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之前的李仲辰是一種專注和熱血的狀態,那麽現在的李仲辰就多少是有點恐慌。或者說,是對於生命的敬畏。
李仲辰坐在黑馬之上,馬喘著粗氣,他的雙目無神,似乎無法聚焦,口中喃喃的道:“我殺人了,我殺人了…”
李仲辰能感覺到濺在臉上的血一點一點的滑落。也能嗅到,空氣之中彌漫著的越來越多的血腥味。他能感受到他的四周每一個巴軍戰士堅毅而瘋狂的麵容。看到長劍的揮舞,長槍的刺殺。
好像是時間靜止,一切人的動作都變的很慢,刹那卻漫長。
忽然,李仲辰麵前又出現了一把黑色長矛,那是一個非常健壯的有著一雙銅鈴般眼睛的烏人刺出來的,他看到了李仲辰的愣神,他覺得是那是自己的機會。
可是,李仲辰太顯眼了,從衣著,到戰馬,甚至是手中的劍。烏人眼中隻有他,他的矛刺的穩而準,可是他卻忽略了李仲辰旁邊的兩元大將。
馮超長刀一揮,頓時砍斷了烏人的長矛,那長矛離李仲辰不過半米。程乾長槍一挺,槍尖刺穿了烏人的胸膛,從前胸進入,從後背傳出,利落而幹脆。
烏人就這樣掛掉了,握著他的半截長矛,帶著他的戰功夢。
李仲辰三丈的範圍之內,有這兩元虎將守著,一時之間像是形成了一片的真空帶,沒有一個敵人敢過來,它成為整個戰場上詭異的安全區。
君王的好處在這裏體現了出來。想想狗蛋,他愣神的時候迎來的是老兵的一個巴掌。而李仲辰愣神的時候,不但沒有人打擾他,還有人保駕護航,給了他思考和適應的時間。
其實,當大眼烏人那一槍刺過來的時候,感覺到危機的李仲辰就已經醒了過來。他的瞳孔瞬間的收縮,整個身體也緊繃了起來。
李仲辰相信,即使沒有二人的保護,他也應付的了剛才的情況,隻是要狼狽一些,甚至可能受些輕傷。
“多謝二位將軍!”
“大王嚴重了,這本是我等份內之職!”程乾邊說,雙目依然看著四周。馮超不會說話,眼看程乾說了,連連稱是。
“這份功勞我先記下,走,我們接著殺敵!”李仲辰深知此時在戰場之上,不是客氣的時候,他握緊了手中的劍,策馬再次向前衝去。
他的身後兩人對視一眼,也趕忙策馬跟上。
就在李仲辰愣神的功夫,巴軍可沒愣著。
鐵劍不愧是鐵劍,精銳也不愧是精銳。幾乎每一名配有鐵劍的士兵身量都在七尺左右。他們一來具有強健的體格,二來又多是老兵,作戰經驗豐富,加上鐵劍的鋒利,輕易就可以砍斷敵軍的長矛,所以大都有以一敵二的能力。
但是,他們可不會真的去以一敵二。根據大司馬平日的訓練,他們往往是三人一組,一個人負責防禦,兩個人負責進攻。三人交替防禦,保持體力。如此一來,每個烏人都好像麵對三個人的圍攻一樣,稍不注意就被砍了腦袋。地上也全是斷掉的長矛。
這麽短短的一會功夫,巴軍已經消滅了近千的敵人,如果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巴軍錐形陣的椎尖已經快要插到烏應聯軍的中部了。
隨著這一千精兵的入場,元羅深深感受到了壓力,這是他第一次真正和巴軍擺開兵馬明著麵兒的交手。隻是這短短的片刻功夫,他就知道,自己還是太小瞧巴軍了。
巴軍不隻是弓箭比較厲害,連普通的步戰也要比應人強的多。尤其是前麵這一股拿著鐵劍的人,當真是強的可怕。
隨著巴軍前鋒順利撕開了一個口子,後麵的隊伍順勢就跟了上來,眼看著口子從一點點變的越來越大。整個烏應聯軍開始有潰敗的形勢。
李仲辰的馬跑的飛快,隻是一會的功夫,又連著劃過了三個烏人的脖子之後,他又來到了椎尖的位置。
越向裏麵打,李仲辰越能感受到壓力的增大,不僅僅是因為體力和精力的消耗,更重要的是越來越靠近元羅,越來越靠近烏應聯軍的精銳了。
