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閨女婿的三姐夫,當年上門提親的主,如今的水利局副局長。
這點禮數還是應該有的。
楊支書這一站,許村長和李會計也不得挪了挪屁股,頂著牆根站了起來。
熊剛一看,連忙快走幾步,同時掏出煙來,一把抓了四根煙一路散過去道:“老支書,老村長,老會計,我就是過來打個招唿,都別起來了!”
結果被楊支書一把抓住:“別介呀,難得見一迴,一會留在這吃飯,就在咱村部小飯店吃。”
老許頭振振有詞:“就在這兒吃,俺兄弟家開的,自己人,放心。”
熊剛卻一個勁地往後掙,嘴上萬般感謝道:“不了不了,幾位老哥哥,咱崩破那個費。”
說完,一個勁地衝著隨後趕過來的吳遠求救。
吳遠就打岔道:“爹,許叔、李叔,這兩天鬼節,這晚上就別喝了,早點迴去是正經。”
大老板都說話了,自然是好使的。
楊支書就勢把熊剛一扯道:“那就陪咱們蹲一會,這時間總該有吧?”
熊剛還能說什麽,隻能貼著牆根蹲下來。
反正他倆腳都是泥的,再貼著牆根蹭一身灰,也沒什麽。
吳遠就在旁邊陪著蹲下來,正準備跟老幾位一樣,往牆上一靠,就見老丈人把外套脫了扔過來道:“墊著這個,你那衣服都金貴著呢!”
“不用,爹,”吳遠笑道:“您閨女給您做的外套,可比我這身燒紙的行頭金貴。”
“真的?”楊支書登時縮迴手,把那呢子外套連忙一陣撣灰。
惹得老幾位一陣哄笑。
緊跟著才話題一轉,聊了起來道:“熊局你發現了沒,如今這日子是眼瞅著越來越好了,但人心卻越來越難弄了?”
熊剛雖然已經盡量放鬆自己了,但言語間總還殘留著當上副局的職業習慣。
語速極慢,不輕易表態。
“老支書,何故如此?你在梨園村紮根幾十年,人心對你來說,早已是囊中之物。”
楊支書歎氣道:“看到咱們眼前這條路了沒?如今我想把這路修修,村裏說什麽的都有。這人心還不如當年從泥土路修成石子路的人心齊呢。”
熊剛追問道:“這石子路我瞅著挺好,就是石子流失不少,再拉點石子過來墊墊,應該不是什麽難事。”
老許頭笑道:“老楊是想鋪水泥路!”
熊剛一凜,看向吳遠。
顯而易見,他下意識地覺著,這事有幺弟在背後撐腰呢。
結果吳遠衝他攤攤手。
熊剛這就明白了,“老支書,一步修成水泥路,那確實步子大了點。如今鄉裏那兩條水泥主幹道都沒錢修補,坑坑窪窪地,一到下雨天,就讓卞孝生鬧心。”
楊支書顯然不是不知道這一點。
但就是底氣十足地道:“他鬧心歸鬧心,有本事他也翻修一下,用不了幾個錢的。不像咱們村這從石子路鋪成水泥路,花費可不少。”
熊剛苦笑,那不是更難辦了麽?
熊剛這一沉默,吳遠就順勢把話茬子接過來道:“爹,這事不是不能辦,但你得考慮好,以誰的名義來辦!”
“那怎麽說的?”楊支書頓時來了興致,言罷還埋怨一句道:“知道,你不早說?”
吳遠就不解釋,自己是剛知道的了。
直接拋出思路道:“爹,花錢修路,花誰的錢,修誰的路?”
“很顯然,你現在是花村裏的錢,修村裏的路。”
“但村裏這錢,一向是跟提留款,計劃生育罰款,上頭撥款,各種補助,亂七八糟地全裹一塊兒。你拿這個錢來修路,大家夥自然有意見。”
“不僅大家夥有意見,鄉裏頭也會覺著,梨園村今年沒完成的提留款額度是不是故意留的?那明年撥款是不是該少撥點?”
李會計一聽,連連點頭:“是這麽個理不假。”
畢竟村裏的賬都是他一個人做的。
經常覺著都攪在一塊,亂成一鍋粥了。
老許頭也跟著若有所思道:“確實有些不清不楚的。”
楊支書倆眼一瞪道:“不裹在一塊怎麽辦?二十多年了,曆來不都是這麽辦的?”
吳遠也不否認,徑自道:“爹,時代不同了。”
“以往你裹在一塊辦,拆東牆補西牆的,那是一年到頭真餘不下什麽錢。”
“但如今呢,還不是村裏有其他收入來源,讓你覺著有錢了,才想著修路造福大家?”
