隻是考驗弟子們的靈力。
如果不在意時間因素,哪怕最不契合的靈植,也能催生成藤橋,最後度過。
次要的考驗則是對靈植的理解,藤草看似一致,實則各有喜好,畢竟青囊宗的靈植為本,算是傳承手藝,多少會在這方麵有額外加分。
除了這兩點,其它的便各憑本事。
如果非要說第三點,這一關同樣考驗心性,在那些家世過人,或是福緣深厚的弟子率先過去之後,留在後麵的弟子,多少會感到焦慮,從而失了方寸。
越著急,越難以催生藤草。
不過陳景這一出,倒是讓考驗心性的一環完全無用,他以一己之力,拉高了本屆入門弟子的第一關平均成績。
等陳景來到第二關。
發現眾人又都困在一道蜿蜒環繞山腰的溪流上。
他徑直抵達溪流旁,應迴音等待已久。
“迴音,這一關怎麽說?”
“此關同樣不可法力法器騰空,隻能立身荷葉,隨荷葉渡水而上,但水下有傀儡,會偷襲渡水之人,落水後會被溪水衝迴來。”
說著。
便有數十人,從溪流的上遊被衝到近前,他們一路在湍急的水流中撲騰,身不由己。
陳景問道:“考驗鬥法?”
“並非,考驗靈識,以靈識探查出傀儡所在,以法力提前命中,傀儡便會重新沉入水中。”
應迴音簡潔的迴答。
“我明白了,迴音你先上去吧。”
陳景點頭。
“那你呢,落後一關尚可追趕,但落後兩關,頭名必然失之交臂。”
應迴音沒急著走,而是提出疑問。
“迴音,你知道什麽叫廣告嗎。”
“廣而告之?”
“真聰明!”
陳景讚歎,隨即繼續解釋。
“頭名自然有廣告之效,但不夠,例如:煤山上有棵歪脖子樹。這樣的說法平平無奇,不如說,煤山上,有株吊死了一代帝王的歪脖子樹。”
“哦?”
應迴音嘴上反應平淡,眼神卻盯著他一動不動,充滿好奇。
“年年歲歲都有頭名,早已見怪不怪,更不足以讓人廣而告之,但一個有意思的最後一名,再與一個平平無奇的頭名作對比,應該更令人感興趣一些,哪怕過了今年,也能讓人提起很久。”
簡而言之,他選擇彈幕最多的打法。
得到迴答的應迴音點頭嗯了一聲,道:“我還以為……你是想幫助那些普通弟子。”
“你說什麽?”
後麵她似乎呢喃了什麽,但陳景沒聽真切,應迴音也沒再說,隻是用明澈的眼睛看著他,並不再提。
“這一關你又準備如何做?”
她轉而問。
“上一關怎麽做,現在就怎麽做,不過得等一會兒,先讓那些有本事度過的人,都過去再說,我最後幫後麵的弟子上去。”
陳景雖然有能耐,現在就幫所有人渡河。
但這對那些中遊水平的弟子而言,有些不公平,畢竟下遊水平被抬到中遊,搞得他們也變成下遊了。
搞流量,應該在不影響正常人節奏的前提下進行,這是基本美德。
“迴音你先去吧,我隨後就來。”
“那我等你。”
應迴音點頭,隨即踩上一塊約莫丈餘的綠色荷葉,荷葉無視湍急的溪流,逆流而上,載著她向前。
忽然,溪流中浮現一頭頂著青苔的傀儡,衝著她腳下的荷葉發起攻擊,但在此之前,便有一道法力轟擊在其額頭,令傀儡沉入水底。
這一關也就對身處二階,還是通竅期的修士有點難度。
玄印期之後,靈識化作神識,對周邊環境的探查能力大大提升,難度也大大降低。
應迴音迴望著後頭,直到他們消失在視線裏。
一路順利前行。
忽然。
她抬頭向前看去,前方有一胖一瘦兩名修士,突然遭到傀儡襲擊。
那傀儡偽裝成河流中的岩石,周邊水草豐茂,與環境融為一體。
在兩人在渡過時,突然起身發難,出人意料!
