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金黃色的蘑菇!
第二個采藥點在一個小山丘,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樺樹。
周小寶走近一看,嚇了一跳,高大的樺樹上爬滿了毛發青黑的猿猴,正虎視眈眈地盯著自己!
這一片顯然是它們的領地,把他當成了外界入侵者。
周小寶數了數,這些猴子樹上至少有十來隻,地上蹲著五六隻,草叢裏躲著的就不知道了。
考慮到雙方戰鬥力差距如此懸殊,周小寶決定先撤一步。
他賠著笑,小心翼翼地後退:“各位猴大爺,我是不小心闖入這裏的,這就走,這就走……”
誰料猴群看到他認慫,立刻騷動起來,厲聲尖嘯,抓起野果子和堅果使勁地扔了過來。
地上的那幾隻則撿起石頭砸過來。
“我靠,你們這群野猴子真是不知好歹!小金子!”周小寶頓時怒了,唿叫不遠處的小金子過來。
小金子一個咆哮衝上了樹,把猴子們嚇得四散奔逃,吱吱怪叫。
周小寶又把守護蜜蜂放了出來,專門追著一隻體型最大的猴首領蜇。
窮桌猛打之下,猴子們屁滾尿流,很快撤出了這片區域。
周小寶這才點點頭,滿意的把守護蜜蜂收了迴來。
作為禮尚往來,他把樹上熟透的野果子全摘了,扔進自己的種子袋裏,一個沒給猴群留。
然而令他沮喪的是,經過係統雷達的探測,這片山丘也沒有生長野山參。不過倒是有一些中品藥材零散分布,但周小寶根本沒心情采。
到第三個采藥點,他都懶得翻找了,直接開啟係統雷達。係統的迴答果然沒讓他“失望”:“附近無野山參生長。”
身心俱疲的周小寶有氣無力地迴到了營地,葉不鳴和江老已經迴來了。
葉不鳴咋咋唿唿地喊道:“師父你怎麽這麽慢!不會是找到野山參了吧。”
周小寶瞪眼:“你看我臉上的表情,像是找到了的樣子嗎?”
葉不鳴語塞。
周小寶把期冀的目光看向他:“你們怎麽樣?有找到嗎?”
“沒找到。”葉不鳴搖搖頭:“我那三個采藥點什麽都沒有。”
周小寶轉向江老:“江老你呢?”
江老也搖頭:“我隻采了這些。”
說著打開手裏的塑料袋,卻是幾株何首烏。
看個頭,這何首烏每一株都應該也有幾十年的藥齡,雖然沒有采到野山參,但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別氣餒,隻是這一片沒有,下午到別處看看,玉清山大的很,像這樣的采藥點不計其數,不可能連株野山參都找不到。”江老安慰道。
周小寶點點頭。他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過臉上還是掩飾不住失望。
這五十年的野山參就那麽難找嗎?
江老看了看表,下午四點鍾。在海拔1500米的位置,下午五點鍾之後就不宜出去活動了,因為危險性會大大增加。
他想了想,對周小寶和葉不鳴道:
“剛才吃的都是幹糧,大家都餓了,今天咱們晚飯吃早一點。小寶,你去溪水邊打點水來,葉老板生火,我去撿些幹柴,咱們準備燒水做飯。”
周小寶點點頭,提著水壺帶著小金子去了溪水邊。
剛到溪水邊打滿水,腦海中傳來係統的提示聲:“西邊兩百米的小山坳有珍稀野生菌生長,請宿主前往采集。”
周小寶一愣:“又有蘑菇?難道是鬆茸?如果是鬆茸,我還真不太想去采,自家產的已經夠多了,不差這點……不對呀,肯定不是鬆茸。”
鬆茸喜濕熱,不可能生長在海拔這麽高的山上。
“難道是竹蓀?”周小寶想了想也不太可能,竹蓀同樣是隻生長於山腳下的嬌貴品種。
“我還是過去看看吧,如果是鬆茸和竹蓀以外的新品種,那還是值得摘的。”他心中提起了一點期待,帶著小金子朝西邊走了過去。
在一片枯死的大樹底下,他見到了係統所謂的“珍稀野生菌”。
這是一片金黃色的蘑菇,遠遠望去,每一朵都長得很圓,成圓球狀,而不是普通蘑菇那種傘形。
蘑菇的傘蓋上麵長著毛茸茸的菌絲,微微泛著金黃色,比鬆茸和竹蓀看上去還漂亮。
周小寶分辨了半天,沒認出來是什麽品種。
他正想走近去摘一朵,走了兩步卻發現,麵前橫著一條不寬不窄的溝壑,寬度在四米以上。
這寬度小金子可以輕鬆跳過去,自己跳還是有點難。
雖然有霸體狀態加持下,他的跳遠距離可以遠超常人的兩米七,達到四米遠,堪稱逆天,但這已經是極限了。
思索了一番,他還是決定不冒這個險:“迴去找工具臨時搭個木橋吧。”
“采蘑菇?”迴到營地,江老和葉不鳴聽了周小寶的話,以為他是想采點蘑菇打打牙祭,便帶上工具跟著一起去了。
重新迴到那塊蘑菇生長地,江老遠遠地就分辨出了蘑菇的品種:“呀,小寶,你撿到寶了!這是猴頭菇!”
