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允之看胡玉峰的眼神越發的親切,慈愛中處處透著關心。
以前唐子恆總覺得祖父對自己太嚴厲了,最近祖父大多時間都在書院,應該說大多時間都在細心教導胡玉峰,基本沒空理自己,他突然對這種強烈的落差有點不適應。
“恆哥兒,怎麽看上去悶悶不樂?”覃鳳凰看寶貝兒子的臉色就知道他心情不好。
“祖父沒同你們一起迴來?”
雲霜和燕來給覃鳳凰行了禮,答道:“舅母,外祖父說不用留晚飯,他在書院吃了迴來。”
覃鳳凰笑了笑,並沒有多問,“晚飯擺我那,正好你們仨跟我一塊過去吧。”
蘇州,蘇府老宅。
唐寧一大早過來給沈老夫人請安,結果發現大夏天的,沈老夫人頭帶黑色抺額不說,外還裹著那做月子般防風的布巾,那長布巾如帶子般足足裹頭三圈。
“母親,天氣如此炎熱,這麽裹著頭可不行,迴頭中暑了怎麽辦?”說完就要動手去拆那布巾。
結果沈老夫人猛的一睜眼,罵道:“我頭疼才裹上好些,你就要解了去,你是存心咒我呢?”
唐寧正欲辯駁,夏嬤嬤挑簾進來了:“迴老夫人,外麵送來一請柬。”
“誰家的?”
“迴老夫人,是當朝丞相夫人下的貼子,請少夫人去她的莊子裏賞荷。”
沈老夫人本欲拒絕,但想到兒子老子還在虞城為官,於是冷著臉:“收拾完就跟著去吧,省得在我這礙眼。”
唐寧得了話,行完禮退下準備迴揚州,走前本來還想勸沈老夫人解了那頭巾,但看沈老夫人不耐煩的臉,隻得閉了口。
見唐寧離開,沈老夫人心中岔岔不平,“貼子上就說請她一人?”
“迴老夫人,貼子上寫著請少夫人帶著雲姐兒,燕姐兒還有遲哥兒一塊過去。”
一聽這話,沈老夫人更加煩燥了,喃喃說了一句,沒提說請我?
夏嬤嬤聽見了卻裝作沒聽見,笑道:“酸梅湯好了,老夫人是現在喝還是等一會喝?”
沈老夫人一點興趣都沒有:“二公子有來信嗎?”
“迴老夫人,未曾。”
沈老夫人揉了揉頭越發的煩燥,如果小兒子再不來信,她就親自將趙姨娘給送到杭州,柳氏入門時間不短了,這肚子一直沒動靜,兒子不急她不能不急,迴頭要不看看還有哪些高門庶女待字閨中。
“你抽空查查這蘇州候門世家那些未嫁的庶女名字及生辰八字。”
“是。”夏嬤嬤轉身退出去了,在無人的時候卻嗤之以鼻,這愚不可及混沌不分的沈老夫人真是命好,嫁了一個好相公,生了兩個有出息的兒子,在府中她將子車老爺看的倒是極嚴,身邊侍候的全是小廝長隨,一個丫鬟都不放,反倒想盡法子給自己的兒子塞姨娘小妾,非將好好的宅子弄的烏煙瘴氣不得安寧。
南明珠這番是有目的的,所以總共隻下了三個請貼,一個是給唐寧,一個是給覃鳳凰,一個是給季飛燕。
東明珠,南唐寧,西鳳凰,北飛燕,揚州當年有名的四美終於有機會聚到一處。
南明珠自是早早的到了莊子,雖然提前命仆從過來打理了,但終是不放心再來審核一遍。南明珠今日穿了一身水紅色長衫,頭上戴了一枚金釵,整個顯得清爽又不失端莊。
第一輛馬車停到莊外,唐寧帶著三個孩子下了車,唐寧穿了一身月白衫配同色係裙子,並沒束腰,許是天熱,她將墨雲般光澤的頭發高高挽起,帶了一根白玉簪,整體打扮簡潔大方。
不一會第二輛馬車停了下來,覃鳳凰帶著兒子唐子恆也下了車,覃鳳凰今日穿的是一身煙青色雲衫,裏麵配煙青色褲子,頭上卻是紮了一個馬尾,然後分成小束拿玉冠定住,這身隨意裝扮倒是挺適合她大大咧咧的性子。
