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道渠子,即將快到二道渠子的時候,車往左拐。
然後三隊就二道渠子南沿這一片。
桑塔納趕到莊子排頭第一家,連個院牆都沒有,隻有一排三間的堂屋和兩間西屋。
院子靠東邊,坐著兩堆柴火。
但就是這樣破落的家中,卻傳出書聲琅琅。
“咦,爹,這是誰家?”
“宋春紅家,你所說的四大惡人之一嘛。”
好嘛,這個玩笑,吳遠誰也沒有說,隻在床上跟媳婦開玩笑說過。
媳婦這明顯沒保密,一轉頭就拿當笑料跟老丈人講了。
吳遠社死之餘,接著問道:“怎麽家裏連個院牆都沒蓋?”
農村民風淳樸歸淳樸,但連個院牆都沒有的話,單靠這籬笆牆,多少缺點安全感。
楊支書慨然道:“家裏就隻有宋老師和她娘倆人,孤兒寡母的,地裏又不掙錢,全指著宋老師那點民辦教師的工資,拿什麽蓋院牆?”
說話間,馬明朝也把桑塔納停下來了。
因為各家門口這條道不寬,打那頭來了輛平板車,桑塔納根本過不去。
這一停,宋春紅正帶著的幾個孩子,全都望了過來。
吳遠和老丈人也就順勢下了車。
雖然隻是民辦老師,但也算是教書先生,在村裏還是受尊敬的對象。
所以楊支書既然見到了,自然要下車打個招唿。
隻是還沒等楊支書開口呢,宋春紅便卷著書本,意態嫻雅地迎上來道:“楊支書,吳老板,你們怎麽來了?”
楊支書隨口道:“我去西頭老宋家挖幾棵葡萄樹。你這又在教孩子們念書?”
第352章 有趣的人,有趣的靈魂
前世裏,吳遠對宋春紅是有些殘缺不全的印象的。
否則也不會隨隨便便給人家冠之以四大惡人的名頭的。
記憶裏,宋春紅一直單身到三十多歲,沒結婚。
這在九十年代的農村,是絕對特立獨行的存在。
隻是和四大惡人中葉二娘的口頭禪‘還我的孩子’不同,宋春紅多年之後,留給村裏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我耽誤都已經耽誤到今天了,自然更加不能將就,絕不能隨隨便便找個男人嫁了。’
這種堅持,特別像是最早期的剩女宣言。
前世裏,吳遠跟著人雲亦雲地不看好她。
但現在兩世為人,再見到本人,就不那麽想了,連帶著對宋春紅的觀感也大為改觀。
明明就是個很知書達理的女人。
個頭在農村,也算高的了。
身材,由於家庭條件擺在這裏,自然胖不了。
不僅如此,偏瘦削之間,反而養出一種超凡出塵的風骨來。
這種女孩,不該找不到男人才對。
不過宋春紅的搭話,很快打斷了吳遠的思緒。
“周日休息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就把幾個孩子叫過來念念書了。”宋春紅解釋道,聲若空靈,不自覺地就能讓人聽得進去,“不過我大伯他們不在家,都下地幹活了。”
這就更能理解宋春紅把一眾孩子糾集在這裏念書的原因了。
等於是這些孩子家的大人們都幹活去了,她幫忙帶一帶,順便念個書了。
楊支書一聽這話,掉頭就走道:“那隻能下迴再來了。”
雖然下地去叫,人也能迴來,但為自己這點私事,影響人家幹活,這不太行。
這跟吳遠去找潘麻子那迴,可不一樣。
不料宋春紅看了眼吳遠,撩了撩鬢角的亂發,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吳老板要是不嫌棄的話,我家也有葡萄樹。”
宋春紅這麽一說,吳遠這才注意到,院子的籬笆牆,完全是沿著一排葡萄樹紮起來的。
等到夏天枝繁葉茂了,葡萄樹形成的藤蔓,自然往院中延伸。
不僅形成了一道繁密的天然院牆,而且整個院子也有了涼棚,省去被烈陽炙烤的炎熱。
能設計成這樣,頗有一些閑趣和巧思在裏頭的。
但宋春紅指的卻不是籬笆牆裏這一排,而是門口菜園子裏的兩排葡萄樹。
旁人家都是用厚重結實的立柱和鉛條,固定形成的葡萄單立架,隻有宋老師家用的是尋常木頭搭起來的。
即便如此,葡萄架子依然充滿著一股渾然天成的美感。
在葡萄架下,被因地製宜地分成一些小塊的菜地。
跟其他人家門口的葡萄架下空空如也,格外不同。
吳遠循著宋春紅指的方向走過去道:“不愧是當老師的,這葡萄樹都被宋老師管得跟學生似的,棵棵都長得很乖巧。”
宋春紅也走上來道:“不過我家的葡萄樹,肥料下得比我幾個叔伯家少點,長勢也沒他們家那麽好。”
楊支書點點頭道:“的確如此。”隨即迴頭問吳遠道:“這樣的葡萄樹,你要不要?”
