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能過了。
否則一旦過了,以後她真不穿絲襪了。
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個。
即便如此,等給台島倆表哥寫完了迴信,吳遠依舊發現,給媳婦帶迴來的絲襪不見了。
出來見到洗衣服的楊落雁就忍不住問:“東西哪去了?”
一聽這暗語,楊落雁當時就啐了一口道:“扔了。”
吳遠不由跺腳:“能正經穿的東西,為什麽要扔?照片你不也看到了?對了,照片呢?”
楊落雁努了努嘴,“掛在咱家照片牆上了。”
吳遠搖著頭,連道可惜地出了小樓。
院子裏,葡萄藤長開不少,葉子已經巴掌大小了。
但想要把葡萄架子爬滿,怕是還得再長兩年。
車庫裏,四隻毛絨絨的狗崽子,正在後腿蹬地地奮力頂著糯米。
初次當媽的糯米,似乎對此早已司空見慣。
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出了大門,菜園子一角的草莓秧子初具規模,鬱鬱蔥蔥。
而其他地方被分割成好多片小菜地,各自種著不同的應季蔬菜。
至於先前用塑料棚子種養的一些時蔬,如今已經掀了塑料頂子,隻留下接過棚子的骨架。
畢竟氣溫已經足夠,無需再蓋。
轉頭直奔小樓後麵的馬路上,馬路北麵的桑樹地,已經初見規模。
放眼望去,一大片。
隻是剛種下去的桑樹隻有腿脖子那麽高,真正達到高產桑葉,起碼得到明年。
即便如此,村裏人已經陸陸續續地開始養蠶了。
不過規模都不大,半張一張地試試水,趟趟路,積累經驗。
就這,等到蠶養大了之後,怕也得滿北崗地找桑葉。
到時候,賣桑葉說不定都有得賺。
吳遠摸了摸口袋,裏頭有一包還沒拆的華子,心下定了定,這足夠溜達到村部了。
結果沒走幾步,就瞧見村辦小學的工地上,正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原先的打穀場早已不見蹤影。
原地起了兩排四棟瓦房的地基,八間教室的規模。
有點印象裏小學的樣子了。
但又有些不同。
吳遠一路過,就見工地上的娘子軍們,三三兩兩地衝他打招唿。
工頭張永成被曬得黢黑,早沒了原先白淨的模樣了。
跟張永成換了一根煙,寒暄了兩句,吳遠馬不停蹄地繼續往村部走。
午後的村莊很安靜。
廣闊的田裏,也見不著幾個人影。
偶爾有幾個佝僂的身影,還都是各家各戶看家守勢的老人。
凡是有點心氣的年輕人都出去了。
能去吳遠的廠子裏和工程隊的,自然是最好。
不會瓦工、木工的,去不了的,也跟著走出去,見見世麵去了。
一路溜達下去,直到遠遠瞧見老爺子老太太的陵寢掩映在日漸拔高的桑樹林裏,蹲在村部門口的三巨頭,也瞧見他了,衝他直招手。
吳遠走到近跟前,華子已經拆好了,連帶著過濾嘴都抽出來少許。
果然如劉慧所料,三巨頭喝得紅光滿麵的,一幅怡然自得的模樣。
吳遠一一散煙給老丈人、老許頭和李會計後,才道:“爹,中午咋不去家裏吃飯?”
楊支書擺擺手道:“我在哪兒吃不是吃?”
這話聽得老許頭和李會計偷笑,但又不會當麵拆穿他。
畢竟這倆人,多多少少都沾點老支書的光了。
第470章 小龍蝦配啤酒,越喝越有
等三巨頭點上了煙,李會計往旁邊挪了挪,給吳遠讓了個位置。
於是三巨頭排排蹲轉眼變成了四巨頭排排蹲。
直到老許頭問起道:“毛主席他老人家還好吧?”
吳遠吐出一個煙圈道:“挺好,許叔有機會也去bj看看。”
老許頭搖搖頭:“老支書還有機會,我就算了。”
結果被楊支書一通鄙視:“瞧你那出息,等將來咱們一起去!”
吳遠附和道:“就是,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為了帶好咱們村發家致富,你們不得多出去學習學習去?”
“說到出去,”李會計提起道:“李二狗出去得有陣子了吧?”
老許頭點頭道:“一點不假,但願這個不正幹的,出去之後能幹點正事。”
楊支書嗬嗬道:“我看夠嗆!狗改不了吃屎的。”
最終李會計負責把話題迴收道:“你們沒發現麽,自打他一走,村裏賭錢的都少了。”
楊支書果斷道:“這跟他沒關係,這是我女婿的功勞。但凡有個營生的,誰願意跟他賭錢廝混?”
老許頭同意道:“小遠功勞確實不小。估計等年底打工的一迴來,開春要建房子的指定不少。”
正說著,馬明朝拎著一化肥袋子過來了。
裏頭裝的東西還都在動。
見到吳遠蹲在村部,老遠就道:“老板,我正準備送你家去。”
隨即跟三巨頭打過招唿,接了吳遠一根華子。
聽三巨頭擱那兒競猜。
“明朝,這裏頭該不會又是青魚吧?”