老三位加上熊剛,越聽越明白,甚至都能想個八九不離十來。
卻依舊把這機會留給吳遠,叫他最終說出來。
第966章 從未企及的絕對高度
吳遠彈了彈煙灰,也不賣關子道:“其實很簡單。”
“村裏另外再單獨成立個投資發展委員會,把村裏這些年額外的收入,都納入這個委員會所有,像是家具廠的分紅,十三香的收益,明年小龍蝦的育種繁殖等,都算進來。”
“這個委員會名義上是村集體所有,屬於全村人民的收益。”
“這樣下來的話,從這個委員會裏拿錢出來,不管是補貼村裏財務上的虧空,還是拿來鋪路修路,亦或是直接拿來給大家夥分紅,賬目都一清二楚的。”
“迴頭鄉裏想往下伸手,那也隻能伸到往年那一攤子裏去,沒理由亂伸手的……”
其實吳遠說這一套,是借鑒了華西村發展的經驗,順帶著總結完善出來的。
結果聽在老支書的耳朵裏,卻理所當然道:“怪不得你跟落雁倆人的公司還分那麽清,而且自己名下那麽多公司,子公司,又單獨各各計算。”
這理解,實在有些牽強附會。
但吳遠也不分辨了。
反正理解了就行。
熊剛思忖道:“感覺就跟局裏的小金庫似的,單獨有一套賬本。不管用來幹什麽,都便宜得狠。”
說完,熊剛又欲蓋彌彰地道:“我不是指水利局有小金庫啊!”
楊支書哈哈大笑,連帶著把熊剛的肩頭拍得梆梆響:“剛覺著你有點接地氣了,你就此地無銀了!”
不過經此一說,楊支書卻也豁然開朗道:“那行,修路的事,就等這個什麽委員會成立之後再說吧。”
說著就起身催著吳遠道:“走,迴家吃飯去。”
這也算是給熊剛一個由頭。
熊剛借機起身道:“我就先走了,下迴再來跟你們接接地氣。”
老許頭忍不住做出端酒杯的姿勢道:“真要走?咱就坐下來,簡單喝幾盅唄?下迴再有這樣的機會,又不知道得等猴年馬月了?”
然而連楊支書都拍了屁股,把呢子外套掛在手臂上要走。
今晚這酒局注定喝不成。
翁婿倆迴到家,楊落雁也提前迴來了。
臉上喜滋滋地,一看就是有好事。
吳遠踢掉滿是稀泥的舊鞋,換了雙幹爽點的綠底膠鞋,到水缸邊抄了把水,把手洗了。
水還真挺涼。
旋即就從媳婦手裏麵接過冷水裏浸泡的鱸魚,解放了媳婦的芊芊玉手。
楊落雁卻也沒有因此而騰出手來忙活別的。
徑自靠在他身邊,香氣氤氳地道:“先期發往上海的一百套女款羽絨服,今天剛上架半天就賣完啦!”
這一點,吳遠並不意外。
以上海女人的消費實力,媳婦設計推出的領先當前至少一代的新款羽絨服,肯定受歡迎。
“不僅如此,而且預定的名單都有三百來人了!”
小五百人,可謂不少了。
但依舊不是上海女人的真正實力。
所以吳遠不由打趣道:“一百套羽絨服,就把你高興成這樣啦?那今後要是能買到一千套、一萬套,全華夏人手一套,甚至兩三套四五套呢?”
楊落雁一臉嬌羞道:“人家以前不是沒做過羽絨服嘛,從零開始的,能有這樣的開門紅,我已經很滿意啦。”
“至於說今後,一千套,一萬套我是敢想的。可全國人手一套,甚至兩三套?這可能麽?”
言罷,又補充了一句道:“畢竟這一套羽絨服的價錢,還是不便宜的。”
吳遠手上換水衝洗魚身,裏外裏地不停道:“隻有想不到的,哪有辦不到的?”
“現在幾百塊一套羽絨服,是貴的,奢侈的。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呢?工資收入增長翻倍,甚至翻幾十倍呢?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手一套羽絨服,那就是剛需!”
楊落雁愕然道:“天哪,那得吃掉多少隻鴨子、白鵝?”
隨後一直到晚飯前,楊落雁都是懵的。
假使,羽絨服真達到了丈夫所說的市場規模,那就是數百億的市場體量。
芙蓉衣巷就算吃不掉所有的市場份額,吃個兩成三成。
那也是她從未企及的絕對高度。
晚飯後,楊支書匆匆地走了。
吳遠叫住他,要給大黑帶點狗飯。
結果楊支書擺擺手道:“正好今天賁子和猛子都迴來過了,家裏不缺吃的。”
看樣子兩位舅哥,也是沒忘記老祖宗,今兒特地迴來燒紙來了。
於是吳遠就跟著送到家後麵的村道上。
這點禮數還是應該有的。
楊支書這一站,許村長和李會計也不得挪了挪屁股,頂著牆根站了起來。
熊剛一看,連忙快走幾步,同時掏出煙來,一把抓了四根煙一路散過去道:“老支書,老村長,老會計,我就是過來打個招唿,都別起來了!”
