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去的路上,楊落雁絲毫不受影響。


    她隻是有些擔心丈夫。


    出門在外,能不能吃好,能不能睡好。


    自己和肚子裏的孩子,可都指望著他呢。


    楊支書什麽都沒說。


    他準備等吳遠打來電話,再問問。


    這一等就是兩天。


    直到下午一通電話打過來,操著熟悉的北崗口音。


    “喂,是梨園村村支部嗎?”


    “吳遠?我是你爹。”


    “爹呀,落雁還好吧,家裏都還好吧?”


    “家裏都挺好的,你打算什麽時候迴來?”


    “爹,你也對我不放心?”


    “少拐彎抹角的,你跟我說實話。”


    “爹,我可能要過一陣子。最慢倆個月,最快一個月。”


    “你是真樂不思蜀了?拋下落雁大著個肚子不管,一去就是兩個月?”


    “爹,我是想給落雁和孩子蓋小洋樓。現在國庫券行情非同一般,機不可失。再說我那工場剛走上正規,還有發展壯大的空間,我也不可能輕易放棄。更何況,我要是真想拋棄落雁,又何必讓她跟你講這事。”


    這話,楊支書總算信了。


    有誌向的男人可能隨便放棄女人,但不會輕易放棄事業。


    掛了電話,吳遠長出一口氣。


    得虧當初出門的時候,先斬後奏,沒去跟楊支書商量。


    他老人家為了閨女著想,根本說不通。


    搖搖頭,就見馬明軍追上來問:“師父,咱們接下來去哪?”


    吳遠掏出根煙來,在鼻尖嗅了嗅。


    馬明軍想要給他點上,他拒絕了。


    在家為了應酬,他才會抽上幾根,否則他對香煙沒癮。


    姑蘇肯定是不用去了,那裏價格本來就高,利潤空間雖然有,但低了些。


    而且因為價格高的緣故,實際上流通出讓的國庫券也沒那麽多,沒那麽迫切。


    於是交了電話費的同時,順手買了幾份報紙。


    師徒倆坐在街邊翻看。


    半個鍾頭後,吳遠起身道:“這次,我們去合市。”


    馬明軍疑惑道:“徽省的合市?這麽遠?”


    吳遠沒有迴答,大步流星地走上街邊,攔了輛出租車。


    馬明軍慌忙跟上去。


    路上有旁人的時候,他一般不多嘴,不多問。


    這也是吳遠喜歡他的地方。


    直到他百無聊賴地翻著手裏沒扔的報紙,以他那小學文化艱難地掠過一個又一個新聞標題。


    終於在一則新聞報道中,看到了‘合市’的字眼。


    原來合市是這次被開放國庫券私人流通交易的六大試點城市之一。


    這可能是師父選擇合市的原因之一。


    更深層次的原因,馬明軍想不出來。


    但這對吳遠來說,不是難事。


    很明顯,國庫券的價值高低、流通好壞,和城市的發達程度有關。


    而合市是這批試點城市之中,最欠發達的地方。


    國庫券價值被低估的可能性極大。


    火車叮叮咣咣,晃晃悠悠地抵達合市火車站,又是後半夜了。


    師徒倆在火車站眯了幾個小時,等到天明才在外麵吃了早飯,而後開始在合市城裏溜達。


    先找到工行一問,銀行櫃員以為來了傻子,能幫行裏解決賣不出去的國庫券額度了。


    結果對方一聽,行裏還有十多萬額度,若所有思地就走了。


    果然是個窮鬼。


    離開工行的吳遠,並不是窮鬼。


    而是他從合市這邊國庫券滯銷的情況察覺到,民間國庫券流通的價格隻會更低。


    跟北崗那邊一樣。


    於是就到機關附近打聽,給看門大爺塞點煙,多方打聽。


    如此塞出去幾包煙後,還真包圓了幾個冷衙門被攤銷下來的國庫券。


    收購價,九四折。


    第29章 我不創造神話,隻複製神話


    一來一迴,省了8塊錢成本價,馬明軍已經驚呆了。


    實際上,不止如此。


    省下來的成本價,又能收購更多的國庫券,進而增加利潤率。


    換算下來,每100塊現錢收購的國庫券,能掙19塊錢的淨利潤。


    吳遠留出200多塊車票錢,僅僅用半天時間,就把剩下的16500塊全換成了國庫券。


    來晚的機關工作人員,眼見吳遠不收了,不由扼腕歎息。


    吳遠連忙表示:“這樣吧,你們等我信。我迴去跟老板說說,看他願不願意多收點。”


    亟待出手國庫券的機關人員,連連感謝。


    就差把吳遠當親人了。


    馬明軍麵無表情,內心卻忍不住想笑。


    哪有什麽老板?師父他自己就是最大的老板!


    就這樣,師徒倆往來於合市和上海。


    從最初的夜宿火車站,到在吳宮大酒店以及合市的招待所各自定了一個長包房。


    從最初的隻擠硬座票,到後來隻買特快軟臥,兩個人四張票的那種。


    從最初的貼身縫褲兜,到後來光明正大地用公家人常用的手提包裝錢。


    不是師徒倆有錢膨脹了。


    而是,一來天氣越來越熱,單薄的衣服越來越藏不住錢。


    二來錢也越來越多,就算是冬天那裝扮,也壓根藏不住了。


    再加上時常在火車站安檢,破爛和巨款結合在一起,被車站警察談話了好幾次。


    既然藏不住,那就不藏了。


    吳遠幹脆給自己置辦了幾身公家人的裝扮,中山裝,白襯衫,黑眼鏡,油光鋥亮的皮鞋,以及一絲不苟的發型。


    配上機關常見的手提包,讓人一看就覺得,這人是替公家辦事的。


    公家的錢,你也敢盯?


    那不是找死麽?


    另外順便給馬明軍置辦了兩身保鏢的行頭,墨鏡一戴,誰都不愛。


    特別冷酷。


    原本冷酷這種派頭,是馬明軍這種熱情的漢子,無論如何也裝不來了。


    可是,當他看著師父掙的錢,從2萬到10萬,再從10萬到20萬,那心早就麻木了。


    麻木的雙眼,帶著黑黑的墨鏡。


    妥妥的冷酷無疑了。


    然而吳遠並沒有在20萬停下來。


    師徒倆一直奔波到7月上旬,在上海和合市來迴倒騰二十多次,直到幾乎把合市明裏暗裏流通的國庫券一掃而空了。


    這才打算罷手。


    一旦有了罷手的打算,吳遠頓時歸心似箭,當下按照慣例給村部打了個電話,說明歸期。


    而後立刻安排馬明軍去退房離開。


    走到合市火車站的時候,馬明軍努了努嘴,衝前麵的一人倆保鏢的陣容道:“師父,你瞧,那人跟咱們差不多哎。”


    吳遠一看居中那人的麵孔,頓時有個大膽的猜想。


    這莫不是傳說中的楊百萬吧?


    在他的故事裏,的確是靠倒騰國庫券掙的第一桶金。


    從2萬到100萬,得了楊百萬的稱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奔跑的八零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奔跑的八零後並收藏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