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任著作郎的顧況府裏來了一個投詩的青年。

    在唐朝,參加科舉應試是許多文人舉子打開仕途之路的方式,除卻考試成績之外,如果有當下朝廷名士舉薦,更增添了成功的係數。於是,每每臨至科舉應試時,一些參加應試的學子紛紛奔走於公卿貴胄門下,投獻自己的詩作,以求得名人的推舉,這在當時已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時尚。

    顧況看著眼前的這個小夥子,臉上微露笑容。當前來長安求仕的青年層出不窮,雖不乏藏龍臥虎,但更多的是一些不知天高地厚之輩,把長安當成了雜貨鋪,以為什麽東西都可以碼上貨架。

    眼前的這個青年倒是知書達理,舉手投足間表現出書香門第的禮儀風範,顧況對前來獻詩的青年頗有好感。

    “居易”顧況翻閱著少年呈獻的詩稿,看到白居易這個名字,心中有意打趣一下麵前的這個青年。

    “近來長安米價昂貴,想居留長安,談何容易。”恰巧顧況手中正翻閱至白居易為應試而做的習作詩《賦得古原草送別》,讀到中間二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心中驚異,不禁大加讚揚“有詩如此,居天下何難。”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樂天,下邽(今陝西渭南)人,

    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白居易中進士。貞元十九年,白居易與“海內聲華並在身”的元稹同舉書判拔萃科,並結成“誼同金石,愛等兄弟”的情誼,此後詩壇元白齊名,聲動長安城。

    元稹(公元779--831年),字微之,河南河內(今洛陽)人。

    貞元九年(公元793年),十五歲的元稹就以明經擢第,貞元十五年,元稹初試於河中府(蒲州),寄寓在蒲州普救寺中。正趕上蒲州節度使琿臻暴亡,蒲州駐軍群龍無首,發生騷亂。官兵三五成夥,百十成群,四處打劫滋事,強搶財物,擾得蒲州雞犬不寧。

    這一日,一群官兵包圍了普救寺,皆因寺中有寄宿的商旅和路經此地的富貴人家,而這其中就包括了雙文一家。

    雙文,一個清純可人,秀外慧中的女孩,和母親及家裏的侍女外出路經此處,暫時落腳寺院。就在官兵叫囂聲此起彼伏,猛砸寺院大門,寺內眾人皆惶恐戰栗之狀時,該我們的小元同學閃亮登場了。

    一個少年才子,風流倜儻,一個豆蔻年華,情竇初開,如果他們倆之間不演繹一段愛情故事,好像真是太辜負觀眾的厚望了。

    接下來就落入了俗套,成就了一段英雄救美的故事。小元同學雖然才華橫溢,但一樣未能免俗。雖然情節老套,但既然是美人落難,小元同學這個英雄還是要當的。何況天賜良機,由我佛慈悲來見證這段愛情的發生,這就叫做緣分吧。

    小元同學從後院翻牆逃離寺院,前往朋友處求援。小元同學這個當官的朋友立即帶兵驅散圍寺官兵,解救了危難之中的眾人。待事後一溝通,雙文的母親與小元同學的母親竟同為睦州刺史鄭濟之女,小元同學眼前的這個素未謀麵的漂亮女孩竟然就是自己的表妹。而小元同學的談吐不俗也讓雙文表妹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表哥心生愛慕之情。

    一見鍾情究竟有何許魔力,能讓一對男女瞬間墜入愛河。雙文的美麗給了小元同學翻江倒海的視覺衝擊。不知不覺中,就在那一刻,小元同學的初戀就這樣不期而來了。

    如何打動少女的芳心,小元同學知道怎樣去發揮自己的特長。他沒學過鋼琴、小提琴,也沒學過奧數、英語,但既然是才子,自然就有才子的方式,才子的方式就是寫個把情書還是駕輕就熟的。

    小元同學的第一封情書就如期的擺在了雙文的麵前。

    “豔極翻含怨,憐多轉自嬌。有時還暫笑,閑坐愛無聊。曉月行看墮,春酥見欲銷。何固肯垂手,不敢望迴腰。”《贈雙文》。

    詩的風格似曾相識,輕豔綺麗,是不是有點宮體詩的味道。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一方法好像並不太奏效。這讓小元同學很是困惑,經過一宿的苦思冥想、深刻總結後,小元同學終於明白,單純的語言的卻有些蒼白無力。小元同學別出機杼,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要充分激發出女性特有的那種潛在的母愛天性。

    小元同學開始裝病,並且明確的向雙文透露出如此信息,我的病是相思病,是因你而起的,隻有在你纖纖玉手的撫慰下,才能醫治我心靈的傷痛。而且越來越嚴重,估計活不了幾天了,你主宰著我的生死,一句話,看著辦吧你。

    哪個女孩遇到這樣胡攪蠻纏的才子估計都會是愛恨交加,況且雙文本就春心萌動,幾個迴合下來,雙文隻能束手就擒。

    接下來的情景讓這對相愛的戀人感到無比的幸福而難忘終生。

    “低鬟蟬影動,迴步玉塵蒙。轉麵流花雪,登床抱綺叢。鴛鴦交頸舞,翡翠合歡籠。眉黛羞偏聚,朱唇暖更融。氣清蘭蕊馥,膚潤玉肌豐。無力慵移腕,多嬌愛斂躬。汗光珠點點,發亂綠蔥蔥。方喜前年會,俄聞玉夜窮。流連時有限,繾綣意難終。慢臉含愁態,芳詞誓訴衷。贈環相運合,留結表心同。”

    那是一段無所顧忌的愛情,那是一段浪漫溫馨的日子,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整天纏綿在女孩子身上終究不是什麽正經事。元稹是才子,還有更高的人生追求,那就是去擁抱長安城的金壁輝煌。

    長安,是天下所有飽學之士夢寐以求的地方,那裏能印證他們付出的辛酸,那裏能成就他們的夢想。

    當元稹決定奔赴長安求取功名的時候,雙文知道自己的痛苦來臨了。她雖然不願麵對,但她有勇氣去承擔那段美好時光歡娛後所帶來的分別,她決意守候愛情。

    有一種愛情燦若煙花,無比絢爛卻無法永恆。

    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二十四歲的元稹第二次參加中書舍人權德與主持的貢舉,入取書判拔萃科第四等,授校書郎一職。並娶了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十九歲的韋叢為妻。

    從此,元稹被冠以始亂終棄、攀龍附鳳、薄情寡義的惡名。元稹真實的活了,真切的愛了,愛情沒有對錯,有對錯的隻是抉擇。

    談自己的戀愛,讓別人隨意去說。

    因為愛情沒有愉悅觀眾的義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時唐詩,那時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謝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謝飛花並收藏那時唐詩,那時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