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的畫麵,外加極具震撼內容,我們三人就跟商量好了一般,沒有一個人主動提及無字天書的事,李團長率先打破了沉默,“咱們下去瞧瞧,在這裏等著也不是辦法!”
我跟趙坎表示同意,可能是無字天書帶給震撼太大,說重新進入那漆黑的地下,我竟完全不知害怕。
因為走過一遍,外加通道也不長,我們三人很快就到達了洞穴底部。放眼望去依舊是漆黑一盤,站在斷口處差不多四分鍾後,先前發出動靜的東西,如同消失了一般。
我的手摸了摸牆壁,從岩石內部透出了些許的溫度。不知道剛剛海底的震動,是不是讓這裏發生了改變。
下來之前,我們三人就商量好了,一進入裏麵,便貼著牆壁往南邊走。還好洞穴四周的牆壁非常的平整,在黑暗中還不至於走錯方向。
黑暗環境下的行走,時間也因為心理作用被拉長。我也不記得到底走了多久,走在最前方的趙坎,突然踢到了什麽東西,發出了一陣金屬碰撞的迴聲。
起初我以為與那龐然大物相遇,直到一束光亮起,我才知道趙坎踢到的東西,竟然是李團長的手電。此時有了光照,對於擺脫困境,無疑是巨大的幫助,看著黃燦燦的手電光,我的心就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
他們倆也露出了久違的笑意,趙坎拿著手電前後左右的照了照,此處洞穴的廬山真麵目才徹底呈現在了我的眼前。牆壁竟是很厚的土牆,並不是岩石,我幹地質勘探這麽年也沒見過這種土,地麵也是如此,隻是頭頂略微有些發白的花崗岩,與四周顯得格格不入。
“趙坎這是什麽土?!”我問道。
“看來這裏真的跟我說的一樣,是一間地下墓室,這些類似岩石的土,名叫細夯土牆,被用作陵墓的宮牆。通常來說,在修建陵墓宮牆的施工中,為了檢測用泥土夯實的宮牆是否堅硬,施工人員會站在遠處用弓箭射牆,若箭能插進牆體,修好的宮牆必須推倒重建。”
趙坎頓了頓,接著說道:“最有名的陵墓宮牆,便是秦始皇放有兵馬俑的皇陵,那裏的宮牆都是用多層細土夯實而成,每層大約有5-6厘米厚,相當精致和堅固。宮牆頂麵甚至高出了當時秦代的地麵很多,向下直至現封土下33米,整個牆的高度約30米,非常壯觀!
在土牆內側,還有一道石質宮牆。發現墓室內沒有進水,而且整個墓室也沒有坍塌。關中地區曆史上曾遭受過8級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卻完好無損,可見如此打造的宮牆有多麽的結實!”
趙坎說完,我也算是弄懂了大半,雖說早就對古人的智慧深有體會,竟打造出了,如此堅硬的泥土,我說:“怪不得這麽深的海底,墓室幾千年還沒徹底的坍塌!原來四周牆壁非同一般啊!”
之前我們推測,頭頂與地麵的距離至少在五米,現在一看起碼在七米以上,想要從上方離開此處,基本是不可能的事了。
洞穴的麵積很大,以至於手電光照射的範圍跟它整體相比,顯得格外渺小。
“老子的手電怎麽跑到這裏來了,這離咱們下落的地方起碼有三百米以上!”
“無意之間能找到手電,我已經謝天謝地了,趙坎,咱們在四處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咱們的裝備!”
趙坎並沒有迴答我,而是手電直指洞穴的中間位置,看到他如此表現,我一個反應就是,他肯定發現了什麽。
他向前走了幾步,在地上撿起來一個東西,他舉到我的跟前讓我看了看,竟然是我的手表!
隨後我們三人又往前走了一百多米,工兵鏟,地質錘全部出現在了地麵上,唯獨不見李團長的褲腰帶。我心中稱奇,剛要說話,就看到手電光的末端出現了一個漆黑的東西,如同一隻趴伏在地上的黑色野獸,那東西隱藏在陰影中,看到它的那一刻,我的心頓時抽動了一下。
我說:“是發出動靜的那個東西!”
