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設置了自動防盜, 訂閱比例≥50%方可正常閱讀。 許是張秀禾一直傻站著沒動彈, 趙紅英危險的眯了眯眼睛,剛要說什麽, 張秀禾猛的迴過神來, 扭頭就往灶間衝去, 轉瞬就沒了蹤影。
其他人見狀, 當然是能跑多遠就跑多遠,生怕被受了牽連。唯獨隻有袁弟來,遲疑的立在堂屋裏,不安的絞著手指,一副心神不寧的模樣。
趙紅英一貫看不上老三媳婦, 要不是她家老三太沒用,沒本事長得還寒磣, 都二十好幾了還沒討到媳婦兒, 她也不會看上袁弟來。
這袁弟來甭管怎麽說,模樣還是不賴的,就是身子骨太差,養了都兩年了, 還是身無二兩肉。更別提當初相媳婦兒的時候, 那可真的是一陣風就能刮跑。此外, 老袁家的名聲也不好, 男的好吃懶做百無一用,女的更是生來一副受氣媳婦兒樣,說個說比蚊子還小聲, 叫人聽著就來氣。
“杵這兒幹啥?多吃點兒多喝點兒,可別餓著我的喜寶。”趙紅英皺著眉頭瞪了袁弟來一眼,目光還在她那平坦的胸前停留了一瞬,心下忍不住歎氣。
這要是喜寶是從老大媳婦肚子裏出來的,她還用得著操這份心?咋就偏偏輪到老三媳婦兒呢?要不仔細養著,真怕冷不丁就給斷了奶,叫她的喜寶白白跟著遭了罪。
……
這日過後,宋衛國背了兩袋子粗糧就往縣裏去了。晚間迴來時,他告訴趙紅英,妹子家裏雖然還沒斷炊,可縣裏的糧店的確已經有兩日沒開門了。
城裏人吃的是供應糧,每人每月都限量供應的,原本前兩日就該供應這個月的新糧了,可誰知,糧食遲遲沒收上來,縣裏的三家糧店齊刷刷關了門,去問了也不知道啥時候會有糧食。偏偏城裏人極少有囤糧的習慣,再說就是想囤糧也沒轍兒啊,誰叫每月的供應糧都是堪堪夠吃的。
要是這一迴宋衛國不去送糧食,他妹子家裏估計都撐不過五日。
“媽你也不用太擔心,聽妹夫說,上頭已經在申請調糧食了。國家不會不管咱們的,人多力量大,從別個地兒調一些過來,總能撐過去的。”宋衛國開口安慰著。
趙紅英也知道這個理。說白了,她也是救急不救窮,這要是叫她養嫁出去的姑娘,那興許還成,可叫她養姑爺一家子……
做啥春秋大夢呢?
整整兩袋子粗糧,勒緊褲腰帶起碼能吃上半個月,這要是半個月後糧食還沒調運過來,估計城裏得餓死一大片。不過,那就用不著她操心了,再說誰家還沒幾個親戚呢?
仔細想想,還真是這個理,誰家都有幾個親戚。可惜,多半人家有的都是那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窮親戚。
他們大隊是隸屬於紅旗公社第七生產大隊,因為土地還算肥沃,每年出產的糧食都不少,哪怕交了公糧,分得的糧食也能叫全家上下把日子捱過去。
可今年,不是情況特殊嗎?
整個公社裏,除了他們第七生產大隊外,其餘的生產隊盡數遭了秧。有些動作慢的,反而還算幸運,起碼地裏頭的糧食保住了,等暴雨過去後,仔細的將地頭翻了一遍又一遍,糧食一點點的全部曬幹曬透,多少也能留下一些來。倒黴的反而是勤快的大隊,比顆粒無收更慘的就是,所有的糧食盡數被暴雨衝刷走,丁點兒都不曾留下。
這城裏還能等調劑供應糧,鄉下地頭咋辦?就算國家不可能不管他們,這幾日咋辦?去年的糧食早就沒了,秋收前都是靠吃野菜喝稀粥勉強混個水飽的,那會兒起碼還能看著地裏的收成自我安慰,可現在呢?
借糧!
必須想法子借糧!
於是,唯一大豐收且保住了全部糧食的第七生產大隊,就成了眾人眼中的大肥肉。
一時間,他們這兒人來人往,好多五六年乃至十幾年沒見過麵的親戚,就這麽急吼吼的過來拜訪了。都不用問來意,傻子都知道是為了借糧。
“不借不借,我們家也沒糧食!”
“這是我們一家子上下一整年的口糧啊,要是借了你們,我們吃啥?吃西北風去啊?不借!”
“你這是借糧?你這是借命!走走,再不走就別怪我不講情麵!你說啥?我沒良心?我要是有良心,全家上下都得餓死!“
……
一幕幕借糧的情形不斷的在他們大隊裏上演。
其實,若真的是近親,哪個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親人去死。可借糧這種事情,卻是萬萬不能開口子。一旦起了頭,借了東家,西家也想借,你十斤我八斤,任你有再多的糧食都不夠借的。再有,既是借那啥時候還?總不能等來年秋收吧?真到了那份上,借出口糧的人家還能喘氣?
所謂口糧,本就是用來糊口的。為了全家老小的性命,再自私又怎樣?總比丟命來得強。
不過,宋家這頭卻格外得安靜。
老宋家,其實是兩戶人家。多年以前,老宋頭的老娘沒了後,原本的宋家就從院子中間用一堵泥牆隔開,左邊歸了老宋頭,右邊則住著老宋頭的弟弟宋二拐。
說來也是湊巧,老宋頭和宋二拐是親兄弟,而他們娶的媳婦兒則是一對姐妹花,不過是隔房的堂姐妹。老宋頭的媳婦兒是趙紅英,宋二拐的媳婦兒叫趙紅霞,姐倆打小一道兒長大,因著家裏就倆姑娘,加上性子相似,又嫁到了同一家,感情格外得深厚。
瞅著這兩日外頭的鬧騰,趙紅霞幹脆利索的關了門戶,旁人家愛咋咋地,反正她是不伺候的。
趙紅英更能耐,她隻自顧自的過日子,全然不怕有人上門借糧。對了,上一個膽敢來借糧的人,被她一手擀麵棍一手殺豬刀,生生的追出去十裏地,最後嚇得摔到了苞穀地裏,屁滾尿流的落荒而逃了。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趙家這對姐妹有多彪悍,所以宋家才格外得安靜。這要是拚著挨頓打就能借到糧,咬咬牙也忍了,可事實卻是挨了也是白挨,那誰還會去觸黴頭呢?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像趙家姐妹那般豁得出去,譬如老袁家。
第七生產大隊裏,最出名的是趙家,因為大隊長就是他們家的。其次是娶了倆趙家女的宋家,再然後就是老袁家了。
比起以不好惹出名的趙、宋兩家,老袁家出名的理由有點兒丟人。
麵、慫、窩裏橫……總之就沒一個好詞兒。不過,擱這會兒,老袁家卻仿佛一下子變得炙手可熱了,一個兩個的都眼巴巴的上門套近乎說好話,再不濟也就是嗷嗷哭叫兩聲,了不起再往地上一趟,隻要舍得丟開臉麵,總能借到糧食的。
短短兩日時間,隊裏其他人家為了保住自家的口糧,那是煞費苦心,好些都忍不住動了粗。獨獨老袁家,愣是因為舍不下顏麵,把一年的口糧借了個七七八八。
沒法子呀,不借不成啊,到底都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戚啊!
