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四爺悶頭道:“現在訂單壓力不小,我跟著幹一點,就減輕一分的壓力。”
“師父,靠您老支援這一點,杯水車薪。缺人的話,你就直接說,我讓他們招人去。”
“而且眼下亞運會還沒開始呢,等亞運會一開始,有可能訂單還會更多。”
喬四爺一聽這話,也不堅持了,思忖著道:“那還是招人吧……”
打木工車間離開,吳遠又去了一趟縫紉車間。
跟木工車間不同,縫紉車間這邊的人力,倒是相對科學多了。
不像木工車間那邊已經滿負荷運轉了。
而且,人力富餘之餘,席素素管理工作也做得有條不紊。
有力地駁斥了胸大無腦這一偏見性的說法。
迴到辦公室,吳遠這一身衣服,也差不多汗濕透了。
趁著乘涼的功夫,吳遠把二叔楊國柱叫了過來。
楊國柱一見他這樣,“喲,你怎麽熱成這樣?”
吳遠招唿道:“二叔,你先坐。”
等到楊國柱坐下,這才道:“我也就是去車間溜達了一圈,就熱成這樣了。”
楊國柱當即心領神會道:“要不咱們去搞點冰塊過來,讓大風扇對著冰塊吹,會好很多。”
吳遠一琢磨,那麽大的車間,裝中央空調,似乎不太現實。
弄點冰塊來吹,就實在多了。
就算采購一個月的冰塊,成本也不怎麽驚人。
當即點頭道:“那就抓緊辦,這人熱得受不了,真出點事,成本更高。”
楊國柱點點頭記下。
就聽吳遠接著道:“再一個,亞運會就快召開了。木工車間那邊,人力還是不足的,連我師父都親自上了。萬一亞運會召開後,訂單迎來上漲,咱們的生產壓力會更大。”
“所以你跟小楊廠長那邊商量一下,再籌建兩條產線,有備無患。”
楊國柱一聽,兩條產線,頓時就不由倒抽一口冷氣,“老板,兩條產業,會不會多了點?”
吳遠笑著問道:“如果亞運會過後,咱們的訂單增長個百分之五十的樣子,二叔你覺得還會多麽?”
楊國柱愕然道:“亞運會之後,咱們的訂單還會增長麽?”
這時,楊沉魚不知道為何過來了,聞言肯定道:“肯定會增長的,至於增長多少,我不敢打保票。”
等到楊沉魚坐下,吳遠再次肯定道:“就先定兩條,一個月時間也差不多能上。而且就算到時候,萬一這兩條產線的產能用不上,我也有辦法安排他們。”
既然老板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兩位副廠長就更沒意見了。
當即紛紛領命去辦了。
縣服裝廠的職工小區。
一段時間,賦閑在家,劉庭偉是提前體驗了退休的生活。
小區門口的象棋,很快下夠了。
能說話的人,能玩的消遣,也隨之減少了。
加上小區裏原先的縣服裝廠職工,如今大都在芙蓉衣巷服裝廠,得到了新生。
連帶著把過去多年的苦難日子,全都算到了劉庭偉身上。
畢竟要不是你那麽無能,我們怎麽會過上那般淒慘的日子?
什麽?你說你不是無能?
那為什麽,同樣一個服裝廠,到了人家楊落雁的手上,就能起死迴生賺大錢,服裝更是熱銷全國,廣告都上了央視?
不是你無能,還能是誰無能?
對於這一點,被返聘到芙蓉衣巷服裝廠的老職工們,已經達成了共識。
於是,平日裏就避著這個老領導走。
雖說不至於上前指著鼻子罵無能的老逼登,但也實在是不想見著這麽個人。
仿佛不見這麽個人,就不會想起過去那段艱難困苦、吃糠咽菜的歲月。
畢竟人還是要往前看,別迴頭!
