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水缸旁一放,就道:“媽,晚上你拎迴去,給爹添個下酒菜。”
劉慧正抱著外孫子不撒手,聞言道:“要添你添去,我哪有那功夫管他個老頭子。”
好嘛,有了外孫外孫女,連老頭子都不要了。
“對咯,你爹說了,趕緊給孩子取好名字,去把戶口上了。”
楊落雁聞言附和道:“這事得抓緊,都滿月了,不能連個名字都沒有。”
“那我這就去翻翻字典。”
這一翻,就翻到了中午。
鼻翼間嗅到飯菜的響起,耳邊響起倆孩子哭鬧二重唱。
娘倆又顧孩子,又顧做飯,弄得手忙腳亂。
這時候,又開始為‘誰先吃飯’這事,較上勁了。
“媽,你先吃。我給倆孩子喂點奶就好了。”
“我吃什麽吃?我是來吃飯的?聽媽的,你先去吃,吃完了才有營養喂孩子。”
正爭執間,就聽吳遠悠悠道:“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大閨女取名為月,小兒子取名江。但月亮的月太普通了,用王字旁的玥,吳玥就正好。”
劉慧一聽,就開始哄著懷裏的外孫女道:“玥玥,咱不哭了。一會媽媽就給喂,想吃多少吃多少。”
楊落雁一邊敞開懷喂奶,一邊喃喃道:“吳江,吳玥,挺好噯。這是你翻字典翻出來的?”
隨即就埋頭恰恰兒子的臉蛋道:“兒子,你有名字啦,吳江,小江。”
也真是奇了怪了。
倆孩子聽到自己名字,登時就不哭了。
眾人立刻抓緊吃飯。
吃完飯,吳遠剛想搭把手收拾,就被楊落雁攆著道:“你別插手了,快去給孩子把戶口報了。”
吳遠把兩條新鮮的青魚,往車把頭上一掛,晃悠悠直奔老丈人家。
楊支書正把李會計、老許頭都叫在自己家裏,開著小會。
見吳遠到來,一聽說吳江和吳玥這倆名字,直說起的挺好,立刻把村裏證明開了,讓吳遠拿去鄉裏派出所上戶口。
上完戶口,從派出所出來,吳遠直接去了三姐家。
熊剛不在,倆孩子還沒放學,隻有吳秀華在家裏洗洗嘮嘮。
一聽吳遠是來上戶口的,吳秀華分外高興,又聽了吳玥、吳江這倆名字,喃喃地重複了好幾遍,這才頗感欣慰道:“老吳家後繼有人了,咱爹咱娘泉下有知,也該高興。”
說著說著就有些傷感。
吳遠連忙岔開話題道:“三姐夫如今在鄉裏,幹的還順利不?”
“鄉水利站站長,挺好。咱鄉靠著大運河,水利設施不少。他幹得挺帶勁,村裏新支書還沒選出來,暫時也能說得上話。”
“那行,有事隨時跟我說。”
吳遠再三叮囑。
如今他給三姐錢,死活給不出去。
隻能在三姐夫這事業上,稍微幫襯幫襯了。
臨走時,吳秀華從院子裏逮了兩隻老母雞,叫吳遠提迴去給媳婦補補。
吳遠說什麽也不肯收。
楊落雁現在營養足夠,身材正好。
懷孕長了些肉,全都長到該長的地方了。
就很恰到好處。
不用減,自然也不用補。
補了,反而會破壞這種完美。
可惜吳遠堅持到最後,也沒拗過三姐,悶悶地提上迴了家,邊走邊琢磨,該怎麽貼補三姐家點。
迴到家,都近下傍晚了。
吳遠把兩隻老母雞放下來,發現院子裏還有拴著腿的四五隻雞。
不僅如此,走廊下堆了一排的白菜和蘿卜,晾繩下還掛了好幾塊臘肉。
第56章 舍小財,辦大事,是個人才
“這不坑人呢麽?”
吳遠待在廊簷底下,喃喃地埋怨了一句。
楊落雁抱著小江,聞聲從屋裏出來:“怎麽坑人了?”
“哦,我是說,這麽多白菜蘿卜,還得挖個地窖藏起來。坑人!”
