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市委秘書長王躍文的到來使雲山政界顯得極為不平靜,送禮的、辦事的、上訪的那可是一隊排著一隊,海珍大酒店門口就像集市似的每天都有人候著,從酒店出來的人有高興的、也有失意的,有罵娘的、也有叫爺的。
酒店豪華客房內王躍文一臉的不悅,這送禮辦事的幹部倒也罷了,來了可以拉拉家長,談談工作,既使是一種模棱兩可的迴答和承諾,也能使辦事的幹部有一份期望和等候,事情辦不成也能說得既圓又方。最怕的就是群眾的上訪,這農民朋友的文化素質比較低,講道理說政策他們是一點也聽不進去,隻認為自己想的就是真理,政府必須按著他們的想法去做,不然就要天天鬧上訪。就拿剛才送走的那位老大爺來說吧,上訪的原因是為了自己兒子的工作,他兒子是部隊複員迴來的軍人,老大爺認為兒子複員迴老家政府就應該安置一份工作,可現在國家的政策和以往不同了,隻要是進入政府部門的公職人員都要進行公開選拔招考,實施黨用人“凡進必考“的原則,無論王躍文如何解釋老大爺就是聽不進去,非鬧著要政府給他兒子安置工作,老大爺進來時手裏還拎著一隻自家養的土雞,王躍文驚訝地問老大爺拎一隻土雞幹啥?老大爺憨笑著迴答說,農民到政府辦事時必須拎上一隻土雞,這是最基本的規矩,鄉政上的幹部吃了這雞事兒才能辦得成。這不聽不知道,一聽還真嚇一跳,基層政府辦事還有這規矩?王躍文為官大半輩子還是頭一次聽說這等新鮮事兒,那老大爺邊說邊把土雞往他手裏塞, 王躍文哭笑不得,他怎麽勸說都不管用,在推讓過程中紮著土雞爪子的繩子也被拉開了,土雞在客房裏"咯格"地叫著飛個不停,雞毛撒得滿地都是,王躍文趕緊喊來田秘書和酒店保安,幾個人圍著才逮住土雞,經過大家苦口婆心的勸導,那老大爺才拎著雞極不樂意地離開了。
王躍文十分惱火,訓斥田秘書道:“田秘書,你也不長長腦子,這樣的人你也敢往進放?他把我王躍文當成什麽了?要飯的,乞討的?今天這事要是被人傳出去,我這張臉往哪兒擱!”然後又氣憤的說:“這基層的幹部也太不像話了,因公辦個事兒還要農民送隻土雞吃,我看鄉鎮的這些幹部個個都變成土地爺了!”
田秘書心想,這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你王躍文做為市裏的領導在雲山這麽張揚,吃喝宴請樣樣不拒,基層的幹部吃個土雞那也不算過份了,嘴上卻是附和道:“建設高效廉潔的政府,這樣的基層幹部真該查查了,要不叫雲山紀委的同誌去調查一下?”
王躍文擺擺手,長歎一聲道:“算了吧,我們此行的目的是考察雲山基礎公路建設,這些事還是留給他們自己去解決吧,我們管得了一時管不了長久,若大個隴海那麽多幹部我們能管得過來嗎?”然後又笑笑說:“不過,有文超這小子在雲山,這些幹部們遲早要栽跟頭!”
田秘書半信半凝,“王秘書長,您說牟文超縣長真有那麽厲害嗎?”
王躍文嘿嘿一笑:“袁市長培養出來的人有弱的嗎?文超這小子手段可刁鑽著啦!”然後吩咐田秘書道:“安排一下我們的行程,明天該迴隴海交差了!”
田秘書點頭應著,隨後又從文件袋裏拿出一個又大又厚的信封,遞給王躍文道:“王秘書長,這是有人送給您的信!”王躍文十分驚訝,如今這麽發達的信息社會還有人給他寫信,他接過信封一看上麵沒有署名,隻有一行醒目的字眼:王躍文秘書長<親啟>,他懷著狐凝的心理拆閱了信件,王躍文吃了一驚,立即問田秘書道:“這送信的人呢?”
