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欣然點頭,隨即盯著采播記者一看道:“你是楊瀾吧?”
楊瀾頓時一愣道:“你認識我?”
楊沉魚也跟著一呆,倆眼就朝楊瀾胸前的牌子上瞅去。
結果牌子是翻過去的,根本看不到名字。
楊瀾自己更是清楚,就算牌子不是翻過來的,吳遠也不應該知道自己。
因為牌子上的人名是同事的。
她是臨時過來幫個忙的。
吳遠邊打量,邊點頭道:“你主持的正大綜藝挺好看的,我是忠實觀眾。”
眼前的楊瀾剛從外國語畢業,還透著畢業生的青澀。
確實有點讓人不敢認。
但是大體模樣,還是錯不了的。
楊瀾更加迷糊了,自己正在籌備正大綜藝欄目是沒錯。
可這節目至今還沒播出,眼前的男人,是怎麽成為自己忠實觀眾的?
隻是眼前眾目睽睽之下,楊瀾不好多問。
加之還有采訪要做,所以楊瀾隻好壓下內心疑問,把話題轉移到采訪上來。
采訪很簡單。
吳遠圍繞著‘全民辦亞運,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開放決心和發展意誌’為主題,意氣風發、雲山霧繞地一通忽悠。
聽得新華社、人日報的記者也都把話筒湊過來了。
第367章 民族企業家的脊梁
太精彩了!
民族企業家的脊梁!
楊瀾更是有些懷疑人生,聽同事說,今兒采訪的企業家,是個來自農村的木匠老板。
可是這樣的談吐,真的是出自一個木匠之口?
如今學木匠的門檻,都這麽高了麽?
於是這一疑惑的功夫,楊瀾的提問權,就被新華社和人日報的同行見縫插針地搶了。
然而吳遠麵對三家記者的提問,依舊應對自如,談吐流利。
二十分鍾後,楊瀾帶著一肚子疑惑離開了。
雖然新華社和人日報的記者同行,還在對吳遠進行著采訪。
但央視所需要的采播畫麵和信息已經足夠了。
她也就沒必要多留了。
吳遠這邊采訪一結束,又在梁洛的介紹下,真正認識了新華社和人日報的倆位記者。
都是梁洛的關係網,這點麵子還是要給的。
寒暄完畢,吳遠直接招唿道:“楊經理,安排一下,晚上一起吃個飯。”
不等楊沉魚迴應,梁洛提醒道:“吳總,今晚有亞組委的答謝宴。”
吳遠毫不遲疑地道:“那就改天,來日方長……”
一通話說得,給足了梁記者的麵子。
當然,相應的潤筆費,其實比吃不吃飯更重要。
晚上的答謝宴。
伍主席和幾位委員是火力全開。
吳遠身為老板,能接的就接了。不能接的,隻能楊沉魚頂在前頭。
如此一來,等到答謝宴結束,大姨子徹底成一條醉魚了。
要不是徐招娣有幾分力氣,這條醉魚還真不好辦。
把楊沉魚交給徐招娣之後,吳遠看著時間尚早,就跟馬明朝一起打輛麵的直奔火車站。
連夜來,趁夜走。
組委會那邊雖然發出了一係列邀請,爬長城,遊故宮什麽的。
但誰有那功夫?
再說吳遠前世早遊過了,再逛一遍,也就那樣。
到了bj站,馬明朝從黃牛的手裏買了兩張10點鍾的軟臥,途徑彭城。
眼瞅著清明在即了,吳遠惦記著老家的陵寢還沒修繕,所以直奔北崗,而不是再迴上海了。
天剛蒙蒙亮,火車抵達彭城。
一路風塵仆仆的,吳遠忍不住哈欠連連。
從出站口出來,彭城的太陽剛出來,空氣中散發著清冷的味道。
馬明朝想著,這裏距離王村木材加工廠,以及膠合板廠新廠區都不算遠,於是問道:“老板,要不要順路過去看看?”
