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設置了自動防盜, 訂閱比例≥50%方可正常閱讀。
趙紅英何止是變了個人, 簡直就跟鬼上身一般無二。要說先前袁弟來還懷著身子時,對她好是可以理解, 可這會兒都生了, 生的還是個丫頭片子, 再這麽拿她當祖宗伺候著……
就問你慌不慌!!
家裏的細白麵吃完了, 趙紅英就給她熬小米粥喝,也不怕費柴禾了,熬個小半日,都把米油熬出來了,稠稠的一大碗小米粥, 噴香撲鼻。這還不算,臨晚間還要給她煮一碗糖水雞蛋, 熱乎乎的下了肚, 一準兒能睡個好覺。
米粥也就算了,這一天一枚雞蛋呀!
要知道,他們宋家三兄弟,都已經有大半年沒吃上雞蛋了, 當然老宋頭和趙紅英也一樣。這年頭, 雞蛋是很金貴的, 三個雞蛋能換一斤鹽, 四個雞蛋換一斤煤油,多的是舍不得吃雞蛋拿雞屁股當銀行的人家。像老宋家這樣,壯勞力多不愁餓肚子的, 一年到頭也吃不上一迴雞蛋。
見趙紅英這般,連先前還有些不滿的張秀禾都不敢吭聲了,她總覺得婆婆這是瘋了。早半個月前,她生下小兒子就斷了雞蛋,還能算是用完就丟。可這會兒叫啥事兒?怕不是真被刺激得瘋了?
這麽一想,她就老實了。
不怪她膽小,而是趙紅英如今這狀態實在是太滲人了。光是吃□□細還不算,自打袁弟來生下女兒後,不單每天都能吃到小米粥和雞蛋,甚至都不用照顧剛出生的女兒,因為有趙紅英在。
趙紅英整個兒白日就摟著小孫女不放手,哪怕入了夜,也把人往自個兒房裏抱。她還給小孫女起了個小名,叫喜寶。一天到晚的就聽到她在那兒喚著“喜寶,奶奶疼你”,“喜寶,看看奶奶”,“喜寶,奶奶的心肝寶兒喲”……
一天下來,趙紅英能喚上個七八十遍,且喚的時候,那聲兒就跟摻了蜜糖一樣,甜膩的叫人忍不住渾身起雞皮疙瘩。
旁人就不說了,反正張秀禾是怕了,她千叮嚀萬囑咐,叫幾個孩子沒事兒千萬別往奶奶跟前湊,就算真有事兒了,叫他們爹宋衛國去,反正一定要盡可能避得遠點兒。
這般惶恐不安的過了十來日後,秋收到了。
說來也是真稀奇,他們生產大隊今年的莊稼長勢格外得好,熟得也比往年快了好幾日。經年的老莊稼把式老早以前就說了,今年絕對是個大豐收年,就算交了公糧,剩下的糧食也足夠他們吃一年的了。
老農民辛苦一整年圖個啥?還不是指望地裏那點子收成,好叫來年不必餓肚子。因此,他們早不早就開始眼巴巴的瞅著地裏,盼星星盼月亮的終於給盼到了收獲之日。
全生產隊上下鬥誌昂揚,就連還沒出月子的袁弟來也跟著忙秋收去了。不過,趙紅英提前跟她那身為生產隊大隊長的娘家大侄兒打過招唿了,特地給她安排了個輕省的活計,不必下地收割,隻需要待在壩上幫著將收獲的糧食攤平曬幹就成了。
這年頭,能坐滿月子的女人幾乎沒有,就說張秀禾好了,隻比袁弟來早生產了半月,等她弟媳生孩子時不也跟著忙了一整夜嗎?事實上她統共也就休息了那麽十日左右,之後就該幹嘛幹嘛去了。所以,袁弟來過來忙秋收,沒人覺得奇怪,倒是對於趙紅英特地跟大隊長打招唿一事,很是羨慕。
羨慕她能有個這麽體貼的婆母。
這個時候,幾乎全生產隊都知曉袁弟來頭胎生了個閨女,又有好些人親眼見過趙紅英見天的抱著小孫女,那喜歡的樣子絕對不是假裝出來的,再說也沒必要假裝呢,生產隊上下哪個不知道她趙紅英是重男輕女的偏心眼兒?隻是,經了這事兒之後,大家夥都對趙紅英改了看法,紛紛誇她有思想覺悟,順便再度對袁弟來表示了羨慕。
袁弟來不咋愛說話,人家主動湊上去同她說話,她倒是會應兩聲,不過總得來說還是膽小怯弱的性子。既然婆婆叫人照顧她,她就老老實實的聽從吩咐在壩上幹活,雖然這是個輕省活兒,可那也是相對來說的,人家從地頭用小推車將糧食拉到壩上,她要幫著卸下來,推得平平的,以確保將糧食曬幹曬透。
正值酷暑,壩上是完全敞亮的,丁點兒遮蓋都沒有,這會兒日頭也高,袁弟來原就身子骨弱,哪怕將養了許久,也沒改變體質,她才剛生下孩子不到半個月,才幹一會兒就覺得腰酸背疼的,忍不住停下來歇了口氣。
遠遠的看到又一輛小推車過來了,拉車的不是別人,正是袁弟來娘家親媽。雖然同屬一個生產大隊,可袁家跟宋家隔得老遠,加上宋老太趙紅英還不是個好相與的人,兩家平日裏少有來往。袁弟來倒是想跟娘家人親近,可她之前不是懷著身子嗎?之後也忙著坐月子,今個兒還是她頭一迴出門。
見娘家親媽過來了,袁弟來忍著勞累跑上前幫忙。
今年的收成是真的好,好到糧食那是一車車的往壩上運,每一車都被堆得冒了尖,光是這麽一車,就有大三百斤的糧食。一個人肯定是拉不動的,他們這兒是一人負責拉,後頭還有一人推著,饒是這樣,一趟下來也能叫人汗流浹背,衣裳就跟在水裏浸過一樣,濕噠噠的冷冰冰的,偏如今日頭還大,頭上被曬得暈暈乎乎的,身上還覺得冷,又是冷又是熱又是累的,隻能說秋收是真能去掉半條命。
“媽,你歇歇,我來吧。”袁弟來一麵幫著卸糧食,一麵勸她媽歇會兒。
