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看著老丈人的手勢道:“500萬?”
楊支書點點頭。
吳遠一臉輕鬆地道:“爹,問題不大。”
他的目標是銷售額5000萬,這裏頭利潤起碼得占上一半。
楊支書臉色一凜,“那真得趕緊稀釋各村的股份占比,省得分得太多,把他們胃口養大了。”
吳遠沒有多說。
這個事,隨著他今後追加投資的增多,自然就在稀釋了。
問題不大。
爺倆路過吳遠家和老董家中間的社場,楊支書指著這塊大空地道:“明年村辦小學,打算起在這裏,你看怎麽樣?”
這和吳遠印象裏沒有什麽變化。
村辦小學成立後,還真從這裏走出好幾個大學生。
直到20年以後,才陸陸續續因為鄉村師生數量的銳減,而被撤並。
但好歹這20年之內,村裏的適齡孩子是幸福的。
不用再跑那麽遠,到鄉裏去上學。
至於師資力量的城鄉差異,這一點上,是難免的。
但是金子總會發光。
在內卷還不那麽慘烈的時代裏,優秀的學生依舊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挺好的,爹。”
隔天一早。
幾輛空空如也的解放牌開車,一口氣開進了村部工廠院裏。
看得財務室的裴娜和趙果麵麵相覷。
“果果,昨天咱們家具不是庫存清空了麽?怎麽還有車來拉貨?”
“就是呀,我也奇怪呢。”
趙果起身出門去問,就聽車上下來的司機師傅道:“我們是來搬家的。吳老板的意思,利用這兩天時間,全部搬到新廠區辦公。”
趙果轉身,看見裴娜和袁濤都跟著二臉興奮。
司機師傅緊接著道:“不過你們財務室、市場部,跟著食堂一起,最後搬。”
第246章 喬遷新廠,新廠新氣象
當天下午。
千等萬等的,終於等到財務室、市場部搬家了。
趙果帶著裴娜、袁濤,押著財務室那幾張桌椅板凳,書櫃和煤爐煙囪,跟司機師傅擠在駕駛艙裏,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城東郊的新廠房。
隔著老遠就看到大門正對著一小片廣場,廣場正麵立了三根旗杆,後頭是一棟三層小樓。
樓頂支著盼盼家具廠五個大字。
這三層小樓,就是廠區的辦公樓了。
綠裙白牆,看著不太新鮮,但架不住一切都是新的。
財務室比村部隻大不小,而且專門裝了防盜門防盜窗了。
不過袁濤抱著煤爐和煙囪進屋,才發現傻眼了:“這放哪兒呀?這用不到了。”
因為小樓各個房間,統一安裝了土暖氣,和廠房的大鍋爐相連。
安全又放心。
至於各辦公室喝熱水,直接去鍋爐房裏打就好了。
連燒都不用燒了。
再不用每天煙熏火燎地自己生爐子了。
裴娜得意自矜地道:“真有點鳥槍換炮的意思喲。”
袁濤笑了笑。
趙果也沒說話,她開始忍不住懷念和老板同一間房子辦公的日子了。
聽著老板那霸氣的聲音,揮斥方遒的氣度,晚上睡覺都更香了。
等到辦公室裏收拾完,袁濤打外頭迴來道:“虧大了,聽說廠裏大廚做飯特好吃,中午那頓咱們也沒趕上。”
裴娜悄咪咪地道:“那咱們晚上加個班,能不能混頓飯吃?”
趙果這才一幅老前輩的姿態道:“瞧你們那出息!”
結果就聽袁濤道:“聽說是你們鄉裏的範大廚。”
趙果立刻話鋒一轉道:“加班加班,走,吃飯去。”
走出辦公樓。
左手邊是兩間並排的木工車間,相連著的是兩個縫紉車間。
而和辦公樓正對的是,宿舍區的兩層小樓,都是單間格局。
宿舍樓右手邊就是洗澡間,跟鍋爐房相連。
和鍋爐房相依的,是並排的後廚和食堂,足以容納上百號人同時用餐。
最後就是並排的兩間大庫房,一直延伸到廠門口。
剛好形成一個迴字形格局。
食堂裏燈火通明。
吃飯的人,還真不少。
尤其是老板吳遠也在,趙果仨人不由就加快了腳步,匯入人群之中。
此刻,吳遠正和師父喬四爺,連帶著三位工場的鍾師傅、姚師傅和彭師傅,一起吃工作餐。
“師父,幾位師傅,這邊你們習慣嗎?有什麽問題盡管提。”
鍾振遠連忙道:“吳老板,這條件比我們村裏強多了!既暖和,又有吃有喝,還有什麽問題?”