……
在見到親媽時,袁弟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明明上次秋收時瞧著還行,頂多也就是看著疲憊得很,精氣神還是不錯的,可秋收都結束了,也尋不出什麽活兒了,怎麽瞧著還不如之前呢?
袁弟來被唬住了,一臉驚嚇的看著她媽,結結巴巴的開口:“媽、媽你咋了?”
原本,老宋家是不歡迎外人來的,畢竟眼下情況特殊。不過老袁家跟他們是一個生產隊的,就算壯勞力少了點兒,可分得的糧食應該也是夠吃的。既然不是來借糧的,趙紅英覺得自己還是很好說話的,見就見唄。
於是,袁弟來見到了她親媽,順便被嚇了個半死。
“弟來啊!”她親媽未語先落淚,伸著那雙形如雞爪的手抓住了袁弟來的胳膊,聲淚俱下的說,“媽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過不下去了。這迴你一定要幫幫媽,求你了!”
“咋了?到底咋了?”袁弟來還是很心疼她親媽的,趕忙連聲發問,就怕家裏發生了什麽慘事兒。
是挺慘的,說是慘絕人寰都不為過。
一家子一整年的口糧都被借走了,你說慘不慘?當然,也不是一丁點兒全無,可剩下的那一點,最多也就撐個一兩月的,還不知道明個兒會不會再有人來借糧。
問出了緣由後,袁弟來傻眼了。
口糧都被借走了,那日子該怎麽過?偏她親媽已經哭了個死去活,弄得她想責怪都沒了底氣,生怕親媽一時想不開做了糊塗事兒。再說了,這會上門借糧的肯定是親戚,攤她頭上她也不知道該咋拒絕。
“弟來,你就幫幫家裏吧,我餓死了不打緊,可你弟弟你侄兒還沒吃呢。”見女兒還在發呆,她索性挑明了話頭,“跟你婆婆借點兒糧食啊,等其他人還咱家了,我立馬還給她。”
袁弟來一臉的慘白,僵硬著身子搖了搖頭。
“啥意思?你不肯借?你咋就那麽狠心,看著你弟弟你侄兒被活生生的餓死啊!”
不忍心又能咋樣,袁弟來哆嗦著嘴唇,好半天才擠出兩句話:“婆婆不會答應的……她會打死我的……”
這都進門兩年多了,她就是再傻那也看透她婆婆了。借糧這檔子事兒,擱在旁人身上,興許是要糧沒有要命一條,可換成她婆婆趙紅英,那絕對是借糧沒門,你還得把小命搭上。
“你問都沒問!”
麵對親媽的含淚控訴,袁弟來一個沒忍住,嚎啕大哭起來:“她不會借糧的,不會的!”跟趙紅英借糧有啥後果?你一張嘴,她就能抬手甩你一個大耳括子,要是再糾纏下去,她能直接操刀子上陣。還問啥?有啥好問的!
“媽,我不敢啊,不敢問她……對不起,對不起!”袁弟來哭得難以自抑,可她是真的沒辦法,就算不提借糧,她也不敢跟趙紅英說話。
最終,她隻能掛著眼淚送走了親媽。迴到屋裏,伏在床上卻越想越傷心,越想越悲切。哪有當閨女的享福,親媽親弟親侄兒卻連口飯都吃不上,咋會有這種事兒呢?
等張秀禾依著吩咐端著糖水雞蛋過來時,就看到袁弟來哭得氣噎喉堵,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她懵了一下,可還是盡職盡責的提醒要趁早喝了糖水雞蛋。好在袁弟來傷心歸傷心,本質卻還是個膽小怯弱的小女人,聽到這話後,隻拿手背抹了抹眼淚,顫顫巍巍的伸手接過大海碗,含著眼淚喝了起來。
香噴噴的雞蛋裏摻著甜津津的糖水,就這麽順著食道滑到了她的胃裏,暖暖的,很舒服。
可一想到娘家人這會兒還在挨餓,袁弟來隻覺得嘴裏的糖水雞蛋就瞬間失去了好滋味,她的眼淚更是如同斷了線的珠子一般,滴滴答答的往碗裏落。偏她生得格外秀氣,哭得又是一副梨花帶雨、肝腸寸斷的模樣,更兼就這般了,她還是沒有任何抗拒,隻堅強又艱難的邊落淚邊往下咽。
沒有甘甜,唯有苦澀。
張秀禾看得那叫一個目瞪口呆,要不是這碗糖水雞蛋是她親手煮好了並端過來的,還真以為袁弟來這是在喝耗子藥呢,瞧這可憐樣兒……
——你不喝倒是給我喝啊!!
等這些都忙完後,就該過大年了。
近幾年,上頭一直提倡消除封建思想殘餘,很多習俗都被迫減少或者簡化,像過年時的祭灶神、祭祖幹脆就是被禁止的,好在掃塵一類的習俗倒仍在。
待大年三十這一天,吃過一頓簡單的午飯,趙紅英就帶著仨兒媳婦兒在灶間裏忙活起來。除了要忙著整治晚上的飯菜外,還得防備著時不時偷溜進來的孩子們。誰叫一年到頭也就今個兒有好吃的呢?隔著一道門都能聞見裏頭的香味,幾個小姑娘還好,強子和大偉就沒消停過,完全不怕冷似的,就在屋裏、院中瞎轉悠,盼著能討到一點兒好吃的。
討到了好吃的,強子還去屋裏顯擺。幾個小姑娘都不理他,唯獨毛頭被逗弄了幾次後,扯著嗓門放聲大哭,作為始作俑者的強子,被他爸拍了一下後腦勺,叫他安生點兒。
被警告了的強子,沒安生多久就跑出去蹦躂了,他還沒忘跟大偉抱怨:“毛頭真煩啊!”大偉讚同的點點頭。
他倆又鬧騰了小半天,直到飯菜上桌,才歡唿一聲再度迴了堂屋。
趙紅英沒管飯菜上桌的事兒,她把自個兒收拾妥當後,就去抱喜寶了。雖說依著習慣,小孩子是不上桌的,可喜寶和毛頭都還小,不抱著咋辦?
不過,就算都還小,倆人的區別也挺大的。身為哥哥的毛頭一直在哭,從最初的放聲大哭,到後來小聲抽泣,就算嘴裏塞滿了吃的,也不妨礙他自顧自的委屈唧唧。反觀喜寶,一天到晚的就瞎樂嗬,尤其被趙紅英摟在懷裏後,更是不停的手舞足蹈,一副樂不可支的模樣。
饒是這樣,袁弟來羨慕的目光都始終衝著毛頭。
愛哭咋了?那也是個男娃子。努力這般久都沒見成效的袁弟來,就隻剩下一個念頭了,就是多跟男娃子相處相處,也好招個兒子來。偏偏強子和大偉都鬧騰,她琢磨著,要不要年後求求張秀禾,讓她來帶瘌毛頭。
心裏揣著事兒,難免動作就有些慢了。這要是擱在平時完全無所謂,可今個兒吃的是年夜飯啊!