其實也沒啥好歇的,壩上無遮無攔的,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想歇也就是站著喘幾口氣,能稍微鬆快一些。就聽她媽喘著粗氣說:“你現在過得好了,聽人說你生了個丫頭片子,你婆婆都沒罵你?還見天的給你煮小米粥,給你吃雞蛋?唉,真是享福了,可憐你弟弟你侄子呀,別說小米粥雞蛋了,能混個半飽就算不錯了。還是老宋家日子過得好,真好。”
袁弟來聽著心裏很不是個滋味,可她也不知曉咋迴話,畢竟老宋家的日子哪怕在生產大隊數得上號,能天天小米粥加雞蛋的,也就隻有她一人了。
幫著卸了糧食,袁弟來隻能目送她媽推著車再度往地頭趕,她自個兒則繼續曬糧食。日頭太大了,曬得她頭暈眼花的,不過想想在地裏頭幹活的人,她這活兒是真的輕省。
可不是輕省嗎?等晚間歸了家,老二媳婦兒忙著做晚飯,趙紅英抱著喜寶過來叫袁弟來喂奶,張秀禾沒見著人影,估計也是迴屋奶孩子去了。至於老宋頭父子四人累得是連拿筷子的力氣都沒了,匆匆扒拉了一口,迴屋倒頭就睡。
等袁弟來略慢一步迴了屋,她男人早已唿聲震天,睡得昏天暗地了。她隻能咽下了憋了一天的話,默默的躺下合眼睡去。
秋收這幾日,生產大隊上下都忙得腳不沾地,結結實實的被累得蛻了好幾層皮。也有人吃不消中暑了,可頂多就是在樹蔭底下略歇一會兒,稍微好點兒就繼續下地幹活了。
等地裏頭所有的糧食都收了上來,壩上也倒騰了好幾次把糧食都曬幹曬透了,直到糧食都入了倉,秋收才算是徹底結束了。
離交公糧還有好幾日,而分糧食肯定要等交完公糧之後。所以這會兒人人都有空,甭管是想迴家歇著,還是串門嘮嗑,都沒人管。一時間,生產大隊上下都清閑得很,處處都見歡聲笑語。
萬萬沒想到,就在糧食入倉的第二天,剛過了正午,好多人都躺屋裏歇午覺呢,隻聽平地炸響一記驚雷,嚇得人能直接從床上摔下來,就覺得心口猛的一顫,半晌都迴不過神來。大人也就算了,小孩子被嚇得尿褲子的都有,更多的則是閉上眼睛扯開嗓門嗷嗷大哭著叫媽。
也有膽子大的人,站在屋門口探出頭往外頭看,一開始隻有不斷炸響的驚雷,沒過多久,就是電閃雷鳴暴雨如瀑。動作稍慢一些,就被雨淋了個透心涼,躲在屋簷底下都不管用,隻得趕緊往屋裏頭鑽。再往屋外一看,外頭已是連天的雨幕,稍遠處就看不真切了。
老宋家的堂屋裏,趙紅英摟著個大紅繈褓,一麵不停的走動著,一麵用她那摻了蜜般的聲兒哄著:“喜寶乖,喜寶不怕,奶奶在。得虧咱們有喜寶,糧食都收上來了,不怕餓肚子了。”
就這樣,小奶狗在老宋家安家落戶了。
趙紅英過來瞅了一眼,本打算叫強子幫著照顧的,可他和大偉上個月就一道兒去上學了,想了想,幹脆就丟給了春麗姐妹幾個。春麗得了這活兒,高興得很,她還給小狗起了個名字,叫小黃。
見家裏的孩子都有事兒幹了,趙紅英難得大方一迴,吃晚飯時宣布,隻要幾個小的聽話不惹事兒,家裏剩下的果子就都分給他們吃。當然嘍,要是有人敢瞎胡鬧,啥都別想吃,吃個屁!
連威脅帶利誘的,小孩子們就沒不老實的。這下,除了還在繈褓裏的瘌毛頭和喜寶外,老宋家所有人都有事兒幹了,家裏立馬變得井井有條了。
而其中,又以張秀禾最忙活。
這也是沒法子,出去賺工分總有收工的時候,幹家務活那也有結束的時候,上學也會放學,照顧小狗就更不用說了,本身就是以玩鬧成分居多的。唯一隻有張秀禾,一天到晚,就連夜裏睡覺都得起來幾趟。
她本人並不覺得有什麽,這些年來她都已經習慣了,尤其相對之前而言,她從照顧五個孩子,變成了現在隻需要看著倆,還覺得鬆快了不少。再一個,瘌毛頭雖然不大好帶,可喜寶卻是當真乖巧得很,加上她天天雞蛋麵條小米粥的,日子過得別提有多舒坦了。
可她男人不這麽想。
宋衛國想起他媳婦兒好像自打嫁給他以後,就一直在不停的忙活。懷孩子、生孩子、奶孩子、帶孩子,春耕秋收還要下地賺工分,平時也得忙活家務,當真就是一年到頭沒個閑下來的時候。好不容易前頭幾個大了,又來了個難伺候的瘌毛頭,可好歹那是親生的,都生下來了,總不能不管吧?結果,還來了個喜寶。
喜寶天生一副討人喜歡的模樣,憑良心說,宋衛國挺疼這個侄女的。可再疼也不能叫他媳婦兒受那麽大罪吧?小孩子本來就難帶,尤其是這種剛出生不久的。別的就不說了,光是夜裏起來喂奶就夠折騰的了,白日裏還得抽空洗衣服洗尿布,簡直就是把他媳婦兒當老牛使喚。
一想到張秀禾一天到晚都是連軸轉的,可老三倆口子卻是一下工就歇著啥都不幹,這到底是誰家的孩子?宋衛國越想心裏越不是滋味,幹脆找了個機會,把老三給堵了,誓要問個清楚明白。
“衛民。”沒給老三發問的機會,宋衛國開門見山的說,“我說,你們倆口子到底是咋想的?真就把喜寶丟下不管了?到底是誰的閨女來著?”
宋衛民被問得愣住了,好一會兒才支支吾吾的說:“這、這不是媽說的……”
“對,媽說的,叫我媳婦兒幫著喂孩子。可媽她沒說,把喜寶給我們家當閨女吧?你自個兒說說看,從孩子生下來到今天,你倆幹過啥?”