周小寶一臉茫然:“猴頭菇?這是什麽新品種?”
江老哈哈一笑:“傻小子,猴頭菇怎麽可能是新品種,它可是比任何蘑菇都悠久的品種!中國四大山珍海味聽過嗎?”
周小寶搔頭:“聽是聽過,但具體指哪四大就不知道了。”
江老解釋道:“四大山珍海味分別是猴頭、熊掌、燕窩、魚翅,而這裏麵的猴頭指的就是猴頭菇了!猴頭菇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所以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
周小寶:“很鮮美?那跟鬆茸和竹蓀比怎麽樣?”
“光論味道,猴頭菇不輸鬆茸、竹蓀。而且猴頭菇營養價值也很高,特別是對腸道的改善作用,是別的野生菌比不了的。在江州市,民間就有一句諺語——多食猴菇,返老還童。”
江老娓娓道來:“鬆茸不出名之前,在所有的食用菌中,最名貴的品種就是猴頭菇了。猴頭菇作為名貴食用菌的曆史也最為悠久,在古代又名猴蘑,相傳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經有人采摘猴頭菇食用。但由於物以稀為貴,猴頭菇在古代隻有宮廷和王府才享用得起,是一道非常名貴的有華夏美食傳統的菜肴。不過現在猴頭菇的栽培技術跟了上來,人工猴頭菇的價格比鬆茸平民了很多。”
第二個采藥點在一個小山丘,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樺樹。
周小寶走近一看,嚇了一跳,高大的樺樹上爬滿了毛發青黑的猿猴,正虎視眈眈地盯著自己!
這一片顯然是它們的領地,把他當成了外界入侵者。
周小寶數了數,這些猴子樹上至少有十來隻,地上蹲著五六隻,草叢裏躲著的就不知道了。
考慮到雙方戰鬥力差距如此懸殊,周小寶決定先撤一步。
他賠著笑,小心翼翼地後退:“各位猴大爺,我是不小心闖入這裏的,這就走,這就走……”
誰料猴群看到他認慫,立刻騷動起來,厲聲尖嘯,抓起野果子和堅果使勁地扔了過來。
地上的那幾隻則撿起石頭砸過來。
“我靠,你們這群野猴子真是不知好歹!小金子!”周小寶頓時怒了,唿叫不遠處的小金子過來。
小金子一個咆哮衝上了樹,把猴子們嚇得四散奔逃,吱吱怪叫。
周小寶又把守護蜜蜂放了出來,專門追著一隻體型最大的猴首領蜇。
窮桌猛打之下,猴子們屁滾尿流,很快撤出了這片區域。
周小寶這才點點頭,滿意的把守護蜜蜂收了迴來。
作為禮尚往來,他把樹上熟透的野果子全摘了,扔進自己的種子袋裏,一個沒給猴群留。
然而令他沮喪的是,經過係統雷達的探測,這片山丘也沒有生長野山參。不過倒是有一些中品藥材零散分布,但周小寶根本沒心情采。
到第三個采藥點,他都懶得翻找了,直接開啟係統雷達。係統的迴答果然沒讓他“失望”:“附近無野山參生長。”
身心俱疲的周小寶有氣無力地迴到了營地,葉不鳴和江老已經迴來了。
葉不鳴咋咋唿唿地喊道:“師父你怎麽這麽慢!不會是找到野山參了吧。”
周小寶瞪眼:“你看我臉上的表情,像是找到了的樣子嗎?”
葉不鳴語塞。
周小寶把期冀的目光看向他:“你們怎麽樣?有找到嗎?”
