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隊傳給我的資料來看, 今年七月八日在b市遇害的王微和十一月二十八日遇害的汪倩倩,生前都曾經登陸過一個冬至網站。而十二月三日遇害的丁婧,則是八年前該網站的創辦人。”


    喻正說著, 起身走到通告板前, 打開小小的led燈, 用黑色記號筆在白板正中間寫上‘冬至’兩個字。


    “對。”老秦接話,“這網站創辦後一直沒進行網站維護和技術升級,存在很大的安全漏洞, 而且黑客還是花重金買的x國那邊的黑客技術,在九月份最後一次黑入該網站的資料庫後, 就再也沒有入侵的痕跡, 兇手這麽狡猾,無疑給我們的偵辦增加了難度。”


    “很好。”喻正興奮得搓了搓手, “四名已知的受害人中, 隻有於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二日遇害的李荔薇,因為辦案警員當時未第一時間查找上網痕跡, 無法證實遇害人生前是否登陸過該網站。”


    他將丁婧、王微、汪倩倩、李荔薇的名字寫上,用四根筆直的線連上正中間的‘冬至’, 然後又在李荔薇的名字後麵打上一個問號。


    江成屹讓小周將一份新打出來的資料遞給喻正, 說:“昨晚已經在該網站的用戶資料庫裏找到了李荔薇的信息,早上沒來得及傳給喻博士。”


    “也就是說,李荔薇也登陸過該網站。”喻正接過資料,見那些名單裏,除了李荔薇, 還臨時加上了一個叫‘鄧蔓’的人的名字。


    他收迴目光,抬手將李荔薇名字後麵的問號抹去,繼續說,“江隊給我的筆錄裏,有一份叫李雲娟的汪倩倩的同事提供的線索非常關鍵。”


    江成屹點頭,將資料放迴桌上。


    那天陸嫣上晚班的時候,無意中聽了兩名同事閑聊汪倩倩的事,因為事關汪倩倩,陸嫣想幫助破案,下班迴來就跟他說了這件事,他就讓小周跑了一趟,到附一院去找李雲娟做筆錄。


    喻正展現出他驚人的記憶力:“我記得這位叫李雲娟的護士說:汪倩倩之所以知道這個網站,是因為遇到了b市的同學王微,應該是王微跟汪倩倩說了什麽,汪倩倩才特別相信這個許願網站,後來在汪倩倩的通話名單裏,也的確找到了三次打給b市王微的紀錄,巧的是,沒多久王微就遇害了,四個月後,又輪到了汪倩倩。”


    他擱下筆,迴身看向江成屹:“不過,這僅是這四件案子的一個共同點,光從這一點來說,無法證明這幾位死者被害與登陸網站有直接聯係。江隊,線索的收集和整理是你們的強項,我更感興趣的是對犯罪心理研究和側寫,接下來,我們看看四位受害人的拋屍現場。”


    他請老秦重新將幻燈片打開,點開手中的筆,畫上:


    李荔薇拋屍地點——桃花公園人工湖


    b市的王微拋屍地點——b市郊區的跑馬湖


    汪倩倩——南石公園的人工湖(由於列入了政府的重修計劃,該公園已經關閉一年多了)


    丁婧——郊區燕平湖


    最後在左上角寫上一個大大的“水”字,並在旁邊寫上“共同點”。


    小周露出驚訝的表情,沒想到喻正根本忽略其他方麵,直接將“水”列為第一個共同點。


    “四人死因都是勒斃後拋屍,而且有三人的屍首均被兇手用白色的充氣防水材料包裹好,懸浮於水麵,從後麵幾次的拋屍現場來看,兇手已經逐漸可以按照內心的想法布置出完美的犯罪現場。假使李荔薇的案子是同一人所為,李荔薇顯然是一次失敗的嚐試。”


    有人不解:“是因為隻有李荔薇的屍體沉入了湖底麽?”


    “雖然兇手也用充氣防水材料包裹了李荔薇的屍首,但因為那材料比較劣質,出現了漏氣現象,屍首很快就沉入湖底,沒能如兇手所預想的那樣,讓目擊者第一時間欣賞到他的傑作。


    說到這,喻正微笑,胖乎乎的腮幫子上各綻出一小圈油光:“我想當時兇手在作案後,曾經非常關注李荔薇屍首被人發現的動向,可是過去了好幾天,因為屍首沉了,沒人發現他的傑作,可以想象兇手當時非常氣惱,對兇手而言,李荔薇是早期作品,難免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在再一次作案時,兇手已經避免了同樣的錯誤,說明兇手這幾年在不斷進步。


    “再看江隊昨天補充過來的資料。第一、李荔薇三年前遇害,但是在去年冬至前夕,曾有目擊者見過跟李荔薇做同樣打扮的人,兩個人不止衣服一樣,連走路姿態都高度相似,目擊者誤以為是見鬼,還打電話到一個叫八卦七點半的電台,把它當作鬼故事去分享。


    “再看b市的王微的案子,王微在遇害前,也曾跟同事抱怨說宿舍失過竊,而且丟失的還是她常穿的一條裙子、一雙高跟鞋和一個發卡。因為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王微最後沒有報警。


    “第三點,我剛才已經在資料庫名字上發現了一個叫鄧蔓的人。江隊,已經確認了?”


    “對。”


    “好,因為目擊者還未來警句做口供,關於這個叫鄧蔓的當事人的事件,江隊昨天隻是口頭打電話跟我進行了溝通。八年前,有一位在郊區三明河跳河自殺的十八歲女性,就叫鄧蔓。而在前不久汪倩倩遇害的當晚,鄧蔓生前的一位好朋友在附一院附近遇到了跟鄧蔓高度相似的人,因為目擊者跟鄧蔓生前熟絡,對鄧蔓的走路姿態和穿著打扮非常熟悉,見當晚那人不止衣服、走路姿態模仿鄧蔓,還使用了鄧蔓生前常用的發卡,覺得非常驚訝。但因為鄧蔓他殺的可能性較小,所以江隊未將其一起並到其他案件中。巧的是,鄧蔓也是當年冬至網站的用戶之一,自殺的方式是投河身亡。”


    他在白板上又加上鄧蔓的名字,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並在“水”字下麵畫上橫線。


    “從目前掌握的消息來看,四名受害人裏,王微生前丟過衣物,李荔薇的打扮被人模仿(存疑),而另外兩名受害者——汪倩倩和丁婧,暫未出現相同的現象。”


    他寫下“女性”,並在旁邊寫下“第二個共同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冬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凝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凝隴並收藏冬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