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幾位老師傅喝著喝著,就聊起了吳大先生的光榮歲月來。
戎馬一生,風光無倆就不說了。
有把盒子槍,卻從來沒開過也不用提了。
這些都是舊聞了。
就說起老爺子迴來那陣子,親朋好友紛至遝來的榮光和體麵,也都令人唏噓無限。
這些事兒,吳遠都還有印象。
那幾年算是家中條件最好的時候。
隨後就急轉直下……
最終話頭說迴到現在,迴到吳遠身上。
吳大先生的榮光,又迴來了。
現在吳家的知名度,與當年也相差無幾。
仿佛時代拐了一個彎,又迴到了過去一般。
吳遠聽著,著實汗顏。
他自己清楚,眼下的榮光什麽的,有多少幸運的因素。
靠著重生的幸運。
否則就該像是上輩子那樣,等他稍微掙點家底出來的時候,吳大先生的榮光早就隨著老一輩的逝去而徹底湮滅了。
哪還有什麽榮光再現?
不過老師傅們的推崇,他也不好意思反駁。
隻能內心裏知道,要低調低調再低調。
一頓酒喝到後來,仨位老師傅都有點上頭了,對吳家陵寢修繕的事兒也徹底上心了。
上心到要把老一套的規矩原般照抄過來。
一樣都不能省。
吳遠連忙給老丈人使眼色,該打住打住。
繁文縟節什麽的,就不必了。
畢竟到頭來,受罪的是他這個當家人。
何況上輩子台島來的倆表哥,就給立了個碑,種了三棵鬆樹,後來也挺好。
無非是個寄托罷了。
酒足飯飽,吳遠和老丈人一起把三位老師傅送到瓦房後麵的村道上。
老師傅們車軲轆話說了一大堆,胸膛拍得梆梆響。
聽得爺倆都忍不住犯琢磨,要不要派人把他們送迴去。
沒想到,等到老師傅們一轉身離開,那步伐跟飛似的,比誰都清醒。
扭頭迴到老丈人家,就見劉慧把狗盆往老丈人手裏一塞,問吳遠道:“你下午打孩子了?”
吳遠心想,我自己兒子閨女,我還不能打了?
隻是這話沒說出口,說出來傷感情。
扭頭看了看老丈人,老丈人接過狗盆,直接去喂大黑去了。
這是指望不上了。
就在這時,身後響起一個聲音道:“媽,當爸的打自家兒子閨女,有什麽問題?”
吳遠迴頭一看,頓時喜形於色。
論護短,還得是自家媳婦。
尤其是被親閨女這麽一懟,劉慧張張嘴,還不好說什麽。
吳遠牽上媳婦:“吃了沒?”
楊落雁語氣鬥轉溫柔道:“我在家吃過麵來的。”
隨即一迴頭,又冷酷無情道:“走,咱把兒子閨女接迴家去。”
這下可刺撓到劉慧了。
劉慧護著倆孩子,讓步道:“大不了以後你們倆管教孩子的時候,我不插嘴就是了。”
隨即嘟噥道:“瞧你那不吃虧的勁兒,也不知道隨了誰!”
楊落雁也沒真想咋地,順著台階就下了道:“這就對了,媽。你們隔輩親,疼起孩子來不要命,容易嬌慣壞了。俺男人願意管教孩子,那是孩子的福氣。”
老支書也過來附和說:“就是就是,子不教,父之過嘛。”
兩口子又在娘家坐了一會兒,這才趁著月色明亮迴家。
臨走時,楊落雁終究給親娘留了個麵子,沒把倆孩子強硬地帶迴家。
路上,吳遠這才有功夫問道:“上海那邊都忙完了?這也沒去幾天。”
楊落雁抱著丈夫的胳膊道:“給爹娘立碑修墓這麽大的事,我不得迴來看看?”
吳遠調侃道:“是怕我不替你署個名?放心吧,兒媳楊落雁幾個字,必須有!”
楊落雁一臉滿足:“這還差不多……”
第371章 產能拉滿,供不應求
迴到家,吳遠在煤氣灶上倒騰點拌了點狗飯,喂了大黃、糯米和飯團。
糯米是隻母的,早已成年。
如今肚子都已經大了。
吳遠一直也不在家,不知道是誰幹的。
但聽劉慧的意思,應該是飯團的孩子。
一想到這裏,就忍不住替大黃這隻單身狗傷心。
所以投喂的時候,特地多給了大黃一勺,相應飯團那兒就少了一勺。
飯團就很無辜。
旋風般地吃完之後,看著旁邊糯米的狗盆,剩的再多,它也不搶。
反倒是遠處大黃的狗盆裏剩的夠多,它搶起來也毫無壓力。
可惜夠不著。
吳遠擼著大黃,趾高氣揚地看了眼飯團。
飯團倆眼一耷拉,掉頭迴了狗窩。
忙完這一切,吳遠轉頭插上大門,就迴小樓了。
小樓裏麵,經由楊落雁添了些柴火,已經暖了起來。
電視裏正播著省台的新聞。
忽然一個畫麵跳出來,把楊落雁激動得不行道:“喲喲,你上電視了!”
