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清揚代領江洲市的幹部們在郝楠楠等人的陪同下,來到遼河市新農業示範區考察。這是當年發改委東北司的一個計劃,在全東北搞了幾個完全機械化農業發展的示範區。幾年下來,發展得不錯。但是與張清揚的農業改革卻不相同。
新農業示範區隻是單一地提出了農業機械化改革,在示範區內完全采用機械化種值、生產,把勞動力降到最低,讓多餘的勞動力外出打工。並沒有在根本上改變農業發展模式,隻是增加了農業科技化的含量。而張清揚所提出的農業改革,是以公司、集體化共同發展,農民把土地交公司管理,自己可以繼續在公司裏工作。由公司統一管理,農民隻要上班賺工資就可以了。年底還有紅利可分。等這個模式成熟之後,便可以深入改革,完全把農民變成農業的產業工人。
而張清揚之所以來到這裏實地考察,隻是想補充一下改革建議書中的實例,利用這個示範區來進行解說,讓上層領導更清晰化地認清農業改革的好處。
就在張清揚考察遼河的同時,京城正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天的《為民日報》關版頭條刊發了張清揚所寫的“論我國農業現狀與發展困境及改革之必要性”的署名文章。
文章中詳細地論述了當今農業、農民的發展困境,以及發展模式的不足,又以他在炮台鄉的實地考察為例,一條條地道出了農業發展的弊端,和農民的生活之苦。在文章的末尾,他甚至提出了“農業改革刻不容緩,不早日進行改革,今後必將引發農業發展的大退步,導致農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會對國家發展造成嚴重損害”的尖銳性文字。
所有關注報紙的人都看到了這篇文章,有的叫好,有的引以為憂,更有人深思不已。
京城紅牆內,大首長的辦公室。
大首長放下《為民日報》,輕輕伸了下胳膊,眉頭緊鎖,憂心忡忡的模樣。他麵前站立著一位戴著眼睛的中年人,正是高層辦公廳主任孫令公。
《為民日報》正是他拿過來的。
“農業改革刻不容緩,不早日進行改革,今後必將引發農業發展的大退步,導致農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會對國家發展造成嚴重損害……”
大首長輕聲念叨著文章中的詞句,不致可否。
“還有這個,您看看……”孫令公又拿出一份報紙擺在大首長麵前,是《遼河日報》。
大首長拿起《遼河日報》,報紙的版麵上刊登著幾張張清揚的照片,背景人山人海,條福隨風飄動,正是遼河機場隆重的歡迎場麵。
“大首長,這個張清揚……不簡單!”孫令公上前一步,指著報紙上的相片,還有周圍的文字。
“老唐最近也挺關心劉家這孩子……”大首長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視線仍然停留在報紙上張清揚的相片。“他真是很不錯,劉老後繼有人啊!”
孫令公望了大首長一眼,看不透他的表情。他低頭,默默思量著領導的話。
高層辦公廳主任,說得難聽點,那就是過去皇帝身邊的大內總管,看似職位不起眼,但其權利大得驚人。過去有很多朝代的大內總管都可以代理皇帝批閱奏章。現在上頭的許多文件、工作都要經他之手。當然,能甘當此大任的人,都是大首長的決對心腹。
孫令公默默地想,看似大首長對張清揚很欣賞,剛才那幾句評價裏頭是不是還隱藏了些什麽?
劉家曆經三代,劉老雖然退休了,但是其在黨內、軍中的支持者仍有很多。第二代劉遠山在決策層的排名也很靠前,第三代張清揚又是赤手可熱的政治明星、經濟能手。看起來,劉家是不會中落了。
這幾年劉係在幹部上的種種運作也可以看出來,第二代已經掌握實權,第三代逐步接班。這種接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可能是一屆,更有可能是兩屆。
想到這些,孫令公突然想到,大首長如此評價張清揚,是不是有向劉係示好之意呢?不會隻是對張清揚欣賞吧?
如果大首長看好劉係,並且有扶持的意思,那麽在未路的仕途中,孫令公也要調整他的策略。必竟大首長還隻能幹一屆,等大首長退了以後,以他現在五十幾歲的年紀,如何繼續在官場中占有重量級的位置,這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大首長的接班人以及大首長所支持的政治派係。
如果大首長真的要與劉係建立某種關聯,那麽他在遼河的問題上,又是持什麽樣的態度?李小林的案件,看似不起眼,但其實引起了黨內很多人,很多派係的關注。李小林代表著劉係,遼河代表著張清揚,這一次喬係的反擊,大家都看在眼裏。
孫令公心思有些亂,政治總是不到最後一刻,不見分曉。
“這樣的年輕幹部,我們要適時的保護。”大首長突然開了口,“他對經濟的建議,對農業改革的思路,都很有前瞻性!”