最後到的是季飛燕和她的兒子簡章,季飛燕上身是翠綠色短衫,下麵是翠色羅裙,烏黑的頭發也是隨意挽起,斜插一支碧玉簪。
丫鬟早等候在莊門口的角門,見幾位夫人公子們下車,忙上前相迎,將幾位夫人領到院中,茶果點心早已經擺好,南明珠這才笑著說:“三位妹妹坐下說話,原本是想早些請妹妹們來我這莊園聚聚的,可是那池中的荷花卻是六月下旬才開,所以才定了這個日子,這個時候正是滿池荷花盛開的時候,咱們稍作歇息,一會一塊過去。”
“麒哥兒,麟哥兒快過來給幾位夫人請安。”
“麒哥兒,麟哥兒給子車夫人,唐夫人,簡夫人請安。”二人同聲齊齊行了一個禮。
三位夫人自是準備了見麵禮,唐寧將自己從蘇州帶的點心茶葉酥餅蘇錦分別送與南明珠,覃鳳凰和季飛燕。
緊接著唐子恆,雲霜燕來上前行禮,最後是簡章,六個小孩行完禮分別得到禮物自是呆不住,一直拿眼神看自己的母親。
南明珠哪能看不出小孩子們的心思,笑著說:“麒哥兒麟哥兒你帶著弟弟妹妹去玩吧,但是離河邊遠些,知道嗎?”
“是,孩兒知道了。”
“紫玉,紫娟你們帶著丫鬟小廝去護著,切莫出差錯。”
兩個大丫鬟低頭應聲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揚州四美難得聚齊,四人自然是興高采烈一邊走一邊聊,先是聊了揚州當下時興的服飾,接著又聊到幾位書法大儒,南明珠突然想到一個人,便問了一句:“妹妹們平常在家有習貼的習慣嗎?都是臨摹哪位大家的書法?”
覃鳳凰笑道:“幼時開始習的是琅琊王家書法,聽聞這位原籍琅琊人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采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征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筆法精致、美侖美奐,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自然,而且能表現書法美,而妹妹我習的便是他眾中書法中之一的草書。”
季飛燕微啟朱唇笑道:“巧了,我也是臨摹王家書法,這位書聖法書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樂毅論、黃庭經等,不過我習的是行書。他的《蘭亭序》書法遒媚勁健,端秀清新,純出與自然。是王羲之生平得意之作,自古以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南明珠目光最後落在唐寧身上,“那妹妹呢?”
唐寧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同你們一樣,我習的是他的小楷,他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讚》等曾留下形形色色的傳說,有的甚至成為繪畫的題材。不過那是嫁入虞城後,幼時待字閨中時習的是家父特意準備的唐體字貼。”
唐寧、覃鳳凰、季飛燕三人說完目光齊齊看向南明珠,“不知姐姐習的是哪位大家的書法?”