第651章 老板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
站在吳遠的層麵,就算兩條產線的擴充,是純屬多餘的,他也有處理的空間。
在他眼裏,不管是盼盼家具廠,還是曼迪菲家具廠,都是家具的生產基地。
必要的時候,曼迪菲可以生產盼盼家具,盼盼也可以生產曼迪菲家具。
雙方互為分廠,共同消化訂單。
進而達到產能的綜合利用,以及運輸成本的最小化。
不僅如此。
再退一步來講,如果芬迪真的找曼迪菲來做亞太地區的產品代工,那麽這裏麵騰挪施展的空間就更大了。
所以區區兩條產線的擴充,實在是不需要過多考慮的事。
然而楊國柱卻不這麽想。
尤其是廠子人員越來越多,身為處理日常事務的副廠長,肩上的擔子也是愈來愈重。
原先走南闖北,攢下的那點底子,是越來越不夠用了。
聽到二叔的慨歎,三十出頭的楊沉魚,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感同身受。
她甚至還奉勸起來道:“二叔,你現在又不老!老板叫你去學車,你就去學。等你會開車了,那感覺又不一樣了。”
楊國柱拿起電話,撥號前,先迴應道:“連你也來拿我打趣。”
隨即解釋道:“你先等會,我叫人送冰過來。”
等到楊國柱打完電話,楊沉魚又接著剛才的話題道:“真的,二叔,連我都打算自己學著開開。那種駕馭的感覺,挺好的。”
楊國柱不以為然道:“老板不是也會開麽?他怎麽不親自開呢?”
“他是惜命。”楊沉魚一針見血地道。
對此,楊國柱也不反對,而是把話題拉迴來道:“話說迴來,你對擴建兩條產線這事是怎麽看的?”
楊沉魚沉吟道:“按說,自打盼盼家具上了央視廣告後,這倆月以來,盼盼家具的訂單量已經攀升到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
“對於眼下的訂單量,木工車間是稍稍吃緊,縫紉車間就遊刃有餘了。但老板考慮的是,亞運會召開之後,帶來的訂單增長……”
“二叔你對這方麵的預期,偏向保守,對吧?”
楊國柱點點頭,“不錯,你呢?你什麽想法?”
楊沉魚嘻嘻一笑:“二叔,我沒有想法!老板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
“你呀,你!”楊國柱指著這個大侄女,數落道:“你這不是耍滑頭麽?”
“但是,二叔,”楊沉魚也緊跟著說了讓楊國柱振聾發聵的一番話道:“你沒發現麽?老板很少有判斷出錯的時候,既然這樣,我們何必去想?老板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
楊國柱振聾發聵之餘,頓時豁然開朗。
語出連連道:“還是你說得對,老板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
上午十點半鍾。
成車的冰塊運送到了盼盼家具廠。
各個車間,立馬組織人力,將冰塊放在風扇前,用盆裝,或是用桶裝。
一番折騰下來。
車間裏的涼風或許有了些,但並不多。
但不管是木工師傅們,還是縫紉女工們,都感受到了廠裏對大家的重視。
午飯的時候。
食堂特定供應了涼粉、涼麵以及炒冰之類的特色,至於冷飲冰棍,更是隨便吃。
過去國營大廠的待遇,也不過如此。
相比之下,北麵的繅絲廠就難受多了。
投產至今,尚未實現盈利。
廠裏的財政也是捉襟見肘,別說搞冰塊,吃冰棍了。
就連風扇都舍不得開。
這在用熱水泡繭子的廠房裏,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半天下來,暈倒了好幾個。
李連成剛從縣醫院迴來,又連忙跟著送人過去。
這一天跑下來的,李連成自己個都快中暑了。
最後是從縣醫院下的班。
一路上都忍不住犯嘀咕,是不是因著抄了老搭檔的後路,老天爺懲罰他來著?
就這樣迴了縣服裝廠的職工小區。
結果老遠就見老劉坐在門口的條板椅子上。
李連成差點沒敢認人。
這還是跟自己搭班子,意氣風發地搞垮縣服裝廠的老劉麽?