“我看是鱔魚。”
“沒準是泥鰍。”
好家夥,也怪馬明朝的袋子實在太嚴實,三巨頭猜了一圈,愣是沒猜對。
等到馬明朝打開口子給眾人一看,頓時收獲奚落一片。
“原來是小龍蝦啊,這東西吃不到東西,一股子土腥味。”
“可不是咋地,今年尤其泛濫,渠子裏滿地爬。”
“真沒錯,拎著口袋隨便撿。”
唯獨吳遠眼神亮了,“個頭都挺大,這得有二十來斤吧?”
馬明朝收迴去的口子,又連忙撐開道:“有了,老板。”
吳遠饒有興致道:“十斤做蒜香,十斤十三香紅燒,絕對是下酒的好菜。”
說完,吳遠轉頭對三巨頭道:“許叔,李叔,今晚都到我家喝酒去。”
倒是老丈人楊支書,他早就站起來了。
結果一聽吳遠道:“不過吃小龍蝦,喝啤酒最對味。”
楊支書頓時又蹲下來道:“啤的有什麽喝頭?”
老許頭卻問:“小遠,你說的蒜香,十三香紅燒的,是怎麽個燒法?”
吳遠這才記起,如今十三香配方,還沒流傳開來呢。
農村裏炒菜做飯,舍不得放油的,這小龍蝦自然很難料理地好吃。
但這對吳遠來說不是問題。
前世他在三姐家裏,秀一次小龍蝦料理,能蹭吃蹭喝很多天。
吳遠起身,就要接過馬明朝手裏的化肥袋子。
接過馬明朝卻沒給道:“我給你送過去,免得弄髒你身上衣服。”
吳遠迴頭跟三巨頭打個招唿:“爹,許叔、李叔,我先迴了。晚上都過來喝酒吃小龍蝦。”
三巨頭馬馬虎虎地應著,也不知道真去還是假去。
馬明朝跟著吳遠迴到吳家小樓,聽著吳遠的指揮,把小龍蝦全都倒進井邊的池子裏。
然後推上閘刀,打滿井水,讓小龍蝦吐泥。
二十斤的小龍蝦,密密麻麻地擠在水池裏,看得小江和玥玥哦哦地叫個不停。
楊落雁見狀道:“這麽多怎麽吃得完?明朝你帶點迴去自己吃。”
馬明朝連連擺手道:“小娘,家裏還有,多著呢。”
言罷,就轉身走了。
劉慧也從樓裏走出來,湊跟前看,然後思忖道:“這麽多,指定是吃不完。”
否則一旦過了,以後她真不穿絲襪了。
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個。
即便如此,等給台島倆表哥寫完了迴信,吳遠依舊發現,給媳婦帶迴來的絲襪不見了。
出來見到洗衣服的楊落雁就忍不住問:“東西哪去了?”
一聽這暗語,楊落雁當時就啐了一口道:“扔了。”
吳遠不由跺腳:“能正經穿的東西,為什麽要扔?照片你不也看到了?對了,照片呢?”
楊落雁努了努嘴,“掛在咱家照片牆上了。”
吳遠搖著頭,連道可惜地出了小樓。
院子裏,葡萄藤長開不少,葉子已經巴掌大小了。
但想要把葡萄架子爬滿,怕是還得再長兩年。
車庫裏,四隻毛絨絨的狗崽子,正在後腿蹬地地奮力頂著糯米。
初次當媽的糯米,似乎對此早已司空見慣。
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出了大門,菜園子一角的草莓秧子初具規模,鬱鬱蔥蔥。
而其他地方被分割成好多片小菜地,各自種著不同的應季蔬菜。
至於先前用塑料棚子種養的一些時蔬,如今已經掀了塑料頂子,隻留下接過棚子的骨架。
畢竟氣溫已經足夠,無需再蓋。
轉頭直奔小樓後麵的馬路上,馬路北麵的桑樹地,已經初見規模。
放眼望去,一大片。
隻是剛種下去的桑樹隻有腿脖子那麽高,真正達到高產桑葉,起碼得到明年。
即便如此,村裏人已經陸陸續續地開始養蠶了。
不過規模都不大,半張一張地試試水,趟趟路,積累經驗。
就這,等到蠶養大了之後,怕也得滿北崗地找桑葉。
到時候,賣桑葉說不定都有得賺。
吳遠摸了摸口袋,裏頭有一包還沒拆的華子,心下定了定,這足夠溜達到村部了。
結果沒走幾步,就瞧見村辦小學的工地上,正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原先的打穀場早已不見蹤影。
原地起了兩排四棟瓦房的地基,八間教室的規模。
有點印象裏小學的樣子了。
但又有些不同。
吳遠一路過,就見工地上的娘子軍們,三三兩兩地衝他打招唿。
工頭張永成被曬得黢黑,早沒了原先白淨的模樣了。
跟張永成換了一根煙,寒暄了兩句,吳遠馬不停蹄地繼續往村部走。
午後的村莊很安靜。
廣闊的田裏,也見不著幾個人影。
偶爾有幾個佝僂的身影,還都是各家各戶看家守勢的老人。
凡是有點心氣的年輕人都出去了。
能去吳遠的廠子裏和工程隊的,自然是最好。
不會瓦工、木工的,去不了的,也跟著走出去,見見世麵去了。
一路溜達下去,直到遠遠瞧見老爺子老太太的陵寢掩映在日漸拔高的桑樹林裏,蹲在村部門口的三巨頭,也瞧見他了,衝他直招手。
吳遠走到近跟前,華子已經拆好了,連帶著過濾嘴都抽出來少許。
果然如劉慧所料,三巨頭喝得紅光滿麵的,一幅怡然自得的模樣。
吳遠一一散煙給老丈人、老許頭和李會計後,才道:“爹,中午咋不去家裏吃飯?”
