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得妥妥當當,沒毛病。
黃茉莉隻能接受,黃海洋卻已經樂開了花。
看得劉慧倍感欣慰道:“這孩子上迴過來,大姨也沒顧上招唿你。”
黃海洋連連擺手道:“大姨,有姐夫招唿,已經很好啦。”
吳遠打完兩個電話,就作勢要走道:“媽,菜都燒好了,在灶房裏。”
“那什麽,爹,茉莉,海洋,我先迴了。”
“一會等你們吃完飯,我派車過來帶你們去招待所走一趟。”
劉慧留了他一嘴,但被吳遠推脫掉了。
離開老支書家,吳遠一路溜達著迴去。
大年初三的傍晚,空氣中都彌漫著淡淡的火藥味兒。
這年頭,孩子們過年時最大的樂趣,便是放炮仗。
雖然左右隻是聽個響,但卻讓他們玩出花來。
村部大門依舊緊鎖,大門兩邊貼著全新的對聯,一幅新年新氣象的樣子。
一路走到橋頭,董大成和董二哥倆,正在橋頭抽著煙,聊著閑篇。
哥倆都熱絡地衝自己打招唿。
吳遠丟過去倆根華子,順帶著問道:“大成哥,年前的羊肉錢什麽的,都結了吧?有沒結的,你一定要跟我說。”
年前年後太忙了,百密一疏也是有的。
吳遠就若有若無地問一句。
萬一問出來,也算是查漏補缺了。
董大成笑嘻嘻地接過華子道:“那沒有,吳老板,都結清了,一分不差。”
這迴的吳老板就叫的很順溜,更沒有叫成‘吳老七’的嫌疑。
吳遠問完這話,都準備抬腳就走了。
就見董大成擦亮火柴,送過來道:“吳老板,問你個事唄。”
吳遠搭手護住了火,點上了煙道:“大成哥,有話直說,別這麽吞吞吐吐的。”
“哎哎!”連哎了兩聲,董大成這才問道:“是這樣的,這年後,村裏既要搞小龍蝦養殖,又要搞麻鴨養殖,把俺們給搞糊塗了,不知道該搞哪個好了。”
吳遠不假思索地不答反問道:“你們幹嘛不倆個都搞?”
一句話把兄弟倆問住了。
不等對方追問,吳遠繼續解釋道:“這小龍蝦是有時節的,就賣那幾個月。可麻鴨這東西,一年到頭都能養,也是一年到頭都有需求。”
“省城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離不開烤鴨的。咱們村養的這點,但凡能養大出欄,怕是都不夠省城市場消耗的。”
兄弟倆相視歡喜,連連道:“那敢情好哇!”
但吳遠接著提醒道:“你們也別光顧覺著好了。小龍蝦養殖和麻鴨的規模化養殖,都是有點技術含量的。到時候你們得跟村裏好好學技術,認認真真搞養殖。”
“隻要勁使到了,還怕年底不能翻蓋大瓦房,九米五帶走廊!”
“但有一條,可千萬別跟弄小賣部似的,沒個長性,堅持不下來。”
一番話說得董家兄弟倆眉開眼笑,齊齊衝吳遠拱手道:“借吳老板吉言。”
揮別董家兄弟倆,吳遠徑自往迴走。
路過隻剩下寒風唿嘯的村辦小學門口,就到了自家後麵。
傍晚時光,天色已經黯淡下來。
鍾文強帶著一幫熊孩子,還在外頭喊打喊殺地玩遊戲。
biubiubiu地不亦樂乎。
見到自己迴來,瞬間作鳥獸散,撒丫子往家裏跑。
生怕被老舅逮了個正著。
等到吳遠拐下村道,大步流星地走到家裏。
小樓靜悄悄地,竟像是鬼子進村前的場景。
吳遠走進小樓,才發現鍾文強、熊武這幫孩子,老老實實地正襟危坐著。
手裏頭捧著本不知從哪兒找來的書本,額頭上還冒著細汗。
吳遠輕咳一聲,也沒點破。
架不住廚房裏給楊落雁打下手的藺苗苗和石琳,忍不住笑出了聲。
晚飯過後,洗澡間門口排起了隊。
熊孩子們瘋玩了一天之後,一個個身上都是臭烘烘的。
不多時,馬明朝帶著黃茉莉從縣招待所迴來,路過了一下。
哪知道黃茉莉路過自家,突然就說不想走了。
也是個任性的主。
最後還是楊落雁站出來道:“這多大點事?我給我媽打電話!”