結果被楊支書一把抓住:“別介呀,難得見一迴,一會留在這吃飯,就在咱村部小飯店吃。”
老許頭振振有詞:“就在這兒吃,俺兄弟家開的,自己人,放心。”
熊剛卻一個勁地往後掙,嘴上萬般感謝道:“不了不了,幾位老哥哥,咱崩破那個費。”
說完,一個勁地衝著隨後趕過來的吳遠求救。
吳遠就打岔道:“爹,許叔、李叔,這兩天鬼節,這晚上就別喝了,早點迴去是正經。”
大老板都說話了,自然是好使的。
楊支書就勢把熊剛一扯道:“那就陪咱們蹲一會,這時間總該有吧?”
熊剛還能說什麽,隻能貼著牆根蹲下來。
反正他倆腳都是泥的,再貼著牆根蹭一身灰,也沒什麽。
吳遠就在旁邊陪著蹲下來,正準備跟老幾位一樣,往牆上一靠,就見老丈人把外套脫了扔過來道:“墊著這個,你那衣服都金貴著呢!”
“不用,爹,”吳遠笑道:“您閨女給您做的外套,可比我這身燒紙的行頭金貴。”
“真的?”楊支書登時縮迴手,把那呢子外套連忙一陣撣灰。
惹得老幾位一陣哄笑。
緊跟著才話題一轉,聊了起來道:“熊局你發現了沒,如今這日子是眼瞅著越來越好了,但人心卻越來越難弄了?”
熊剛雖然已經盡量放鬆自己了,但言語間總還殘留著當上副局的職業習慣。
語速極慢,不輕易表態。
“老支書,何故如此?你在梨園村紮根幾十年,人心對你來說,早已是囊中之物。”
楊支書歎氣道:“看到咱們眼前這條路了沒?如今我想把這路修修,村裏說什麽的都有。這人心還不如當年從泥土路修成石子路的人心齊呢。”
熊剛追問道:“這石子路我瞅著挺好,就是石子流失不少,再拉點石子過來墊墊,應該不是什麽難事。”
老許頭笑道:“老楊是想鋪水泥路!”
熊剛一凜,看向吳遠。
顯而易見,他下意識地覺著,這事有幺弟在背後撐腰呢。
結果吳遠衝他攤攤手。
熊剛這就明白了,“老支書,一步修成水泥路,那確實步子大了點。如今鄉裏那兩條水泥主幹道都沒錢修補,坑坑窪窪地,一到下雨天,就讓卞孝生鬧心。”
楊支書顯然不是不知道這一點。
但就是底氣十足地道:“他鬧心歸鬧心,有本事他也翻修一下,用不了幾個錢的。不像咱們村這從石子路鋪成水泥路,花費可不少。”
熊剛苦笑,那不是更難辦了麽?
熊剛這一沉默,吳遠就順勢把話茬子接過來道:“爹,這事不是不能辦,但你得考慮好,以誰的名義來辦!”
“那怎麽說的?”楊支書頓時來了興致,言罷還埋怨一句道:“知道,你不早說?”
吳遠就不解釋,自己是剛知道的了。
直接拋出思路道:“爹,花錢修路,花誰的錢,修誰的路?”
“很顯然,你現在是花村裏的錢,修村裏的路。”
“但村裏這錢,一向是跟提留款,計劃生育罰款,上頭撥款,各種補助,亂七八糟地全裹一塊兒。你拿這個錢來修路,大家夥自然有意見。”
“不僅大家夥有意見,鄉裏頭也會覺著,梨園村今年沒完成的提留款額度是不是故意留的?那明年撥款是不是該少撥點?”
李會計一聽,連連點頭:“是這麽個理不假。”
畢竟村裏的賬都是他一個人做的。
經常覺著都攪在一塊,亂成一鍋粥了。
老許頭也跟著若有所思道:“確實有些不清不楚的。”
楊支書倆眼一瞪道:“不裹在一塊怎麽辦?二十多年了,曆來不都是這麽辦的?”
吳遠也不否認,徑自道:“爹,時代不同了。”
“以往你裹在一塊辦,拆東牆補西牆的,那是一年到頭真餘不下什麽錢。”
“但如今呢,還不是村裏有其他收入來源,讓你覺著有錢了,才想著修路造福大家?”