吳遠隨口應付了一句。
“咱家正缺這個呢。”楊落雁不疑有他,“你二舅家表姐專程拉過來的。”
“上圩村那個?”
“對對對。”
“哦,那是顧媛表姐。”
趁著楊落雁把名字跟腦海中的那張臉對上的空隙,吳遠又指著那些臘肉和雞問:“這些呢?”
“臘肉是明軍媳婦豔兒拎來的。至於這些雞,是西邊董二家媳婦的。”
“董二媳婦?”吳遠微微訝異,兩家很多年沒說過話來,一下子送這麽多雞過來,還真讓人有些揣摩不透。
楊落雁緊跟著補充道:“說是這些雞總吃咱家地裏的菜,索性就送給咱家養了。”
吳遠點頭:“他家雞是沒少吃咱家的菜,趕明兒都宰了燉湯。”
楊落雁連忙攔著:“宰了幹什麽?我還想養著呢。”
吳遠指著自己帶迴來的兩隻道:“連著我三姐讓帶迴來的兩隻一起養?”
“嗯嗯。”
“那直接把雞放到豬圈裏去,迴頭我找張網一罩就齊活了。”
“那網你也不用找了,我媽說家裏就有,你歇會就去拿迴來。”
歇是不可能歇的。
年紀輕輕的,歇什麽歇。
吳遠先把白菜蘿卜全都搬到東屋裏,再從草垛子裏扒拉來一些稻草蓋上。
傍晚天寒地凍的,根本挖不動土,更何況是地窖了。
隻能先這樣放屋裏。
等天暖了,趁著中午那會兒再挖。
忙活完這一遭,吳遠就從堂屋櫃子裏找了兩瓶沒開封的洋河大曲帶上,直奔楊支書家。
一口氣騎到院子裏,大黑衝他直搖尾巴,顯然是知道他在這家的地位。
吳遠支好車子,就見老丈人披著中山裝罩著的棉襖從堂屋裏出來。
“這麽晚幹什麽來了?上戶口遇到麻煩了?”說話間,楊支書就看到吳遠車頭那兩瓶酒:“怎麽又帶東西來了,這早上剛帶的兩條魚。”
吳遠把酒拎下來解釋道:“這都是昨天滿月酒剩下的,擱家裏我又不喝。”
“吃呢沒?”
“沒,我剛上戶口迴到家。鄰居和我三姐送了幾隻雞給落雁燉湯補身子,落雁非要養著,媽說你有那種養雞的網子,叫我過來拿。”
“一會我拿給你。別急著走,過來陪我喝點。”
吳遠進屋一看,好家夥,二兩花生,這就喝上了?
“爹,你先等等,我去做個水煮魚,一會就好。”
“費那事幹啥,咱爺倆也沒外人。”
“那青魚擱一夜,也差不多要凍死,不如趁新鮮吃了。別著急,爹,一會就好。”
其實,這倒不是什麽新鮮不新鮮的事兒。
實在是吳遠太不落忍了。
丈母娘為了給親閨女帶孩子,徹底把老頭子撂了呀。
好在一盆水煮魚,對於吳遠來說,早就是駕輕就熟的事兒。
爺倆就這樣一邊燒魚,一邊聊著。
等到在堂屋坐下來,桌上不僅多了盆香噴噴的水煮魚,還多了碟開胃養胃的山楂糕。
吳遠給老丈人甄上滿滿一杯,小三錢的杯子。
還事先聲明道:“爹,咱有言在先。今天就這樣的杯子,三杯,多一滴都不喝了。”
楊支書端起杯來,邀著小女婿,語氣卻有些敷衍道:“聽你的,先幹了這杯。”
吳遠這才把自己也倒滿,卻沒端起來碰杯道:“爹,先吃點熱的,暖暖腸胃,墊補墊補。不然這酒一下肚,太傷腸胃了。”
“喝個酒忒不爽利!”楊支書嘴上說著,手上依舊放下酒杯,摸起筷子,在桌上對對齊,夾了塊白嫩嫩的水煮魚吃起來。
這一吃,就停不下來。
直到肚子裏有了半飽,這才恍然記起:“咱爺倆這酒還沒喝呢。”
於是一杯酒下了肚,楊支書對寶貝女婿終於進入了正題。
“工場的事兒,你真打定主意,拿出百分之五的股份,分給四個村?”