南明珠目光再次投向唐寧,轉而收迴笑道:“筆從畫中起,迴筆至左頓腕,實畫至右住處,卻又跳轉,正如陣雲之遇風,往而卻迴也。唐大師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迴鋒藏穎。善藏鋒,注意頓挫,以“畫竹法作書”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
其結體從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學這位大師的書法就要留心於點畫用筆的“沉著痛快”和結體的舒展大度。至於他的草書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歎。
大師的《氣節詩》筆勢蒼勁,拙勝於巧,肥筆有骨,瘦筆有肉,“變態縱橫,勁若飛動”,其美韻不亞於行楷書。
《請君帖》便是他的稀世佳作,也是最後一篇字貼,至此以後,大師便隱跡,直至這次重開書院。”
三人聽罷神色各異,因為南明珠說的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唐寧的父親,當年虞朝唐帝年間揚州第一才子唐允之的書法。
“妹妹們可能沒有想到,但是沒猜錯,我自啟蒙便習的是唐大儒的唐體。”南明珠說完將目光轉向那一池荷花。
“唐進士少年時是每屆詩集才子中的名人,祖父曾見過唐進士的詩集冊,後來十分喜歡,最後裝訂成集分送給小輩們臨摹,我便是那時開始的。”
唐寧歎了一口氣:“在我兒時的記憶裏,父親為人冷淡嚴謹,也很少給我們講外麵那些事,除了父親當年的同窗舊時好友會偶爾在家中拜訪,我對父親少時的事一無所知。”
四人說著話就已經到了涼亭,矮幾上擺的是新的茶點,但石桌上卻是鋪好的紙畫。
季飛燕問道,“姐姐這是要一展書法?”
南明珠笑道,“差不多是這意思,今日我們四姐妹難得聚在此處,當然得留下點筆跡,既然都是師從大家,那以荷為題,各題詩兩首,可好?”
覃鳳凰開玩笑道:“姐姐堂堂丞相夫人真正小氣,喝杯茶還得獻墨寶,早知我備它十壺,不但能喝還能連壺帶走。”
南明珠聞此忍不住樂道:“我還沒說完呢,妹妹你就著急,當年各位妹妹的才名可是如雷貫耳,今日又得知各位師承大家,早就迫不及待一睹為快,還請妹妹們慷慨賜墨,不過為了助興,我也是準備了彩頭的。”
聽到有彩頭,大家瞬間來了興致,隻見兩丫鬟遠過抬著一個箱子走了過來,到後放下箱子緊接著打開箱蓋,幾個人眼光都直了,“這是幾百年來傳說中的千年玉佛?”季飛燕顫抖的問道。
“正是,傳說此玉佛原來是一塊玉石藏於北邊長白山深雪處,因千年來積日月之精華便得了仙道,於是化作人形。由上至下,無一處不是純天然,無半點人工雕飾,得之福澤後代千秋萬世。”
“鳳凰妹妹現在不能說姐姐小氣了吧?”南明珠展顏笑問。
覃鳳凰忙道歉:“我那是開玩笑的,姐姐別往心裏去,一會我定是使了那女狀元之勢去贏那彩頭。”
季飛燕也打趣道:“既然是福澤子孫後代,那我也定全辦以赴,就算是狀元郞在此,我也要比一比。”
“那唐寧你呢?”南明珠笑看唐寧問道。
唐寧莫明雙臉緋紅,三分羞澀答道:“雖我不知父親少年時何等出眾,但常聽人誇他狀元之才,我既是她的女兒,那便不能辱沒家風,自是要爭個高低奪那頭名。”
南明珠見此才放下心來,“要不是這天然玉佛萬金難求,世人難得一見,我都擔心妹妹們不願用心,現在好了,這樣才公平,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會我可不會讓你們半分。”
“那姐姐還是多瞧瞧吧,以後隻怕看不到了。”季飛燕眨眨水汪汪的大眼。
“妹妹們隻管放馬過來,隻怕一會我又抱迴去了。”南明珠自信的笑道。
覃鳳凰想了想,不確定的問,“這裁判是誰,若是姐姐自己,我們可不服。”
唐寧點頭,“姐姐迴頭評自己第一,我們也沒辦法,既然是我們四人搏藝,裁判肯定不能是我們之間的當事人。”
“原本想的是送到唐氏書院,由唐進士來點評,看來親者迴避原則是不行了,不過確實有一個與我們四人都無關的貴人,迴頭就由他來評吧,妹妹們放心,全憑姐妹們各自才氣,絕無私心作弊之事。”
如此,四人便不在此事上費時間,各自沉眉思索,力求第一。
以前唐子恆總覺得祖父對自己太嚴厲了,最近祖父大多時間都在書院,應該說大多時間都在細心教導胡玉峰,基本沒空理自己,他突然對這種強烈的落差有點不適應。
“恆哥兒,怎麽看上去悶悶不樂?”覃鳳凰看寶貝兒子的臉色就知道他心情不好。
“祖父沒同你們一起迴來?”