怎麽幾天不見,老了這麽多?
“師父,靠您老支援這一點,杯水車薪。缺人的話,你就直接說,我讓他們招人去。”
“而且眼下亞運會還沒開始呢,等亞運會一開始,有可能訂單還會更多。”
喬四爺一聽這話,也不堅持了,思忖著道:“那還是招人吧……”
打木工車間離開,吳遠又去了一趟縫紉車間。
跟木工車間不同,縫紉車間這邊的人力,倒是相對科學多了。
不像木工車間那邊已經滿負荷運轉了。
而且,人力富餘之餘,席素素管理工作也做得有條不紊。
有力地駁斥了胸大無腦這一偏見性的說法。
迴到辦公室,吳遠這一身衣服,也差不多汗濕透了。
趁著乘涼的功夫,吳遠把二叔楊國柱叫了過來。
楊國柱一見他這樣,“喲,你怎麽熱成這樣?”
吳遠招唿道:“二叔,你先坐。”
等到楊國柱坐下,這才道:“我也就是去車間溜達了一圈,就熱成這樣了。”
楊國柱當即心領神會道:“要不咱們去搞點冰塊過來,讓大風扇對著冰塊吹,會好很多。”
吳遠一琢磨,那麽大的車間,裝中央空調,似乎不太現實。
弄點冰塊來吹,就實在多了。
就算采購一個月的冰塊,成本也不怎麽驚人。
當即點頭道:“那就抓緊辦,這人熱得受不了,真出點事,成本更高。”
楊國柱點點頭記下。
就聽吳遠接著道:“再一個,亞運會就快召開了。木工車間那邊,人力還是不足的,連我師父都親自上了。萬一亞運會召開後,訂單迎來上漲,咱們的生產壓力會更大。”
“所以你跟小楊廠長那邊商量一下,再籌建兩條產線,有備無患。”
楊國柱一聽,兩條產線,頓時就不由倒抽一口冷氣,“老板,兩條產業,會不會多了點?”
吳遠笑著問道:“如果亞運會過後,咱們的訂單增長個百分之五十的樣子,二叔你覺得還會多麽?”
楊國柱愕然道:“亞運會之後,咱們的訂單還會增長麽?”
這時,楊沉魚不知道為何過來了,聞言肯定道:“肯定會增長的,至於增長多少,我不敢打保票。”
等到楊沉魚坐下,吳遠再次肯定道:“就先定兩條,一個月時間也差不多能上。而且就算到時候,萬一這兩條產線的產能用不上,我也有辦法安排他們。”
既然老板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兩位副廠長就更沒意見了。
當即紛紛領命去辦了。
縣服裝廠的職工小區。
一段時間,賦閑在家,劉庭偉是提前體驗了退休的生活。
小區門口的象棋,很快下夠了。
能說話的人,能玩的消遣,也隨之減少了。
加上小區裏原先的縣服裝廠職工,如今大都在芙蓉衣巷服裝廠,得到了新生。
連帶著把過去多年的苦難日子,全都算到了劉庭偉身上。
畢竟要不是你那麽無能,我們怎麽會過上那般淒慘的日子?
什麽?你說你不是無能?
那為什麽,同樣一個服裝廠,到了人家楊落雁的手上,就能起死迴生賺大錢,服裝更是熱銷全國,廣告都上了央視?
不是你無能,還能是誰無能?
對於這一點,被返聘到芙蓉衣巷服裝廠的老職工們,已經達成了共識。
於是,平日裏就避著這個老領導走。
雖說不至於上前指著鼻子罵無能的老逼登,但也實在是不想見著這麽個人。
仿佛不見這麽個人,就不會想起過去那段艱難困苦、吃糠咽菜的歲月。
畢竟人還是要往前看,別迴頭!
