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姐忍不住樂嗬嗬地笑。


    被專業人士誇,那感覺就是不一樣。


    笑完之後,又追問:“那麽小吳師傅,你除了這套高檔組合家具,還會做些什麽家具?”


    吳遠聞弦歌而知雅意:“陳大姐,不瞞您說。我剛結了婚,沒什麽能給媳婦的。所以就費盡腦筋,給她打了個婚床,做了個配套的席夢思床墊,冬夏兩用。”


    “我媳婦很感動,結婚時往來的親戚,也都說好,不少人都托我打一套給他們。”


    陳大姐一聽,蹭地來了興趣:“真的?”


    這時候吳遠再不知道趁熱打鐵,就傻了:“正好啊,我一會帶著賀師傅上家裏給床拍照。陳大姐你要是有興趣,可以跟我一起去看看。”


    “這,方便麽?”


    “沒什麽不方便的,陳大姐,您能光臨寒舍,是我們的榮幸。”


    “那我這就收拾收拾,跟你迴去看看。”


    陳大姐收拾好,又等了十多分鍾,賀老板這才拍完底片。


    一行三人,直奔梨園村。


    一路上,吳遠兩世為人的閱曆,跟陳大姐這樣的人,什麽話茬都能接得上。


    倒也聊得很開心。


    隻是到了梨園村地頭時,路上有些泥濘,陳大姐一不小心陷了一腳泥。


    即便如此,也沒影響她看席夢思婚床的興致。


    進了吳家院門。


    堂屋裏座談的三位姐姐,聞聲看了過來。


    灶房裏,幫楊落雁打下手的三姐吳秀華直接迎出門來。


    “喲,陳姐,什麽風把您給吹來了?”


    陳大姐明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道:“原來小吳師傅是你弟弟,瞧我這腦袋,早該想到的。”


    原來劉主任是水利局的辦公室主任。


    熊剛為人仗義,結交甚廣,之前就認識。


    一聽吳秀華介紹,堂屋裏的三位姐姐,也都是莫名驚詫。


    幺弟什麽時候不聲不響地跟水利局攀上關係了?


    寒暄之後,吳遠領著陳大姐、賀老板進了堂屋東廂。


    楊落雁是個勤快人,每天起床都把被子疊的整整齊齊,屋裏掃的幹幹淨淨。


    就連鋪在床墊上的床單,都是平平整整,沒有一絲褶皺。


    陳大姐一瞧見這床的床頭靠背以及四角的五金件,就忍不住喜歡。


    等到撤去床單,露出下麵的床墊來,更覺得眼前一亮。


    小吳師傅這床打的,比城裏人能買到的還漂亮,而且真材實料。


    “小吳師傅,這床我也要打一套,連床帶墊子。”


    “行啊,陳大姐。”


    陳大姐看完歡歡喜喜,離開東廂,留下空間給賀老板拍照。


    接著眾人又聊了一會。


    吳秀華想留陳大姐一起吃飯,結果沒留住。


    而且陳大姐臨走時,還特地包了10塊錢的紅包,算作是吳遠結婚遲到的賀禮了。


    錢雖不多,但是講究。


    吳遠推辭不掉,隻能收下,然後信誓旦旦地保證讓陳大姐睡上早日席夢思新床。


    第22章 一門仨徒弟,我成唐僧了


    送走了陳大姐,而後又送走了賀老板。


    做畫冊的事,先付了一半定金,說是一周後可取。


    這樣的速度,吳遠很滿意了。


    畢竟眼下是春節期間,很多地方都還放著假。


    迴到堂屋,三個姐姐對於陳大姐的來路,不停地追問。


    倒不是因為體製內人士多受追捧尊重,而是因為水利局的官員有多稀缺。


    北崗身為小縣城。


    沒多少傳統山村的林業資源,卻有著一條穿越縣城的大運河。


    過路的船隻不少,於是船閘就應運而生。


    相比於其他幹巴巴的單位,水利局絕對算得上有油水的好單位了。


    能跟這樣的單位領導巴上關係,老大、老二和老四怎能不對幺弟刮目相看?