田秘書說那送信的人早走了,王躍文陷入沉思中,半響又問:“你看清那送信人的模樣了嗎?”田秘書搖搖頭說,信是一個10多歲的小孩送來的,當時他接信時還問那小孩為何要給王秘書長送信?那小孩指著東北角的方向說,是一個叔叔給他10元錢讓他把這封信送給王秘書長的。
又是一封匿名舉報信,顯然這個舉報人不願露麵,信件攻擊的目標自然是縣委書記趙克儉,藏匿在雲山政界的這個人又出現了,王躍文歎了一口氣,心想:趙克儉啊趙克儉,你到底得罪了何方神聖?看來這個人非要致你於死地,隨後立即撥通了趙克儉的電話,話筒裏趙克儉情緒異常激動,不停地罵娘,原來他也收到了這樣的信件,事後才知道,幾乎在同一時間內紀委郭永平書記、牟文超縣長、王躍文秘書長包括趙克儉自己也收到了一模一樣的匿名舉報信。
牟文超拆閱信件後,作為雲山縣長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必須對舉報涉及問題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負責,他安排吳克強立即將信件移交紀檢與監察部門核實查辦。
紀檢委郭永平書記拆閱信件後顯得異常的平靜,臉上不時地微露一種喜色,做為紀檢委書記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怎樣去履行紀檢委的職責,但是他沒有那麽做,而是在第一時間內撥通了趙克儉的電話匯報了情況,最後還顯得為難地說:“趙書記,我知道這事是有些幹部在誣陷您,是一場陰謀,剛才牟縣長也派人把信移交到紀委,做為紀檢書記我還得走走過場,職責所在啊!”
趙克儉的心裏糟透了,他真有點四麵楚歌的感覺,對於郭永平的這份人情他當然是感激不盡了,但做為雲山縣委書記他必須拿出常人無法想象的氣魄,即使倒下了也要轟轟烈烈,趙克儉歎了口氣,說:“永平,謝謝你在關鍵的時候還能記得我趙克儉,你的這份心意我心領了!你們紀檢和監察的同誌該怎麽查就怎麽查,履行你們的職責,我接受你們的監督!”
郭永平放下電話滿心歡喜,他拿起桌上的那份舉報信瞧瞧,嘿嘿地笑道:“我看你真是不見棺材不流淚,等著瞧吧!”
(三十二)
趙克儉起初對郭永平存有疑心,但經李正腐敗案及後來的工作表現證明,他對自己是忠誠的,他不該對他產生懷疑。趙克儉禁不住拿起桌上的那份舉報信又看了一遍,這天殺的真他媽的狠,就連他小舅子段天鵬送給他的那12萬也被列入了腐敗帳目表裏頭,這可真應了那句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自己做得那麽神不知鬼不覺的事兒也被別人知道了,真氣得他有點吐血。
趙克儉點燃香煙抽了幾口,他覺得事情有點不可思議,背後的這個人玩弄自己於鼓掌之間,他好像對自己的行蹤了如指掌,他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真懷疑自己身上被安了監控器,如果不把他給揪出來,說不定那一天自己和情人小蜜的私生活也被拍成照片傳到網上,那可就有損國家的形象,自己一步步幹出來的政績可就泡了湯。
趙克儉越想越害怕,他真有點疲憊了官場的這種生活,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生活的周圍全是富有殺傷力的武器彌漫著,表麵上看到的是一種善意的微笑和恭維,但實際確暗藏著陰險和毒辣,一不小心就會跌入別人精心設計的圈套裏,這就是官場的一種鬥爭,一種心的較量。任憑趙克儉怎樣去猜測和排除身邊的幹部,他都無法揪出背後捅刀子的那個人,為這事兒趙克儉都患上了頭痛的毛病,每當犯病的時候他都要吃上幾片止痛藥。
趙克儉看看表已是晚八點多鍾了,他走到窗前,城市的霓紅燈也亮了起來,點綴著美麗的雲山縣城,多麽寧靜愜意的夜晚,也許這時他才感覺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到這個美麗山城的富饒離不開他的努力與拚搏,但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倒下了,還有誰記得他曾經的付出和努力?還有誰記得他“趙克儉”這個名字?黨不會記得,老百姓更不會記得,即使你有多麽大的豐功偉績,一次的失足就注定你一生的遺憾,這就是貪官的命運,這就是腐敗的下場。
趙克儉發誓挖地三尺也要找到背後的那個人,隻要他露麵就有逮住的機會,眼下最關鍵的是拜好王躍文這個佛,隻要他在背後做自己堅強的後盾,在隴海的政界裏他就有了一個安全的避風港。王躍文離開雲山的時候,趙克儉親自送別到了店壩,由於車上的其他同誌比較多,一路上他們談笑風聲,有的幹部談到了女人,有的幹部談到了美食,但沒有一個幹部願意談論比較敏感的政治話題。
車子駛到店壩的時候,王躍文要求司機在公路側麵的一個小山頭下停了下來,利用下車方便的機會和趙克儉交了交心,王躍文從公文包裏取出那份匿名舉報信,笑嗬嗬地說:“克儉,我們此次來雲山的目的主要是考查村村通公路基礎建設,其它的事我們一概不知,也不想知道,這有些事兒知道的多了未必是好事,這封舉報信我是看過了,反映的問題性質很嚴重,有些帳目似乎看上去證據確鑿,你自己掂量著辦吧,我全當沒有看到過!”