嚴格來說,喜寶剛出生那會兒,還是袁弟來喂的奶,可趙紅英擔心她沒帶孩子的經驗,所以除了喂奶那會兒,旁的時候都是由趙紅英帶著的,就連晚上也是跟著老倆口睡的。後來,張秀禾接了喂孩子的活兒,順手也把旁的事兒一並接過去了。從那以後老三倆口子就輕鬆了,啥事兒都不管,連孩子都沒來看過一眼。
宋衛國真的很想問問老三,有你這麽當爹的嗎?
被問到了眼前,宋衛民也是有點兒懵,他是真不知道帶孩子有多辛苦,身為家裏的老三,前頭哥哥後有弟妹,他又早早的被親媽打上了蠢笨的戳,所以家裏人對他的要求一貫都是老實待著沒惹事兒。因此,哪怕下頭有弟妹,他也沒親自照顧過。想著,養孩子還不容易?他當時就保證道:“大哥你放心,迴頭我就叫弟來把喜寶抱迴來。就是吧……我怕媽不放心。”
說到這裏,兄弟倆都沉默了。
趙紅英為啥那麽疼愛喜寶,宋家隻怕除了老宋頭外,沒人知道真相。反正他倆是肯定不知道的,就是覺得納悶,又因為親媽太能耐,倆人不約而同的跳過這個話題,單說喜寶這事兒。
宋衛國說:“誰天生就會帶孩子?不會帶還不能學嗎?敢情你倆往後都不打算生孩子了?還是說,生了繼續丟給你嫂子養?”
就算宋衛民他再傻,這會兒也聽出話裏的□□味兒了,忙不迭搖了搖頭:“咋可能呢?我看,還是把喜寶抱迴來我們養吧,橫豎就是個丫頭片子,養著養著,不就會了嗎?”
話是這麽說的,可這話推脫的意味太明顯了,宋衛國當時就沒好氣了:“別搞得好像是我非要把喜寶趕出來一樣。那是你女兒,本來就該你們倆口子養著她。再說了,不會帶孩子,還能不會洗尿布?啥事兒都不管,撂開手自個兒歇著去了,這算啥?管生不管養?那你們幹脆別生!”
“我……對不起了,大哥。”宋衛民沒想到他都願意把喜寶抱迴來了,還能被堵成這樣,憋了半天都不知道該怎麽接話,幹脆認慫了。
宋衛國想想也不能把他給逼死,隻最後說了一句話:“不是當大哥的說你,你媳婦兒成天該惦記的不惦記,不該惦記的老惦記,你也該管管了吧?”
“好,都聽大哥的。”宋衛民被說得麵紅耳赤,終於徹底服了軟。
……
這廂,宋衛民去找他媳婦兒了,那廂,宋衛國覺得自己總算幹了件能耐事兒,心下得意得很,轉身迴屋就找張秀禾顯擺去了。
屋裏,張秀禾剛給毛頭喂完奶,正抱著他在屋裏不停的走動著,這孩子就這點不好,吃飽了就非要人抱著到處走,一放下就扯著嗓門嗷嗷大哭,比他幾個哥哥姐姐難帶多了。
結果,這邊剛哄得差不多了,她就聽了她男人複述的話,好懸沒原地爆炸。
把毛頭往宋衛國懷裏一塞,張秀禾衝著他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罵:“你啥意思?我自打嫁了你,家裏家外都是我操持的,還給你生了四個孩子,哪裏對不住你了?好不容易過了兩天好日子,你就上趕著來拆台?就這麽見不得我好?”
宋衛國被訓得灰頭土臉,偏他懷裏的毛頭本來都已經快被哄好了,聽到這一通罵,立馬“嗷”的一嗓子,哭了個驚天動地。等他手忙腳亂的哄好毛頭,再抬眼看去,剛才還張牙舞爪跟個母老虎似的媳婦兒,這會兒已經坐在床沿上哭開了。
“我容易嗎?四個孩子都是我一人帶的,光是尿布我洗了多少?我不求你幫忙,上工也累得很,可你幹嘛非得跟我對著幹呢?媽叫我喂喜寶,天天叫我吃好吃的,我這輩子也就這倆月舒坦了,你偏就……”
“我這不是、不是怕你太累嗎?”宋衛國急了,他要是那種不知道心疼媳婦兒的人,幹嘛特地去跟老三說那些?不過照這會兒的情況看來,還不如不說呢。
“我不管!要是迴頭媽不叫我喂喜寶了,我就迴娘家去!你自個兒帶瘌毛頭吧!”張秀禾說著,伸手就將躺在床頭的喜寶摟在了懷裏,“你看著辦。”
喜寶還在睡夢中,屋裏那麽大的動靜也沒能驚醒她,仍舊睡得噴香。長長的眼睫毛蓋在臉上,粉色的小嘴微微開合著,小拳頭原本是放在耳朵邊上的,這會兒被張秀禾拿下來擱在身前。似乎是感覺到自個兒被抱起來了,她還略微調整了下姿勢,把小臉往張秀禾胸口湊了湊,接著做她的美夢。
可憐的宋衛國,原本是真好心,結果卻落了個裏外不是人。偏生這事兒還必須解決,不然他媳婦兒迴頭還得鬧。
抱上瘌毛頭出了門,宋衛國毫不遲疑的再度尋上了他三弟,開口就道:“衛民啊,剛才是大哥我說話重了點兒,算了算了,反正你嫂子帶孩子有經驗,幹脆喜寶就叫她帶著吧。你們倆口子啊,趕緊努力一下,再生個兒子。”
宋衛民被他大哥這前後完全相反的態度,弄了個一頭霧水,隻能下意識的點頭說好,迴頭琢磨來琢磨去的,還是沒弄明白,等晚間袁弟來進屋後,他也不知道該咋開口,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大哥二哥都有兒子,就咱們沒……”
袁弟來愣了一下,眼圈立馬就紅了。她就知道,婆婆叫她出去賺工分,卻叫倆嫂子待在家裏,肯定是因為她不會生兒子。
那頭的事兒,宋衛國他們倆口子不知道,他迴去後隻說事情解決了,張秀禾等到晚間也沒見袁弟來找她要喜寶,當下就放心的歇下了。
這張秀禾是放心了,宋衛國卻越想越不是滋味。他還是覺得自家媳婦兒受委屈了,就算喜寶真叫她帶了,身為親媽的袁弟來幫著洗下尿布總行吧?不對,那不叫幫著,那就是應該的!