宋家其他人都使出了飛筷絕招,每一下必挾到一塊肉,幾息之後所有盤子裏的肉塊、肉片、肉沫,都徹底消失無蹤了。再片刻,連沾了油腥的鍋邊素也被挾了個幹幹淨淨。倒是幾樣醃好的小菜沒人動,原是咋樣現在還是老樣子。
等袁弟來迴過神來,說啥都晚了。
這時,趙紅英從兜裏掏出了準備好的壓歲錢,把孫子孫女們喚到跟前:“還是一人一分錢。對了,強子和大偉你倆這迴考的咋樣?沒掛紅燈籠的話,就給兩分錢。”
剛聽說要分壓歲錢時,強子就“嗖”的一聲竄了過去,又猛的在趙紅英跟前急刹車停下。因為動作太快太迅猛,還嚇了喜寶一跳,不過驚嚇過後,喜寶卻是咧開嘴“咯咯”直笑,還拍著小肉手起勁兒的鼓掌。
然而,強子並不感到高興,隻低著頭蔫巴巴的說:“奶,你給一分錢就好了。”
趙紅英給了他一分錢,又問大偉:“你呢?”
大偉“嘿嘿”笑著撓了撓頭:“我也要一分錢。”
懂了。
給每個孩子包括倆小的都分了壓歲錢,趙紅英目光掃過仨蠢兒子以及倆蠢孫子:“以後這樣好了,讀書的隻要考得好,壓歲錢就翻倍。”
這話一出,被趙紅英目光掃過的幾人頓時身形一矮。尤其是宋衛國仨兄弟,他們不由的想起了多年前,每迴過年老四和菊花都能拿到比他們多一倍壓歲錢的情形,登時有種很委屈的感覺。
就知道親媽偏心,光疼聰明的,也不知道疼一下他們幾個傻的。說好的老天疼憨人、傻人有傻福呢?
……
過完年沒幾天,宋菊花帶著老公孩子迴娘家了。
前兩年正月她都沒迴來,第一年是忙著懷孕,第二年倒是生了,可孩子太小。好在今年孩子大了,她媽還千叮嚀萬囑咐叫她一定要迴娘家,來看看她那據說長得極有福氣的小侄女。
結果,小侄女還沒看到,倆兒子已經被攬了過去。
宋菊花那倆兒子,大的叫程茂林,小的叫程修竹,長得虎頭虎腦,不像爹媽倒是有點兒像去部隊當兵的四舅宋衛軍。而且這倆還是雙胞胎,不單長相一般無二,連穿的衣褲都一個樣兒,並排站著時,那是既搶眼又喜慶,叫人看著就高興。
聽說女兒迴來了,趙紅英歡歡喜喜的迎了上去,先把倆小外孫攬在懷裏稀罕了一番,這才叫人進屋,又吩咐倒熱茶,暖身子驅寒。
程家倆兄弟早就習慣了到哪兒都被人盯著瞧,他們按著來時爸媽教導的,先跟外公外婆問了好,又去給幾個舅舅舅媽拜年,這才跟表哥表姐們一起玩。
作為孩子王,強子當仁不讓的接管了新來的倆弟弟,橫豎在他看來,哪個都比他親弟弟來得乖。被瘌毛頭折騰太多迴了,強子連脾氣都被磨平了。
直到小孩子們都出去玩了,趙紅英才問起宋菊花的近況來。
沒人注意到,一旁的袁弟來倆眼珠子都快黏在程家倆兄弟身上了,直到人都跑得沒影兒了,她才一臉不舍的收迴了目光。
而這時,宋菊花已經說完了自個兒的事情,趙紅英更是迫不及待的去屋裏抱出了喜寶,一臉得意的顯擺著:“菊花你瞅瞅,這就是喜寶。喜寶看這邊,這是你小姑姑。”
宋菊花很是認真的打量著她媽懷裏的小侄女,憑良心說,小丫頭長得真不錯,哪怕年紀還小,也能看出是個小美人胚子。尤其是那雙大眼睛,黑亮中拖著一股子機靈勁兒,想來將來會是個聰明孩子。然而,即便這樣,她還是猜不透她媽心裏的想法,咋就那麽稀罕這丫頭呢?反正她是沒瞧出啥特殊來。
幸好,宋菊花有個很棒的優點,那就是堅定不移的相信,親媽永遠是對的。
猜不透就不猜了,宋菊花拿出了打小練就的嘴甜技能,可勁兒的誇起了喜寶。也幸好喜寶有很多可以誇,像長得洋氣啊,看著不像隊裏的,比人家城裏娃還要好看,一看就是有福氣的……
趙紅英高興得連臉上的褶子裏都透著笑意,她就喜歡聽人誇喜寶,可其他人誇來誇去就那麽兩句,不是說長得好,就是說脾氣好,聽久了耳朵都生繭了。也就宋菊花了,變著法子不重樣的誇著,叫她怎麽聽都聽不夠。
可憐宋菊花,她本是打算隨口誇兩句的,結果眼見她媽越聽越高興,隻能被迫繼續往下誇。直到誇得腮幫子都酸了,好話也快說盡了,在猛灌了兩口水後,抬眼見她媽還等著呢,隻好想法子岔開話題。
對了!
“媽,這是麥乳精,我托人特地從外省弄來的。專門給老人孩子吃的,味道好,還有營養。”宋菊花邊說邊從帶來的布袋子裏取出了兩個塑料罐子,打開其中一個,用勺子舀了一勺,倒水攪拌,“媽你嚐嚐。”
麥乳精?
這麽新鮮的玩意兒,趙紅英別說見了,連聽都沒聽說過。湊上去一看,淺棕色顆粒狀,拿水泡開後帶著一股麥子的香味,好像還有些甜味兒。聞著味兒不錯,她接過來小心翼翼的嚐了一口,立馬讚道:“這個比紅糖水好喝!”