我們三人如臨大敵,全部向後退了幾步,還好我手中握著鋼製工兵鏟,讓我心底踏實了不少。
等了半天,那東西根本就沒動一下,如同一個死物!
“好像是一個石像!”趙坎說。
我一聽石像,立刻想到了千裏之外鬼湖下方的人身蛇尾石像。
“難道發出動靜的東西是這些石像?”站在我一旁的李團長說道。
本是死物的石像在洞穴中移動,想想我就頭皮發麻,剛開始趙坎也無法確定,直到他又瞧了好一會兒,才說:“不對!以這石像的大小,即使在地麵移動,也無法發出那麽大動靜!”
我一想也是,問道:“現在怎麽辦?”
“既來之則安之,咱們去看看這石像到底是什麽!”
我本想拒絕,但仔細一想,如果不徹底搞清楚發出動靜的東西是什麽,就算往前走,心裏也不踏實。
李團長沒有任何的意見,他困在這鳥不拉屎的破地方,早就不耐煩了,第一個就衝了過去。
離近一瞧,原來整個石像是由一整塊白沙岩石雕鑿成,它頭部雕鑿出一個寬圓的臉龐,一雙突起的細長眼睛和高高的顴骨,上唇有兩撇八字胡須。身上雕鑿出翻領大袷袢,腰部束一根寬腰帶,右手拿一隻杯盞舉至胸前,左手扶一把垂掛在腰部的長劍。
雙腳刻鑿出一雙皮靴。鑿刻此石像的石匠還在它的腰帶上刻出一個垂掛的小口袋和一把小匕首,石人臉部表情凝重深沉,高在一米六左右!
隨後在石像的周圍又發現了不少石人,從外形上看,它們大都是全身像,頭部、臉型、身軀都雕得生動逼真。
“真是奇了,竟是用一整塊白沙岩石雕鑿成的!我還真是頭一次見到!”我稱讚的同時,心中也不禁想到:這些石人是誰雕鑿的?屬於哪個民族部落的文化遺產?
光看他們的樣子,我是完全不知道屬於那個朝代,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趙坎身上,我說:“趙坎,你能看出來這些石像是什麽朝代的麽?”
他搖了搖頭,正要說什麽,李團長就指著一旁,驚唿道:“快看那邊,是不是那東西發出的動靜!”
......
我跟趙坎表示同意,可能是無字天書帶給震撼太大,說重新進入那漆黑的地下,我竟完全不知害怕。
因為走過一遍,外加通道也不長,我們三人很快就到達了洞穴底部。放眼望去依舊是漆黑一盤,站在斷口處差不多四分鍾後,先前發出動靜的東西,如同消失了一般。
我的手摸了摸牆壁,從岩石內部透出了些許的溫度。不知道剛剛海底的震動,是不是讓這裏發生了改變。
下來之前,我們三人就商量好了,一進入裏麵,便貼著牆壁往南邊走。還好洞穴四周的牆壁非常的平整,在黑暗中還不至於走錯方向。
黑暗環境下的行走,時間也因為心理作用被拉長。我也不記得到底走了多久,走在最前方的趙坎,突然踢到了什麽東西,發出了一陣金屬碰撞的迴聲。
起初我以為與那龐然大物相遇,直到一束光亮起,我才知道趙坎踢到的東西,竟然是李團長的手電。此時有了光照,對於擺脫困境,無疑是巨大的幫助,看著黃燦燦的手電光,我的心就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
他們倆也露出了久違的笑意,趙坎拿著手電前後左右的照了照,此處洞穴的廬山真麵目才徹底呈現在了我的眼前。牆壁竟是很厚的土牆,並不是岩石,我幹地質勘探這麽年也沒見過這種土,地麵也是如此,隻是頭頂略微有些發白的花崗岩,與四周顯得格格不入。
“趙坎這是什麽土?!”我問道。
“看來這裏真的跟我說的一樣,是一間地下墓室,這些類似岩石的土,名叫細夯土牆,被用作陵墓的宮牆。通常來說,在修建陵墓宮牆的施工中,為了檢測用泥土夯實的宮牆是否堅硬,施工人員會站在遠處用弓箭射牆,若箭能插進牆體,修好的宮牆必須推倒重建。”
趙坎頓了頓,接著說道:“最有名的陵墓宮牆,便是秦始皇放有兵馬俑的皇陵,那裏的宮牆都是用多層細土夯實而成,每層大約有5-6厘米厚,相當精致和堅固。宮牆頂麵甚至高出了當時秦代的地麵很多,向下直至現封土下33米,整個牆的高度約30米,非常壯觀!