王躍文邊說邊掏出火機,當著趙克儉的麵把那封舉報信給點燃了,迴過頭來又說:“這次遇上我算你是萬幸了,我閉一隻眼這事兒就算過去了,要是遇到市裏別的同誌,這事兒可就鬧大了!還有我提醒你一下,你背後的這個人本事可大著啦,他能把信送到我手裏就準能送到黃書記、袁市長那兒,過段時間你們不是要進行剪子鄉蠶桑項目的立項剪彩嘛,聽說黃書記、袁市長要參加的,這個關鍵時刻你可要堤防好了,要是被他鑽了空子告了你,你小子可能要被雙規!”
趙克儉聽到"雙規"兩字腿肚有些發抖,一不小心尿被撒到了褲襠裏,王躍文這話也不是在嚇趙克儉,趙克儉的心裏十分清楚自己的出境,王躍文能當著他的麵把信燒掉,這說明他已經不把自己當外人看了,而且王躍文這話也提醒了趙克儉,他必須盡快地把背後的這個人給揪出來,這個人就像埋在他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隨地都有發生爆炸的可能。
王躍文臨走時,勸著趙克儉說:“手底下的幹部也該管管了,我可聽到老百姓對政府的工作不滿意啊,因公辦事還要農民送雞吃,你說這叫啥規矩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經濟建設固然重要,但黨風廉政建設也不可忽視,好了,你自己好之為知吧!”
王躍文一行的車子遠去了,麵對他一番寓意深刻的勸導,趙克儉感到了雲山的政界千瘡百孔,以前他以雲山前所未有的政績而感到沾沾自喜,可如今看來表麵的堂皇並不一定代表實質的完美,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為雲山縣委書記這八個字對他來說是那麽的慚愧!
市委秘書長王躍文的到來使雲山政界顯得極為不平靜,送禮的、辦事的、上訪的那可是一隊排著一隊,海珍大酒店門口就像集市似的每天都有人候著,從酒店出來的人有高興的、也有失意的,有罵娘的、也有叫爺的。
酒店豪華客房內王躍文一臉的不悅,這送禮辦事的幹部倒也罷了,來了可以拉拉家長,談談工作,既使是一種模棱兩可的迴答和承諾,也能使辦事的幹部有一份期望和等候,事情辦不成也能說得既圓又方。最怕的就是群眾的上訪,這農民朋友的文化素質比較低,講道理說政策他們是一點也聽不進去,隻認為自己想的就是真理,政府必須按著他們的想法去做,不然就要天天鬧上訪。就拿剛才送走的那位老大爺來說吧,上訪的原因是為了自己兒子的工作,他兒子是部隊複員迴來的軍人,老大爺認為兒子複員迴老家政府就應該安置一份工作,可現在國家的政策和以往不同了,隻要是進入政府部門的公職人員都要進行公開選拔招考,實施黨用人“凡進必考“的原則,無論王躍文如何解釋老大爺就是聽不進去,非鬧著要政府給他兒子安置工作,老大爺進來時手裏還拎著一隻自家養的土雞,王躍文驚訝地問老大爺拎一隻土雞幹啥?老大爺憨笑著迴答說,農民到政府辦事時必須拎上一隻土雞,這是最基本的規矩,鄉政上的幹部吃了這雞事兒才能辦得成。這不聽不知道,一聽還真嚇一跳,基層政府辦事還有這規矩?王躍文為官大半輩子還是頭一次聽說這等新鮮事兒,那老大爺邊說邊把土雞往他手裏塞, 王躍文哭笑不得,他怎麽勸說都不管用,在推讓過程中紮著土雞爪子的繩子也被拉開了,土雞在客房裏"咯格"地叫著飛個不停,雞毛撒得滿地都是,王躍文趕緊喊來田秘書和酒店保安,幾個人圍著才逮住土雞,經過大家苦口婆心的勸導,那老大爺才拎著雞極不樂意地離開了。
王躍文十分惱火,訓斥田秘書道:“田秘書,你也不長長腦子,這樣的人你也敢往進放?他把我王躍文當成什麽了?要飯的,乞討的?今天這事要是被人傳出去,我這張臉往哪兒擱!”然後又氣憤的說:“這基層的幹部也太不像話了,因公辦個事兒還要農民送隻土雞吃,我看鄉鎮的這些幹部個個都變成土地爺了!”