“這哪兒能比?麥乳精裏頭擱了麥精、雞蛋、奶粉,還有好幾種糖,可有營養了。”宋菊花心道,紅糖起碼每個月都能弄到一些,價錢也不是很貴,麥乳精就不同了,他們這兒壓根就沒得賣,得托人去外省弄,貴不說,還得看運氣。
不過,隻要她媽高興,一切都值得。
“好好,這下喜寶可有口福了。”趙紅英實在是舍不得喝,叫兒媳拿了調羹過來,極有耐心的一勺一勺喂喜寶喝。
喜寶早在香味飄出來時,就已經眼巴巴的等著了,她倒是沒鬧,就這麽瞧著。眼看奶奶舀了一勺送到了嘴邊,趕緊把小嘴張開,“啊”的一口下肚後,黑漆漆的眼睛瞪得老大,不過緊接著就笑得眉眼彎彎了,高興的再度張開嘴,坐等投喂。
第009章
說起老宋家屋後的歪脖子樹,那時間可就長了。說是十幾年,其實未必確切,就拿宋家長子宋衛國來說,反正自打他記事起,屋後就有一排樹。小時候他還期待著樹上結果,可惜從來沒盼到過。後來,他爺奶相繼過世後,家裏一分為二,就連屋後的那排樹也是跟二叔一家一半的。
再後來,他娶了媳婦兒生了兒女,這天傍晚,他兒子宋強突然跑到跟前告訴他,屋後的老樹長出了果子來。
剛吃完飯的宋家眾人都湊到屋後來看熱鬧,結出果實的有兩棵樹,據趙紅英所說,那是兩棵橙子樹,可惜因為之前從沒結過果子,早先都沒人信她的話。得虧她威信重,沒人信也沒人敢跟她正麵硬懟。
這會兒,仔細瞧了瞧兩棵樹,見上頭的果子雖然還沒成熟,可瞅著數量卻不少,趙紅英樂得眉開眼笑的,倒不是稀罕這點兒果子,而是想著老天爺果然疼她,一點兒也沒騙她,喜寶來了家裏的日子好過了不說,連屋後多年沒啥動靜的老樹都結果了。就算果子本身不值當啥,可這年月啥東西都缺,多一種吃食換換口味也好。
比起家裏大人們的感概和驚訝,幾個小孩子的想法就簡單多了,無非就是想吃而已。
孩子裏頭年歲最大的強子,前兩天就已經知道自己九月裏要去上學的事兒,深知好日子沒幾天的他最近別提有多鬧騰了,這會兒更是纏著他爸,非鬧著要摘果子吃。
宋衛國抬頭瞅了眼掛在枝頭青澀的果子,還沒吃到嘴裏就感覺到了一股子酸意,低頭在強子腦袋上唿嚕了一把,沒好氣的說:“吃啥吃,還沒熟呢!”
強子不樂意了:“那等它熟了,我還不得上學去了?”
“那也不能吃青果子!”宋衛國警告的瞪了他一眼,又迴頭看了看那兩棵歪脖子樹,到現在,他還有些不大相信老樹結果這事兒。
這時,趙紅英發話了:“把強子、大偉給我看牢了,不準叫他們上樹摘果子。誰敢胡鬧我就打斷……他爹的腿!”
宋衛國和宋衛黨聽得心裏拔涼拔涼的,沒等他倆開口,就聽趙紅英又道:“去問問隊上誰家養了狗,替我討一條來。省得到時候果子熟了惹來了不開眼的賊兒。記得,隻要土狗,吃得少長得兇,叫起來也夠嚇人。到時候往屋後一撂,看哪個不要命的敢來!”
親媽都這麽說了,他們還能咋樣?宋衛國先點了點頭,還想問仔細點,就見親媽轉身迴前頭去了,看樣子應該是往自個兒那屋去的。
趙紅英是去看喜寶的,幾個月大的小嬰兒本來就是一天一個樣兒,感覺稍微疏忽了點兒,就一下子長大了。又因著這些日子都是張秀禾在帶孩子,她隻見天的往她那屋裏鑽,摟上喜寶就是一陣心肝寶兒。
喜寶已經快兩個月大了,因為養得精細,完全不像隊上其他孩子那樣黑乎乎臭烘烘的。她的皮膚白皙得很,臉上身上連胳膊上都是一團團的軟肉,尤其兩條小胳膊,跟白蓮藕真沒啥區別了,趙紅英還特地往她的小手腕上綁了條祝福的紅繩,盼著她平安長大。
“唉,擱以前怎麽說也得給喜寶弄個小銀鐲、木牌牌啥的,這年頭就不成了。”趙紅英頗有些失落,卻是不單是那些祈福用品被打上了封建迷信的標簽,像洗三滿月百日之類的,也不允許大辦,當然自家小聚是無所謂的,卻不能邀請親朋好友,這叫啥事兒!
一旁的張秀禾勸著:“弄點兒好吃好喝的,不比這些實惠?等到過年,喜寶就能吃其他東西了。”
“也是,我得想法子多弄點兒喜寶能吃的來。”趙紅英一想,到過年喜寶也才半歲,能吃的東西太少了。就是來年,估摸著也就像小米粥、雞蛋黃之類的能入口了。雞蛋家裏倒是有的,別人家舍不得吃,都囤起來去供銷社換鹽,老宋家自打去年起,所有的雞蛋都叫倆兒媳婦兒分了吃。到明年,倒是可以都留著給喜寶。可惜上頭有規定,每家每戶最多隻能養三隻雞,要是能養多點兒,不光能自家吃,還能捎到城裏去賣呢。
當然,這也僅僅是想想而已,自家吃無所謂,買賣可是犯了大忌諱的。
趙紅英正盤算著,懷裏的喜寶忽的“咿咿呀呀”的叫了起來,她不禁跟著一笑:“咋了?喜寶也想趕緊長大,吃好東西?好好,奶奶叫你大伯他們努力幹活賺工分,叫你四叔在部隊裏好好訓練賺津貼,叫你小姑多攢些副食品票……好不好?喜寶你啥都不用管,乖乖吃奶快快長大。”
小孩子長得再快,那也沒老宋家屋後歪脖子樹上的果實長得快。
明明之前瞧著還全是青澀,沒過幾天再一看,不單長大了一圈,數量也更多了,就連顏色都開始由青轉黃了。大人們還不算太激動,小孩子們卻是完全受不起誘惑。強子和大偉這幾天哪裏都不去,見天的守在樹下,倒是不用擔心被外人惦記了。就連幾個小姑娘,就是春麗、春梅和春芳,她們仨都忍不住趴在靠屋後的窗上眼巴巴的瞧著,尤其是才兩歲的春梅,好幾次都忍不住拿手放在嘴裏,哈喇子吧嗒吧嗒的留下來,弄得春麗老幫她擦口水,擦得下巴都泛紅了。
其實說白了,還不是因為物資短缺,小孩子才會饞成那樣嗎?要說起來,紅旗公社靠南邊還有做大山,離他們第七生產隊當然遠得很,可大人們要去一趟也不算難。問題是,前些年大煉鋼鐵時,砍了太多太多的樹,連果樹都沒能幸免於難。再說了,山上的東西那也屬於國家的,作為社員是萬萬不能挖社會主義的牆腳。
所以,可不就苦了小孩子們?