雲霜和燕來給覃鳳凰行了禮,答道:“舅母,外祖父說不用留晚飯,他在書院吃了迴來。”
覃鳳凰笑了笑,並沒有多問,“晚飯擺我那,正好你們仨跟我一塊過去吧。”
蘇州,蘇府老宅。
唐寧一大早過來給沈老夫人請安,結果發現大夏天的,沈老夫人頭帶黑色抺額不說,外還裹著那做月子般防風的布巾,那長布巾如帶子般足足裹頭三圈。
“母親,天氣如此炎熱,這麽裹著頭可不行,迴頭中暑了怎麽辦?”說完就要動手去拆那布巾。
結果沈老夫人猛的一睜眼,罵道:“我頭疼才裹上好些,你就要解了去,你是存心咒我呢?”
唐寧正欲辯駁,夏嬤嬤挑簾進來了:“迴老夫人,外麵送來一請柬。”
“誰家的?”
“迴老夫人,是當朝丞相夫人下的貼子,請少夫人去她的莊子裏賞荷。”
沈老夫人本欲拒絕,但想到兒子老子還在虞城為官,於是冷著臉:“收拾完就跟著去吧,省得在我這礙眼。”
唐寧得了話,行完禮退下準備迴揚州,走前本來還想勸沈老夫人解了那頭巾,但看沈老夫人不耐煩的臉,隻得閉了口。
見唐寧離開,沈老夫人心中岔岔不平,“貼子上就說請她一人?”
“迴老夫人,貼子上寫著請少夫人帶著雲姐兒,燕姐兒還有遲哥兒一塊過去。”
一聽這話,沈老夫人更加煩燥了,喃喃說了一句,沒提說請我?
夏嬤嬤聽見了卻裝作沒聽見,笑道:“酸梅湯好了,老夫人是現在喝還是等一會喝?”
沈老夫人一點興趣都沒有:“二公子有來信嗎?”
“迴老夫人,未曾。”
沈老夫人揉了揉頭越發的煩燥,如果小兒子再不來信,她就親自將趙姨娘給送到杭州,柳氏入門時間不短了,這肚子一直沒動靜,兒子不急她不能不急,迴頭要不看看還有哪些高門庶女待字閨中。
“你抽空查查這蘇州候門世家那些未嫁的庶女名字及生辰八字。”
“是。”夏嬤嬤轉身退出去了,在無人的時候卻嗤之以鼻,這愚不可及混沌不分的沈老夫人真是命好,嫁了一個好相公,生了兩個有出息的兒子,在府中她將子車老爺看的倒是極嚴,身邊侍候的全是小廝長隨,一個丫鬟都不放,反倒想盡法子給自己的兒子塞姨娘小妾,非將好好的宅子弄的烏煙瘴氣不得安寧。
南明珠這番是有目的的,所以總共隻下了三個請貼,一個是給唐寧,一個是給覃鳳凰,一個是給季飛燕。
東明珠,南唐寧,西鳳凰,北飛燕,揚州當年有名的四美終於有機會聚到一處。
南明珠自是早早的到了莊子,雖然提前命仆從過來打理了,但終是不放心再來審核一遍。南明珠今日穿了一身水紅色長衫,頭上戴了一枚金釵,整個顯得清爽又不失端莊。
第一輛馬車停到莊外,唐寧帶著三個孩子下了車,唐寧穿了一身月白衫配同色係裙子,並沒束腰,許是天熱,她將墨雲般光澤的頭發高高挽起,帶了一根白玉簪,整體打扮簡潔大方。
不一會第二輛馬車停了下來,覃鳳凰帶著兒子唐子恆也下了車,覃鳳凰今日穿的是一身煙青色雲衫,裏麵配煙青色褲子,頭上卻是紮了一個馬尾,然後分成小束拿玉冠定住,這身隨意裝扮倒是挺適合她大大咧咧的性子。
最後到的是季飛燕和她的兒子簡章,季飛燕上身是翠綠色短衫,下麵是翠色羅裙,烏黑的頭發也是隨意挽起,斜插一支碧玉簪。