孫令公似乎明白了領導的意思,但沒有馬上說話。他深知大首長的性格,應該還有話沒說完。
“有時候總衝在前麵,容易受到傷害啊。穩一穩,穩一穩是有好處的,我看……先磨磨他的性子,讓他去學習幾個月的馬克思。這件事情交給你來辦吧。”
“我明白了。”孫令公明白了大首長的觀望態度。
此時的張清揚並不明白,紅牆內的這次談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高層的決策有時候很有其深遠目的。
……
當天下午,張清揚從示範區迴到了桃園賓館。具體工作由下麵的幹部和工作人員負責,不需要他親自在場。
簡單吃了些東西,張清揚便把李小林帶到房裏,想和他談談。郝楠楠也知趣,知道他們昨天沒怎麽談,主動退出。隻是在臨走時,笑道:“張書記,晚上的宴會您必須參加,市委市政府召集了遼河市的一些頗有份量的商人,大家想請您吃個飯。”
張清揚笑著說好,自然不能反對郝楠楠的造勢活動,說什麽也要給她一個麵子。
迴到屬於自己的房間,服務員送上茶水,張清揚默默地飲茶望著窗外。這裏曾經是他工作過的地方,此行遼河,又把他安排到這裏,正合他的心意。
就連房間裏的擺設,按照郝楠楠的要求,依然是幾年前的樣子,私毫未變。郝楠楠對張清揚威信的維護要勝過李小林。當然,現在的李小林已經把張清揚當成頂頭上司了。
張清揚放下茶杯,微微一笑,深深地向後陷進沙發裏,手指和中指很有節奏地敲擊著沙發扶手。“小林,你覺得他們掌握到了什麽東西?”
李小林抬頭有些愕然,沒有料到張清揚如此直截了當,迎著他的目光想了一會兒,迴答道:“應該是捕風捉影的東西吧,可能有人之前偷偷調查過我,雖然相信我有問題,但沒有確實的證據。”
“那你……到底有沒有問題呢?”張清揚仍然一臉笑意,目光深邃。
“呃……”李小林的臉有些紅,喉嚨發熱,偷瞄了張清揚一眼,一時間不知道如何迴答,拿起茶杯潤了潤嗓子,還是不知道說什麽。
“小林,沈慧茹還好吧?”張清揚話峰一轉,轉到了他的情婦沈慧茹的身上。
李小林緊張起來,雙手交織在一起,輕聲答道:“她……很好……”
“嗬嗬,紅梅跟孩子也可以吧?”紅梅自然就是關紅梅(詳見遼河卷),她是李小林的另外一位情婦,為他生了一個兒子。
李小林點點頭,聲音低得幾乎自己都聽不見:“都好,都好……”
“哎,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啊!人非聖賢,孰能無錯?”張清揚搖搖頭,臉上的笑容有些苦澀,有些無奈。
李小林抬起頭,默默地思量著張清揚的話,一瞬間眼前一亮,似乎懂得了領導的意思。大家都是男人,對於某些事,自然勾通起來容易一些。
“專案組那邊和你談過什麽?”
李小林老實迴答道:“慧茹今年秋天購進了桃園賓館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準備對桃園賓館擴建,獨立出一部分修成旅遊度假村。專案組懷疑她低價吞並國有資產,懷疑我從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是也懷疑我們之間有不正當的……”
“我明白了,”張清揚把手揚了揚,打斷他的話,“也就是說,專案組對於你其它的事情還不是很清楚?”
“對,可以說他們隻懷疑我與沈慧茹有關係,其它的……都是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想往我身上套……”
張清揚抓抓頭發,笑道:“他未免太急了些啊,沒有真憑實距就想對付我們!”
“他?”李小林好奇地抬起頭。
“沒什麽……”張清揚擺擺手,沉思道:“小林,你確信他們沒有掌握有用的證據?”
