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對私企的打壓風頭過去,如今很多小飯店又悄默聲地開了起來。
就是應這個市場而生的。
吳遠聽完匯報道:“告訴王廠長,叫她放開手腳,大刀闊斧地幹。等廠子建成投產,我會親自過去為你們慶功。”
晚上迴到家,老丈人楊支書似乎早等在家裏了。
往常晚上也會過來吃飯,但不會這麽早。
所以吳遠一進門,看到老丈人,就知道他有事。
給他遞了個煙,點上,這才問道:“爹,有什麽事,你直接說。”
楊支書矢口否認,“有什麽事?我沒事,什麽事也沒有。”
吳遠笑笑不說話,就說起了自己的事,“爹,我打算過幾天把吳家的祖陵給修一修,立個碑,種幾棵鬆樹。”
這事早前,吳遠就跟他說過,所以楊支書不假思索地道:“修唄,種唄。”
說完才意識到:“你擔心張老四家裏,會說三道四的?”
經過村裏數次分地畫地,老爺子和老太太住的地兒,早就不是自家的了。
既然是別家的地,隻要不影響作物麵積,倒也問題不大。
誰也說不出什麽。
可這迴吳遠的修葺計劃,免不了要多占點地,所以才跟老丈人提起道:“爹,這迴我打算把陵地那塊整整,圈上一圈,肯定會多占點地。”
楊支書揮揮手道:“那也問題不大,兩條孬煙的事兒。你不出麵,我出麵都行。”
但吳遠想得更長遠道:“爹,要不然把地換一換?這樣隨便我怎麽弄,都沒人能說什麽了。”
修葺陵寢確實是有點招眼的事兒。
尤其是別人家都光禿禿地,你家弄得太風光的。
所以楊支書略一沉吟道:“那也不用你跟他換,我跟他換!”
吳遠還待說話,楊支書直接拍板道:“這事就這麽定了。”
“也好。”
跟老丈人,他就不能太強硬地爭了,免得爭來爭去,反倒生分了。
不過問題也算是解決了。
吳遠心下一鬆,就聽楊支書隨口提起道:“你說老三那腿,不會有什麽後遺症吧?”
原來擱這兒等著呢。
吳遠笑道:“爹,你放心吧,隻要好好養,問題不大的。再說二哥也不靠土裏刨食吃,不會有影響的。”
這老頭,嘴上恨鐵不成鋼的,心裏總歸是係掛著。
所以吳遠接著道:“爹,改天我讓明朝開車送你去看看,你親自看了就放心了。”
結果老丈人倆眼一瞪:“我去看他?我不抽他就不錯了。”
隔天是3月4號,春風習習。
室外還有點清冷的味道,但確實足以放風箏了。
今兒是周日,吳遠也難得給自己放了個假。
一大早吃完早飯,扛著鐵鍬就出門了。
這一幕看在村裏留守的人群眼裏,倍兒新鮮。
任誰見麵,都會問一聲:“喲,吳老板,這是打算親自下地幹活呀?”
吳遠笑笑也不解釋。
是爺們就給顆煙,是娘們就跟她聊聊她們爺們的事兒。
路過村辦小學的工地上。
南邊半塊高地上,雜草樹根全都除盡了,四周也挖出了一多半的地基壟溝來。
北邊這半塊低窪地上,比石子路還要低,卻也添了許多的土方。
隻是一堆一堆的,沒有經過平整,隔遠看,特別像是一個個小墳包。
大徒弟媳婦張豔和明朝媳婦苗紅,遠遠地叫了他一聲,然後啐口唾沫,繼續幹活。
倒是張永成瞅見他,屁顛顛跑過來,從裏兜裏掏出一包利群來,抖抖索索地開拆,給吳遠。
這小子,見什麽人撒什麽煙。
吳遠也沒點破,徑自接下道:“我就是路過。”
張永成殷勤地給他上了火,很會順杆子往上爬道:“難得吳老板有時間,路過我這工地,必須進來,給俺指導指導。”
“你也知道,我頭一迴搞工程,之前被楊支書罵死了。吳老板您給指點指點,也算是造福村裏未來的孩子們……”
為了防止對方說出更加肉麻的話來,吳遠不等對方說完,便揚揚手道:“走,進去看看。”
張永成迫不及待地頭前領路,吳遠緊緊跟隨。
南邊半塊高地上,看得出來數次更改的痕跡,先前挖歪了的壟溝痕跡還在。
平白浪費了不少的工時。
如今幾番更改,倒是沒大礙。
隻是吳遠看了一圈,迴頭問道:“學校地勢這麽高,一旦下雨,水往哪兒排?”