然而,接下來的日子毫無變化,反正老三倆口子是該幹啥就幹啥。宋衛國不敢再惹媳婦兒生氣,也不好對弟媳婦兒抱怨,隻能把這筆賬記在了三弟頭上。這人真是一點兒眼力勁兒都沒有,那是他親閨女,不說幹活了,倒是來看一眼呢。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天氣也漸漸轉涼了。張秀禾和王萍趁著這天太陽不錯,把秋衣秋褲都翻出來,放到院子裏曝曬,順便再看看孩子們的衣裳還能穿不,褲子不夠長的還得再補一截,哪裏要是破了也要趁早打上補丁。
這裏頭,唯一不用愁的就是喜寶的秋衣了,早幾天,趙紅英就拿了幾件秋衣過來,跟其他孩子穿肥大的衣裳不同,她給喜寶做的秋衣處處妥帖,全都是按著尺寸做的,哪怕顏色仍是以藍灰為主,可穿在喜寶身上,就是顯得好看極了。
別說秋衣了,她連冬衣冬被都早早的準備好了,花的是老四的津貼,菊花給的票,她本來就手腳麻利,辛苦了幾天就把東西趕出來了。不過,冬衣冬被她沒急著拿出來,藏屋裏,隻等到日子了再說。
當然,瘌毛頭也得了塊料子,趙紅英沒幫著做,張秀禾接手後,就忍不住造孽了。
小孩子嘛,長得本來就快,尤其瘌毛頭能吃能喝的,幾乎半個月就肥一圈。生怕衣裳做好了沒多久就穿不上了,張秀禾直接做了件褂子,寬寬大大的,穿身上就跟套了個麻布袋子似的,哪怕沒補丁,瞅著也格外的寒磣。偏她還不覺得是做工問題,堅定的認為,兒子隨爹。
沒人關心宋衛民和袁弟來私底下做出了什麽決定,反正他們之前也沒關注過喜寶,頂多從那日起,眼裏就徹底沒了這個孩子。
張秀禾其實多少心裏還是有數的,可她沒把這事兒捅破,隻漸漸疏遠了那倆口子,暗地裏則更加的疼惜喜寶這孩子了。
就這樣,又過了半個月,張秀禾很意外的發現,喜寶出牙了。
其實,瘌毛頭比她更早出牙,而且還養成了一個極壞的習慣,那就是在吃奶的時候拚命磨牙。頭一次好懸沒把張秀禾給疼死,迴頭就幹脆利索的給他斷了奶。幸好,毛頭老早就不以母乳為主食了,他不挑食,米湯喝得唿唿響,也喜歡吃煮得稀爛的麵糊糊,胃口格外得好,瞧著比喜寶結實多了。也因此,即便斷了奶,他也沒怎麽鬧騰。當然,鬧騰也不怕,橫豎隻要飛高高,他一準兒就能重新樂嗬起來。
等輪到喜寶出牙了,張秀禾就開始猶豫了。跟毛頭不一樣,喜寶雖然在近一兩個月裏也添了輔食,還隔三差五的喝半碗麥乳精,可總得來說,她還是以喝母乳為主的。可鄉下地頭,還真就沒有喂到出牙的情況,多半都是不到半年就斷奶的。
瞅著喜寶粉嫩牙床上的那兩顆米粒大小的小牙苞,張秀禾沒了主意,隻能等吃晚飯時問趙紅英。
趙紅英聽她說了情況,又接過喜寶仔細瞅了瞅:“迴頭我多弄些吃食,看看喜寶愛不愛吃。”
說到做到,趙紅英迴頭就開始琢磨起好吃的來了。隊上稍微過得去的人家,都會給孩子熬米湯喝稀粥,條件好些的就煮點麵糊糊或者玉米糊糊。他們生產隊不大種苞穀,不過可以去跟其他生產隊換一些來。再有就是像一些蔬菜瓜果之類的,都可以煮熟後打爛喂孩子。
要趙紅英說,連毛頭都吃麵糊糊,怎麽能委屈喜寶呢?她把仨兒子都使喚得團團轉,跟其他人家換了不少的苞穀、南瓜等等,甚至還跟臨水的生產隊換了好幾條魚來。
當然,雞蛋也少不了,老宋家養了三隻母雞,基本上每天都能下兩到三枚雞蛋,眼下看起來應該是夠了,不過趙紅英還是提前跟隔壁打了招唿,叫趙紅霞替她多攢一些,迴頭甭管是換糧食還是按著賣給供銷社的錢結算都成。
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後,趙紅英就開始大顯身手了。其實,這年頭很多人做飯菜手藝不佳,多半還是因為本身懶得去折騰,肚子都填不飽,哪個會花心思去做飯菜?
趙紅英就不同了,她使出了渾身解數,一樣樣的試驗。麵糊糊、玉米糊糊、胡蘿卜米粉、菜泥麵糊、黃豆芽糊、南瓜糊、魚肉泥……
原本斷奶對於嬰幼兒來說,是一件比較殘忍的事兒,可因為趙紅英太能耐了,喜寶愣是每天每頓都吃得眉開眼笑的。而除了這些糊糊類的主食外,她還有額外的加餐,像雞蛋羹、燉蛋,還有專門的磨牙小零嘴,其實就是白麵饅頭切成小塊後,裹上雞蛋清,再用豬油炸得兩麵酥脆。因為喜寶還小,手裏拿一塊能啃上小半天。
不光是喜寶,毛頭也吃得滿嘴流油,畢竟兩個孩子年歲太接近的,沒的一個吃好喝好,另一個完全撇開一旁不管吧?不過,比起這些複雜的吃食,毛頭還是最愛麵糊糊,吭哧吭哧的每頓都能吃上半碗。
這可忙壞了家裏的幾個小姐姐。
老宋家養的三隻母雞,一貫都是孩子們負責的,先前是強子和大偉管著,時不時的就從外頭挖些蚯蚓蟲子啥的來喂,後來他倆跑去上學了,這個重任就交給了春麗她們幾個小丫頭。對了,狗子小黃也是春麗負責的,養到如今也有半年了,原本才成人兩個巴掌大的小土狗,如今長得倒是比喜寶還高了。
不過,無論是喜寶還是毛頭,都跟狗子小黃不熟悉。主要是之前天氣還冷時,這倆小豆丁都是待在屋裏的,而小黃則從不進屋,早在去年,春麗就歪纏著她爸在屋後給小黃壘了一個狗窩。平日裏,小黃要麽就跟在仨瘋丫頭屁股後頭在隊上瞎跑,要麽就老老實實的縮在窩裏,對於家裏的兩個小豆丁完全不屑一顧。
趙紅英何止是變了個人, 簡直就跟鬼上身一般無二。要說先前袁弟來還懷著身子時,對她好是可以理解, 可這會兒都生了, 生的還是個丫頭片子, 再這麽拿她當祖宗伺候著……
就問你慌不慌!!