“我確信,如果他們有證據,早就把我雙規了吧?”李小林輕蔑地笑了笑,專案組現在拿他確實沒什麽辦法。他們采用的是心理戰術,想讓李小林自己交待。但李小林在官場中混得年頭比張清揚還要長,又怎麽會輕易屈服?
新農業示範區隻是單一地提出了農業機械化改革,在示範區內完全采用機械化種值、生產,把勞動力降到最低,讓多餘的勞動力外出打工。並沒有在根本上改變農業發展模式,隻是增加了農業科技化的含量。而張清揚所提出的農業改革,是以公司、集體化共同發展,農民把土地交公司管理,自己可以繼續在公司裏工作。由公司統一管理,農民隻要上班賺工資就可以了。年底還有紅利可分。等這個模式成熟之後,便可以深入改革,完全把農民變成農業的產業工人。
而張清揚之所以來到這裏實地考察,隻是想補充一下改革建議書中的實例,利用這個示範區來進行解說,讓上層領導更清晰化地認清農業改革的好處。
就在張清揚考察遼河的同時,京城正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天的《為民日報》關版頭條刊發了張清揚所寫的“論我國農業現狀與發展困境及改革之必要性”的署名文章。
文章中詳細地論述了當今農業、農民的發展困境,以及發展模式的不足,又以他在炮台鄉的實地考察為例,一條條地道出了農業發展的弊端,和農民的生活之苦。在文章的末尾,他甚至提出了“農業改革刻不容緩,不早日進行改革,今後必將引發農業發展的大退步,導致農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會對國家發展造成嚴重損害”的尖銳性文字。
所有關注報紙的人都看到了這篇文章,有的叫好,有的引以為憂,更有人深思不已。
京城紅牆內,大首長的辦公室。
大首長放下《為民日報》,輕輕伸了下胳膊,眉頭緊鎖,憂心忡忡的模樣。他麵前站立著一位戴著眼睛的中年人,正是高層辦公廳主任孫令公。
《為民日報》正是他拿過來的。
“農業改革刻不容緩,不早日進行改革,今後必將引發農業發展的大退步,導致農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會對國家發展造成嚴重損害……”
大首長輕聲念叨著文章中的詞句,不致可否。
“還有這個,您看看……”孫令公又拿出一份報紙擺在大首長麵前,是《遼河日報》。
大首長拿起《遼河日報》,報紙的版麵上刊登著幾張張清揚的照片,背景人山人海,條福隨風飄動,正是遼河機場隆重的歡迎場麵。
“大首長,這個張清揚……不簡單!”孫令公上前一步,指著報紙上的相片,還有周圍的文字。
“老唐最近也挺關心劉家這孩子……”大首長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視線仍然停留在報紙上張清揚的相片。“他真是很不錯,劉老後繼有人啊!”
孫令公望了大首長一眼,看不透他的表情。他低頭,默默思量著領導的話。
高層辦公廳主任,說得難聽點,那就是過去皇帝身邊的大內總管,看似職位不起眼,但其權利大得驚人。過去有很多朝代的大內總管都可以代理皇帝批閱奏章。現在上頭的許多文件、工作都要經他之手。當然,能甘當此大任的人,都是大首長的決對心腹。
孫令公默默地想,看似大首長對張清揚很欣賞,剛才那幾句評價裏頭是不是還隱藏了些什麽?
劉家曆經三代,劉老雖然退休了,但是其在黨內、軍中的支持者仍有很多。第二代劉遠山在決策層的排名也很靠前,第三代張清揚又是赤手可熱的政治明星、經濟能手。看起來,劉家是不會中落了。
這幾年劉係在幹部上的種種運作也可以看出來,第二代已經掌握實權,第三代逐步接班。這種接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可能是一屆,更有可能是兩屆。
想到這些,孫令公突然想到,大首長如此評價張清揚,是不是有向劉係示好之意呢?不會隻是對張清揚欣賞吧?
如果大首長看好劉係,並且有扶持的意思,那麽在未路的仕途中,孫令公也要調整他的策略。必竟大首長還隻能幹一屆,等大首長退了以後,以他現在五十幾歲的年紀,如何繼續在官場中占有重量級的位置,這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大首長的接班人以及大首長所支持的政治派係。
如果大首長真的要與劉係建立某種關聯,那麽他在遼河的問題上,又是持什麽樣的態度?李小林的案件,看似不起眼,但其實引起了黨內很多人,很多派係的關注。李小林代表著劉係,遼河代表著張清揚,這一次喬係的反擊,大家都看在眼裏。
孫令公心思有些亂,政治總是不到最後一刻,不見分曉。
“這樣的年輕幹部,我們要適時的保護。”大首長突然開了口,“他對經濟的建議,對農業改革的思路,都很有前瞻性!”