“嗯啊?”張永成原本連連嗯個不停地打哈哈,一聽這話,頓時愕然道:“排水溝?需要那個嗎?”
這年頭家裏蓋房子,也是不考慮太多排水方麵的因素。
以至於大雨滂沱之下,屋頂的雨水傾瀉而下,淌得滿院子都是。
這在農村大多數人家不是什麽新鮮事。
張永成想不到這一點,也不奇怪。
於是吳遠點點頭道:“如果下雨水排不出去,那學校地勢墊這麽高,不是白搭了?”
張永成一臉凝重地點點頭道:“說的有道理哦!要不說還是吳老板您高明哪!得虧我請你過來看看咯……”
為了避免更多的彩虹屁從對方口裏說出來,吳遠果斷打斷道:“排水可以有很多方案,比如沿著中心這條主幹道兩邊,各挖一個排水溝,引到院牆外去,再改道。或者……”
吳遠一連說了好幾個方案,張永成聽到最後,竟然直接問道:“吳老板,您就直接說,哪種最省錢吧?”
這小子,果然是奸商本色。
第350章 村裏頭辦事的潛規則
跟張永成說了一通,也不管他聽沒聽進去,吳遠抬腳就走。
結果張豔見狀跑過來道:“師父,你家裏有什麽農活沒幹?俺去幫你隨手幹了,你這麽大個老板,還親自扛著鐵鍬下地,不合適。”
吳遠笑說:“我就是去掃掃墓,不是什麽農活。”
張豔當即恍悟道:“那俺代替不了,迴去幹活了。”
“去吧。”
離開村辦小學的工地,吳遠信步閑庭地來到老爺子和老太太陵寢的地頭。
這裏原本是一片麥田,到了夏季會因為不易上水改種黃豆什麽的,現在統統被鏟掉了,退田種桑了。
隻是桑樹才種了一半,距離墳頭還挺遠。
本就是麥田的地裏,其實沒多少雜草,連原本的麥苗都被鏟光了,就更顯得光禿禿了。
隻有偶爾一兩撮麥苗被埋在土裏,依舊堅強地從旁邊斜著鑽出來,展示出頑強的生命力。
但,這也白搭。
因為下一刻,它們就被吳遠一鍬鏟起,直接揚了。
就這樣轉了一圈,吳遠覺著動靜不小,可能吵到了地下長眠的祖先們。
於是將鐵鍬往地裏一插,站在尋常過來燒紙的地方,開始念叨道:“各位祖先,爺爺,奶奶,爹,娘,我來給你們上墳了。”
“順便呢,我想把你們的住地弄得好一點,風光一點,就是不知道各位先人喜歡什麽樣。這樣吧,幹脆你們商量一下,商量好了,給我托個夢,我也好有個章程……”
春風正疾,帶走了吳遠的碎碎念。
也不知道老吳家的先人們聽沒聽見。
但吳遠整的差不多了,就扛著鐵鍬從地的西頭上了田壟,再往前走。
這就走到了村部西邊的那條道上了。
結果走著走著,正碰上張老四扛著鐵鍬打南頭過來。
這避無可避的,自然就遇上了。
既然換地的事兒,已經交給老丈人全權處理了,那吳遠也就不打算直接參與,跟張老四也就點個頭,打個招唿完事。
然而,沒想到張老四卻主動掏煙出來道:“吳老板,聽說你想跟俺家換那塊地?”
看來老支書已經跟他提過這事了。
吳遠自是大大方方地承認說:“沒錯,我打算簡單修葺一下,還請四哥通融一二。”
哥都叫上了,吳遠自認態度已經到位了。
不料張老四一臉便秘地道:“通融是可以通融,隻是老支書家那塊地,還不如我家那塊呢。”
吳遠直截了當地問道:“那你看上那塊地了?”