吳遠擺擺手:“不了,直接迴家。”
倆人馬不停蹄地穿過站前廣場,順便買了一袋包子,然後在旁邊的汽車站買了迴北崗的車票。
從彭城迴北崗的中巴車,和以前沒什麽兩樣。
依舊是擠得滿滿當當,帶什麽的都有。
吳遠和馬明朝一口一個包子,沒有喝的,就隻能幹咽。
畢竟這年頭也沒封口的豆漿可買,想喝隻能坐下吃,不能帶走。
即便這樣,也給旁邊的小孩饞的夠嗆。
最後還剩倆,全給了那小孩。
小男孩家裏也沒嫌棄,反而對吳遠倆人連連道謝。
不過吳遠看得出來,馬明朝吃完最後倆包子不成問題,他是特地省給那小孩的。
中巴車一路晃晃悠悠抵達北崗,已經是八點來鍾了。
縣城裏,正是上班的高峰期。
那自行車流,幾乎占滿了整條馬路,蔚為壯觀。
倆人在站外下了中巴車,隻能打輛麵的車,顫顫巍巍地在自行車流的夾縫中,慢慢開往一口井鄉。
一路上,麵的車司機頻頻往後看。
看得馬明朝都有些生疑道:“看什麽看,好好開你的車!”
那司機被這一恐嚇,不得已開口證明自己:“我瞅著後麵的老板有點眼熟,好像在哪兒看過,就在腦子裏,就是想不起來!”
馬明朝哼了一聲,沒再說話。
麵的車出了縣城,上了郊外的石子路,本就開得咯噔咯噔的顛簸。
結果司機師傅一拍方向盤,發出一道沉悶的鳴笛聲道:“我想起來了,我在新聞聯播裏見過你!盼盼家具廠!”
馬明朝一聽這話,頓時不好反駁了。
吳遠也迴過味來道:“昨晚的新聞聯播?這麽快?”
司機師傅異常興奮道:“可不就是昨晚的麽?我終於見到電視裏的真人了!”
吳遠掏出煙來,給師傅散了一根,順便也給馬明朝丟了一根。
生怕司機師傅一激動,再把麵的車開到路邊的河渠裏去。
等到麵的車在梨園村村口停下,吳遠跟馬明朝剛下車,就遇到村裏的熟人走過來道:“吳老板,昨晚在電視上瞧見你了!”
吳遠嗬嗬一笑,又散了根煙給人家。
一路快步迴到自家,原以為能躲個清淨些。
不料家裏也來了不少人,老丈人楊支書正忙著招唿這幫獵奇而來的鄉親莊鄰們。
楊支書正享受著鄉親莊鄰們的阿諛奉承,見到吳遠出現,蹭地一下起身迎出來道:“你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吳遠隨口道:“事兒辦完了,自然就迴來了。”
人群中李會計走出來道:“吳老板,你現在成全縣名人啦!”
楊支書老大不樂意地道:“我閨女婿本來就是名人!”
李會計接著解釋道:“上新聞聯播的名人,怕是咱縣裏頭一個。”
村裏一眾老少爺們頻頻點頭,嘖嘖稱讚。
散光了吳遠的兩包煙之後,才陸續散去。
楊支書這才有功夫拉著吳遠追問:“不是說好了讚助三百來萬的麽?怎麽突然漲到500萬了?”
老輩兒的人,在意名聲,也在意利。
吳遠卻不緊不慢地道:“不僅讚助漲到500萬,而且亞組委還希望咱們捐贈部分辦公家具,少說也得幾十萬的樣子。”
蹲著的楊支書一拍膝麵道:“這特麽是虧大了!不知道得賣多少家具,才能掙迴來。”
吳遠笑道:“至少要賣1200萬以上。”
楊支書眉頭皺得更深道:“1200萬,按照盼盼家具廠現在的月銷售額,不等於三五個月白幹了?”
“嗯。”吳遠點頭同意,隨即話鋒一轉道:“所以我讓大姐拿下了亞運村的床櫃、桌椅和房門的供貨合同,總合同額1500萬。”
“什麽?”猝不及防之下,楊支書大腦有些短路道:“你說什麽?”