孫令公似乎明白了領導的意思,但沒有馬上說話。他深知大首長的性格,應該還有話沒說完。
“有時候總衝在前麵,容易受到傷害啊。穩一穩,穩一穩是有好處的,我看……先磨磨他的性子,讓他去學習幾個月的馬克思。這件事情交給你來辦吧。”
“我明白了。”孫令公明白了大首長的觀望態度。
此時的張清揚並不明白,紅牆內的這次談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高層的決策有時候很有其深遠目的。
……
當天下午,張清揚從示範區迴到了桃園賓館。具體工作由下麵的幹部和工作人員負責,不需要他親自在場。
簡單吃了些東西,張清揚便把李小林帶到房裏,想和他談談。郝楠楠也知趣,知道他們昨天沒怎麽談,主動退出。隻是在臨走時,笑道:“張書記,晚上的宴會您必須參加,市委市政府召集了遼河市的一些頗有份量的商人,大家想請您吃個飯。”
張清揚笑著說好,自然不能反對郝楠楠的造勢活動,說什麽也要給她一個麵子。
迴到屬於自己的房間,服務員送上茶水,張清揚默默地飲茶望著窗外。這裏曾經是他工作過的地方,此行遼河,又把他安排到這裏,正合他的心意。
就連房間裏的擺設,按照郝楠楠的要求,依然是幾年前的樣子,私毫未變。郝楠楠對張清揚威信的維護要勝過李小林。當然,現在的李小林已經把張清揚當成頂頭上司了。
張清揚放下茶杯,微微一笑,深深地向後陷進沙發裏,手指和中指很有節奏地敲擊著沙發扶手。“小林,你覺得他們掌握到了什麽東西?”
李小林抬頭有些愕然,沒有料到張清揚如此直截了當,迎著他的目光想了一會兒,迴答道:“應該是捕風捉影的東西吧,可能有人之前偷偷調查過我,雖然相信我有問題,但沒有確實的證據。”
“那你……到底有沒有問題呢?”張清揚仍然一臉笑意,目光深邃。
“呃……”李小林的臉有些紅,喉嚨發熱,偷瞄了張清揚一眼,一時間不知道如何迴答,拿起茶杯潤了潤嗓子,還是不知道說什麽。
“小林,沈慧茹還好吧?”張清揚話峰一轉,轉到了他的情婦沈慧茹的身上。
李小林緊張起來,雙手交織在一起,輕聲答道:“她……很好……”
“嗬嗬,紅梅跟孩子也可以吧?”紅梅自然就是關紅梅(詳見遼河卷),她是李小林的另外一位情婦,為他生了一個兒子。
李小林點點頭,聲音低得幾乎自己都聽不見:“都好,都好……”
“哎,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啊!人非聖賢,孰能無錯?”張清揚搖搖頭,臉上的笑容有些苦澀,有些無奈。
李小林抬起頭,默默地思量著張清揚的話,一瞬間眼前一亮,似乎懂得了領導的意思。大家都是男人,對於某些事,自然勾通起來容易一些。
“專案組那邊和你談過什麽?”
李小林老實迴答道:“慧茹今年秋天購進了桃園賓館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準備對桃園賓館擴建,獨立出一部分修成旅遊度假村。專案組懷疑她低價吞並國有資產,懷疑我從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是也懷疑我們之間有不正當的……”
“我明白了,”張清揚把手揚了揚,打斷他的話,“也就是說,專案組對於你其它的事情還不是很清楚?”
“對,可以說他們隻懷疑我與沈慧茹有關係,其它的……都是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想往我身上套……”
張清揚抓抓頭發,笑道:“他未免太急了些啊,沒有真憑實距就想對付我們!”
“他?”李小林好奇地抬起頭。
“沒什麽……”張清揚擺擺手,沉思道:“小林,你確信他們沒有掌握有用的證據?”
“我確信,如果他們有證據,早就把我雙規了吧?”李小林輕蔑地笑了笑,專案組現在拿他確實沒什麽辦法。他們采用的是心理戰術,想讓李小林自己交待。但李小林在官場中混得年頭比張清揚還要長,又怎麽會輕易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