這其實是昨晚央視新聞聯播中的一條簡訊。
照以往的慣例,都是從市台、上到省台,最後才能上央視新聞播出。
隻是這一迴,倒是反過來了。
吳遠笑道:“你昨晚沒看見麽?”
楊落雁搖搖頭道:“沒有,昨晚一直在店裏忙。直到迴家後,才聽呂家嫂子說你上新聞了。”隨即嘖嘖道:“嗯,俺男人就是帥氣。上電視這形象,一點不比那些演員差!”
聽著這話,吳遠是當仁不讓的。
畢竟個頭和儀表在這兒,加之麵對采訪那收放自如的狀態,確實不差。
一夜歡愉。
吳遠收到媳婦豐富的獎勵。
以至於隔天一早,差點起晚了。
匆匆從屋裏提著褲子出來,媳婦還勸道:“累的話,你就多睡一會唄。”
吳遠衝進洗手間道:“幾個老師傅還在陵寢那邊等我,再晚就錯過吉時了。”
楊落雁一瞧今天的萬年曆。
3月11日,農曆二月十五,宜搬家、動土。
等到吳遠騎著二八大杠趕到自家地頭的時候,果然三位老師傅和楊支書都已經到了。
吳遠快步跑過去,楊支書看了看表道:“開始吧。”
夏師傅拿出一小截鞭炮要點。
看得吳遠連忙攔住:“有這習俗?別驚著我家祖宗。”
夏師傅老神在在地道:“你且放心,這是為活人放的,驅走一切孤魂野鬼。”
規矩真多。
這方麵吳遠也確實是懵懂,畢竟他上輩子也沒接過類似的業務。
而且倆表哥一手操辦的時候,也是一切從簡了許多。
好在放完了鞭炮之後,動第一鍁土,放第一塊磚之類的講究,都很尋常。
吳遠默默看著,並無異議。
直到夏師傅湊過來跟他商量,你看這墓碑,該朝哪個方向,埋入多深。
戎馬一生,風光無倆就不說了。
有把盒子槍,卻從來沒開過也不用提了。
這些都是舊聞了。
就說起老爺子迴來那陣子,親朋好友紛至遝來的榮光和體麵,也都令人唏噓無限。
這些事兒,吳遠都還有印象。
那幾年算是家中條件最好的時候。
隨後就急轉直下……
最終話頭說迴到現在,迴到吳遠身上。
吳大先生的榮光,又迴來了。
現在吳家的知名度,與當年也相差無幾。
仿佛時代拐了一個彎,又迴到了過去一般。
吳遠聽著,著實汗顏。
他自己清楚,眼下的榮光什麽的,有多少幸運的因素。
靠著重生的幸運。
否則就該像是上輩子那樣,等他稍微掙點家底出來的時候,吳大先生的榮光早就隨著老一輩的逝去而徹底湮滅了。
哪還有什麽榮光再現?
不過老師傅們的推崇,他也不好意思反駁。
隻能內心裏知道,要低調低調再低調。
一頓酒喝到後來,仨位老師傅都有點上頭了,對吳家陵寢修繕的事兒也徹底上心了。
上心到要把老一套的規矩原般照抄過來。
一樣都不能省。
吳遠連忙給老丈人使眼色,該打住打住。
繁文縟節什麽的,就不必了。
畢竟到頭來,受罪的是他這個當家人。
何況上輩子台島來的倆表哥,就給立了個碑,種了三棵鬆樹,後來也挺好。
無非是個寄托罷了。
酒足飯飽,吳遠和老丈人一起把三位老師傅送到瓦房後麵的村道上。
老師傅們車軲轆話說了一大堆,胸膛拍得梆梆響。
聽得爺倆都忍不住犯琢磨,要不要派人把他們送迴去。
沒想到,等到老師傅們一轉身離開,那步伐跟飛似的,比誰都清醒。
扭頭迴到老丈人家,就見劉慧把狗盆往老丈人手裏一塞,問吳遠道:“你下午打孩子了?”
吳遠心想,我自己兒子閨女,我還不能打了?
隻是這話沒說出口,說出來傷感情。
扭頭看了看老丈人,老丈人接過狗盆,直接去喂大黑去了。
這是指望不上了。
就在這時,身後響起一個聲音道:“媽,當爸的打自家兒子閨女,有什麽問題?”