被襲擊的胖修士來不及反應,就在此時,身旁靠後的瘦修士反倒是反應了過來,一道靈力擊出,擊落傀儡。
“多,多謝……”
有驚無險的胖修士迴過頭去,連連拜謝。
出手相助的修士點頭,他身子消瘦,皮膚粗糙,正是被陳景幫助過的一人,他忽然說道。
“我助你,是因為上一關有位師兄亦相助於我,我雖不曾打聽到他姓名,但他說,三日後會在坊市中開設攤位,喚作植物大戰邪魔。”
“啊……啊?哦哦。”
胖修士一時半會沒反應過來,下意識道。
“竟然有師兄如此高義,來日必定捧場。”
“我也是如此想的,那位師兄不是別人,正是在祭拜神鼎時,得了神鼎海量賜福的那位。”
“原來是那位。”
兩人便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起來。
他們彼此交換姓名住址,說起了修行中的二三趣味小事,其中胖修士對靈廚之道頗有研究,而幹瘦修士則擅長鬥法。
然而聊天去了,自然就分散對周圍環境的注意,一個不留神,兩人被傀儡掀翻了友誼的小船,撲騰落入水中。
溪水帶著某種魔力,硬卷的兩人無法自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迴到起點。
應迴音在後麵全程旁觀,眼神隱帶笑意。
這時,從後麵傳來一個聲音。
“前麵的道友,要不要結伴而行?我此前已經十分接近終點,對路況熟悉。”
一名身著錦緞的年輕修士,看著應迴音清冷獨立的模樣,眼神熱切,忍不住上前搭話。
“不必。”
應迴音搖頭。
“……呃。”
被拒絕之後,年輕修士頓時有些泄氣,又不甘心,下意識的扯一些相關之事,增強說服。
“道友你可能不知道,在第一關,那位得了神農鼎許多賜福的同門,在後頭幫了不少人,我得知後備受鼓舞,覺得咱們同門之間,就應該這般互幫互助,我沒別的意思……”
他實在是沒話找話,一個勁的尬聊。
但忽然發現那個一眼心動的清冷女修一副傾聽的模樣,頓時備受鼓舞,話題也往這方麵偏移。
應迴音一邊在聽這個陌生同門的描述,同時對陳景說過的那番話更有了一番體會。
當兩個修士閑聊時,談論一件發生在最近的事情,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然後,在這眾所周知,值得一談的事中插入想要廣而告之的信息……
她若有所悟,忽然問道。
“你知道植物大戰邪魔嗎?”
如果不在意時間因素,哪怕最不契合的靈植,也能催生成藤橋,最後度過。
次要的考驗則是對靈植的理解,藤草看似一致,實則各有喜好,畢竟青囊宗的靈植為本,算是傳承手藝,多少會在這方麵有額外加分。
除了這兩點,其它的便各憑本事。
如果非要說第三點,這一關同樣考驗心性,在那些家世過人,或是福緣深厚的弟子率先過去之後,留在後麵的弟子,多少會感到焦慮,從而失了方寸。
越著急,越難以催生藤草。
不過陳景這一出,倒是讓考驗心性的一環完全無用,他以一己之力,拉高了本屆入門弟子的第一關平均成績。
等陳景來到第二關。
發現眾人又都困在一道蜿蜒環繞山腰的溪流上。
他徑直抵達溪流旁,應迴音等待已久。
“迴音,這一關怎麽說?”
“此關同樣不可法力法器騰空,隻能立身荷葉,隨荷葉渡水而上,但水下有傀儡,會偷襲渡水之人,落水後會被溪水衝迴來。”
說著。
便有數十人,從溪流的上遊被衝到近前,他們一路在湍急的水流中撲騰,身不由己。
陳景問道:“考驗鬥法?”
“並非,考驗靈識,以靈識探查出傀儡所在,以法力提前命中,傀儡便會重新沉入水中。”
應迴音簡潔的迴答。
“我明白了,迴音你先上去吧。”
陳景點頭。
“那你呢,落後一關尚可追趕,但落後兩關,頭名必然失之交臂。”
應迴音沒急著走,而是提出疑問。
“迴音,你知道什麽叫廣告嗎。”
“廣而告之?”
“真聰明!”
陳景讚歎,隨即繼續解釋。
“頭名自然有廣告之效,但不夠,例如:煤山上有棵歪脖子樹。這樣的說法平平無奇,不如說,煤山上,有株吊死了一代帝王的歪脖子樹。”
“哦?”