不隻是李仲辰感到了壓力,元羅的壓力更大,他早就發現了前麵的李仲辰,所以他拚命的把整個戰場兩側的烏應聯軍往李仲辰身邊調。
這就形成了一個循環,一方麵是越來越深入的錐子般的巴軍,一方麵是在不斷的把兩側的士兵調迴,讓巴軍的進攻點的防禦變的越來越厚實的烏應聯軍。
現在,兩軍都在等。等一方先感到事不可為,或者說是一方先潰敗。
盡管已經損失了四五千人、可是元羅還是坐擁萬人,他相信,巴軍一時之間絕對攻不穿他的防守。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元羅再一次的失算了。
如果今日和巴軍交戰的全是烏人的士兵,那麽恐怕今日還有一番纏鬥,可是,今天和巴軍作戰的不單單是烏人,還有應人。
當元羅選擇調兵迴防的時候,他忘記了比較關鍵的一點,那就是應人的士氣。
元羅的這四千兵馬先是經曆了元昊被陣斬的惶恐;緊接著就是長達半月之久的圍城,他們被迫忍著巴軍的叫罵;最後就是那一夜被埋伏之後的逃亡。如此長久的摧殘已經讓他們的士氣到了冰點。
李仲辰剛剛一接觸這股應人,就感到了他們的軟弱,他們空有楚製的精良兵器,卻連烏人半分的勇氣也沒有。
隻是一接觸,四千應人就被殺了少說有五百人。
剩下的應人看到夥伴被殺,忽然感到了徹骨的寒意,他們開始緩緩的後退,這是第一批自己主動後退的烏應聯軍。
眼見著又被殺了幾個,終於有應人繃不住了,一個瘦小的應人幹脆丟了長矛,反身向義城的方向跑去。
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個,自然就有跟風的人,一個接一個的應人轉頭向後跑去。
元羅心知不妙,拔劍便砍死了第一個跑迴來的應人,可是現在這個手段也不好使了。一見到應人都跑了,烏人心道正主都跑了,我們這些過來幫忙的還留在這裏做什麽?
一時之間,整個烏應聯軍亂成了一團,所有人都不顧一切的向義城的方向跑。
元羅眼見事不可為,也趕忙向義城逃竄。
李仲辰坐在黑馬之上,馬喘著粗氣,他的雙目無神,似乎無法聚焦,口中喃喃的道:“我殺人了,我殺人了…”
李仲辰能感覺到濺在臉上的血一點一點的滑落。也能嗅到,空氣之中彌漫著的越來越多的血腥味。他能感受到他的四周每一個巴軍戰士堅毅而瘋狂的麵容。看到長劍的揮舞,長槍的刺殺。
好像是時間靜止,一切人的動作都變的很慢,刹那卻漫長。
忽然,李仲辰麵前又出現了一把黑色長矛,那是一個非常健壯的有著一雙銅鈴般眼睛的烏人刺出來的,他看到了李仲辰的愣神,他覺得是那是自己的機會。
可是,李仲辰太顯眼了,從衣著,到戰馬,甚至是手中的劍。烏人眼中隻有他,他的矛刺的穩而準,可是他卻忽略了李仲辰旁邊的兩元大將。
馮超長刀一揮,頓時砍斷了烏人的長矛,那長矛離李仲辰不過半米。程乾長槍一挺,槍尖刺穿了烏人的胸膛,從前胸進入,從後背傳出,利落而幹脆。
烏人就這樣掛掉了,握著他的半截長矛,帶著他的戰功夢。
李仲辰三丈的範圍之內,有這兩元虎將守著,一時之間像是形成了一片的真空帶,沒有一個敵人敢過來,它成為整個戰場上詭異的安全區。
君王的好處在這裏體現了出來。想想狗蛋,他愣神的時候迎來的是老兵的一個巴掌。而李仲辰愣神的時候,不但沒有人打擾他,還有人保駕護航,給了他思考和適應的時間。
其實,當大眼烏人那一槍刺過來的時候,感覺到危機的李仲辰就已經醒了過來。他的瞳孔瞬間的收縮,整個身體也緊繃了起來。
李仲辰相信,即使沒有二人的保護,他也應付的了剛才的情況,隻是要狼狽一些,甚至可能受些輕傷。
“多謝二位將軍!”