第651章 老板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
站在吳遠的層麵,就算兩條產線的擴充,是純屬多餘的,他也有處理的空間。
在他眼裏,不管是盼盼家具廠,還是曼迪菲家具廠,都是家具的生產基地。
必要的時候,曼迪菲可以生產盼盼家具,盼盼也可以生產曼迪菲家具。
雙方互為分廠,共同消化訂單。
進而達到產能的綜合利用,以及運輸成本的最小化。
不僅如此。
再退一步來講,如果芬迪真的找曼迪菲來做亞太地區的產品代工,那麽這裏麵騰挪施展的空間就更大了。
所以區區兩條產線的擴充,實在是不需要過多考慮的事。
然而楊國柱卻不這麽想。
尤其是廠子人員越來越多,身為處理日常事務的副廠長,肩上的擔子也是愈來愈重。
原先走南闖北,攢下的那點底子,是越來越不夠用了。
聽到二叔的慨歎,三十出頭的楊沉魚,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感同身受。
她甚至還奉勸起來道:“二叔,你現在又不老!老板叫你去學車,你就去學。等你會開車了,那感覺又不一樣了。”
楊國柱拿起電話,撥號前,先迴應道:“連你也來拿我打趣。”
隨即解釋道:“你先等會,我叫人送冰過來。”
等到楊國柱打完電話,楊沉魚又接著剛才的話題道:“真的,二叔,連我都打算自己學著開開。那種駕馭的感覺,挺好的。”
楊國柱不以為然道:“老板不是也會開麽?他怎麽不親自開呢?”
“他是惜命。”楊沉魚一針見血地道。
對此,楊國柱也不反對,而是把話題拉迴來道:“話說迴來,你對擴建兩條產線這事是怎麽看的?”
楊沉魚沉吟道:“按說,自打盼盼家具上了央視廣告後,這倆月以來,盼盼家具的訂單量已經攀升到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
“對於眼下的訂單量,木工車間是稍稍吃緊,縫紉車間就遊刃有餘了。但老板考慮的是,亞運會召開之後,帶來的訂單增長……”
“二叔你對這方麵的預期,偏向保守,對吧?”
楊國柱點點頭,“不錯,你呢?你什麽想法?”
楊沉魚嘻嘻一笑:“二叔,我沒有想法!老板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
“你呀,你!”楊國柱指著這個大侄女,數落道:“你這不是耍滑頭麽?”
“但是,二叔,”楊沉魚也緊跟著說了讓楊國柱振聾發聵的一番話道:“你沒發現麽?老板很少有判斷出錯的時候,既然這樣,我們何必去想?老板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
楊國柱振聾發聵之餘,頓時豁然開朗。
語出連連道:“還是你說得對,老板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
上午十點半鍾。
成車的冰塊運送到了盼盼家具廠。
各個車間,立馬組織人力,將冰塊放在風扇前,用盆裝,或是用桶裝。
一番折騰下來。
車間裏的涼風或許有了些,但並不多。
但不管是木工師傅們,還是縫紉女工們,都感受到了廠裏對大家的重視。
午飯的時候。
食堂特定供應了涼粉、涼麵以及炒冰之類的特色,至於冷飲冰棍,更是隨便吃。
過去國營大廠的待遇,也不過如此。
相比之下,北麵的繅絲廠就難受多了。
投產至今,尚未實現盈利。
廠裏的財政也是捉襟見肘,別說搞冰塊,吃冰棍了。
就連風扇都舍不得開。
這在用熱水泡繭子的廠房裏,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半天下來,暈倒了好幾個。
李連成剛從縣醫院迴來,又連忙跟著送人過去。
這一天跑下來的,李連成自己個都快中暑了。
最後是從縣醫院下的班。
一路上都忍不住犯嘀咕,是不是因著抄了老搭檔的後路,老天爺懲罰他來著?
就這樣迴了縣服裝廠的職工小區。
結果老遠就見老劉坐在門口的條板椅子上。
李連成差點沒敢認人。
這還是跟自己搭班子,意氣風發地搞垮縣服裝廠的老劉麽?
怎麽幾天不見,老了這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