吳遠迴頭一看,頓時喜形於色。
論護短,還得是自家媳婦。
尤其是被親閨女這麽一懟,劉慧張張嘴,還不好說什麽。
吳遠牽上媳婦:“吃了沒?”
楊落雁語氣鬥轉溫柔道:“我在家吃過麵來的。”
隨即一迴頭,又冷酷無情道:“走,咱把兒子閨女接迴家去。”
這下可刺撓到劉慧了。
劉慧護著倆孩子,讓步道:“大不了以後你們倆管教孩子的時候,我不插嘴就是了。”
隨即嘟噥道:“瞧你那不吃虧的勁兒,也不知道隨了誰!”
楊落雁也沒真想咋地,順著台階就下了道:“這就對了,媽。你們隔輩親,疼起孩子來不要命,容易嬌慣壞了。俺男人願意管教孩子,那是孩子的福氣。”
老支書也過來附和說:“就是就是,子不教,父之過嘛。”
兩口子又在娘家坐了一會兒,這才趁著月色明亮迴家。
臨走時,楊落雁終究給親娘留了個麵子,沒把倆孩子強硬地帶迴家。
路上,吳遠這才有功夫問道:“上海那邊都忙完了?這也沒去幾天。”
楊落雁抱著丈夫的胳膊道:“給爹娘立碑修墓這麽大的事,我不得迴來看看?”
吳遠調侃道:“是怕我不替你署個名?放心吧,兒媳楊落雁幾個字,必須有!”
楊落雁一臉滿足:“這還差不多……”
第371章 產能拉滿,供不應求
迴到家,吳遠在煤氣灶上倒騰點拌了點狗飯,喂了大黃、糯米和飯團。
糯米是隻母的,早已成年。
如今肚子都已經大了。
吳遠一直也不在家,不知道是誰幹的。
但聽劉慧的意思,應該是飯團的孩子。
一想到這裏,就忍不住替大黃這隻單身狗傷心。
所以投喂的時候,特地多給了大黃一勺,相應飯團那兒就少了一勺。
飯團就很無辜。
旋風般地吃完之後,看著旁邊糯米的狗盆,剩的再多,它也不搶。
反倒是遠處大黃的狗盆裏剩的夠多,它搶起來也毫無壓力。
可惜夠不著。
吳遠擼著大黃,趾高氣揚地看了眼飯團。
飯團倆眼一耷拉,掉頭迴了狗窩。
忙完這一切,吳遠轉頭插上大門,就迴小樓了。
小樓裏麵,經由楊落雁添了些柴火,已經暖了起來。
電視裏正播著省台的新聞。
忽然一個畫麵跳出來,把楊落雁激動得不行道:“喲喲,你上電視了!”
這其實是昨晚央視新聞聯播中的一條簡訊。
照以往的慣例,都是從市台、上到省台,最後才能上央視新聞播出。
隻是這一迴,倒是反過來了。
吳遠笑道:“你昨晚沒看見麽?”
楊落雁搖搖頭道:“沒有,昨晚一直在店裏忙。直到迴家後,才聽呂家嫂子說你上新聞了。”隨即嘖嘖道:“嗯,俺男人就是帥氣。上電視這形象,一點不比那些演員差!”
聽著這話,吳遠是當仁不讓的。
畢竟個頭和儀表在這兒,加之麵對采訪那收放自如的狀態,確實不差。
一夜歡愉。
吳遠收到媳婦豐富的獎勵。
以至於隔天一早,差點起晚了。
匆匆從屋裏提著褲子出來,媳婦還勸道:“累的話,你就多睡一會唄。”
吳遠衝進洗手間道:“幾個老師傅還在陵寢那邊等我,再晚就錯過吉時了。”
楊落雁一瞧今天的萬年曆。
3月11日,農曆二月十五,宜搬家、動土。
等到吳遠騎著二八大杠趕到自家地頭的時候,果然三位老師傅和楊支書都已經到了。
吳遠快步跑過去,楊支書看了看表道:“開始吧。”
夏師傅拿出一小截鞭炮要點。
看得吳遠連忙攔住:“有這習俗?別驚著我家祖宗。”
夏師傅老神在在地道:“你且放心,這是為活人放的,驅走一切孤魂野鬼。”
規矩真多。
這方麵吳遠也確實是懵懂,畢竟他上輩子也沒接過類似的業務。
而且倆表哥一手操辦的時候,也是一切從簡了許多。
好在放完了鞭炮之後,動第一鍁土,放第一塊磚之類的講究,都很尋常。
吳遠默默看著,並無異議。
直到夏師傅湊過來跟他商量,你看這墓碑,該朝哪個方向,埋入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