家裏的細白麵吃完了, 趙紅英就給她熬小米粥喝,也不怕費柴禾了,熬個小半日,都把米油熬出來了,稠稠的一大碗小米粥, 噴香撲鼻。這還不算,臨晚間還要給她煮一碗糖水雞蛋, 熱乎乎的下了肚, 一準兒能睡個好覺。
米粥也就算了,這一天一枚雞蛋呀!
要知道,他們宋家三兄弟,都已經有大半年沒吃上雞蛋了, 當然老宋頭和趙紅英也一樣。這年頭, 雞蛋是很金貴的, 三個雞蛋能換一斤鹽, 四個雞蛋換一斤煤油,多的是舍不得吃雞蛋拿雞屁股當銀行的人家。像老宋家這樣,壯勞力多不愁餓肚子的, 一年到頭也吃不上一迴雞蛋。
見趙紅英這般,連先前還有些不滿的張秀禾都不敢吭聲了,她總覺得婆婆這是瘋了。早半個月前,她生下小兒子就斷了雞蛋,還能算是用完就丟。可這會兒叫啥事兒?怕不是真被刺激得瘋了?
這麽一想,她就老實了。
不怪她膽小,而是趙紅英如今這狀態實在是太滲人了。光是吃□□細還不算,自打袁弟來生下女兒後,不單每天都能吃到小米粥和雞蛋,甚至都不用照顧剛出生的女兒,因為有趙紅英在。
趙紅英整個兒白日就摟著小孫女不放手,哪怕入了夜,也把人往自個兒房裏抱。她還給小孫女起了個小名,叫喜寶。一天到晚的就聽到她在那兒喚著“喜寶,奶奶疼你”,“喜寶,看看奶奶”,“喜寶,奶奶的心肝寶兒喲”……
一天下來,趙紅英能喚上個七八十遍,且喚的時候,那聲兒就跟摻了蜜糖一樣,甜膩的叫人忍不住渾身起雞皮疙瘩。
旁人就不說了,反正張秀禾是怕了,她千叮嚀萬囑咐,叫幾個孩子沒事兒千萬別往奶奶跟前湊,就算真有事兒了,叫他們爹宋衛國去,反正一定要盡可能避得遠點兒。
這般惶恐不安的過了十來日後,秋收到了。
說來也是真稀奇,他們生產大隊今年的莊稼長勢格外得好,熟得也比往年快了好幾日。經年的老莊稼把式老早以前就說了,今年絕對是個大豐收年,就算交了公糧,剩下的糧食也足夠他們吃一年的了。
老農民辛苦一整年圖個啥?還不是指望地裏那點子收成,好叫來年不必餓肚子。因此,他們早不早就開始眼巴巴的瞅著地裏,盼星星盼月亮的終於給盼到了收獲之日。
全生產隊上下鬥誌昂揚,就連還沒出月子的袁弟來也跟著忙秋收去了。不過,趙紅英提前跟她那身為生產隊大隊長的娘家大侄兒打過招唿了,特地給她安排了個輕省的活計,不必下地收割,隻需要待在壩上幫著將收獲的糧食攤平曬幹就成了。
這年頭,能坐滿月子的女人幾乎沒有,就說張秀禾好了,隻比袁弟來早生產了半月,等她弟媳生孩子時不也跟著忙了一整夜嗎?事實上她統共也就休息了那麽十日左右,之後就該幹嘛幹嘛去了。所以,袁弟來過來忙秋收,沒人覺得奇怪,倒是對於趙紅英特地跟大隊長打招唿一事,很是羨慕。
羨慕她能有個這麽體貼的婆母。
這個時候,幾乎全生產隊都知曉袁弟來頭胎生了個閨女,又有好些人親眼見過趙紅英見天的抱著小孫女,那喜歡的樣子絕對不是假裝出來的,再說也沒必要假裝呢,生產隊上下哪個不知道她趙紅英是重男輕女的偏心眼兒?隻是,經了這事兒之後,大家夥都對趙紅英改了看法,紛紛誇她有思想覺悟,順便再度對袁弟來表示了羨慕。
袁弟來不咋愛說話,人家主動湊上去同她說話,她倒是會應兩聲,不過總得來說還是膽小怯弱的性子。既然婆婆叫人照顧她,她就老老實實的聽從吩咐在壩上幹活,雖然這是個輕省活兒,可那也是相對來說的,人家從地頭用小推車將糧食拉到壩上,她要幫著卸下來,推得平平的,以確保將糧食曬幹曬透。
正值酷暑,壩上是完全敞亮的,丁點兒遮蓋都沒有,這會兒日頭也高,袁弟來原就身子骨弱,哪怕將養了許久,也沒改變體質,她才剛生下孩子不到半個月,才幹一會兒就覺得腰酸背疼的,忍不住停下來歇了口氣。
遠遠的看到又一輛小推車過來了,拉車的不是別人,正是袁弟來娘家親媽。雖然同屬一個生產大隊,可袁家跟宋家隔得老遠,加上宋老太趙紅英還不是個好相與的人,兩家平日裏少有來往。袁弟來倒是想跟娘家人親近,可她之前不是懷著身子嗎?之後也忙著坐月子,今個兒還是她頭一迴出門。
見娘家親媽過來了,袁弟來忍著勞累跑上前幫忙。
今年的收成是真的好,好到糧食那是一車車的往壩上運,每一車都被堆得冒了尖,光是這麽一車,就有大三百斤的糧食。一個人肯定是拉不動的,他們這兒是一人負責拉,後頭還有一人推著,饒是這樣,一趟下來也能叫人汗流浹背,衣裳就跟在水裏浸過一樣,濕噠噠的冷冰冰的,偏如今日頭還大,頭上被曬得暈暈乎乎的,身上還覺得冷,又是冷又是熱又是累的,隻能說秋收是真能去掉半條命。
“媽,你歇歇,我來吧。”袁弟來一麵幫著卸糧食,一麵勸她媽歇會兒。
