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李商隱的詩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尤其近體七律,繼承了杜甫的沉鬱頓挫,融匯了齊梁詩風的穠麗和李賀具有象征意義的豐富想象力,形成了深情綿邈的獨特風格。後期,聶夷中、杜荀鶴等以元白為榜樣,繼承了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尖銳批判時事,揭露社會衰落的根源,但才力、學力均遠遜前人。

    皮日休和陸龜蒙在相互唱和吟詠個人閑逸生活的同時,往往表現出了哀憫時事的痛定憂傷。

    皮日休(公元834?--883?年),字逸少,後改襲美,襄陽人。懿宗鹹通八年以榜末登進士第,次年為蘇州刺史崔璞軍事判官,在此與陸龜蒙結識,二人相互唱和,時稱“皮陸”。

    《春夕酒醒》

    四弦才罷醉蠻奴,醽醁餘香在翠壚。

    夜半醒來紅蠟短,一枝寒淚作珊瑚。

    宴樂停歇,人群散盡,皮日休不勝酒力,酒醉醒來,酒壚之中散發著醉人的芳香,照明的紅燭孤零零的閃動著微光。蠟油流淌,好似幽寒的眼淚,化作了美麗的珊瑚。皮日休把身世淒清壯誌未酬比擬成殘燭一樣流淌著傷感的淚水。

    《和襲美春夕酒醒》

    幾年無事傍江湖,醉倒黃公舊酒壚。

    覺後不知明月上,滿身花影倩人扶。

    這是陸龜蒙唱和皮日休之作,表現了月下花叢對酒歡歌的閑逸之情。在標榜襟懷高遠之中,表現了內心無可宣泄的憂憤。

    晚唐時期,詩作雖較前期遜色,呈衰敗之況,但諷刺小品文在“皮陸”、羅隱等人的手中成為一種犀利的武器,隨著階級鬥爭的尖銳化被廣泛應用,發揮出巨大的戰鬥力。

    正如魯迅在《小品文的危機》中所說:“唐末詩風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輝。羅隱的《讒書》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皮日休和陸龜蒙自以為隱士,別人也稱之為隱士,而他們在《皮子文藪》和《笠澤叢書》中的小品文,並沒有忘記天下,正是一塌糊塗的泥塘裏的光彩和鋒芒。”

    廣明元年(公元880年),韋莊入京準備參加科舉,當他在長安等待考試的時候,他明顯的感覺到此時的長安城裏人心惶惶,根本沒有人去把心思用在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長安的前景如何才是迫在眉睫。

    韋莊(公元826?--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

    韋莊在長安城裏看到了那個衝天一怒為科舉的黃巢,黃巢這次入京不是來參加考試的,而是來打架的,而且打的還是群架,規模組織的那是相當壯觀。成千上萬的兵士在黃巢的率領下,排著整齊的隊列挺進長安,那氣勢,那場麵,讓韋莊目瞪口呆。

    《憶昔》

    昔年曾向武陵遊,子夜歌清月滿樓。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裏不知秋。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惟見水東流。

    韋莊此詩“感慨遙深,婉而多諷”,感惜昔日繁華,似水流年;慨歎大唐命徵,如夢如幻。

    韋莊雖然錯過了應試,卻也有不小的收獲,從另一角度身臨其境的感觸了時代的變遷,社會的動蕩,長安的憫亂傷離。以至於竟然和弟妹走散,以至於三年後寫下了與白居易《長恨歌》齊名的長篇敘事詩《秦婦吟》,而獲得了“秦婦吟秀才”的稱號。

    黃巢畢竟隻是一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隻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缺乏高瞻遠矚的目光,缺乏治理國家的方針政策。起義軍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們盡情地享受著冬日裏長安城上空的和煦陽光。

    他們忽略了重要的一點,在成都還有一個被稱作皇帝的僖宗存在,他們現在充其量隻能算是客串,而並非長安城的真正主人。

    不久,唐軍就曾一度攻入長安,齊軍退至霸上,然後整頓兵馬,又實施大規模的反撲,將唐軍再次驅逐出長安,黃巢此時一反常態,縱兵屠城,血洗長安。

    黃巢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人心向背,失民心者失天下,他失去了民眾的擁護,距離毀滅已經為時不遠。而他犯的另一個錯誤更加嚴重,那就是已經滿足了現狀,沒有派兵去追剿僖宗,而讓唐軍有了反攻之機。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在成都鬱悶了很久的僖宗組織各地軍隊實施反攻。九月,勝利的天平傾向唐軍,一個意外的事件讓黃巢軍心大震。手握重兵的齊軍重將朱溫在同州(今陝西大荔)與王重榮軍對峙時,因後援不繼及個人客觀原因降唐,被僖宗任命為金吾大將軍,並賜名全忠,委以重任。請記住這個名字,因為就是這個名字,把唐朝的曆史永遠的釘在了恥辱柱上。

    僖宗赦免沙陀李克用先前的叛亂之罪,詔李克用入關勤王。李克用率兵萬餘人南下援助唐軍,這是一隻極具戰鬥力的軍隊。齊軍此後各戰線相繼失利,大將趙璋戰死,唐軍全力攻下華州、蘭田。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四月,黃巢被迫撤離長安。齊將孟楷進逼蔡州,唐將秦宗權歸降。六月,孟楷圍攻陳州(今河南淮陽),遭遇唐軍的頑強抵抗,經過數次激戰,齊軍始終未能攻克陳州。孟楷率部轉向河南,中途,遭遇伏兵,孟楷戰死。

    黃巢屯兵於溵水,誓為孟楷複仇,以人肉為糧,圍困陳州。此役雙方激戰數月,又是以黃巢軍失敗告終。黃巢遂引兵轉向汴州。尚讓引五千精銳進逼大梁(今河南開封),戰敗後降唐。

    就連起義資格最老的尚讓都能降唐,別人還有什麽心理負擔。

    中和四年(公元844年)春,朱全忠大敗黃巢於王滿渡(今河南中牟),黃巢手下戰將葛從周、李讜等相繼降於朱全忠。黃巢率殘部逃亡,在封丘(今河南封丘)與李克用遭遇,黃巢再敗。率散兵千餘逃奔兗州,李克用率部晝夜追擊,因糧食耗盡、人馬困乏方才停止追擊。

    黃巢僥幸得以逃脫,這一仗下來,黃巢丟盔卸甲,狼狽不堪。六月十五日,武寧節度使時薄派李師悅率兵近萬人與尚讓合追黃巢,黃巢逃至狼虎穀(今山東萊蕪),身邊隻餘十餘騎隨從。

    那一刻,黃巢想起了西楚霸王的四麵楚歌,同為夢想成就一番大業,同為步入相同的歸宿,曆史總是如此的相似。

    英雄末路,末路悲歌,仰天長歎,徒喚奈何!

    黃巢在極度絕望之中橫劍自刎。

    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起義在多方勢力的圍剿下,於公元844年六月十七日這一曆史時刻瞬間定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時唐詩,那時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謝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謝飛花並收藏那時唐詩,那時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