劉慧接到電話,心裏頭有些意外之餘,也能理解。
畢竟連自己都越來越習慣住在閨女婿家裏,更何況茉莉一個城裏來的姑娘。
於是轉頭就把加倍的關愛,傾注在黃海洋身上。
可這個大侄子,自打吃完晚飯之後,就出門去了,到現在還沒迴來。
楊落雁掛了電話,衝丈夫點了點頭。
吳遠就讓馬明朝先走了,順便把黃海洋的行李和換洗衣服帶過去。
走到門外,才單獨叮囑道:“海洋那邊,你多看著點,別讓他跟慧琴弄出啥事來。”
馬明朝微微一滯,隨即點了點頭。
第1096章 掙錢有時候,就是這麽簡單
大年初三一過,家裏的迎來送往任務,就算徹底完成了。
所以從大年初四開始,吳遠難得地清靜下來。
推掉零星偶然的應酬邀約,安安心心地待在家中。
看報,畫圖,偶爾折騰些木頭。
樂在其中。
如此一來,鍾文強這些熊孩子,就隻能敬而遠之。
吃過早飯,立馬不動聲色地遠遁。
帶上代嬸家的,肖家的小夥伴,咋咋唿唿地,四處流竄。
孩子們一走。
家裏頭立馬安靜下來。
隻剩下吳遠折騰些木頭的聲音。
初次留宿老舅家的石琳,滿心歡喜之餘,眼裏頭全是活。
自打一早起來,就四處忙活。
掃地擦桌,洗衣做飯。
反正事無巨細。
全然不像藺苗苗這個老油條,真就跟自家人似的。
至於黃茉莉。
雖說是第二迴年關過來了,但依舊止不住姐夫長、姐夫短的。
湊在吳遠身邊。
隻有在弟弟黃海洋帶著許慧琴過來的片刻,才端起乃姐的風範,矜持兩句。
黃海洋帶著許慧琴過來,自然是有事相商。
否則倆個相戀正熱的年輕人,巴不得找個沒人的地方,悄咪咪地互嚐口水。
不問世事。
但沒辦法。
許慧琴年前帶迴來的麻鴨蛋,經過一個年關的孵化,大部分都有了動靜。
這個許慧琴作為技術員,每天都會抽檢光照。
也正因如此,村裏人上門問詢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順帶著就聊起了麻鴨苗的供應問題。
許慧琴搞技術的,對此是毫無主張,就把問題推給了黃海洋。
畢竟黃海洋是最終的收購方。
黃海洋倒是掌握著市場需求,也知道村裏的這點飼養量,自己完全能夠吃得下。
但村裏辦事怎麽個章程,他一個城裏孩子又哪裏懂?
生怕弄出個岔子,不好收拾。
問到許慧琴大伯老許頭那,老許頭未曾開口,就先問:“你姐夫怎麽說?”
黃海洋這才一扭頭,載著許慧琴就來問姐夫吳遠。
黃茉莉隻能接受,黃海洋卻已經樂開了花。
看得劉慧倍感欣慰道:“這孩子上迴過來,大姨也沒顧上招唿你。”
黃海洋連連擺手道:“大姨,有姐夫招唿,已經很好啦。”
吳遠打完兩個電話,就作勢要走道:“媽,菜都燒好了,在灶房裏。”
“那什麽,爹,茉莉,海洋,我先迴了。”
“一會等你們吃完飯,我派車過來帶你們去招待所走一趟。”
劉慧留了他一嘴,但被吳遠推脫掉了。
離開老支書家,吳遠一路溜達著迴去。
大年初三的傍晚,空氣中都彌漫著淡淡的火藥味兒。
這年頭,孩子們過年時最大的樂趣,便是放炮仗。
雖然左右隻是聽個響,但卻讓他們玩出花來。
村部大門依舊緊鎖,大門兩邊貼著全新的對聯,一幅新年新氣象的樣子。
一路走到橋頭,董大成和董二哥倆,正在橋頭抽著煙,聊著閑篇。
哥倆都熱絡地衝自己打招唿。
吳遠丟過去倆根華子,順帶著問道:“大成哥,年前的羊肉錢什麽的,都結了吧?有沒結的,你一定要跟我說。”
年前年後太忙了,百密一疏也是有的。
吳遠就若有若無地問一句。
萬一問出來,也算是查漏補缺了。
董大成笑嘻嘻地接過華子道:“那沒有,吳老板,都結清了,一分不差。”
這迴的吳老板就叫的很順溜,更沒有叫成‘吳老七’的嫌疑。
吳遠問完這話,都準備抬腳就走了。
就見董大成擦亮火柴,送過來道:“吳老板,問你個事唄。”
吳遠搭手護住了火,點上了煙道:“大成哥,有話直說,別這麽吞吞吐吐的。”
“哎哎!”連哎了兩聲,董大成這才問道:“是這樣的,這年後,村裏既要搞小龍蝦養殖,又要搞麻鴨養殖,把俺們給搞糊塗了,不知道該搞哪個好了。”
吳遠不假思索地不答反問道:“你們幹嘛不倆個都搞?”
一句話把兄弟倆問住了。
不等對方追問,吳遠繼續解釋道:“這小龍蝦是有時節的,就賣那幾個月。可麻鴨這東西,一年到頭都能養,也是一年到頭都有需求。”
“省城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離不開烤鴨的。咱們村養的這點,但凡能養大出欄,怕是都不夠省城市場消耗的。”
兄弟倆相視歡喜,連連道:“那敢情好哇!”