姚師傅也跟著附和道:“就是,過去大集體、生產隊,也比不上這般條件。”
上圩村的彭師傅就更進一步道:“吳老板,咱這邊還缺不缺人?村裏有幾個外地打工迴來的木匠,聽說您這邊招人,都挺想來的。”
“缺人,”吳遠轉向喬四爺道:“木工師傅這邊,找我師父喬四爺。”
“咱們年前生產任務還是挺重的,給大家創造一個好的生產環境,就是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把這個家具產能提升出去。讓盼盼這個家具品牌,真正在省內站穩腳跟!”
眾人齊齊附和道:“沒說的,吳老板!”
三位師傅吃完飯,就去忙了。
吳遠跟著喬四爺又說了幾句:“師父,搬到這裏來,木工師傅人數突破100大關,您更得受累著點,多管管了。”
喬四爺喟然道:“我真沒想到你發展這麽快。當年蓋大禮堂時,我以為帶的人就不老少了。結果跟你這一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隨即又補充道:“不過你放心,木工方麵的事,走不了我的眼。手藝不行的木匠,咱們寧缺毋濫。”
吳遠點頭道:“師父,話是這麽說。但咱們家具工序拆解之後,有些工序甚至不需要木匠出身,需要的是認真仔細。所以整個木工隊伍,你可以按照梯次化管理,把鍾師傅、姚師傅、彭師傅和幾位師兄也都利用起來,通過他們實現抓大放小式的管理。”
喬四爺沒有反對,沉吟道:“我琢磨琢磨。”
吃完晚飯,吳遠來到縫紉車間。
和木匠師傅100多人相比,縫紉這邊女工們沒那麽多,隻有70多人。
但其實也不少了。
席素素作為車間主任,也管得井井有條,至少縫紉車間已經最先進入生產狀態了。
見到吳遠出現,席素素連忙把手頭的活兒一口氣走完,這才跑出來。
“老板,姐妹們都已經投入生產了,您有什麽指示?”
結果吳遠不答反問道:“你是不是胖了點?”
一句話頓時讓席素素破了功,俏臉緋紅道:“剛才晚飯確實多吃了點,不都是為了晚上加班嘛!”
“好樣的!”吳遠隨即勉勵道:“不過加班歸加班,但要注意勞逸結合。宿舍都安排好了吧?”
席素素點點頭:“安排好了,條件比村裏好,大家都很滿意。”
“嗯,其他方麵有什麽不足的地方,讓大家盡管提。畢竟新廠區剛啟用,難免有不完善的地方。”
從縫紉車間出來,吳遠正碰上二叔楊國柱。
吳遠遞了根煙過去道:“二叔,這段日子,把你們累得夠嗆。”
楊國柱接過煙道:“這不是應該的麽?總算沒耽誤廠裏使用,我今晚迴去也能睡個好覺。”
“二叔辛苦了,”吳遠慰問道:“不過如今廠裏還有些收尾工作,廠裏女工又不少。為了這些女工的安全,二叔你多囑咐囑咐。”
楊國柱一臉凝重地道:“這倒是,那幫老爺們平時口花花慣了。不說一聲,真沒準能鬧出什麽事來。”
“從今兒起,二叔,你就是副廠長。施工方麵的工作結束後,家具生產、物流、市場方麵的事情,你也適當了解了解。”
楊國柱聞言,一臉躍躍欲試道:“小遠,你說我行麽?”
“二叔,你當然行!”吳遠解釋道:“二叔,你隻需要負責麵上的溝通協調,生產、物流、市場、財務具體事情,都有專人負責。等明兒,我把你介紹給他們!”
楊國柱重重地一點頭道:“行,你覺著我行,那我就先幹著!”