其實也沒啥好歇的,壩上無遮無攔的,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想歇也就是站著喘幾口氣,能稍微鬆快一些。就聽她媽喘著粗氣說:“你現在過得好了,聽人說你生了個丫頭片子,你婆婆都沒罵你?還見天的給你煮小米粥,給你吃雞蛋?唉,真是享福了,可憐你弟弟你侄子呀,別說小米粥雞蛋了,能混個半飽就算不錯了。還是老宋家日子過得好,真好。”
袁弟來聽著心裏很不是個滋味,可她也不知曉咋迴話,畢竟老宋家的日子哪怕在生產大隊數得上號,能天天小米粥加雞蛋的,也就隻有她一人了。
幫著卸了糧食,袁弟來隻能目送她媽推著車再度往地頭趕,她自個兒則繼續曬糧食。日頭太大了,曬得她頭暈眼花的,不過想想在地裏頭幹活的人,她這活兒是真的輕省。
可不是輕省嗎?等晚間歸了家,老二媳婦兒忙著做晚飯,趙紅英抱著喜寶過來叫袁弟來喂奶,張秀禾沒見著人影,估計也是迴屋奶孩子去了。至於老宋頭父子四人累得是連拿筷子的力氣都沒了,匆匆扒拉了一口,迴屋倒頭就睡。
等袁弟來略慢一步迴了屋,她男人早已唿聲震天,睡得昏天暗地了。她隻能咽下了憋了一天的話,默默的躺下合眼睡去。
秋收這幾日,生產大隊上下都忙得腳不沾地,結結實實的被累得蛻了好幾層皮。也有人吃不消中暑了,可頂多就是在樹蔭底下略歇一會兒,稍微好點兒就繼續下地幹活了。
等地裏頭所有的糧食都收了上來,壩上也倒騰了好幾次把糧食都曬幹曬透了,直到糧食都入了倉,秋收才算是徹底結束了。
離交公糧還有好幾日,而分糧食肯定要等交完公糧之後。所以這會兒人人都有空,甭管是想迴家歇著,還是串門嘮嗑,都沒人管。一時間,生產大隊上下都清閑得很,處處都見歡聲笑語。
萬萬沒想到,就在糧食入倉的第二天,剛過了正午,好多人都躺屋裏歇午覺呢,隻聽平地炸響一記驚雷,嚇得人能直接從床上摔下來,就覺得心口猛的一顫,半晌都迴不過神來。大人也就算了,小孩子被嚇得尿褲子的都有,更多的則是閉上眼睛扯開嗓門嗷嗷大哭著叫媽。
也有膽子大的人,站在屋門口探出頭往外頭看,一開始隻有不斷炸響的驚雷,沒過多久,就是電閃雷鳴暴雨如瀑。動作稍慢一些,就被雨淋了個透心涼,躲在屋簷底下都不管用,隻得趕緊往屋裏頭鑽。再往屋外一看,外頭已是連天的雨幕,稍遠處就看不真切了。
老宋家的堂屋裏,趙紅英摟著個大紅繈褓,一麵不停的走動著,一麵用她那摻了蜜般的聲兒哄著:“喜寶乖,喜寶不怕,奶奶在。得虧咱們有喜寶,糧食都收上來了,不怕餓肚子了。”
就這樣,小奶狗在老宋家安家落戶了。
趙紅英過來瞅了一眼,本打算叫強子幫著照顧的,可他和大偉上個月就一道兒去上學了,想了想,幹脆就丟給了春麗姐妹幾個。春麗得了這活兒,高興得很,她還給小狗起了個名字,叫小黃。
見家裏的孩子都有事兒幹了,趙紅英難得大方一迴,吃晚飯時宣布,隻要幾個小的聽話不惹事兒,家裏剩下的果子就都分給他們吃。當然嘍,要是有人敢瞎胡鬧,啥都別想吃,吃個屁!
連威脅帶利誘的,小孩子們就沒不老實的。這下,除了還在繈褓裏的瘌毛頭和喜寶外,老宋家所有人都有事兒幹了,家裏立馬變得井井有條了。
而其中,又以張秀禾最忙活。
這也是沒法子,出去賺工分總有收工的時候,幹家務活那也有結束的時候,上學也會放學,照顧小狗就更不用說了,本身就是以玩鬧成分居多的。唯一隻有張秀禾,一天到晚,就連夜裏睡覺都得起來幾趟。
她本人並不覺得有什麽,這些年來她都已經習慣了,尤其相對之前而言,她從照顧五個孩子,變成了現在隻需要看著倆,還覺得鬆快了不少。再一個,瘌毛頭雖然不大好帶,可喜寶卻是當真乖巧得很,加上她天天雞蛋麵條小米粥的,日子過得別提有多舒坦了。
可她男人不這麽想。
宋衛國想起他媳婦兒好像自打嫁給他以後,就一直在不停的忙活。懷孩子、生孩子、奶孩子、帶孩子,春耕秋收還要下地賺工分,平時也得忙活家務,當真就是一年到頭沒個閑下來的時候。好不容易前頭幾個大了,又來了個難伺候的瘌毛頭,可好歹那是親生的,都生下來了,總不能不管吧?結果,還來了個喜寶。
喜寶天生一副討人喜歡的模樣,憑良心說,宋衛國挺疼這個侄女的。可再疼也不能叫他媳婦兒受那麽大罪吧?小孩子本來就難帶,尤其是這種剛出生不久的。別的就不說了,光是夜裏起來喂奶就夠折騰的了,白日裏還得抽空洗衣服洗尿布,簡直就是把他媳婦兒當老牛使喚。
一想到張秀禾一天到晚都是連軸轉的,可老三倆口子卻是一下工就歇著啥都不幹,這到底是誰家的孩子?宋衛國越想心裏越不是滋味,幹脆找了個機會,把老三給堵了,誓要問個清楚明白。
“衛民。”沒給老三發問的機會,宋衛國開門見山的說,“我說,你們倆口子到底是咋想的?真就把喜寶丟下不管了?到底是誰的閨女來著?”
宋衛民被問得愣住了,好一會兒才支支吾吾的說:“這、這不是媽說的……”
“對,媽說的,叫我媳婦兒幫著喂孩子。可媽她沒說,把喜寶給我們家當閨女吧?你自個兒說說看,從孩子生下來到今天,你倆幹過啥?”