    然而吳遠迴答很簡單。


    隻是他越是迴答的輕描淡寫,越是讓幾位姐姐覺得高深莫測,有所保留。


    而後再看見熊剛姍姍來遲,頓時忍不住後悔,沒讓自家那口子也過來一塊吃團圓飯了。


    灶房裏,藺苗苗一直陪著楊落雁準備著團圓飯。


    看著吳遠在外頭迎來送往,絲毫不亂的風範,便問:“舅母,舅舅帶來的人是你給介紹認識的嗎?”


    楊落雁搖搖頭:“當然不是,我都不認識。”


    旋即楊落雁強調了一句:“你舅舅本事大著呢,連我爹都對他另眼相看。”


    楊落雁明白,親爹固然是有扶自己這個小家一把的打算,但如此雷厲風行,還是頭一迴。


    歸根結底,是吳遠入了他老人家的法眼。


    “苗苗,你在城裏幹啥呢?”


    “在我爹上班的廠裏,占了個閑缺,工資隻有40多,都快開不出來了。過年時,什麽都沒有。舅母你呢?”


    “往年我在蠶桑站幫忙,一年到頭也就忙上四五個月。等過了年,我不準備去了,安安心心地幫你舅舅打下手,做些縫縫補補的零活。”


    “讓舅舅給你開工資!嘻嘻。”


    藺苗苗慫恿著道,結果正巧被進門的吳遠聽到了:“開什麽工資,我掙的錢,都是你舅母的。”


    “誰信呀?”藺苗苗吐了吐舌頭,做了個怪臉。


    站在灶台後的楊落雁話題一轉:“後天拜師儀式,需要準備些什麽?”


    吳遠思忖道:“不用特地準備,木匠的拜師儀式很簡單,頂多磕個頭,敬個茶。咱家沒那種茶盅,敬茶都能免了。”


    “喲喲喲,”藺苗苗一聽就忍不住調笑道:“舅舅,都有人拜你為師啦?”


    吳遠一臉得意,“不僅有,而且一來就是仨人。自己找上我的,三姐夫介紹的,還有老丈人介紹的。”


    藺苗苗直接來一句:“一門仨徒弟,那你不成唐僧啦?”


    哎喲,吳遠一愣,他是真沒想到這個梗。


    三姐夫熊剛介紹的趙寶俊,是他前世的二徒弟,跟馬明軍已經結婚、老大不小不同,這小子才17歲,剛算是成年,頭腦靈活,有幾分天賦。


    至於楊支書介紹來的朱六標,是村裏朱家的老六,今年也剛18歲。


    一門六兄弟,在村裏是個不小的勢力。


    楊支書把他介紹過來,多少有點通過綁定朱老六幫襯自己的意思。


    其實大可不必。


    前世他和朱老六不是師徒關係,卻也處的不錯。


    這家夥不知從哪兒學來的三板斧,倒也在工地上縱橫很多年,很是吃得開。


    “苗苗,要不你也來拜師?”吳遠提議道:“不為別的,我就是不想成唐僧。”


    結果藺苗苗壓根不上當:“我不!我要是拜師,那也是拜舅母為師,學點女人家的本事。”


    吳遠煞有介事地道:“你舅母最近,確實學了不少新本事。”


    一句話,讓楊落雁鬧了個大紅臉。


    卻又不敢明著啐自己丈夫,生怕藺苗苗看出個好歹來。


    過了初三、初四,隔天就是初五,迎財神的日子。


    過去木匠拜師,大都挑的這天日子。


    一大早,兩口子早早吃過了飯,迎來了仨個徒弟。


    大徒弟馬明君人高馬大,是在媳婦陪同下過來的。過去木匠收徒,還有不收成家男子的規矩,但吳遠不忌諱。


    二徒弟趙寶俊瘦瘦高高,一看就猴精,在三姐夫熊剛的陪同下過來。


    三徒弟朱六標個頭不高,長得敦實,一看就是能賣苦力的底子,是丈母娘劉慧領過來的。


    吳遠那意思,仨人就不用挨個拜了,直接一起走過那形式就成。


    保人也隻需要一個,三姐夫就足夠了。


    劉慧跟楊落雁交代了幾句,便先走了。


    楊落雁迴過頭來,發現自己也要坐到鋸子斧頭的另一邊,接受徒弟們的磕頭跪拜,頓時就有些打退堂鼓。


    一下子,成老封建了。


    擱哪個如花似玉的小媳婦,都有些受不了。


    但儀式還是要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奔跑的八零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奔跑的八零後並收藏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