張老四討了個巧道:“我家那口子看上您家那塊地了。”
指的正是吳遠家裏的那幾分地,村道北岸,緊挨著河渠那一塊。
其實也難怪張老四看上了自家的那塊地。
前些年三姐吳秀華過來幫種的時候,肥料沒少下,土裏絕對夠肥的。
就是應這個市場而生的。
吳遠聽完匯報道:“告訴王廠長,叫她放開手腳,大刀闊斧地幹。等廠子建成投產,我會親自過去為你們慶功。”
晚上迴到家,老丈人楊支書似乎早等在家裏了。
往常晚上也會過來吃飯,但不會這麽早。
所以吳遠一進門,看到老丈人,就知道他有事。
給他遞了個煙,點上,這才問道:“爹,有什麽事,你直接說。”
楊支書矢口否認,“有什麽事?我沒事,什麽事也沒有。”
吳遠笑笑不說話,就說起了自己的事,“爹,我打算過幾天把吳家的祖陵給修一修,立個碑,種幾棵鬆樹。”
這事早前,吳遠就跟他說過,所以楊支書不假思索地道:“修唄,種唄。”
說完才意識到:“你擔心張老四家裏,會說三道四的?”
經過村裏數次分地畫地,老爺子和老太太住的地兒,早就不是自家的了。
既然是別家的地,隻要不影響作物麵積,倒也問題不大。
誰也說不出什麽。
可這迴吳遠的修葺計劃,免不了要多占點地,所以才跟老丈人提起道:“爹,這迴我打算把陵地那塊整整,圈上一圈,肯定會多占點地。”
楊支書揮揮手道:“那也問題不大,兩條孬煙的事兒。你不出麵,我出麵都行。”
但吳遠想得更長遠道:“爹,要不然把地換一換?這樣隨便我怎麽弄,都沒人能說什麽了。”
修葺陵寢確實是有點招眼的事兒。
尤其是別人家都光禿禿地,你家弄得太風光的。
所以楊支書略一沉吟道:“那也不用你跟他換,我跟他換!”
吳遠還待說話,楊支書直接拍板道:“這事就這麽定了。”
“也好。”
跟老丈人,他就不能太強硬地爭了,免得爭來爭去,反倒生分了。
不過問題也算是解決了。
吳遠心下一鬆,就聽楊支書隨口提起道:“你說老三那腿,不會有什麽後遺症吧?”
原來擱這兒等著呢。
吳遠笑道:“爹,你放心吧,隻要好好養,問題不大的。再說二哥也不靠土裏刨食吃,不會有影響的。”
這老頭,嘴上恨鐵不成鋼的,心裏總歸是係掛著。
所以吳遠接著道:“爹,改天我讓明朝開車送你去看看,你親自看了就放心了。”
結果老丈人倆眼一瞪:“我去看他?我不抽他就不錯了。”
隔天是3月4號,春風習習。
室外還有點清冷的味道,但確實足以放風箏了。
今兒是周日,吳遠也難得給自己放了個假。
一大早吃完早飯,扛著鐵鍬就出門了。
這一幕看在村裏留守的人群眼裏,倍兒新鮮。
任誰見麵,都會問一聲:“喲,吳老板,這是打算親自下地幹活呀?”
吳遠笑笑也不解釋。
是爺們就給顆煙,是娘們就跟她聊聊她們爺們的事兒。
路過村辦小學的工地上。
南邊半塊高地上,雜草樹根全都除盡了,四周也挖出了一多半的地基壟溝來。
北邊這半塊低窪地上,比石子路還要低,卻也添了許多的土方。
隻是一堆一堆的,沒有經過平整,隔遠看,特別像是一個個小墳包。
大徒弟媳婦張豔和明朝媳婦苗紅,遠遠地叫了他一聲,然後啐口唾沫,繼續幹活。
倒是張永成瞅見他,屁顛顛跑過來,從裏兜裏掏出一包利群來,抖抖索索地開拆,給吳遠。
這小子,見什麽人撒什麽煙。
吳遠也沒點破,徑自接下道:“我就是路過。”
張永成殷勤地給他上了火,很會順杆子往上爬道:“難得吳老板有時間,路過我這工地,必須進來,給俺指導指導。”
“你也知道,我頭一迴搞工程,之前被楊支書罵死了。吳老板您給指點指點,也算是造福村裏未來的孩子們……”
為了防止對方說出更加肉麻的話來,吳遠不等對方說完,便揚揚手道:“走,進去看看。”
張永成迫不及待地頭前領路,吳遠緊緊跟隨。
南邊半塊高地上,看得出來數次更改的痕跡,先前挖歪了的壟溝痕跡還在。
平白浪費了不少的工時。
如今幾番更改,倒是沒大礙。
隻是吳遠看了一圈,迴頭問道:“學校地勢這麽高,一旦下雨,水往哪兒排?”