等又一個月後,眼瞅著有一兩枚早熟的果子看起來像是成熟了,趙紅英叫人上去摘下來,洗幹淨切成小塊,叫家裏人都嚐嚐。
強子第一個張嘴,然後“嗷”的一聲跳起來,齜牙咧嘴的樣子就跟吃了□□一樣。不過,興許□□的味道都比這個好,因為這橙子太酸太酸太酸了……
再酸也舍不得丟掉!強子隻抽著腮幫子,一小口一小口的吮著,哪怕酸得他眼睛鼻子全擠到一塊兒了,仍然不肯放棄。看他吃成那樣,他媽張秀禾都沒敢下嘴,愣了一下後,把自個兒手裏的一小塊也塞給了強子。
兩棵橙子樹今年結出的果子是真不少,味道吧,一開始那真是慘不忍睹,不過又捱了一段日子後,酸味淡了很多,哪怕仍舊不甜,那總歸是能入口了。關鍵是,數量太多了,而且賣相也好得很。
一句話,光看它的外表,絕對想象不出它有多難吃。
趙紅英嚐過一次後,就徹底放棄了,哪怕橙子能放挺久的,她也不打算留著。反正喜寶又不能吃,再說哪怕能吃好了,她也舍不得叫喜寶吃這麽酸不溜丟的東西。吃塊糖不好嗎?起碼能甜甜嘴。
其他人見狀, 當然是能跑多遠就跑多遠,生怕被受了牽連。唯獨隻有袁弟來,遲疑的立在堂屋裏,不安的絞著手指,一副心神不寧的模樣。
趙紅英一貫看不上老三媳婦, 要不是她家老三太沒用,沒本事長得還寒磣, 都二十好幾了還沒討到媳婦兒, 她也不會看上袁弟來。
這袁弟來甭管怎麽說,模樣還是不賴的,就是身子骨太差,養了都兩年了, 還是身無二兩肉。更別提當初相媳婦兒的時候, 那可真的是一陣風就能刮跑。此外, 老袁家的名聲也不好, 男的好吃懶做百無一用,女的更是生來一副受氣媳婦兒樣,說個說比蚊子還小聲, 叫人聽著就來氣。
“杵這兒幹啥?多吃點兒多喝點兒,可別餓著我的喜寶。”趙紅英皺著眉頭瞪了袁弟來一眼,目光還在她那平坦的胸前停留了一瞬,心下忍不住歎氣。
這要是喜寶是從老大媳婦肚子裏出來的,她還用得著操這份心?咋就偏偏輪到老三媳婦兒呢?要不仔細養著,真怕冷不丁就給斷了奶,叫她的喜寶白白跟著遭了罪。
……
這日過後,宋衛國背了兩袋子粗糧就往縣裏去了。晚間迴來時,他告訴趙紅英,妹子家裏雖然還沒斷炊,可縣裏的糧店的確已經有兩日沒開門了。
城裏人吃的是供應糧,每人每月都限量供應的,原本前兩日就該供應這個月的新糧了,可誰知,糧食遲遲沒收上來,縣裏的三家糧店齊刷刷關了門,去問了也不知道啥時候會有糧食。偏偏城裏人極少有囤糧的習慣,再說就是想囤糧也沒轍兒啊,誰叫每月的供應糧都是堪堪夠吃的。
要是這一迴宋衛國不去送糧食,他妹子家裏估計都撐不過五日。
“媽你也不用太擔心,聽妹夫說,上頭已經在申請調糧食了。國家不會不管咱們的,人多力量大,從別個地兒調一些過來,總能撐過去的。”宋衛國開口安慰著。
趙紅英也知道這個理。說白了,她也是救急不救窮,這要是叫她養嫁出去的姑娘,那興許還成,可叫她養姑爺一家子……
做啥春秋大夢呢?
整整兩袋子粗糧,勒緊褲腰帶起碼能吃上半個月,這要是半個月後糧食還沒調運過來,估計城裏得餓死一大片。不過,那就用不著她操心了,再說誰家還沒幾個親戚呢?
仔細想想,還真是這個理,誰家都有幾個親戚。可惜,多半人家有的都是那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窮親戚。
他們大隊是隸屬於紅旗公社第七生產大隊,因為土地還算肥沃,每年出產的糧食都不少,哪怕交了公糧,分得的糧食也能叫全家上下把日子捱過去。
可今年,不是情況特殊嗎?
整個公社裏,除了他們第七生產大隊外,其餘的生產隊盡數遭了秧。有些動作慢的,反而還算幸運,起碼地裏頭的糧食保住了,等暴雨過去後,仔細的將地頭翻了一遍又一遍,糧食一點點的全部曬幹曬透,多少也能留下一些來。倒黴的反而是勤快的大隊,比顆粒無收更慘的就是,所有的糧食盡數被暴雨衝刷走,丁點兒都不曾留下。
這城裏還能等調劑供應糧,鄉下地頭咋辦?就算國家不可能不管他們,這幾日咋辦?去年的糧食早就沒了,秋收前都是靠吃野菜喝稀粥勉強混個水飽的,那會兒起碼還能看著地裏的收成自我安慰,可現在呢?
借糧!
必須想法子借糧!
於是,唯一大豐收且保住了全部糧食的第七生產大隊,就成了眾人眼中的大肥肉。
一時間,他們這兒人來人往,好多五六年乃至十幾年沒見過麵的親戚,就這麽急吼吼的過來拜訪了。都不用問來意,傻子都知道是為了借糧。
“不借不借,我們家也沒糧食!”
“這是我們一家子上下一整年的口糧啊,要是借了你們,我們吃啥?吃西北風去啊?不借!”
“你這是借糧?你這是借命!走走,再不走就別怪我不講情麵!你說啥?我沒良心?我要是有良心,全家上下都得餓死!“
……
一幕幕借糧的情形不斷的在他們大隊裏上演。
其實,若真的是近親,哪個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親人去死。可借糧這種事情,卻是萬萬不能開口子。一旦起了頭,借了東家,西家也想借,你十斤我八斤,任你有再多的糧食都不夠借的。再有,既是借那啥時候還?總不能等來年秋收吧?真到了那份上,借出口糧的人家還能喘氣?
所謂口糧,本就是用來糊口的。為了全家老小的性命,再自私又怎樣?總比丟命來得強。
不過,宋家這頭卻格外得安靜。
老宋家,其實是兩戶人家。多年以前,老宋頭的老娘沒了後,原本的宋家就從院子中間用一堵泥牆隔開,左邊歸了老宋頭,右邊則住著老宋頭的弟弟宋二拐。
說來也是湊巧,老宋頭和宋二拐是親兄弟,而他們娶的媳婦兒則是一對姐妹花,不過是隔房的堂姐妹。老宋頭的媳婦兒是趙紅英,宋二拐的媳婦兒叫趙紅霞,姐倆打小一道兒長大,因著家裏就倆姑娘,加上性子相似,又嫁到了同一家,感情格外得深厚。
瞅著這兩日外頭的鬧騰,趙紅霞幹脆利索的關了門戶,旁人家愛咋咋地,反正她是不伺候的。
趙紅英更能耐,她隻自顧自的過日子,全然不怕有人上門借糧。對了,上一個膽敢來借糧的人,被她一手擀麵棍一手殺豬刀,生生的追出去十裏地,最後嚇得摔到了苞穀地裏,屁滾尿流的落荒而逃了。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趙家這對姐妹有多彪悍,所以宋家才格外得安靜。這要是拚著挨頓打就能借到糧,咬咬牙也忍了,可事實卻是挨了也是白挨,那誰還會去觸黴頭呢?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像趙家姐妹那般豁得出去,譬如老袁家。
第七生產大隊裏,最出名的是趙家,因為大隊長就是他們家的。其次是娶了倆趙家女的宋家,再然後就是老袁家了。
比起以不好惹出名的趙、宋兩家,老袁家出名的理由有點兒丟人。
麵、慫、窩裏橫……總之就沒一個好詞兒。不過,擱這會兒,老袁家卻仿佛一下子變得炙手可熱了,一個兩個的都眼巴巴的上門套近乎說好話,再不濟也就是嗷嗷哭叫兩聲,了不起再往地上一趟,隻要舍得丟開臉麵,總能借到糧食的。
短短兩日時間,隊裏其他人家為了保住自家的口糧,那是煞費苦心,好些都忍不住動了粗。獨獨老袁家,愣是因為舍不下顏麵,把一年的口糧借了個七七八八。
沒法子呀,不借不成啊,到底都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戚啊!