楊瀾頓時一愣道:“你認識我?”
楊沉魚也跟著一呆,倆眼就朝楊瀾胸前的牌子上瞅去。
結果牌子是翻過去的,根本看不到名字。
楊瀾自己更是清楚,就算牌子不是翻過來的,吳遠也不應該知道自己。
因為牌子上的人名是同事的。
她是臨時過來幫個忙的。
吳遠邊打量,邊點頭道:“你主持的正大綜藝挺好看的,我是忠實觀眾。”
眼前的楊瀾剛從外國語畢業,還透著畢業生的青澀。
確實有點讓人不敢認。
但是大體模樣,還是錯不了的。
楊瀾更加迷糊了,自己正在籌備正大綜藝欄目是沒錯。
可這節目至今還沒播出,眼前的男人,是怎麽成為自己忠實觀眾的?
隻是眼前眾目睽睽之下,楊瀾不好多問。
加之還有采訪要做,所以楊瀾隻好壓下內心疑問,把話題轉移到采訪上來。
采訪很簡單。
吳遠圍繞著‘全民辦亞運,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開放決心和發展意誌’為主題,意氣風發、雲山霧繞地一通忽悠。
聽得新華社、人日報的記者也都把話筒湊過來了。
第367章 民族企業家的脊梁
太精彩了!
民族企業家的脊梁!
楊瀾更是有些懷疑人生,聽同事說,今兒采訪的企業家,是個來自農村的木匠老板。
可是這樣的談吐,真的是出自一個木匠之口?
如今學木匠的門檻,都這麽高了麽?
於是這一疑惑的功夫,楊瀾的提問權,就被新華社和人日報的同行見縫插針地搶了。
然而吳遠麵對三家記者的提問,依舊應對自如,談吐流利。
二十分鍾後,楊瀾帶著一肚子疑惑離開了。
雖然新華社和人日報的記者同行,還在對吳遠進行著采訪。
但央視所需要的采播畫麵和信息已經足夠了。
她也就沒必要多留了。
吳遠這邊采訪一結束,又在梁洛的介紹下,真正認識了新華社和人日報的倆位記者。
都是梁洛的關係網,這點麵子還是要給的。
寒暄完畢,吳遠直接招唿道:“楊經理,安排一下,晚上一起吃個飯。”
不等楊沉魚迴應,梁洛提醒道:“吳總,今晚有亞組委的答謝宴。”
吳遠毫不遲疑地道:“那就改天,來日方長……”
一通話說得,給足了梁記者的麵子。
當然,相應的潤筆費,其實比吃不吃飯更重要。
晚上的答謝宴。
伍主席和幾位委員是火力全開。
吳遠身為老板,能接的就接了。不能接的,隻能楊沉魚頂在前頭。
如此一來,等到答謝宴結束,大姨子徹底成一條醉魚了。
要不是徐招娣有幾分力氣,這條醉魚還真不好辦。
把楊沉魚交給徐招娣之後,吳遠看著時間尚早,就跟馬明朝一起打輛麵的直奔火車站。
連夜來,趁夜走。
組委會那邊雖然發出了一係列邀請,爬長城,遊故宮什麽的。
但誰有那功夫?
再說吳遠前世早遊過了,再逛一遍,也就那樣。
到了bj站,馬明朝從黃牛的手裏買了兩張10點鍾的軟臥,途徑彭城。
眼瞅著清明在即了,吳遠惦記著老家的陵寢還沒修繕,所以直奔北崗,而不是再迴上海了。
天剛蒙蒙亮,火車抵達彭城。
一路風塵仆仆的,吳遠忍不住哈欠連連。
從出站口出來,彭城的太陽剛出來,空氣中散發著清冷的味道。
馬明朝想著,這裏距離王村木材加工廠,以及膠合板廠新廠區都不算遠,於是問道:“老板,要不要順路過去看看?”