吳遠無可無不可地道:“爹,有樹就行了,我還能挑上了?”
楊支書立馬衝手心裏啐了口唾沫道:“宋老師,借你家鐵鍬一用。”
宋春紅迴屋去拿。
馬明朝打車上下來道:“老支書,還是我來挖吧。”
接著宋春紅從屋裏拿出一把鐵鍬來,馬明朝迴身出手接過。
卻聽宋春紅道:“跟我來,按我說的挖,這樣迴去好栽活。”
隨即又抬頭問吳遠道:“吳老板,要幾棵?”
吳遠隨口道:“六棵吧,六六大順。”
“還以為吳老板會要八棵。”
眾人皆笑。
半個多鍾頭後,挖完了六棵葡萄樹,堆在一起。
由於枝枝蔓蔓都沒剪掉,延伸出好多,桑塔納上根本沒法帶。
宋春紅轉頭對院子裏的一個孩子道:“小利子,你家平板車在家嗎?”
立馬有個圓頭圓腦的孩子站起來道:“在家的,就在院子裏。”
說話間,馬明朝跟著去把平板車拉出來了,幾棵葡萄樹往車上一放,找出一根繩子綁好。
這就齊活了。
隨即吳遠從桑塔納後備箱裏摸出兩條煙來。
雖覺著不合適,但依舊塞給宋春紅道:“宋老師,來得倉促,也沒什麽準備。”
宋春紅自然看得出來。
這不是沒什麽準備,而是照著自家大伯家準備的。
自己家娘倆相依為命,除了偶爾招待來客,根本用不上煙酒。
“吳老板,你也知道,我收這個不合適。”宋春紅拒絕得有理有據道:“況且,為這六棵葡萄樹,找到吳老板這樣的好人家,也是它們的幸運。”
這話說得吳遠無言以對。
最終還是楊支書出麵解了圍道:“宋老師說的有道理,收起你那些俗物來。”
隨即又對宋春紅道:“這樣吧,宋老師,一會咱們把葡萄樹拉迴去,也怕會種不好。你下午得了空,過去指導一下怎麽種。”
宋春紅不疑有他,直接答應下來道:“也好。”
就這樣商量完。
馬明朝對吳遠道:“老板,車你開迴去吧,反正農村也沒人查車,我來拉平板車。”
吳遠揮揮手道:“我會開不假,但我爹可不敢坐。別爭了,車還是你開,平板車我來拉,又不是沒拉過。”
生在農村,沒拉過平板車是不可能的。
隻是這一路,從三隊,拉到吳遠家裏,路程可不近,加之路也不好走,絕對是個體力活。
馬明朝不再堅持道:“那行,我先把車開迴家,迴頭來迎你。”
吳遠把平板車的拉帶往肩上一挎,拉著平板車,跟在桑塔納後麵就走了。
走了一會,才發現老支書在後頭跟著,沒上桑塔納。
“爹,你咋不上車呢?”
“你都能拉車,我就不能走走路了?”
“能能能,我這不怕你受累麽?”吳遠解釋道,隨即問起道:“爹,你讓宋老師去我家指導種葡萄樹什麽意思?這東西還要人指導?”
“你送人家娘倆煙,肯定不合適。等她這一去,迴頭走的時候,你想送什麽就送什麽。”
“爹,還是你高明啊!”