第247章 你有膽幹,我就有膽跟!
楊支書點點頭。
吳遠一臉輕鬆地道:“爹,問題不大。”
他的目標是銷售額5000萬,這裏頭利潤起碼得占上一半。
楊支書臉色一凜,“那真得趕緊稀釋各村的股份占比,省得分得太多,把他們胃口養大了。”
吳遠沒有多說。
這個事,隨著他今後追加投資的增多,自然就在稀釋了。
問題不大。
爺倆路過吳遠家和老董家中間的社場,楊支書指著這塊大空地道:“明年村辦小學,打算起在這裏,你看怎麽樣?”
這和吳遠印象裏沒有什麽變化。
村辦小學成立後,還真從這裏走出好幾個大學生。
直到20年以後,才陸陸續續因為鄉村師生數量的銳減,而被撤並。
但好歹這20年之內,村裏的適齡孩子是幸福的。
不用再跑那麽遠,到鄉裏去上學。
至於師資力量的城鄉差異,這一點上,是難免的。
但是金子總會發光。
在內卷還不那麽慘烈的時代裏,優秀的學生依舊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挺好的,爹。”
隔天一早。
幾輛空空如也的解放牌開車,一口氣開進了村部工廠院裏。
看得財務室的裴娜和趙果麵麵相覷。
“果果,昨天咱們家具不是庫存清空了麽?怎麽還有車來拉貨?”
“就是呀,我也奇怪呢。”
趙果起身出門去問,就聽車上下來的司機師傅道:“我們是來搬家的。吳老板的意思,利用這兩天時間,全部搬到新廠區辦公。”
趙果轉身,看見裴娜和袁濤都跟著二臉興奮。
司機師傅緊接著道:“不過你們財務室、市場部,跟著食堂一起,最後搬。”
第246章 喬遷新廠,新廠新氣象
當天下午。
千等萬等的,終於等到財務室、市場部搬家了。
趙果帶著裴娜、袁濤,押著財務室那幾張桌椅板凳,書櫃和煤爐煙囪,跟司機師傅擠在駕駛艙裏,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城東郊的新廠房。
隔著老遠就看到大門正對著一小片廣場,廣場正麵立了三根旗杆,後頭是一棟三層小樓。
樓頂支著盼盼家具廠五個大字。
這三層小樓,就是廠區的辦公樓了。
綠裙白牆,看著不太新鮮,但架不住一切都是新的。
財務室比村部隻大不小,而且專門裝了防盜門防盜窗了。
不過袁濤抱著煤爐和煙囪進屋,才發現傻眼了:“這放哪兒呀?這用不到了。”
因為小樓各個房間,統一安裝了土暖氣,和廠房的大鍋爐相連。
安全又放心。
至於各辦公室喝熱水,直接去鍋爐房裏打就好了。
連燒都不用燒了。
再不用每天煙熏火燎地自己生爐子了。
裴娜得意自矜地道:“真有點鳥槍換炮的意思喲。”
袁濤笑了笑。
趙果也沒說話,她開始忍不住懷念和老板同一間房子辦公的日子了。
聽著老板那霸氣的聲音,揮斥方遒的氣度,晚上睡覺都更香了。
等到辦公室裏收拾完,袁濤打外頭迴來道:“虧大了,聽說廠裏大廚做飯特好吃,中午那頓咱們也沒趕上。”
裴娜悄咪咪地道:“那咱們晚上加個班,能不能混頓飯吃?”
趙果這才一幅老前輩的姿態道:“瞧你們那出息!”
結果就聽袁濤道:“聽說是你們鄉裏的範大廚。”
趙果立刻話鋒一轉道:“加班加班,走,吃飯去。”
走出辦公樓。
左手邊是兩間並排的木工車間,相連著的是兩個縫紉車間。
而和辦公樓正對的是,宿舍區的兩層小樓,都是單間格局。
宿舍樓右手邊就是洗澡間,跟鍋爐房相連。
和鍋爐房相依的,是並排的後廚和食堂,足以容納上百號人同時用餐。
最後就是並排的兩間大庫房,一直延伸到廠門口。
剛好形成一個迴字形格局。
食堂裏燈火通明。
吃飯的人,還真不少。
尤其是老板吳遠也在,趙果仨人不由就加快了腳步,匯入人群之中。
此刻,吳遠正和師父喬四爺,連帶著三位工場的鍾師傅、姚師傅和彭師傅,一起吃工作餐。
“師父,幾位師傅,這邊你們習慣嗎?有什麽問題盡管提。”
鍾振遠連忙道:“吳老板,這條件比我們村裏強多了!既暖和,又有吃有喝,還有什麽問題?”