吳遠擺擺手:“不了,直接迴家。”
倆人馬不停蹄地穿過站前廣場,順便買了一袋包子,然後在旁邊的汽車站買了迴北崗的車票。
從彭城迴北崗的中巴車,和以前沒什麽兩樣。
依舊是擠得滿滿當當,帶什麽的都有。
吳遠和馬明朝一口一個包子,沒有喝的,就隻能幹咽。
畢竟這年頭也沒封口的豆漿可買,想喝隻能坐下吃,不能帶走。
即便這樣,也給旁邊的小孩饞的夠嗆。
最後還剩倆,全給了那小孩。
小男孩家裏也沒嫌棄,反而對吳遠倆人連連道謝。
不過吳遠看得出來,馬明朝吃完最後倆包子不成問題,他是特地省給那小孩的。
中巴車一路晃晃悠悠抵達北崗,已經是八點來鍾了。
縣城裏,正是上班的高峰期。
那自行車流,幾乎占滿了整條馬路,蔚為壯觀。
倆人在站外下了中巴車,隻能打輛麵的車,顫顫巍巍地在自行車流的夾縫中,慢慢開往一口井鄉。
一路上,麵的車司機頻頻往後看。
看得馬明朝都有些生疑道:“看什麽看,好好開你的車!”
那司機被這一恐嚇,不得已開口證明自己:“我瞅著後麵的老板有點眼熟,好像在哪兒看過,就在腦子裏,就是想不起來!”
馬明朝哼了一聲,沒再說話。
麵的車出了縣城,上了郊外的石子路,本就開得咯噔咯噔的顛簸。
結果司機師傅一拍方向盤,發出一道沉悶的鳴笛聲道:“我想起來了,我在新聞聯播裏見過你!盼盼家具廠!”
馬明朝一聽這話,頓時不好反駁了。
吳遠也迴過味來道:“昨晚的新聞聯播?這麽快?”
司機師傅異常興奮道:“可不就是昨晚的麽?我終於見到電視裏的真人了!”
吳遠掏出煙來,給師傅散了一根,順便也給馬明朝丟了一根。
生怕司機師傅一激動,再把麵的車開到路邊的河渠裏去。
等到麵的車在梨園村村口停下,吳遠跟馬明朝剛下車,就遇到村裏的熟人走過來道:“吳老板,昨晚在電視上瞧見你了!”
吳遠嗬嗬一笑,又散了根煙給人家。
一路快步迴到自家,原以為能躲個清淨些。
不料家裏也來了不少人,老丈人楊支書正忙著招唿這幫獵奇而來的鄉親莊鄰們。
楊支書正享受著鄉親莊鄰們的阿諛奉承,見到吳遠出現,蹭地一下起身迎出來道:“你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吳遠隨口道:“事兒辦完了,自然就迴來了。”
人群中李會計走出來道:“吳老板,你現在成全縣名人啦!”
楊支書老大不樂意地道:“我閨女婿本來就是名人!”
李會計接著解釋道:“上新聞聯播的名人,怕是咱縣裏頭一個。”
村裏一眾老少爺們頻頻點頭,嘖嘖稱讚。
散光了吳遠的兩包煙之後,才陸續散去。
楊支書這才有功夫拉著吳遠追問:“不是說好了讚助三百來萬的麽?怎麽突然漲到500萬了?”
老輩兒的人,在意名聲,也在意利。
吳遠卻不緊不慢地道:“不僅讚助漲到500萬,而且亞組委還希望咱們捐贈部分辦公家具,少說也得幾十萬的樣子。”
蹲著的楊支書一拍膝麵道:“這特麽是虧大了!不知道得賣多少家具,才能掙迴來。”
吳遠笑道:“至少要賣1200萬以上。”
楊支書眉頭皺得更深道:“1200萬,按照盼盼家具廠現在的月銷售額,不等於三五個月白幹了?”
“嗯。”吳遠點頭同意,隨即話鋒一轉道:“所以我讓大姐拿下了亞運村的床櫃、桌椅和房門的供貨合同,總合同額1500萬。”
“什麽?”猝不及防之下,楊支書大腦有些短路道:“你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