第353章 我勸你不要無中生有
就這樣。
然後三隊就二道渠子南沿這一片。
桑塔納趕到莊子排頭第一家,連個院牆都沒有,隻有一排三間的堂屋和兩間西屋。
院子靠東邊,坐著兩堆柴火。
但就是這樣破落的家中,卻傳出書聲琅琅。
“咦,爹,這是誰家?”
“宋春紅家,你所說的四大惡人之一嘛。”
好嘛,這個玩笑,吳遠誰也沒有說,隻在床上跟媳婦開玩笑說過。
媳婦這明顯沒保密,一轉頭就拿當笑料跟老丈人講了。
吳遠社死之餘,接著問道:“怎麽家裏連個院牆都沒蓋?”
農村民風淳樸歸淳樸,但連個院牆都沒有的話,單靠這籬笆牆,多少缺點安全感。
楊支書慨然道:“家裏就隻有宋老師和她娘倆人,孤兒寡母的,地裏又不掙錢,全指著宋老師那點民辦教師的工資,拿什麽蓋院牆?”
說話間,馬明朝也把桑塔納停下來了。
因為各家門口這條道不寬,打那頭來了輛平板車,桑塔納根本過不去。
這一停,宋春紅正帶著的幾個孩子,全都望了過來。
吳遠和老丈人也就順勢下了車。
雖然隻是民辦老師,但也算是教書先生,在村裏還是受尊敬的對象。
所以楊支書既然見到了,自然要下車打個招唿。
隻是還沒等楊支書開口呢,宋春紅便卷著書本,意態嫻雅地迎上來道:“楊支書,吳老板,你們怎麽來了?”
楊支書隨口道:“我去西頭老宋家挖幾棵葡萄樹。你這又在教孩子們念書?”
第352章 有趣的人,有趣的靈魂
前世裏,吳遠對宋春紅是有些殘缺不全的印象的。
否則也不會隨隨便便給人家冠之以四大惡人的名頭的。
記憶裏,宋春紅一直單身到三十多歲,沒結婚。
這在九十年代的農村,是絕對特立獨行的存在。
隻是和四大惡人中葉二娘的口頭禪‘還我的孩子’不同,宋春紅多年之後,留給村裏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我耽誤都已經耽誤到今天了,自然更加不能將就,絕不能隨隨便便找個男人嫁了。’
這種堅持,特別像是最早期的剩女宣言。
前世裏,吳遠跟著人雲亦雲地不看好她。
但現在兩世為人,再見到本人,就不那麽想了,連帶著對宋春紅的觀感也大為改觀。
明明就是個很知書達理的女人。
個頭在農村,也算高的了。
身材,由於家庭條件擺在這裏,自然胖不了。
不僅如此,偏瘦削之間,反而養出一種超凡出塵的風骨來。
這種女孩,不該找不到男人才對。
不過宋春紅的搭話,很快打斷了吳遠的思緒。
“周日休息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就把幾個孩子叫過來念念書了。”宋春紅解釋道,聲若空靈,不自覺地就能讓人聽得進去,“不過我大伯他們不在家,都下地幹活了。”
這就更能理解宋春紅把一眾孩子糾集在這裏念書的原因了。
等於是這些孩子家的大人們都幹活去了,她幫忙帶一帶,順便念個書了。
楊支書一聽這話,掉頭就走道:“那隻能下迴再來了。”
雖然下地去叫,人也能迴來,但為自己這點私事,影響人家幹活,這不太行。
這跟吳遠去找潘麻子那迴,可不一樣。
不料宋春紅看了眼吳遠,撩了撩鬢角的亂發,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吳老板要是不嫌棄的話,我家也有葡萄樹。”
宋春紅這麽一說,吳遠這才注意到,院子的籬笆牆,完全是沿著一排葡萄樹紮起來的。
等到夏天枝繁葉茂了,葡萄樹形成的藤蔓,自然往院中延伸。
不僅形成了一道繁密的天然院牆,而且整個院子也有了涼棚,省去被烈陽炙烤的炎熱。
能設計成這樣,頗有一些閑趣和巧思在裏頭的。
但宋春紅指的卻不是籬笆牆裏這一排,而是門口菜園子裏的兩排葡萄樹。
旁人家都是用厚重結實的立柱和鉛條,固定形成的葡萄單立架,隻有宋老師家用的是尋常木頭搭起來的。
即便如此,葡萄架子依然充滿著一股渾然天成的美感。
在葡萄架下,被因地製宜地分成一些小塊的菜地。
跟其他人家門口的葡萄架下空空如也,格外不同。
吳遠循著宋春紅指的方向走過去道:“不愧是當老師的,這葡萄樹都被宋老師管得跟學生似的,棵棵都長得很乖巧。”
宋春紅也走上來道:“不過我家的葡萄樹,肥料下得比我幾個叔伯家少點,長勢也沒他們家那麽好。”
楊支書點點頭道:“的確如此。”隨即迴頭問吳遠道:“這樣的葡萄樹,你要不要?”