嚴格來說,喜寶剛出生那會兒,還是袁弟來喂的奶,可趙紅英擔心她沒帶孩子的經驗,所以除了喂奶那會兒,旁的時候都是由趙紅英帶著的,就連晚上也是跟著老倆口睡的。後來,張秀禾接了喂孩子的活兒,順手也把旁的事兒一並接過去了。從那以後老三倆口子就輕鬆了,啥事兒都不管,連孩子都沒來看過一眼。
宋衛國真的很想問問老三,有你這麽當爹的嗎?
被問到了眼前,宋衛民也是有點兒懵,他是真不知道帶孩子有多辛苦,身為家裏的老三,前頭哥哥後有弟妹,他又早早的被親媽打上了蠢笨的戳,所以家裏人對他的要求一貫都是老實待著沒惹事兒。因此,哪怕下頭有弟妹,他也沒親自照顧過。想著,養孩子還不容易?他當時就保證道:“大哥你放心,迴頭我就叫弟來把喜寶抱迴來。就是吧……我怕媽不放心。”
說到這裏,兄弟倆都沉默了。
趙紅英為啥那麽疼愛喜寶,宋家隻怕除了老宋頭外,沒人知道真相。反正他倆是肯定不知道的,就是覺得納悶,又因為親媽太能耐,倆人不約而同的跳過這個話題,單說喜寶這事兒。
宋衛國說:“誰天生就會帶孩子?不會帶還不能學嗎?敢情你倆往後都不打算生孩子了?還是說,生了繼續丟給你嫂子養?”
就算宋衛民他再傻,這會兒也聽出話裏的□□味兒了,忙不迭搖了搖頭:“咋可能呢?我看,還是把喜寶抱迴來我們養吧,橫豎就是個丫頭片子,養著養著,不就會了嗎?”
話是這麽說的,可這話推脫的意味太明顯了,宋衛國當時就沒好氣了:“別搞得好像是我非要把喜寶趕出來一樣。那是你女兒,本來就該你們倆口子養著她。再說了,不會帶孩子,還能不會洗尿布?啥事兒都不管,撂開手自個兒歇著去了,這算啥?管生不管養?那你們幹脆別生!”
“我……對不起了,大哥。”宋衛民沒想到他都願意把喜寶抱迴來了,還能被堵成這樣,憋了半天都不知道該怎麽接話,幹脆認慫了。
宋衛國想想也不能把他給逼死,隻最後說了一句話:“不是當大哥的說你,你媳婦兒成天該惦記的不惦記,不該惦記的老惦記,你也該管管了吧?”
“好,都聽大哥的。”宋衛民被說得麵紅耳赤,終於徹底服了軟。
……
這廂,宋衛民去找他媳婦兒了,那廂,宋衛國覺得自己總算幹了件能耐事兒,心下得意得很,轉身迴屋就找張秀禾顯擺去了。
屋裏,張秀禾剛給毛頭喂完奶,正抱著他在屋裏不停的走動著,這孩子就這點不好,吃飽了就非要人抱著到處走,一放下就扯著嗓門嗷嗷大哭,比他幾個哥哥姐姐難帶多了。
結果,這邊剛哄得差不多了,她就聽了她男人複述的話,好懸沒原地爆炸。
把毛頭往宋衛國懷裏一塞,張秀禾衝著他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罵:“你啥意思?我自打嫁了你,家裏家外都是我操持的,還給你生了四個孩子,哪裏對不住你了?好不容易過了兩天好日子,你就上趕著來拆台?就這麽見不得我好?”
宋衛國被訓得灰頭土臉,偏他懷裏的毛頭本來都已經快被哄好了,聽到這一通罵,立馬“嗷”的一嗓子,哭了個驚天動地。等他手忙腳亂的哄好毛頭,再抬眼看去,剛才還張牙舞爪跟個母老虎似的媳婦兒,這會兒已經坐在床沿上哭開了。
“我容易嗎?四個孩子都是我一人帶的,光是尿布我洗了多少?我不求你幫忙,上工也累得很,可你幹嘛非得跟我對著幹呢?媽叫我喂喜寶,天天叫我吃好吃的,我這輩子也就這倆月舒坦了,你偏就……”
“我這不是、不是怕你太累嗎?”宋衛國急了,他要是那種不知道心疼媳婦兒的人,幹嘛特地去跟老三說那些?不過照這會兒的情況看來,還不如不說呢。
“我不管!要是迴頭媽不叫我喂喜寶了,我就迴娘家去!你自個兒帶瘌毛頭吧!”張秀禾說著,伸手就將躺在床頭的喜寶摟在了懷裏,“你看著辦。”
喜寶還在睡夢中,屋裏那麽大的動靜也沒能驚醒她,仍舊睡得噴香。長長的眼睫毛蓋在臉上,粉色的小嘴微微開合著,小拳頭原本是放在耳朵邊上的,這會兒被張秀禾拿下來擱在身前。似乎是感覺到自個兒被抱起來了,她還略微調整了下姿勢,把小臉往張秀禾胸口湊了湊,接著做她的美夢。
可憐的宋衛國,原本是真好心,結果卻落了個裏外不是人。偏生這事兒還必須解決,不然他媳婦兒迴頭還得鬧。
抱上瘌毛頭出了門,宋衛國毫不遲疑的再度尋上了他三弟,開口就道:“衛民啊,剛才是大哥我說話重了點兒,算了算了,反正你嫂子帶孩子有經驗,幹脆喜寶就叫她帶著吧。你們倆口子啊,趕緊努力一下,再生個兒子。”
宋衛民被他大哥這前後完全相反的態度,弄了個一頭霧水,隻能下意識的點頭說好,迴頭琢磨來琢磨去的,還是沒弄明白,等晚間袁弟來進屋後,他也不知道該咋開口,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大哥二哥都有兒子,就咱們沒……”
袁弟來愣了一下,眼圈立馬就紅了。她就知道,婆婆叫她出去賺工分,卻叫倆嫂子待在家裏,肯定是因為她不會生兒子。
那頭的事兒,宋衛國他們倆口子不知道,他迴去後隻說事情解決了,張秀禾等到晚間也沒見袁弟來找她要喜寶,當下就放心的歇下了。
這張秀禾是放心了,宋衛國卻越想越不是滋味。他還是覺得自家媳婦兒受委屈了,就算喜寶真叫她帶了,身為親媽的袁弟來幫著洗下尿布總行吧?不對,那不叫幫著,那就是應該的!