“嗯啊?”張永成原本連連嗯個不停地打哈哈,一聽這話,頓時愕然道:“排水溝?需要那個嗎?”
這年頭家裏蓋房子,也是不考慮太多排水方麵的因素。
以至於大雨滂沱之下,屋頂的雨水傾瀉而下,淌得滿院子都是。
這在農村大多數人家不是什麽新鮮事。
張永成想不到這一點,也不奇怪。
於是吳遠點點頭道:“如果下雨水排不出去,那學校地勢墊這麽高,不是白搭了?”
張永成一臉凝重地點點頭道:“說的有道理哦!要不說還是吳老板您高明哪!得虧我請你過來看看咯……”
為了避免更多的彩虹屁從對方口裏說出來,吳遠果斷打斷道:“排水可以有很多方案,比如沿著中心這條主幹道兩邊,各挖一個排水溝,引到院牆外去,再改道。或者……”
吳遠一連說了好幾個方案,張永成聽到最後,竟然直接問道:“吳老板,您就直接說,哪種最省錢吧?”
這小子,果然是奸商本色。
第350章 村裏頭辦事的潛規則
跟張永成說了一通,也不管他聽沒聽進去,吳遠抬腳就走。
結果張豔見狀跑過來道:“師父,你家裏有什麽農活沒幹?俺去幫你隨手幹了,你這麽大個老板,還親自扛著鐵鍬下地,不合適。”
吳遠笑說:“我就是去掃掃墓,不是什麽農活。”
張豔當即恍悟道:“那俺代替不了,迴去幹活了。”
“去吧。”
離開村辦小學的工地,吳遠信步閑庭地來到老爺子和老太太陵寢的地頭。
這裏原本是一片麥田,到了夏季會因為不易上水改種黃豆什麽的,現在統統被鏟掉了,退田種桑了。
隻是桑樹才種了一半,距離墳頭還挺遠。
本就是麥田的地裏,其實沒多少雜草,連原本的麥苗都被鏟光了,就更顯得光禿禿了。
隻有偶爾一兩撮麥苗被埋在土裏,依舊堅強地從旁邊斜著鑽出來,展示出頑強的生命力。
但,這也白搭。
因為下一刻,它們就被吳遠一鍬鏟起,直接揚了。
就這樣轉了一圈,吳遠覺著動靜不小,可能吵到了地下長眠的祖先們。
於是將鐵鍬往地裏一插,站在尋常過來燒紙的地方,開始念叨道:“各位祖先,爺爺,奶奶,爹,娘,我來給你們上墳了。”
“順便呢,我想把你們的住地弄得好一點,風光一點,就是不知道各位先人喜歡什麽樣。這樣吧,幹脆你們商量一下,商量好了,給我托個夢,我也好有個章程……”
春風正疾,帶走了吳遠的碎碎念。
也不知道老吳家的先人們聽沒聽見。
但吳遠整的差不多了,就扛著鐵鍬從地的西頭上了田壟,再往前走。
這就走到了村部西邊的那條道上了。
結果走著走著,正碰上張老四扛著鐵鍬打南頭過來。
這避無可避的,自然就遇上了。
既然換地的事兒,已經交給老丈人全權處理了,那吳遠也就不打算直接參與,跟張老四也就點個頭,打個招唿完事。
然而,沒想到張老四卻主動掏煙出來道:“吳老板,聽說你想跟俺家換那塊地?”
看來老支書已經跟他提過這事了。
吳遠自是大大方方地承認說:“沒錯,我打算簡單修葺一下,還請四哥通融一二。”
哥都叫上了,吳遠自認態度已經到位了。
不料張老四一臉便秘地道:“通融是可以通融,隻是老支書家那塊地,還不如我家那塊呢。”
吳遠直截了當地問道:“那你看上那塊地了?”
張老四討了個巧道:“我家那口子看上您家那塊地了。”
指的正是吳遠家裏的那幾分地,村道北岸,緊挨著河渠那一塊。
其實也難怪張老四看上了自家的那塊地。
前些年三姐吳秀華過來幫種的時候,肥料沒少下,土裏絕對夠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