應迴音嘴上反應平淡,眼神卻盯著他一動不動,充滿好奇。
“年年歲歲都有頭名,早已見怪不怪,更不足以讓人廣而告之,但一個有意思的最後一名,再與一個平平無奇的頭名作對比,應該更令人感興趣一些,哪怕過了今年,也能讓人提起很久。”
簡而言之,他選擇彈幕最多的打法。
得到迴答的應迴音點頭嗯了一聲,道:“我還以為……你是想幫助那些普通弟子。”
“你說什麽?”
後麵她似乎呢喃了什麽,但陳景沒聽真切,應迴音也沒再說,隻是用明澈的眼睛看著他,並不再提。
“這一關你又準備如何做?”
她轉而問。
“上一關怎麽做,現在就怎麽做,不過得等一會兒,先讓那些有本事度過的人,都過去再說,我最後幫後麵的弟子上去。”
陳景雖然有能耐,現在就幫所有人渡河。
但這對那些中遊水平的弟子而言,有些不公平,畢竟下遊水平被抬到中遊,搞得他們也變成下遊了。
搞流量,應該在不影響正常人節奏的前提下進行,這是基本美德。
“迴音你先去吧,我隨後就來。”
“那我等你。”
應迴音點頭,隨即踩上一塊約莫丈餘的綠色荷葉,荷葉無視湍急的溪流,逆流而上,載著她向前。
忽然,溪流中浮現一頭頂著青苔的傀儡,衝著她腳下的荷葉發起攻擊,但在此之前,便有一道法力轟擊在其額頭,令傀儡沉入水底。
這一關也就對身處二階,還是通竅期的修士有點難度。
玄印期之後,靈識化作神識,對周邊環境的探查能力大大提升,難度也大大降低。
應迴音迴望著後頭,直到他們消失在視線裏。
一路順利前行。
忽然。
她抬頭向前看去,前方有一胖一瘦兩名修士,突然遭到傀儡襲擊。
那傀儡偽裝成河流中的岩石,周邊水草豐茂,與環境融為一體。
在兩人在渡過時,突然起身發難,出人意料!
被襲擊的胖修士來不及反應,就在此時,身旁靠後的瘦修士反倒是反應了過來,一道靈力擊出,擊落傀儡。
“多,多謝……”
有驚無險的胖修士迴過頭去,連連拜謝。
出手相助的修士點頭,他身子消瘦,皮膚粗糙,正是被陳景幫助過的一人,他忽然說道。
“我助你,是因為上一關有位師兄亦相助於我,我雖不曾打聽到他姓名,但他說,三日後會在坊市中開設攤位,喚作植物大戰邪魔。”
“啊……啊?哦哦。”
胖修士一時半會沒反應過來,下意識道。
“竟然有師兄如此高義,來日必定捧場。”
“我也是如此想的,那位師兄不是別人,正是在祭拜神鼎時,得了神鼎海量賜福的那位。”
“原來是那位。”
兩人便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起來。
他們彼此交換姓名住址,說起了修行中的二三趣味小事,其中胖修士對靈廚之道頗有研究,而幹瘦修士則擅長鬥法。
然而聊天去了,自然就分散對周圍環境的注意,一個不留神,兩人被傀儡掀翻了友誼的小船,撲騰落入水中。
溪水帶著某種魔力,硬卷的兩人無法自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迴到起點。
應迴音在後麵全程旁觀,眼神隱帶笑意。
這時,從後麵傳來一個聲音。
“前麵的道友,要不要結伴而行?我此前已經十分接近終點,對路況熟悉。”
一名身著錦緞的年輕修士,看著應迴音清冷獨立的模樣,眼神熱切,忍不住上前搭話。
“不必。”
應迴音搖頭。
“……呃。”
被拒絕之後,年輕修士頓時有些泄氣,又不甘心,下意識的扯一些相關之事,增強說服。
“道友你可能不知道,在第一關,那位得了神農鼎許多賜福的同門,在後頭幫了不少人,我得知後備受鼓舞,覺得咱們同門之間,就應該這般互幫互助,我沒別的意思……”
他實在是沒話找話,一個勁的尬聊。
但忽然發現那個一眼心動的清冷女修一副傾聽的模樣,頓時備受鼓舞,話題也往這方麵偏移。
應迴音一邊在聽這個陌生同門的描述,同時對陳景說過的那番話更有了一番體會。
當兩個修士閑聊時,談論一件發生在最近的事情,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然後,在這眾所周知,值得一談的事中插入想要廣而告之的信息……
她若有所悟,忽然問道。
“你知道植物大戰邪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