劉慧正抱著外孫子不撒手,聞言道:“要添你添去,我哪有那功夫管他個老頭子。”
好嘛,有了外孫外孫女,連老頭子都不要了。
“對咯,你爹說了,趕緊給孩子取好名字,去把戶口上了。”
楊落雁聞言附和道:“這事得抓緊,都滿月了,不能連個名字都沒有。”
“那我這就去翻翻字典。”
這一翻,就翻到了中午。
鼻翼間嗅到飯菜的響起,耳邊響起倆孩子哭鬧二重唱。
娘倆又顧孩子,又顧做飯,弄得手忙腳亂。
這時候,又開始為‘誰先吃飯’這事,較上勁了。
“媽,你先吃。我給倆孩子喂點奶就好了。”
“我吃什麽吃?我是來吃飯的?聽媽的,你先去吃,吃完了才有營養喂孩子。”
正爭執間,就聽吳遠悠悠道:“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大閨女取名為月,小兒子取名江。但月亮的月太普通了,用王字旁的玥,吳玥就正好。”
劉慧一聽,就開始哄著懷裏的外孫女道:“玥玥,咱不哭了。一會媽媽就給喂,想吃多少吃多少。”
楊落雁一邊敞開懷喂奶,一邊喃喃道:“吳江,吳玥,挺好噯。這是你翻字典翻出來的?”
隨即就埋頭恰恰兒子的臉蛋道:“兒子,你有名字啦,吳江,小江。”
也真是奇了怪了。
倆孩子聽到自己名字,登時就不哭了。
眾人立刻抓緊吃飯。
吃完飯,吳遠剛想搭把手收拾,就被楊落雁攆著道:“你別插手了,快去給孩子把戶口報了。”
吳遠把兩條新鮮的青魚,往車把頭上一掛,晃悠悠直奔老丈人家。
楊支書正把李會計、老許頭都叫在自己家裏,開著小會。
見吳遠到來,一聽說吳江和吳玥這倆名字,直說起的挺好,立刻把村裏證明開了,讓吳遠拿去鄉裏派出所上戶口。
上完戶口,從派出所出來,吳遠直接去了三姐家。
熊剛不在,倆孩子還沒放學,隻有吳秀華在家裏洗洗嘮嘮。
一聽吳遠是來上戶口的,吳秀華分外高興,又聽了吳玥、吳江這倆名字,喃喃地重複了好幾遍,這才頗感欣慰道:“老吳家後繼有人了,咱爹咱娘泉下有知,也該高興。”
說著說著就有些傷感。
吳遠連忙岔開話題道:“三姐夫如今在鄉裏,幹的還順利不?”
“鄉水利站站長,挺好。咱鄉靠著大運河,水利設施不少。他幹得挺帶勁,村裏新支書還沒選出來,暫時也能說得上話。”
“那行,有事隨時跟我說。”
吳遠再三叮囑。
如今他給三姐錢,死活給不出去。
隻能在三姐夫這事業上,稍微幫襯幫襯了。
臨走時,吳秀華從院子裏逮了兩隻老母雞,叫吳遠提迴去給媳婦補補。
吳遠說什麽也不肯收。
楊落雁現在營養足夠,身材正好。
懷孕長了些肉,全都長到該長的地方了。
就很恰到好處。
不用減,自然也不用補。
補了,反而會破壞這種完美。
可惜吳遠堅持到最後,也沒拗過三姐,悶悶地提上迴了家,邊走邊琢磨,該怎麽貼補三姐家點。
迴到家,都近下傍晚了。
吳遠把兩隻老母雞放下來,發現院子裏還有拴著腿的四五隻雞。
不僅如此,走廊下堆了一排的白菜和蘿卜,晾繩下還掛了好幾塊臘肉。
第56章 舍小財,辦大事,是個人才
“這不坑人呢麽?”
吳遠待在廊簷底下,喃喃地埋怨了一句。
楊落雁抱著小江,聞聲從屋裏出來:“怎麽坑人了?”
“哦,我是說,這麽多白菜蘿卜,還得挖個地窖藏起來。坑人!”
吳遠隨口應付了一句。
“咱家正缺這個呢。”楊落雁不疑有他,“你二舅家表姐專程拉過來的。”
“上圩村那個?”