老三位加上熊剛,越聽越明白,甚至都能想個八九不離十來。
卻依舊把這機會留給吳遠,叫他最終說出來。
第966章 從未企及的絕對高度
吳遠彈了彈煙灰,也不賣關子道:“其實很簡單。”
“村裏另外再單獨成立個投資發展委員會,把村裏這些年額外的收入,都納入這個委員會所有,像是家具廠的分紅,十三香的收益,明年小龍蝦的育種繁殖等,都算進來。”
“這個委員會名義上是村集體所有,屬於全村人民的收益。”
“這樣下來的話,從這個委員會裏拿錢出來,不管是補貼村裏財務上的虧空,還是拿來鋪路修路,亦或是直接拿來給大家夥分紅,賬目都一清二楚的。”
“迴頭鄉裏想往下伸手,那也隻能伸到往年那一攤子裏去,沒理由亂伸手的……”
其實吳遠說這一套,是借鑒了華西村發展的經驗,順帶著總結完善出來的。
結果聽在老支書的耳朵裏,卻理所當然道:“怪不得你跟落雁倆人的公司還分那麽清,而且自己名下那麽多公司,子公司,又單獨各各計算。”
這理解,實在有些牽強附會。
但吳遠也不分辨了。
反正理解了就行。
熊剛思忖道:“感覺就跟局裏的小金庫似的,單獨有一套賬本。不管用來幹什麽,都便宜得狠。”
說完,熊剛又欲蓋彌彰地道:“我不是指水利局有小金庫啊!”
楊支書哈哈大笑,連帶著把熊剛的肩頭拍得梆梆響:“剛覺著你有點接地氣了,你就此地無銀了!”
不過經此一說,楊支書卻也豁然開朗道:“那行,修路的事,就等這個什麽委員會成立之後再說吧。”
說著就起身催著吳遠道:“走,迴家吃飯去。”
這也算是給熊剛一個由頭。
熊剛借機起身道:“我就先走了,下迴再來跟你們接接地氣。”
老許頭忍不住做出端酒杯的姿勢道:“真要走?咱就坐下來,簡單喝幾盅唄?下迴再有這樣的機會,又不知道得等猴年馬月了?”
然而連楊支書都拍了屁股,把呢子外套掛在手臂上要走。
今晚這酒局注定喝不成。
翁婿倆迴到家,楊落雁也提前迴來了。
臉上喜滋滋地,一看就是有好事。
吳遠踢掉滿是稀泥的舊鞋,換了雙幹爽點的綠底膠鞋,到水缸邊抄了把水,把手洗了。
水還真挺涼。
旋即就從媳婦手裏麵接過冷水裏浸泡的鱸魚,解放了媳婦的芊芊玉手。
楊落雁卻也沒有因此而騰出手來忙活別的。
徑自靠在他身邊,香氣氤氳地道:“先期發往上海的一百套女款羽絨服,今天剛上架半天就賣完啦!”
這一點,吳遠並不意外。
以上海女人的消費實力,媳婦設計推出的領先當前至少一代的新款羽絨服,肯定受歡迎。
“不僅如此,而且預定的名單都有三百來人了!”
小五百人,可謂不少了。
但依舊不是上海女人的真正實力。
所以吳遠不由打趣道:“一百套羽絨服,就把你高興成這樣啦?那今後要是能買到一千套、一萬套,全華夏人手一套,甚至兩三套四五套呢?”
楊落雁一臉嬌羞道:“人家以前不是沒做過羽絨服嘛,從零開始的,能有這樣的開門紅,我已經很滿意啦。”
“至於說今後,一千套,一萬套我是敢想的。可全國人手一套,甚至兩三套?這可能麽?”
言罷,又補充了一句道:“畢竟這一套羽絨服的價錢,還是不便宜的。”
吳遠手上換水衝洗魚身,裏外裏地不停道:“隻有想不到的,哪有辦不到的?”
“現在幾百塊一套羽絨服,是貴的,奢侈的。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呢?工資收入增長翻倍,甚至翻幾十倍呢?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手一套羽絨服,那就是剛需!”
楊落雁愕然道:“天哪,那得吃掉多少隻鴨子、白鵝?”
隨後一直到晚飯前,楊落雁都是懵的。
假使,羽絨服真達到了丈夫所說的市場規模,那就是數百億的市場體量。
芙蓉衣巷就算吃不掉所有的市場份額,吃個兩成三成。
那也是她從未企及的絕對高度。
晚飯後,楊支書匆匆地走了。
吳遠叫住他,要給大黑帶點狗飯。
結果楊支書擺擺手道:“正好今天賁子和猛子都迴來過了,家裏不缺吃的。”
看樣子兩位舅哥,也是沒忘記老祖宗,今兒特地迴來燒紙來了。
於是吳遠就跟著送到家後麵的村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