……
在見到親媽時,袁弟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明明上次秋收時瞧著還行,頂多也就是看著疲憊得很,精氣神還是不錯的,可秋收都結束了,也尋不出什麽活兒了,怎麽瞧著還不如之前呢?
袁弟來被唬住了,一臉驚嚇的看著她媽,結結巴巴的開口:“媽、媽你咋了?”
原本,老宋家是不歡迎外人來的,畢竟眼下情況特殊。不過老袁家跟他們是一個生產隊的,就算壯勞力少了點兒,可分得的糧食應該也是夠吃的。既然不是來借糧的,趙紅英覺得自己還是很好說話的,見就見唄。
於是,袁弟來見到了她親媽,順便被嚇了個半死。
“弟來啊!”她親媽未語先落淚,伸著那雙形如雞爪的手抓住了袁弟來的胳膊,聲淚俱下的說,“媽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過不下去了。這迴你一定要幫幫媽,求你了!”
“咋了?到底咋了?”袁弟來還是很心疼她親媽的,趕忙連聲發問,就怕家裏發生了什麽慘事兒。
是挺慘的,說是慘絕人寰都不為過。
一家子一整年的口糧都被借走了,你說慘不慘?當然,也不是一丁點兒全無,可剩下的那一點,最多也就撐個一兩月的,還不知道明個兒會不會再有人來借糧。
問出了緣由後,袁弟來傻眼了。
口糧都被借走了,那日子該怎麽過?偏她親媽已經哭了個死去活,弄得她想責怪都沒了底氣,生怕親媽一時想不開做了糊塗事兒。再說了,這會上門借糧的肯定是親戚,攤她頭上她也不知道該咋拒絕。
“弟來,你就幫幫家裏吧,我餓死了不打緊,可你弟弟你侄兒還沒吃呢。”見女兒還在發呆,她索性挑明了話頭,“跟你婆婆借點兒糧食啊,等其他人還咱家了,我立馬還給她。”
袁弟來一臉的慘白,僵硬著身子搖了搖頭。
“啥意思?你不肯借?你咋就那麽狠心,看著你弟弟你侄兒被活生生的餓死啊!”
不忍心又能咋樣,袁弟來哆嗦著嘴唇,好半天才擠出兩句話:“婆婆不會答應的……她會打死我的……”
這都進門兩年多了,她就是再傻那也看透她婆婆了。借糧這檔子事兒,擱在旁人身上,興許是要糧沒有要命一條,可換成她婆婆趙紅英,那絕對是借糧沒門,你還得把小命搭上。
“你問都沒問!”
麵對親媽的含淚控訴,袁弟來一個沒忍住,嚎啕大哭起來:“她不會借糧的,不會的!”跟趙紅英借糧有啥後果?你一張嘴,她就能抬手甩你一個大耳括子,要是再糾纏下去,她能直接操刀子上陣。還問啥?有啥好問的!
“媽,我不敢啊,不敢問她……對不起,對不起!”袁弟來哭得難以自抑,可她是真的沒辦法,就算不提借糧,她也不敢跟趙紅英說話。
最終,她隻能掛著眼淚送走了親媽。迴到屋裏,伏在床上卻越想越傷心,越想越悲切。哪有當閨女的享福,親媽親弟親侄兒卻連口飯都吃不上,咋會有這種事兒呢?
等張秀禾依著吩咐端著糖水雞蛋過來時,就看到袁弟來哭得氣噎喉堵,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她懵了一下,可還是盡職盡責的提醒要趁早喝了糖水雞蛋。好在袁弟來傷心歸傷心,本質卻還是個膽小怯弱的小女人,聽到這話後,隻拿手背抹了抹眼淚,顫顫巍巍的伸手接過大海碗,含著眼淚喝了起來。
香噴噴的雞蛋裏摻著甜津津的糖水,就這麽順著食道滑到了她的胃裏,暖暖的,很舒服。
可一想到娘家人這會兒還在挨餓,袁弟來隻覺得嘴裏的糖水雞蛋就瞬間失去了好滋味,她的眼淚更是如同斷了線的珠子一般,滴滴答答的往碗裏落。偏她生得格外秀氣,哭得又是一副梨花帶雨、肝腸寸斷的模樣,更兼就這般了,她還是沒有任何抗拒,隻堅強又艱難的邊落淚邊往下咽。
沒有甘甜,唯有苦澀。
張秀禾看得那叫一個目瞪口呆,要不是這碗糖水雞蛋是她親手煮好了並端過來的,還真以為袁弟來這是在喝耗子藥呢,瞧這可憐樣兒……
——你不喝倒是給我喝啊!!
等這些都忙完後,就該過大年了。
近幾年,上頭一直提倡消除封建思想殘餘,很多習俗都被迫減少或者簡化,像過年時的祭灶神、祭祖幹脆就是被禁止的,好在掃塵一類的習俗倒仍在。
待大年三十這一天,吃過一頓簡單的午飯,趙紅英就帶著仨兒媳婦兒在灶間裏忙活起來。除了要忙著整治晚上的飯菜外,還得防備著時不時偷溜進來的孩子們。誰叫一年到頭也就今個兒有好吃的呢?隔著一道門都能聞見裏頭的香味,幾個小姑娘還好,強子和大偉就沒消停過,完全不怕冷似的,就在屋裏、院中瞎轉悠,盼著能討到一點兒好吃的。
討到了好吃的,強子還去屋裏顯擺。幾個小姑娘都不理他,唯獨毛頭被逗弄了幾次後,扯著嗓門放聲大哭,作為始作俑者的強子,被他爸拍了一下後腦勺,叫他安生點兒。
被警告了的強子,沒安生多久就跑出去蹦躂了,他還沒忘跟大偉抱怨:“毛頭真煩啊!”大偉讚同的點點頭。
他倆又鬧騰了小半天,直到飯菜上桌,才歡唿一聲再度迴了堂屋。
趙紅英沒管飯菜上桌的事兒,她把自個兒收拾妥當後,就去抱喜寶了。雖說依著習慣,小孩子是不上桌的,可喜寶和毛頭都還小,不抱著咋辦?
不過,就算都還小,倆人的區別也挺大的。身為哥哥的毛頭一直在哭,從最初的放聲大哭,到後來小聲抽泣,就算嘴裏塞滿了吃的,也不妨礙他自顧自的委屈唧唧。反觀喜寶,一天到晚的就瞎樂嗬,尤其被趙紅英摟在懷裏後,更是不停的手舞足蹈,一副樂不可支的模樣。
饒是這樣,袁弟來羨慕的目光都始終衝著毛頭。
愛哭咋了?那也是個男娃子。努力這般久都沒見成效的袁弟來,就隻剩下一個念頭了,就是多跟男娃子相處相處,也好招個兒子來。偏偏強子和大偉都鬧騰,她琢磨著,要不要年後求求張秀禾,讓她來帶瘌毛頭。
心裏揣著事兒,難免動作就有些慢了。這要是擱在平時完全無所謂,可今個兒吃的是年夜飯啊!