姚師傅也跟著附和道:“就是,過去大集體、生產隊,也比不上這般條件。”
上圩村的彭師傅就更進一步道:“吳老板,咱這邊還缺不缺人?村裏有幾個外地打工迴來的木匠,聽說您這邊招人,都挺想來的。”
“缺人,”吳遠轉向喬四爺道:“木工師傅這邊,找我師父喬四爺。”
“咱們年前生產任務還是挺重的,給大家創造一個好的生產環境,就是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把這個家具產能提升出去。讓盼盼這個家具品牌,真正在省內站穩腳跟!”
眾人齊齊附和道:“沒說的,吳老板!”
三位師傅吃完飯,就去忙了。
吳遠跟著喬四爺又說了幾句:“師父,搬到這裏來,木工師傅人數突破100大關,您更得受累著點,多管管了。”
喬四爺喟然道:“我真沒想到你發展這麽快。當年蓋大禮堂時,我以為帶的人就不老少了。結果跟你這一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隨即又補充道:“不過你放心,木工方麵的事,走不了我的眼。手藝不行的木匠,咱們寧缺毋濫。”
吳遠點頭道:“師父,話是這麽說。但咱們家具工序拆解之後,有些工序甚至不需要木匠出身,需要的是認真仔細。所以整個木工隊伍,你可以按照梯次化管理,把鍾師傅、姚師傅、彭師傅和幾位師兄也都利用起來,通過他們實現抓大放小式的管理。”
喬四爺沒有反對,沉吟道:“我琢磨琢磨。”
吃完晚飯,吳遠來到縫紉車間。
和木匠師傅100多人相比,縫紉這邊女工們沒那麽多,隻有70多人。
但其實也不少了。
席素素作為車間主任,也管得井井有條,至少縫紉車間已經最先進入生產狀態了。
見到吳遠出現,席素素連忙把手頭的活兒一口氣走完,這才跑出來。
“老板,姐妹們都已經投入生產了,您有什麽指示?”
結果吳遠不答反問道:“你是不是胖了點?”
一句話頓時讓席素素破了功,俏臉緋紅道:“剛才晚飯確實多吃了點,不都是為了晚上加班嘛!”
“好樣的!”吳遠隨即勉勵道:“不過加班歸加班,但要注意勞逸結合。宿舍都安排好了吧?”
席素素點點頭:“安排好了,條件比村裏好,大家都很滿意。”
“嗯,其他方麵有什麽不足的地方,讓大家盡管提。畢竟新廠區剛啟用,難免有不完善的地方。”
從縫紉車間出來,吳遠正碰上二叔楊國柱。
吳遠遞了根煙過去道:“二叔,這段日子,把你們累得夠嗆。”
楊國柱接過煙道:“這不是應該的麽?總算沒耽誤廠裏使用,我今晚迴去也能睡個好覺。”
“二叔辛苦了,”吳遠慰問道:“不過如今廠裏還有些收尾工作,廠裏女工又不少。為了這些女工的安全,二叔你多囑咐囑咐。”
楊國柱一臉凝重地道:“這倒是,那幫老爺們平時口花花慣了。不說一聲,真沒準能鬧出什麽事來。”
“從今兒起,二叔,你就是副廠長。施工方麵的工作結束後,家具生產、物流、市場方麵的事情,你也適當了解了解。”
楊國柱聞言,一臉躍躍欲試道:“小遠,你說我行麽?”
“二叔,你當然行!”吳遠解釋道:“二叔,你隻需要負責麵上的溝通協調,生產、物流、市場、財務具體事情,都有專人負責。等明兒,我把你介紹給他們!”
楊國柱重重地一點頭道:“行,你覺著我行,那我就先幹著!”
第247章 你有膽幹,我就有膽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