楊支書擺擺手道:“我在哪兒吃不是吃?”
這話聽得老許頭和李會計偷笑,但又不會當麵拆穿他。
畢竟這倆人,多多少少都沾點老支書的光了。
第470章 小龍蝦配啤酒,越喝越有
等三巨頭點上了煙,李會計往旁邊挪了挪,給吳遠讓了個位置。
於是三巨頭排排蹲轉眼變成了四巨頭排排蹲。
直到老許頭問起道:“毛主席他老人家還好吧?”
吳遠吐出一個煙圈道:“挺好,許叔有機會也去bj看看。”
老許頭搖搖頭:“老支書還有機會,我就算了。”
結果被楊支書一通鄙視:“瞧你那出息,等將來咱們一起去!”
吳遠附和道:“就是,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為了帶好咱們村發家致富,你們不得多出去學習學習去?”
“說到出去,”李會計提起道:“李二狗出去得有陣子了吧?”
老許頭點頭道:“一點不假,但願這個不正幹的,出去之後能幹點正事。”
楊支書嗬嗬道:“我看夠嗆!狗改不了吃屎的。”
最終李會計負責把話題迴收道:“你們沒發現麽,自打他一走,村裏賭錢的都少了。”
楊支書果斷道:“這跟他沒關係,這是我女婿的功勞。但凡有個營生的,誰願意跟他賭錢廝混?”
老許頭同意道:“小遠功勞確實不小。估計等年底打工的一迴來,開春要建房子的指定不少。”
正說著,馬明朝拎著一化肥袋子過來了。
裏頭裝的東西還都在動。
見到吳遠蹲在村部,老遠就道:“老板,我正準備送你家去。”
隨即跟三巨頭打過招唿,接了吳遠一根華子。
聽三巨頭擱那兒競猜。
“明朝,這裏頭該不會又是青魚吧?”
“我看是鱔魚。”
“沒準是泥鰍。”
好家夥,也怪馬明朝的袋子實在太嚴實,三巨頭猜了一圈,愣是沒猜對。
等到馬明朝打開口子給眾人一看,頓時收獲奚落一片。
“原來是小龍蝦啊,這東西吃不到東西,一股子土腥味。”
“可不是咋地,今年尤其泛濫,渠子裏滿地爬。”
“真沒錯,拎著口袋隨便撿。”
唯獨吳遠眼神亮了,“個頭都挺大,這得有二十來斤吧?”
馬明朝收迴去的口子,又連忙撐開道:“有了,老板。”
吳遠饒有興致道:“十斤做蒜香,十斤十三香紅燒,絕對是下酒的好菜。”
說完,吳遠轉頭對三巨頭道:“許叔,李叔,今晚都到我家喝酒去。”
倒是老丈人楊支書,他早就站起來了。
結果一聽吳遠道:“不過吃小龍蝦,喝啤酒最對味。”
楊支書頓時又蹲下來道:“啤的有什麽喝頭?”
老許頭卻問:“小遠,你說的蒜香,十三香紅燒的,是怎麽個燒法?”
吳遠這才記起,如今十三香配方,還沒流傳開來呢。
農村裏炒菜做飯,舍不得放油的,這小龍蝦自然很難料理地好吃。
但這對吳遠來說不是問題。
前世他在三姐家裏,秀一次小龍蝦料理,能蹭吃蹭喝很多天。
吳遠起身,就要接過馬明朝手裏的化肥袋子。
接過馬明朝卻沒給道:“我給你送過去,免得弄髒你身上衣服。”
吳遠迴頭跟三巨頭打個招唿:“爹,許叔、李叔,我先迴了。晚上都過來喝酒吃小龍蝦。”
三巨頭馬馬虎虎地應著,也不知道真去還是假去。
馬明朝跟著吳遠迴到吳家小樓,聽著吳遠的指揮,把小龍蝦全都倒進井邊的池子裏。
然後推上閘刀,打滿井水,讓小龍蝦吐泥。
二十斤的小龍蝦,密密麻麻地擠在水池裏,看得小江和玥玥哦哦地叫個不停。
楊落雁見狀道:“這麽多怎麽吃得完?明朝你帶點迴去自己吃。”
馬明朝連連擺手道:“小娘,家裏還有,多著呢。”
言罷,就轉身走了。
劉慧也從樓裏走出來,湊跟前看,然後思忖道:“這麽多,指定是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