在土牆內側,還有一道石質宮牆。發現墓室內沒有進水,而且整個墓室也沒有坍塌。關中地區曆史上曾遭受過8級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卻完好無損,可見如此打造的宮牆有多麽的結實!”
趙坎說完,我也算是弄懂了大半,雖說早就對古人的智慧深有體會,竟打造出了,如此堅硬的泥土,我說:“怪不得這麽深的海底,墓室幾千年還沒徹底的坍塌!原來四周牆壁非同一般啊!”
之前我們推測,頭頂與地麵的距離至少在五米,現在一看起碼在七米以上,想要從上方離開此處,基本是不可能的事了。
洞穴的麵積很大,以至於手電光照射的範圍跟它整體相比,顯得格外渺小。
“老子的手電怎麽跑到這裏來了,這離咱們下落的地方起碼有三百米以上!”
“無意之間能找到手電,我已經謝天謝地了,趙坎,咱們在四處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咱們的裝備!”
趙坎並沒有迴答我,而是手電直指洞穴的中間位置,看到他如此表現,我一個反應就是,他肯定發現了什麽。
他向前走了幾步,在地上撿起來一個東西,他舉到我的跟前讓我看了看,竟然是我的手表!
隨後我們三人又往前走了一百多米,工兵鏟,地質錘全部出現在了地麵上,唯獨不見李團長的褲腰帶。我心中稱奇,剛要說話,就看到手電光的末端出現了一個漆黑的東西,如同一隻趴伏在地上的黑色野獸,那東西隱藏在陰影中,看到它的那一刻,我的心頓時抽動了一下。
我說:“是發出動靜的那個東西!”
我們三人如臨大敵,全部向後退了幾步,還好我手中握著鋼製工兵鏟,讓我心底踏實了不少。
等了半天,那東西根本就沒動一下,如同一個死物!
“好像是一個石像!”趙坎說。
我一聽石像,立刻想到了千裏之外鬼湖下方的人身蛇尾石像。
“難道發出動靜的東西是這些石像?”站在我一旁的李團長說道。
本是死物的石像在洞穴中移動,想想我就頭皮發麻,剛開始趙坎也無法確定,直到他又瞧了好一會兒,才說:“不對!以這石像的大小,即使在地麵移動,也無法發出那麽大動靜!”
我一想也是,問道:“現在怎麽辦?”
“既來之則安之,咱們去看看這石像到底是什麽!”
我本想拒絕,但仔細一想,如果不徹底搞清楚發出動靜的東西是什麽,就算往前走,心裏也不踏實。
李團長沒有任何的意見,他困在這鳥不拉屎的破地方,早就不耐煩了,第一個就衝了過去。
離近一瞧,原來整個石像是由一整塊白沙岩石雕鑿成,它頭部雕鑿出一個寬圓的臉龐,一雙突起的細長眼睛和高高的顴骨,上唇有兩撇八字胡須。身上雕鑿出翻領大袷袢,腰部束一根寬腰帶,右手拿一隻杯盞舉至胸前,左手扶一把垂掛在腰部的長劍。
雙腳刻鑿出一雙皮靴。鑿刻此石像的石匠還在它的腰帶上刻出一個垂掛的小口袋和一把小匕首,石人臉部表情凝重深沉,高在一米六左右!
隨後在石像的周圍又發現了不少石人,從外形上看,它們大都是全身像,頭部、臉型、身軀都雕得生動逼真。
“真是奇了,竟是用一整塊白沙岩石雕鑿成的!我還真是頭一次見到!”我稱讚的同時,心中也不禁想到:這些石人是誰雕鑿的?屬於哪個民族部落的文化遺產?
光看他們的樣子,我是完全不知道屬於那個朝代,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趙坎身上,我說:“趙坎,你能看出來這些石像是什麽朝代的麽?”
他搖了搖頭,正要說什麽,李團長就指著一旁,驚唿道:“快看那邊,是不是那東西發出的動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