宋家其他人都使出了飛筷絕招,每一下必挾到一塊肉,幾息之後所有盤子裏的肉塊、肉片、肉沫,都徹底消失無蹤了。再片刻,連沾了油腥的鍋邊素也被挾了個幹幹淨淨。倒是幾樣醃好的小菜沒人動,原是咋樣現在還是老樣子。
等袁弟來迴過神來,說啥都晚了。
這時,趙紅英從兜裏掏出了準備好的壓歲錢,把孫子孫女們喚到跟前:“還是一人一分錢。對了,強子和大偉你倆這迴考的咋樣?沒掛紅燈籠的話,就給兩分錢。”
剛聽說要分壓歲錢時,強子就“嗖”的一聲竄了過去,又猛的在趙紅英跟前急刹車停下。因為動作太快太迅猛,還嚇了喜寶一跳,不過驚嚇過後,喜寶卻是咧開嘴“咯咯”直笑,還拍著小肉手起勁兒的鼓掌。
然而,強子並不感到高興,隻低著頭蔫巴巴的說:“奶,你給一分錢就好了。”
趙紅英給了他一分錢,又問大偉:“你呢?”
大偉“嘿嘿”笑著撓了撓頭:“我也要一分錢。”
懂了。
給每個孩子包括倆小的都分了壓歲錢,趙紅英目光掃過仨蠢兒子以及倆蠢孫子:“以後這樣好了,讀書的隻要考得好,壓歲錢就翻倍。”
這話一出,被趙紅英目光掃過的幾人頓時身形一矮。尤其是宋衛國仨兄弟,他們不由的想起了多年前,每迴過年老四和菊花都能拿到比他們多一倍壓歲錢的情形,登時有種很委屈的感覺。
就知道親媽偏心,光疼聰明的,也不知道疼一下他們幾個傻的。說好的老天疼憨人、傻人有傻福呢?
……
過完年沒幾天,宋菊花帶著老公孩子迴娘家了。
前兩年正月她都沒迴來,第一年是忙著懷孕,第二年倒是生了,可孩子太小。好在今年孩子大了,她媽還千叮嚀萬囑咐叫她一定要迴娘家,來看看她那據說長得極有福氣的小侄女。
結果,小侄女還沒看到,倆兒子已經被攬了過去。
宋菊花那倆兒子,大的叫程茂林,小的叫程修竹,長得虎頭虎腦,不像爹媽倒是有點兒像去部隊當兵的四舅宋衛軍。而且這倆還是雙胞胎,不單長相一般無二,連穿的衣褲都一個樣兒,並排站著時,那是既搶眼又喜慶,叫人看著就高興。
聽說女兒迴來了,趙紅英歡歡喜喜的迎了上去,先把倆小外孫攬在懷裏稀罕了一番,這才叫人進屋,又吩咐倒熱茶,暖身子驅寒。
程家倆兄弟早就習慣了到哪兒都被人盯著瞧,他們按著來時爸媽教導的,先跟外公外婆問了好,又去給幾個舅舅舅媽拜年,這才跟表哥表姐們一起玩。
作為孩子王,強子當仁不讓的接管了新來的倆弟弟,橫豎在他看來,哪個都比他親弟弟來得乖。被瘌毛頭折騰太多迴了,強子連脾氣都被磨平了。
直到小孩子們都出去玩了,趙紅英才問起宋菊花的近況來。
沒人注意到,一旁的袁弟來倆眼珠子都快黏在程家倆兄弟身上了,直到人都跑得沒影兒了,她才一臉不舍的收迴了目光。
而這時,宋菊花已經說完了自個兒的事情,趙紅英更是迫不及待的去屋裏抱出了喜寶,一臉得意的顯擺著:“菊花你瞅瞅,這就是喜寶。喜寶看這邊,這是你小姑姑。”
宋菊花很是認真的打量著她媽懷裏的小侄女,憑良心說,小丫頭長得真不錯,哪怕年紀還小,也能看出是個小美人胚子。尤其是那雙大眼睛,黑亮中拖著一股子機靈勁兒,想來將來會是個聰明孩子。然而,即便這樣,她還是猜不透她媽心裏的想法,咋就那麽稀罕這丫頭呢?反正她是沒瞧出啥特殊來。
幸好,宋菊花有個很棒的優點,那就是堅定不移的相信,親媽永遠是對的。
猜不透就不猜了,宋菊花拿出了打小練就的嘴甜技能,可勁兒的誇起了喜寶。也幸好喜寶有很多可以誇,像長得洋氣啊,看著不像隊裏的,比人家城裏娃還要好看,一看就是有福氣的……
趙紅英高興得連臉上的褶子裏都透著笑意,她就喜歡聽人誇喜寶,可其他人誇來誇去就那麽兩句,不是說長得好,就是說脾氣好,聽久了耳朵都生繭了。也就宋菊花了,變著法子不重樣的誇著,叫她怎麽聽都聽不夠。
可憐宋菊花,她本是打算隨口誇兩句的,結果眼見她媽越聽越高興,隻能被迫繼續往下誇。直到誇得腮幫子都酸了,好話也快說盡了,在猛灌了兩口水後,抬眼見她媽還等著呢,隻好想法子岔開話題。
對了!
“媽,這是麥乳精,我托人特地從外省弄來的。專門給老人孩子吃的,味道好,還有營養。”宋菊花邊說邊從帶來的布袋子裏取出了兩個塑料罐子,打開其中一個,用勺子舀了一勺,倒水攪拌,“媽你嚐嚐。”
麥乳精?
這麽新鮮的玩意兒,趙紅英別說見了,連聽都沒聽說過。湊上去一看,淺棕色顆粒狀,拿水泡開後帶著一股麥子的香味,好像還有些甜味兒。聞著味兒不錯,她接過來小心翼翼的嚐了一口,立馬讚道:“這個比紅糖水好喝!”
“這哪兒能比?麥乳精裏頭擱了麥精、雞蛋、奶粉,還有好幾種糖,可有營養了。”宋菊花心道,紅糖起碼每個月都能弄到一些,價錢也不是很貴,麥乳精就不同了,他們這兒壓根就沒得賣,得托人去外省弄,貴不說,還得看運氣。
不過,隻要她媽高興,一切都值得。
“好好,這下喜寶可有口福了。”趙紅英實在是舍不得喝,叫兒媳拿了調羹過來,極有耐心的一勺一勺喂喜寶喝。
喜寶早在香味飄出來時,就已經眼巴巴的等著了,她倒是沒鬧,就這麽瞧著。眼看奶奶舀了一勺送到了嘴邊,趕緊把小嘴張開,“啊”的一口下肚後,黑漆漆的眼睛瞪得老大,不過緊接著就笑得眉眼彎彎了,高興的再度張開嘴,坐等投喂。
第009章
說起老宋家屋後的歪脖子樹,那時間可就長了。說是十幾年,其實未必確切,就拿宋家長子宋衛國來說,反正自打他記事起,屋後就有一排樹。小時候他還期待著樹上結果,可惜從來沒盼到過。後來,他爺奶相繼過世後,家裏一分為二,就連屋後的那排樹也是跟二叔一家一半的。
再後來,他娶了媳婦兒生了兒女,這天傍晚,他兒子宋強突然跑到跟前告訴他,屋後的老樹長出了果子來。
剛吃完飯的宋家眾人都湊到屋後來看熱鬧,結出果實的有兩棵樹,據趙紅英所說,那是兩棵橙子樹,可惜因為之前從沒結過果子,早先都沒人信她的話。得虧她威信重,沒人信也沒人敢跟她正麵硬懟。
這會兒,仔細瞧了瞧兩棵樹,見上頭的果子雖然還沒成熟,可瞅著數量卻不少,趙紅英樂得眉開眼笑的,倒不是稀罕這點兒果子,而是想著老天爺果然疼她,一點兒也沒騙她,喜寶來了家裏的日子好過了不說,連屋後多年沒啥動靜的老樹都結果了。就算果子本身不值當啥,可這年月啥東西都缺,多一種吃食換換口味也好。
比起家裏大人們的感概和驚訝,幾個小孩子的想法就簡單多了,無非就是想吃而已。
孩子裏頭年歲最大的強子,前兩天就已經知道自己九月裏要去上學的事兒,深知好日子沒幾天的他最近別提有多鬧騰了,這會兒更是纏著他爸,非鬧著要摘果子吃。
宋衛國抬頭瞅了眼掛在枝頭青澀的果子,還沒吃到嘴裏就感覺到了一股子酸意,低頭在強子腦袋上唿嚕了一把,沒好氣的說:“吃啥吃,還沒熟呢!”