丫鬟早等候在莊門口的角門,見幾位夫人公子們下車,忙上前相迎,將幾位夫人領到院中,茶果點心早已經擺好,南明珠這才笑著說:“三位妹妹坐下說話,原本是想早些請妹妹們來我這莊園聚聚的,可是那池中的荷花卻是六月下旬才開,所以才定了這個日子,這個時候正是滿池荷花盛開的時候,咱們稍作歇息,一會一塊過去。”
“麒哥兒,麟哥兒快過來給幾位夫人請安。”
“麒哥兒,麟哥兒給子車夫人,唐夫人,簡夫人請安。”二人同聲齊齊行了一個禮。
三位夫人自是準備了見麵禮,唐寧將自己從蘇州帶的點心茶葉酥餅蘇錦分別送與南明珠,覃鳳凰和季飛燕。
緊接著唐子恆,雲霜燕來上前行禮,最後是簡章,六個小孩行完禮分別得到禮物自是呆不住,一直拿眼神看自己的母親。
南明珠哪能看不出小孩子們的心思,笑著說:“麒哥兒麟哥兒你帶著弟弟妹妹去玩吧,但是離河邊遠些,知道嗎?”
“是,孩兒知道了。”
“紫玉,紫娟你們帶著丫鬟小廝去護著,切莫出差錯。”
兩個大丫鬟低頭應聲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揚州四美難得聚齊,四人自然是興高采烈一邊走一邊聊,先是聊了揚州當下時興的服飾,接著又聊到幾位書法大儒,南明珠突然想到一個人,便問了一句:“妹妹們平常在家有習貼的習慣嗎?都是臨摹哪位大家的書法?”
覃鳳凰笑道:“幼時開始習的是琅琊王家書法,聽聞這位原籍琅琊人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采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征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筆法精致、美侖美奐,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自然,而且能表現書法美,而妹妹我習的便是他眾中書法中之一的草書。”
季飛燕微啟朱唇笑道:“巧了,我也是臨摹王家書法,這位書聖法書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樂毅論、黃庭經等,不過我習的是行書。他的《蘭亭序》書法遒媚勁健,端秀清新,純出與自然。是王羲之生平得意之作,自古以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南明珠目光最後落在唐寧身上,“那妹妹呢?”
唐寧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同你們一樣,我習的是他的小楷,他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讚》等曾留下形形色色的傳說,有的甚至成為繪畫的題材。不過那是嫁入虞城後,幼時待字閨中時習的是家父特意準備的唐體字貼。”
唐寧、覃鳳凰、季飛燕三人說完目光齊齊看向南明珠,“不知姐姐習的是哪位大家的書法?”