“沒找到。”葉不鳴搖搖頭:“我那三個采藥點什麽都沒有。”
周小寶轉向江老:“江老你呢?”
江老也搖頭:“我隻采了這些。”
說著打開手裏的塑料袋,卻是幾株何首烏。
看個頭,這何首烏每一株都應該也有幾十年的藥齡,雖然沒有采到野山參,但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別氣餒,隻是這一片沒有,下午到別處看看,玉清山大的很,像這樣的采藥點不計其數,不可能連株野山參都找不到。”江老安慰道。
周小寶點點頭。他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過臉上還是掩飾不住失望。
這五十年的野山參就那麽難找嗎?
江老看了看表,下午四點鍾。在海拔1500米的位置,下午五點鍾之後就不宜出去活動了,因為危險性會大大增加。
他想了想,對周小寶和葉不鳴道:
“剛才吃的都是幹糧,大家都餓了,今天咱們晚飯吃早一點。小寶,你去溪水邊打點水來,葉老板生火,我去撿些幹柴,咱們準備燒水做飯。”
周小寶點點頭,提著水壺帶著小金子去了溪水邊。
剛到溪水邊打滿水,腦海中傳來係統的提示聲:“西邊兩百米的小山坳有珍稀野生菌生長,請宿主前往采集。”
周小寶一愣:“又有蘑菇?難道是鬆茸?如果是鬆茸,我還真不太想去采,自家產的已經夠多了,不差這點……不對呀,肯定不是鬆茸。”
鬆茸喜濕熱,不可能生長在海拔這麽高的山上。
“難道是竹蓀?”周小寶想了想也不太可能,竹蓀同樣是隻生長於山腳下的嬌貴品種。
“我還是過去看看吧,如果是鬆茸和竹蓀以外的新品種,那還是值得摘的。”他心中提起了一點期待,帶著小金子朝西邊走了過去。
在一片枯死的大樹底下,他見到了係統所謂的“珍稀野生菌”。
這是一片金黃色的蘑菇,遠遠望去,每一朵都長得很圓,成圓球狀,而不是普通蘑菇那種傘形。
蘑菇的傘蓋上麵長著毛茸茸的菌絲,微微泛著金黃色,比鬆茸和竹蓀看上去還漂亮。
周小寶分辨了半天,沒認出來是什麽品種。
他正想走近去摘一朵,走了兩步卻發現,麵前橫著一條不寬不窄的溝壑,寬度在四米以上。
這寬度小金子可以輕鬆跳過去,自己跳還是有點難。
雖然有霸體狀態加持下,他的跳遠距離可以遠超常人的兩米七,達到四米遠,堪稱逆天,但這已經是極限了。
思索了一番,他還是決定不冒這個險:“迴去找工具臨時搭個木橋吧。”
“采蘑菇?”迴到營地,江老和葉不鳴聽了周小寶的話,以為他是想采點蘑菇打打牙祭,便帶上工具跟著一起去了。
重新迴到那塊蘑菇生長地,江老遠遠地就分辨出了蘑菇的品種:“呀,小寶,你撿到寶了!這是猴頭菇!”
周小寶一臉茫然:“猴頭菇?這是什麽新品種?”
江老哈哈一笑:“傻小子,猴頭菇怎麽可能是新品種,它可是比任何蘑菇都悠久的品種!中國四大山珍海味聽過嗎?”
周小寶搔頭:“聽是聽過,但具體指哪四大就不知道了。”
江老解釋道:“四大山珍海味分別是猴頭、熊掌、燕窩、魚翅,而這裏麵的猴頭指的就是猴頭菇了!猴頭菇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所以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
周小寶:“很鮮美?那跟鬆茸和竹蓀比怎麽樣?”
“光論味道,猴頭菇不輸鬆茸、竹蓀。而且猴頭菇營養價值也很高,特別是對腸道的改善作用,是別的野生菌比不了的。在江州市,民間就有一句諺語——多食猴菇,返老還童。”
江老娓娓道來:“鬆茸不出名之前,在所有的食用菌中,最名貴的品種就是猴頭菇了。猴頭菇作為名貴食用菌的曆史也最為悠久,在古代又名猴蘑,相傳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經有人采摘猴頭菇食用。但由於物以稀為貴,猴頭菇在古代隻有宮廷和王府才享用得起,是一道非常名貴的有華夏美食傳統的菜肴。不過現在猴頭菇的栽培技術跟了上來,人工猴頭菇的價格比鬆茸平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