吳遠無可無不可地道:“爹,有樹就行了,我還能挑上了?”
楊支書立馬衝手心裏啐了口唾沫道:“宋老師,借你家鐵鍬一用。”
宋春紅迴屋去拿。
馬明朝打車上下來道:“老支書,還是我來挖吧。”
接著宋春紅從屋裏拿出一把鐵鍬來,馬明朝迴身出手接過。
卻聽宋春紅道:“跟我來,按我說的挖,這樣迴去好栽活。”
隨即又抬頭問吳遠道:“吳老板,要幾棵?”
吳遠隨口道:“六棵吧,六六大順。”
“還以為吳老板會要八棵。”
眾人皆笑。
半個多鍾頭後,挖完了六棵葡萄樹,堆在一起。
由於枝枝蔓蔓都沒剪掉,延伸出好多,桑塔納上根本沒法帶。
宋春紅轉頭對院子裏的一個孩子道:“小利子,你家平板車在家嗎?”
立馬有個圓頭圓腦的孩子站起來道:“在家的,就在院子裏。”
說話間,馬明朝跟著去把平板車拉出來了,幾棵葡萄樹往車上一放,找出一根繩子綁好。
這就齊活了。
隨即吳遠從桑塔納後備箱裏摸出兩條煙來。
雖覺著不合適,但依舊塞給宋春紅道:“宋老師,來得倉促,也沒什麽準備。”
宋春紅自然看得出來。
這不是沒什麽準備,而是照著自家大伯家準備的。
自己家娘倆相依為命,除了偶爾招待來客,根本用不上煙酒。
“吳老板,你也知道,我收這個不合適。”宋春紅拒絕得有理有據道:“況且,為這六棵葡萄樹,找到吳老板這樣的好人家,也是它們的幸運。”
這話說得吳遠無言以對。
最終還是楊支書出麵解了圍道:“宋老師說的有道理,收起你那些俗物來。”
隨即又對宋春紅道:“這樣吧,宋老師,一會咱們把葡萄樹拉迴去,也怕會種不好。你下午得了空,過去指導一下怎麽種。”
宋春紅不疑有他,直接答應下來道:“也好。”
就這樣商量完。
馬明朝對吳遠道:“老板,車你開迴去吧,反正農村也沒人查車,我來拉平板車。”
吳遠揮揮手道:“我會開不假,但我爹可不敢坐。別爭了,車還是你開,平板車我來拉,又不是沒拉過。”
生在農村,沒拉過平板車是不可能的。
隻是這一路,從三隊,拉到吳遠家裏,路程可不近,加之路也不好走,絕對是個體力活。
馬明朝不再堅持道:“那行,我先把車開迴家,迴頭來迎你。”
吳遠把平板車的拉帶往肩上一挎,拉著平板車,跟在桑塔納後麵就走了。
走了一會,才發現老支書在後頭跟著,沒上桑塔納。
“爹,你咋不上車呢?”
“你都能拉車,我就不能走走路了?”
“能能能,我這不怕你受累麽?”吳遠解釋道,隨即問起道:“爹,你讓宋老師去我家指導種葡萄樹什麽意思?這東西還要人指導?”
“你送人家娘倆煙,肯定不合適。等她這一去,迴頭走的時候,你想送什麽就送什麽。”
“爹,還是你高明啊!”
第353章 我勸你不要無中生有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