南明珠目光再次投向唐寧,轉而收迴笑道:“筆從畫中起,迴筆至左頓腕,實畫至右住處,卻又跳轉,正如陣雲之遇風,往而卻迴也。唐大師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迴鋒藏穎。善藏鋒,注意頓挫,以“畫竹法作書”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
其結體從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學這位大師的書法就要留心於點畫用筆的“沉著痛快”和結體的舒展大度。至於他的草書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歎。
大師的《氣節詩》筆勢蒼勁,拙勝於巧,肥筆有骨,瘦筆有肉,“變態縱橫,勁若飛動”,其美韻不亞於行楷書。
《請君帖》便是他的稀世佳作,也是最後一篇字貼,至此以後,大師便隱跡,直至這次重開書院。”
三人聽罷神色各異,因為南明珠說的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唐寧的父親,當年虞朝唐帝年間揚州第一才子唐允之的書法。
“妹妹們可能沒有想到,但是沒猜錯,我自啟蒙便習的是唐大儒的唐體。”南明珠說完將目光轉向那一池荷花。
“唐進士少年時是每屆詩集才子中的名人,祖父曾見過唐進士的詩集冊,後來十分喜歡,最後裝訂成集分送給小輩們臨摹,我便是那時開始的。”
唐寧歎了一口氣:“在我兒時的記憶裏,父親為人冷淡嚴謹,也很少給我們講外麵那些事,除了父親當年的同窗舊時好友會偶爾在家中拜訪,我對父親少時的事一無所知。”
四人說著話就已經到了涼亭,矮幾上擺的是新的茶點,但石桌上卻是鋪好的紙畫。
季飛燕問道,“姐姐這是要一展書法?”
南明珠笑道,“差不多是這意思,今日我們四姐妹難得聚在此處,當然得留下點筆跡,既然都是師從大家,那以荷為題,各題詩兩首,可好?”
覃鳳凰開玩笑道:“姐姐堂堂丞相夫人真正小氣,喝杯茶還得獻墨寶,早知我備它十壺,不但能喝還能連壺帶走。”
南明珠聞此忍不住樂道:“我還沒說完呢,妹妹你就著急,當年各位妹妹的才名可是如雷貫耳,今日又得知各位師承大家,早就迫不及待一睹為快,還請妹妹們慷慨賜墨,不過為了助興,我也是準備了彩頭的。”
聽到有彩頭,大家瞬間來了興致,隻見兩丫鬟遠過抬著一個箱子走了過來,到後放下箱子緊接著打開箱蓋,幾個人眼光都直了,“這是幾百年來傳說中的千年玉佛?”季飛燕顫抖的問道。
“正是,傳說此玉佛原來是一塊玉石藏於北邊長白山深雪處,因千年來積日月之精華便得了仙道,於是化作人形。由上至下,無一處不是純天然,無半點人工雕飾,得之福澤後代千秋萬世。”
“鳳凰妹妹現在不能說姐姐小氣了吧?”南明珠展顏笑問。
覃鳳凰忙道歉:“我那是開玩笑的,姐姐別往心裏去,一會我定是使了那女狀元之勢去贏那彩頭。”
季飛燕也打趣道:“既然是福澤子孫後代,那我也定全辦以赴,就算是狀元郞在此,我也要比一比。”
“那唐寧你呢?”南明珠笑看唐寧問道。
唐寧莫明雙臉緋紅,三分羞澀答道:“雖我不知父親少年時何等出眾,但常聽人誇他狀元之才,我既是她的女兒,那便不能辱沒家風,自是要爭個高低奪那頭名。”
南明珠見此才放下心來,“要不是這天然玉佛萬金難求,世人難得一見,我都擔心妹妹們不願用心,現在好了,這樣才公平,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會我可不會讓你們半分。”
“那姐姐還是多瞧瞧吧,以後隻怕看不到了。”季飛燕眨眨水汪汪的大眼。
“妹妹們隻管放馬過來,隻怕一會我又抱迴去了。”南明珠自信的笑道。
覃鳳凰想了想,不確定的問,“這裁判是誰,若是姐姐自己,我們可不服。”
唐寧點頭,“姐姐迴頭評自己第一,我們也沒辦法,既然是我們四人搏藝,裁判肯定不能是我們之間的當事人。”
“原本想的是送到唐氏書院,由唐進士來點評,看來親者迴避原則是不行了,不過確實有一個與我們四人都無關的貴人,迴頭就由他來評吧,妹妹們放心,全憑姐妹們各自才氣,絕無私心作弊之事。”
如此,四人便不在此事上費時間,各自沉眉思索,力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