田秘書心想,這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你王躍文做為市裏的領導在雲山這麽張揚,吃喝宴請樣樣不拒,基層的幹部吃個土雞那也不算過份了,嘴上卻是附和道:“建設高效廉潔的政府,這樣的基層幹部真該查查了,要不叫雲山紀委的同誌去調查一下?”
王躍文擺擺手,長歎一聲道:“算了吧,我們此行的目的是考察雲山基礎公路建設,這些事還是留給他們自己去解決吧,我們管得了一時管不了長久,若大個隴海那麽多幹部我們能管得過來嗎?”然後又笑笑說:“不過,有文超這小子在雲山,這些幹部們遲早要栽跟頭!”
田秘書半信半凝,“王秘書長,您說牟文超縣長真有那麽厲害嗎?”
王躍文嘿嘿一笑:“袁市長培養出來的人有弱的嗎?文超這小子手段可刁鑽著啦!”然後吩咐田秘書道:“安排一下我們的行程,明天該迴隴海交差了!”
田秘書點頭應著,隨後又從文件袋裏拿出一個又大又厚的信封,遞給王躍文道:“王秘書長,這是有人送給您的信!”王躍文十分驚訝,如今這麽發達的信息社會還有人給他寫信,他接過信封一看上麵沒有署名,隻有一行醒目的字眼:王躍文秘書長<親啟>,他懷著狐凝的心理拆閱了信件,王躍文吃了一驚,立即問田秘書道:“這送信的人呢?”
田秘書說那送信的人早走了,王躍文陷入沉思中,半響又問:“你看清那送信人的模樣了嗎?”田秘書搖搖頭說,信是一個10多歲的小孩送來的,當時他接信時還問那小孩為何要給王秘書長送信?那小孩指著東北角的方向說,是一個叔叔給他10元錢讓他把這封信送給王秘書長的。
又是一封匿名舉報信,顯然這個舉報人不願露麵,信件攻擊的目標自然是縣委書記趙克儉,藏匿在雲山政界的這個人又出現了,王躍文歎了一口氣,心想:趙克儉啊趙克儉,你到底得罪了何方神聖?看來這個人非要致你於死地,隨後立即撥通了趙克儉的電話,話筒裏趙克儉情緒異常激動,不停地罵娘,原來他也收到了這樣的信件,事後才知道,幾乎在同一時間內紀委郭永平書記、牟文超縣長、王躍文秘書長包括趙克儉自己也收到了一模一樣的匿名舉報信。
牟文超拆閱信件後,作為雲山縣長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必須對舉報涉及問題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負責,他安排吳克強立即將信件移交紀檢與監察部門核實查辦。
紀檢委郭永平書記拆閱信件後顯得異常的平靜,臉上不時地微露一種喜色,做為紀檢委書記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怎樣去履行紀檢委的職責,但是他沒有那麽做,而是在第一時間內撥通了趙克儉的電話匯報了情況,最後還顯得為難地說:“趙書記,我知道這事是有些幹部在誣陷您,是一場陰謀,剛才牟縣長也派人把信移交到紀委,做為紀檢書記我還得走走過場,職責所在啊!”
趙克儉的心裏糟透了,他真有點四麵楚歌的感覺,對於郭永平的這份人情他當然是感激不盡了,但做為雲山縣委書記他必須拿出常人無法想象的氣魄,即使倒下了也要轟轟烈烈,趙克儉歎了口氣,說:“永平,謝謝你在關鍵的時候還能記得我趙克儉,你的這份心意我心領了!你們紀檢和監察的同誌該怎麽查就怎麽查,履行你們的職責,我接受你們的監督!”
郭永平放下電話滿心歡喜,他拿起桌上的那份舉報信瞧瞧,嘿嘿地笑道:“我看你真是不見棺材不流淚,等著瞧吧!”