“對對對。”
“哦,那是顧媛表姐。”
趁著楊落雁把名字跟腦海中的那張臉對上的空隙,吳遠又指著那些臘肉和雞問:“這些呢?”
“臘肉是明軍媳婦豔兒拎來的。至於這些雞,是西邊董二家媳婦的。”
“董二媳婦?”吳遠微微訝異,兩家很多年沒說過話來,一下子送這麽多雞過來,還真讓人有些揣摩不透。
楊落雁緊跟著補充道:“說是這些雞總吃咱家地裏的菜,索性就送給咱家養了。”
吳遠點頭:“他家雞是沒少吃咱家的菜,趕明兒都宰了燉湯。”
楊落雁連忙攔著:“宰了幹什麽?我還想養著呢。”
吳遠指著自己帶迴來的兩隻道:“連著我三姐讓帶迴來的兩隻一起養?”
“嗯嗯。”
“那直接把雞放到豬圈裏去,迴頭我找張網一罩就齊活了。”
“那網你也不用找了,我媽說家裏就有,你歇會就去拿迴來。”
歇是不可能歇的。
年紀輕輕的,歇什麽歇。
吳遠先把白菜蘿卜全都搬到東屋裏,再從草垛子裏扒拉來一些稻草蓋上。
傍晚天寒地凍的,根本挖不動土,更何況是地窖了。
隻能先這樣放屋裏。
等天暖了,趁著中午那會兒再挖。
忙活完這一遭,吳遠就從堂屋櫃子裏找了兩瓶沒開封的洋河大曲帶上,直奔楊支書家。
一口氣騎到院子裏,大黑衝他直搖尾巴,顯然是知道他在這家的地位。
吳遠支好車子,就見老丈人披著中山裝罩著的棉襖從堂屋裏出來。
“這麽晚幹什麽來了?上戶口遇到麻煩了?”說話間,楊支書就看到吳遠車頭那兩瓶酒:“怎麽又帶東西來了,這早上剛帶的兩條魚。”
吳遠把酒拎下來解釋道:“這都是昨天滿月酒剩下的,擱家裏我又不喝。”
“吃呢沒?”
“沒,我剛上戶口迴到家。鄰居和我三姐送了幾隻雞給落雁燉湯補身子,落雁非要養著,媽說你有那種養雞的網子,叫我過來拿。”
“一會我拿給你。別急著走,過來陪我喝點。”
吳遠進屋一看,好家夥,二兩花生,這就喝上了?
“爹,你先等等,我去做個水煮魚,一會就好。”
“費那事幹啥,咱爺倆也沒外人。”
“那青魚擱一夜,也差不多要凍死,不如趁新鮮吃了。別著急,爹,一會就好。”
其實,這倒不是什麽新鮮不新鮮的事兒。
實在是吳遠太不落忍了。
丈母娘為了給親閨女帶孩子,徹底把老頭子撂了呀。
好在一盆水煮魚,對於吳遠來說,早就是駕輕就熟的事兒。
爺倆就這樣一邊燒魚,一邊聊著。
等到在堂屋坐下來,桌上不僅多了盆香噴噴的水煮魚,還多了碟開胃養胃的山楂糕。
吳遠給老丈人甄上滿滿一杯,小三錢的杯子。
還事先聲明道:“爹,咱有言在先。今天就這樣的杯子,三杯,多一滴都不喝了。”
楊支書端起杯來,邀著小女婿,語氣卻有些敷衍道:“聽你的,先幹了這杯。”
吳遠這才把自己也倒滿,卻沒端起來碰杯道:“爹,先吃點熱的,暖暖腸胃,墊補墊補。不然這酒一下肚,太傷腸胃了。”
“喝個酒忒不爽利!”楊支書嘴上說著,手上依舊放下酒杯,摸起筷子,在桌上對對齊,夾了塊白嫩嫩的水煮魚吃起來。
這一吃,就停不下來。
直到肚子裏有了半飽,這才恍然記起:“咱爺倆這酒還沒喝呢。”
於是一杯酒下了肚,楊支書對寶貝女婿終於進入了正題。
“工場的事兒,你真打定主意,拿出百分之五的股份,分給四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