然而,接下來的日子毫無變化,反正老三倆口子是該幹啥就幹啥。宋衛國不敢再惹媳婦兒生氣,也不好對弟媳婦兒抱怨,隻能把這筆賬記在了三弟頭上。這人真是一點兒眼力勁兒都沒有,那是他親閨女,不說幹活了,倒是來看一眼呢。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天氣也漸漸轉涼了。張秀禾和王萍趁著這天太陽不錯,把秋衣秋褲都翻出來,放到院子裏曝曬,順便再看看孩子們的衣裳還能穿不,褲子不夠長的還得再補一截,哪裏要是破了也要趁早打上補丁。
這裏頭,唯一不用愁的就是喜寶的秋衣了,早幾天,趙紅英就拿了幾件秋衣過來,跟其他孩子穿肥大的衣裳不同,她給喜寶做的秋衣處處妥帖,全都是按著尺寸做的,哪怕顏色仍是以藍灰為主,可穿在喜寶身上,就是顯得好看極了。
別說秋衣了,她連冬衣冬被都早早的準備好了,花的是老四的津貼,菊花給的票,她本來就手腳麻利,辛苦了幾天就把東西趕出來了。不過,冬衣冬被她沒急著拿出來,藏屋裏,隻等到日子了再說。
當然,瘌毛頭也得了塊料子,趙紅英沒幫著做,張秀禾接手後,就忍不住造孽了。
小孩子嘛,長得本來就快,尤其瘌毛頭能吃能喝的,幾乎半個月就肥一圈。生怕衣裳做好了沒多久就穿不上了,張秀禾直接做了件褂子,寬寬大大的,穿身上就跟套了個麻布袋子似的,哪怕沒補丁,瞅著也格外的寒磣。偏她還不覺得是做工問題,堅定的認為,兒子隨爹。
沒人關心宋衛民和袁弟來私底下做出了什麽決定,反正他們之前也沒關注過喜寶,頂多從那日起,眼裏就徹底沒了這個孩子。
張秀禾其實多少心裏還是有數的,可她沒把這事兒捅破,隻漸漸疏遠了那倆口子,暗地裏則更加的疼惜喜寶這孩子了。
就這樣,又過了半個月,張秀禾很意外的發現,喜寶出牙了。
其實,瘌毛頭比她更早出牙,而且還養成了一個極壞的習慣,那就是在吃奶的時候拚命磨牙。頭一次好懸沒把張秀禾給疼死,迴頭就幹脆利索的給他斷了奶。幸好,毛頭老早就不以母乳為主食了,他不挑食,米湯喝得唿唿響,也喜歡吃煮得稀爛的麵糊糊,胃口格外得好,瞧著比喜寶結實多了。也因此,即便斷了奶,他也沒怎麽鬧騰。當然,鬧騰也不怕,橫豎隻要飛高高,他一準兒就能重新樂嗬起來。
等輪到喜寶出牙了,張秀禾就開始猶豫了。跟毛頭不一樣,喜寶雖然在近一兩個月裏也添了輔食,還隔三差五的喝半碗麥乳精,可總得來說,她還是以喝母乳為主的。可鄉下地頭,還真就沒有喂到出牙的情況,多半都是不到半年就斷奶的。
瞅著喜寶粉嫩牙床上的那兩顆米粒大小的小牙苞,張秀禾沒了主意,隻能等吃晚飯時問趙紅英。
趙紅英聽她說了情況,又接過喜寶仔細瞅了瞅:“迴頭我多弄些吃食,看看喜寶愛不愛吃。”
說到做到,趙紅英迴頭就開始琢磨起好吃的來了。隊上稍微過得去的人家,都會給孩子熬米湯喝稀粥,條件好些的就煮點麵糊糊或者玉米糊糊。他們生產隊不大種苞穀,不過可以去跟其他生產隊換一些來。再有就是像一些蔬菜瓜果之類的,都可以煮熟後打爛喂孩子。
要趙紅英說,連毛頭都吃麵糊糊,怎麽能委屈喜寶呢?她把仨兒子都使喚得團團轉,跟其他人家換了不少的苞穀、南瓜等等,甚至還跟臨水的生產隊換了好幾條魚來。
當然,雞蛋也少不了,老宋家養了三隻母雞,基本上每天都能下兩到三枚雞蛋,眼下看起來應該是夠了,不過趙紅英還是提前跟隔壁打了招唿,叫趙紅霞替她多攢一些,迴頭甭管是換糧食還是按著賣給供銷社的錢結算都成。
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後,趙紅英就開始大顯身手了。其實,這年頭很多人做飯菜手藝不佳,多半還是因為本身懶得去折騰,肚子都填不飽,哪個會花心思去做飯菜?
趙紅英就不同了,她使出了渾身解數,一樣樣的試驗。麵糊糊、玉米糊糊、胡蘿卜米粉、菜泥麵糊、黃豆芽糊、南瓜糊、魚肉泥……
原本斷奶對於嬰幼兒來說,是一件比較殘忍的事兒,可因為趙紅英太能耐了,喜寶愣是每天每頓都吃得眉開眼笑的。而除了這些糊糊類的主食外,她還有額外的加餐,像雞蛋羹、燉蛋,還有專門的磨牙小零嘴,其實就是白麵饅頭切成小塊後,裹上雞蛋清,再用豬油炸得兩麵酥脆。因為喜寶還小,手裏拿一塊能啃上小半天。
不光是喜寶,毛頭也吃得滿嘴流油,畢竟兩個孩子年歲太接近的,沒的一個吃好喝好,另一個完全撇開一旁不管吧?不過,比起這些複雜的吃食,毛頭還是最愛麵糊糊,吭哧吭哧的每頓都能吃上半碗。
這可忙壞了家裏的幾個小姐姐。
老宋家養的三隻母雞,一貫都是孩子們負責的,先前是強子和大偉管著,時不時的就從外頭挖些蚯蚓蟲子啥的來喂,後來他倆跑去上學了,這個重任就交給了春麗她們幾個小丫頭。對了,狗子小黃也是春麗負責的,養到如今也有半年了,原本才成人兩個巴掌大的小土狗,如今長得倒是比喜寶還高了。
不過,無論是喜寶還是毛頭,都跟狗子小黃不熟悉。主要是之前天氣還冷時,這倆小豆丁都是待在屋裏的,而小黃則從不進屋,早在去年,春麗就歪纏著她爸在屋後給小黃壘了一個狗窩。平日裏,小黃要麽就跟在仨瘋丫頭屁股後頭在隊上瞎跑,要麽就老老實實的縮在窩裏,對於家裏的兩個小豆丁完全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