強子不樂意了:“那等它熟了,我還不得上學去了?”
“那也不能吃青果子!”宋衛國警告的瞪了他一眼,又迴頭看了看那兩棵歪脖子樹,到現在,他還有些不大相信老樹結果這事兒。
這時,趙紅英發話了:“把強子、大偉給我看牢了,不準叫他們上樹摘果子。誰敢胡鬧我就打斷……他爹的腿!”
宋衛國和宋衛黨聽得心裏拔涼拔涼的,沒等他倆開口,就聽趙紅英又道:“去問問隊上誰家養了狗,替我討一條來。省得到時候果子熟了惹來了不開眼的賊兒。記得,隻要土狗,吃得少長得兇,叫起來也夠嚇人。到時候往屋後一撂,看哪個不要命的敢來!”
親媽都這麽說了,他們還能咋樣?宋衛國先點了點頭,還想問仔細點,就見親媽轉身迴前頭去了,看樣子應該是往自個兒那屋去的。
趙紅英是去看喜寶的,幾個月大的小嬰兒本來就是一天一個樣兒,感覺稍微疏忽了點兒,就一下子長大了。又因著這些日子都是張秀禾在帶孩子,她隻見天的往她那屋裏鑽,摟上喜寶就是一陣心肝寶兒。
喜寶已經快兩個月大了,因為養得精細,完全不像隊上其他孩子那樣黑乎乎臭烘烘的。她的皮膚白皙得很,臉上身上連胳膊上都是一團團的軟肉,尤其兩條小胳膊,跟白蓮藕真沒啥區別了,趙紅英還特地往她的小手腕上綁了條祝福的紅繩,盼著她平安長大。
“唉,擱以前怎麽說也得給喜寶弄個小銀鐲、木牌牌啥的,這年頭就不成了。”趙紅英頗有些失落,卻是不單是那些祈福用品被打上了封建迷信的標簽,像洗三滿月百日之類的,也不允許大辦,當然自家小聚是無所謂的,卻不能邀請親朋好友,這叫啥事兒!
一旁的張秀禾勸著:“弄點兒好吃好喝的,不比這些實惠?等到過年,喜寶就能吃其他東西了。”
“也是,我得想法子多弄點兒喜寶能吃的來。”趙紅英一想,到過年喜寶也才半歲,能吃的東西太少了。就是來年,估摸著也就像小米粥、雞蛋黃之類的能入口了。雞蛋家裏倒是有的,別人家舍不得吃,都囤起來去供銷社換鹽,老宋家自打去年起,所有的雞蛋都叫倆兒媳婦兒分了吃。到明年,倒是可以都留著給喜寶。可惜上頭有規定,每家每戶最多隻能養三隻雞,要是能養多點兒,不光能自家吃,還能捎到城裏去賣呢。
當然,這也僅僅是想想而已,自家吃無所謂,買賣可是犯了大忌諱的。
趙紅英正盤算著,懷裏的喜寶忽的“咿咿呀呀”的叫了起來,她不禁跟著一笑:“咋了?喜寶也想趕緊長大,吃好東西?好好,奶奶叫你大伯他們努力幹活賺工分,叫你四叔在部隊裏好好訓練賺津貼,叫你小姑多攢些副食品票……好不好?喜寶你啥都不用管,乖乖吃奶快快長大。”
小孩子長得再快,那也沒老宋家屋後歪脖子樹上的果實長得快。
明明之前瞧著還全是青澀,沒過幾天再一看,不單長大了一圈,數量也更多了,就連顏色都開始由青轉黃了。大人們還不算太激動,小孩子們卻是完全受不起誘惑。強子和大偉這幾天哪裏都不去,見天的守在樹下,倒是不用擔心被外人惦記了。就連幾個小姑娘,就是春麗、春梅和春芳,她們仨都忍不住趴在靠屋後的窗上眼巴巴的瞧著,尤其是才兩歲的春梅,好幾次都忍不住拿手放在嘴裏,哈喇子吧嗒吧嗒的留下來,弄得春麗老幫她擦口水,擦得下巴都泛紅了。
其實說白了,還不是因為物資短缺,小孩子才會饞成那樣嗎?要說起來,紅旗公社靠南邊還有做大山,離他們第七生產隊當然遠得很,可大人們要去一趟也不算難。問題是,前些年大煉鋼鐵時,砍了太多太多的樹,連果樹都沒能幸免於難。再說了,山上的東西那也屬於國家的,作為社員是萬萬不能挖社會主義的牆腳。
所以,可不就苦了小孩子們?
等又一個月後,眼瞅著有一兩枚早熟的果子看起來像是成熟了,趙紅英叫人上去摘下來,洗幹淨切成小塊,叫家裏人都嚐嚐。
強子第一個張嘴,然後“嗷”的一聲跳起來,齜牙咧嘴的樣子就跟吃了□□一樣。不過,興許□□的味道都比這個好,因為這橙子太酸太酸太酸了……
再酸也舍不得丟掉!強子隻抽著腮幫子,一小口一小口的吮著,哪怕酸得他眼睛鼻子全擠到一塊兒了,仍然不肯放棄。看他吃成那樣,他媽張秀禾都沒敢下嘴,愣了一下後,把自個兒手裏的一小塊也塞給了強子。
兩棵橙子樹今年結出的果子是真不少,味道吧,一開始那真是慘不忍睹,不過又捱了一段日子後,酸味淡了很多,哪怕仍舊不甜,那總歸是能入口了。關鍵是,數量太多了,而且賣相也好得很。
一句話,光看它的外表,絕對想象不出它有多難吃。
趙紅英嚐過一次後,就徹底放棄了,哪怕橙子能放挺久的,她也不打算留著。反正喜寶又不能吃,再說哪怕能吃好了,她也舍不得叫喜寶吃這麽酸不溜丟的東西。吃塊糖不好嗎?起碼能甜甜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