(三十二)
趙克儉起初對郭永平存有疑心,但經李正腐敗案及後來的工作表現證明,他對自己是忠誠的,他不該對他產生懷疑。趙克儉禁不住拿起桌上的那份舉報信又看了一遍,這天殺的真他媽的狠,就連他小舅子段天鵬送給他的那12萬也被列入了腐敗帳目表裏頭,這可真應了那句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自己做得那麽神不知鬼不覺的事兒也被別人知道了,真氣得他有點吐血。
趙克儉點燃香煙抽了幾口,他覺得事情有點不可思議,背後的這個人玩弄自己於鼓掌之間,他好像對自己的行蹤了如指掌,他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真懷疑自己身上被安了監控器,如果不把他給揪出來,說不定那一天自己和情人小蜜的私生活也被拍成照片傳到網上,那可就有損國家的形象,自己一步步幹出來的政績可就泡了湯。
趙克儉越想越害怕,他真有點疲憊了官場的這種生活,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生活的周圍全是富有殺傷力的武器彌漫著,表麵上看到的是一種善意的微笑和恭維,但實際確暗藏著陰險和毒辣,一不小心就會跌入別人精心設計的圈套裏,這就是官場的一種鬥爭,一種心的較量。任憑趙克儉怎樣去猜測和排除身邊的幹部,他都無法揪出背後捅刀子的那個人,為這事兒趙克儉都患上了頭痛的毛病,每當犯病的時候他都要吃上幾片止痛藥。
趙克儉看看表已是晚八點多鍾了,他走到窗前,城市的霓紅燈也亮了起來,點綴著美麗的雲山縣城,多麽寧靜愜意的夜晚,也許這時他才感覺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到這個美麗山城的富饒離不開他的努力與拚搏,但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倒下了,還有誰記得他曾經的付出和努力?還有誰記得他“趙克儉”這個名字?黨不會記得,老百姓更不會記得,即使你有多麽大的豐功偉績,一次的失足就注定你一生的遺憾,這就是貪官的命運,這就是腐敗的下場。
趙克儉發誓挖地三尺也要找到背後的那個人,隻要他露麵就有逮住的機會,眼下最關鍵的是拜好王躍文這個佛,隻要他在背後做自己堅強的後盾,在隴海的政界裏他就有了一個安全的避風港。王躍文離開雲山的時候,趙克儉親自送別到了店壩,由於車上的其他同誌比較多,一路上他們談笑風聲,有的幹部談到了女人,有的幹部談到了美食,但沒有一個幹部願意談論比較敏感的政治話題。
車子駛到店壩的時候,王躍文要求司機在公路側麵的一個小山頭下停了下來,利用下車方便的機會和趙克儉交了交心,王躍文從公文包裏取出那份匿名舉報信,笑嗬嗬地說:“克儉,我們此次來雲山的目的主要是考查村村通公路基礎建設,其它的事我們一概不知,也不想知道,這有些事兒知道的多了未必是好事,這封舉報信我是看過了,反映的問題性質很嚴重,有些帳目似乎看上去證據確鑿,你自己掂量著辦吧,我全當沒有看到過!”
王躍文邊說邊掏出火機,當著趙克儉的麵把那封舉報信給點燃了,迴過頭來又說:“這次遇上我算你是萬幸了,我閉一隻眼這事兒就算過去了,要是遇到市裏別的同誌,這事兒可就鬧大了!還有我提醒你一下,你背後的這個人本事可大著啦,他能把信送到我手裏就準能送到黃書記、袁市長那兒,過段時間你們不是要進行剪子鄉蠶桑項目的立項剪彩嘛,聽說黃書記、袁市長要參加的,這個關鍵時刻你可要堤防好了,要是被他鑽了空子告了你,你小子可能要被雙規!”
趙克儉聽到"雙規"兩字腿肚有些發抖,一不小心尿被撒到了褲襠裏,王躍文這話也不是在嚇趙克儉,趙克儉的心裏十分清楚自己的出境,王躍文能當著他的麵把信燒掉,這說明他已經不把自己當外人看了,而且王躍文這話也提醒了趙克儉,他必須盡快地把背後的這個人給揪出來,這個人就像埋在他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隨地都有發生爆炸的可能。
王躍文臨走時,勸著趙克儉說:“手底下的幹部也該管管了,我可聽到老百姓對政府的工作不滿意啊,因公辦事還要農民送雞吃,你說這叫啥規矩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經濟建設固然重要,但黨風廉政建設也不可忽視,好了,你自己好之為知吧!”
王躍文一行的車子遠去了,麵對他一番寓意深刻的勸導,趙克儉感到了雲山的政界千瘡百孔,以前他以雲山前所未有的政績而感到沾沾自喜,可如今看來表麵的堂皇並不一定代表實質的完美,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為雲山縣委書記這八個字對他來說是那麽的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