“大王嚴重了,這本是我等份內之職!”程乾邊說,雙目依然看著四周。馮超不會說話,眼看程乾說了,連連稱是。
“這份功勞我先記下,走,我們接著殺敵!”李仲辰深知此時在戰場之上,不是客氣的時候,他握緊了手中的劍,策馬再次向前衝去。
他的身後兩人對視一眼,也趕忙策馬跟上。
就在李仲辰愣神的功夫,巴軍可沒愣著。
鐵劍不愧是鐵劍,精銳也不愧是精銳。幾乎每一名配有鐵劍的士兵身量都在七尺左右。他們一來具有強健的體格,二來又多是老兵,作戰經驗豐富,加上鐵劍的鋒利,輕易就可以砍斷敵軍的長矛,所以大都有以一敵二的能力。
但是,他們可不會真的去以一敵二。根據大司馬平日的訓練,他們往往是三人一組,一個人負責防禦,兩個人負責進攻。三人交替防禦,保持體力。如此一來,每個烏人都好像麵對三個人的圍攻一樣,稍不注意就被砍了腦袋。地上也全是斷掉的長矛。
這麽短短的一會功夫,巴軍已經消滅了近千的敵人,如果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巴軍錐形陣的椎尖已經快要插到烏應聯軍的中部了。
隨著這一千精兵的入場,元羅深深感受到了壓力,這是他第一次真正和巴軍擺開兵馬明著麵兒的交手。隻是這短短的片刻功夫,他就知道,自己還是太小瞧巴軍了。
巴軍不隻是弓箭比較厲害,連普通的步戰也要比應人強的多。尤其是前麵這一股拿著鐵劍的人,當真是強的可怕。
隨著巴軍前鋒順利撕開了一個口子,後麵的隊伍順勢就跟了上來,眼看著口子從一點點變的越來越大。整個烏應聯軍開始有潰敗的形勢。
李仲辰的馬跑的飛快,隻是一會的功夫,又連著劃過了三個烏人的脖子之後,他又來到了椎尖的位置。
越向裏麵打,李仲辰越能感受到壓力的增大,不僅僅是因為體力和精力的消耗,更重要的是越來越靠近元羅,越來越靠近烏應聯軍的精銳了。
不隻是李仲辰感到了壓力,元羅的壓力更大,他早就發現了前麵的李仲辰,所以他拚命的把整個戰場兩側的烏應聯軍往李仲辰身邊調。
這就形成了一個循環,一方麵是越來越深入的錐子般的巴軍,一方麵是在不斷的把兩側的士兵調迴,讓巴軍的進攻點的防禦變的越來越厚實的烏應聯軍。
現在,兩軍都在等。等一方先感到事不可為,或者說是一方先潰敗。
盡管已經損失了四五千人、可是元羅還是坐擁萬人,他相信,巴軍一時之間絕對攻不穿他的防守。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元羅再一次的失算了。
如果今日和巴軍交戰的全是烏人的士兵,那麽恐怕今日還有一番纏鬥,可是,今天和巴軍作戰的不單單是烏人,還有應人。
當元羅選擇調兵迴防的時候,他忘記了比較關鍵的一點,那就是應人的士氣。
元羅的這四千兵馬先是經曆了元昊被陣斬的惶恐;緊接著就是長達半月之久的圍城,他們被迫忍著巴軍的叫罵;最後就是那一夜被埋伏之後的逃亡。如此長久的摧殘已經讓他們的士氣到了冰點。
李仲辰剛剛一接觸這股應人,就感到了他們的軟弱,他們空有楚製的精良兵器,卻連烏人半分的勇氣也沒有。
隻是一接觸,四千應人就被殺了少說有五百人。
剩下的應人看到夥伴被殺,忽然感到了徹骨的寒意,他們開始緩緩的後退,這是第一批自己主動後退的烏應聯軍。
眼見著又被殺了幾個,終於有應人繃不住了,一個瘦小的應人幹脆丟了長矛,反身向義城的方向跑去。
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個,自然就有跟風的人,一個接一個的應人轉頭向後跑去。
元羅心知不妙,拔劍便砍死了第一個跑迴來的應人,可是現在這個手段也不好使了。一見到應人都跑了,烏人心道正主都跑了,我們這些過來幫忙的還留在這裏做什麽?
一時之間,整個烏應聯軍亂成了一團,所有人都不顧一切的向義城的方向跑。
元羅眼見事不可為,也趕忙向義城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