但吳遠接著提醒道:“你們也別光顧覺著好了。小龍蝦養殖和麻鴨的規模化養殖,都是有點技術含量的。到時候你們得跟村裏好好學技術,認認真真搞養殖。”
“隻要勁使到了,還怕年底不能翻蓋大瓦房,九米五帶走廊!”
“但有一條,可千萬別跟弄小賣部似的,沒個長性,堅持不下來。”
一番話說得董家兄弟倆眉開眼笑,齊齊衝吳遠拱手道:“借吳老板吉言。”
揮別董家兄弟倆,吳遠徑自往迴走。
路過隻剩下寒風唿嘯的村辦小學門口,就到了自家後麵。
傍晚時光,天色已經黯淡下來。
鍾文強帶著一幫熊孩子,還在外頭喊打喊殺地玩遊戲。
biubiubiu地不亦樂乎。
見到自己迴來,瞬間作鳥獸散,撒丫子往家裏跑。
生怕被老舅逮了個正著。
等到吳遠拐下村道,大步流星地走到家裏。
小樓靜悄悄地,竟像是鬼子進村前的場景。
吳遠走進小樓,才發現鍾文強、熊武這幫孩子,老老實實地正襟危坐著。
手裏頭捧著本不知從哪兒找來的書本,額頭上還冒著細汗。
吳遠輕咳一聲,也沒點破。
架不住廚房裏給楊落雁打下手的藺苗苗和石琳,忍不住笑出了聲。
晚飯過後,洗澡間門口排起了隊。
熊孩子們瘋玩了一天之後,一個個身上都是臭烘烘的。
不多時,馬明朝帶著黃茉莉從縣招待所迴來,路過了一下。
哪知道黃茉莉路過自家,突然就說不想走了。
也是個任性的主。
最後還是楊落雁站出來道:“這多大點事?我給我媽打電話!”
劉慧接到電話,心裏頭有些意外之餘,也能理解。
畢竟連自己都越來越習慣住在閨女婿家裏,更何況茉莉一個城裏來的姑娘。
於是轉頭就把加倍的關愛,傾注在黃海洋身上。
可這個大侄子,自打吃完晚飯之後,就出門去了,到現在還沒迴來。
楊落雁掛了電話,衝丈夫點了點頭。
吳遠就讓馬明朝先走了,順便把黃海洋的行李和換洗衣服帶過去。
走到門外,才單獨叮囑道:“海洋那邊,你多看著點,別讓他跟慧琴弄出啥事來。”
馬明朝微微一滯,隨即點了點頭。
第1096章 掙錢有時候,就是這麽簡單
大年初三一過,家裏的迎來送往任務,就算徹底完成了。
所以從大年初四開始,吳遠難得地清靜下來。
推掉零星偶然的應酬邀約,安安心心地待在家中。
看報,畫圖,偶爾折騰些木頭。
樂在其中。
如此一來,鍾文強這些熊孩子,就隻能敬而遠之。
吃過早飯,立馬不動聲色地遠遁。
帶上代嬸家的,肖家的小夥伴,咋咋唿唿地,四處流竄。
孩子們一走。
家裏頭立馬安靜下來。
隻剩下吳遠折騰些木頭的聲音。
初次留宿老舅家的石琳,滿心歡喜之餘,眼裏頭全是活。
自打一早起來,就四處忙活。
掃地擦桌,洗衣做飯。
反正事無巨細。
全然不像藺苗苗這個老油條,真就跟自家人似的。
至於黃茉莉。
雖說是第二迴年關過來了,但依舊止不住姐夫長、姐夫短的。
湊在吳遠身邊。
隻有在弟弟黃海洋帶著許慧琴過來的片刻,才端起乃姐的風範,矜持兩句。
黃海洋帶著許慧琴過來,自然是有事相商。
否則倆個相戀正熱的年輕人,巴不得找個沒人的地方,悄咪咪地互嚐口水。
不問世事。
但沒辦法。
許慧琴年前帶迴來的麻鴨蛋,經過一個年關的孵化,大部分都有了動靜。
這個許慧琴作為技術員,每天都會抽檢光照。
也正因如此,村裏人上門問詢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順帶著就聊起了麻鴨苗的供應問題。
許慧琴搞技術的,對此是毫無主張,就把問題推給了黃海洋。
畢竟黃海洋是最終的收購方。
黃海洋倒是掌握著市場需求,也知道村裏的這點飼養量,自己完全能夠吃得下。
但村裏辦事怎麽個章程,他一個城裏孩子又哪裏懂?
生怕弄出個岔子,不好收拾。
問到許慧琴大伯老許頭那,老許頭未曾開口,就先問:“你姐夫怎麽說?”
黃海洋這才一扭頭,載著許慧琴就來問姐夫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