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人仗著嫻妃娘娘宮中得寵橫行霸道,為非作歹,無惡不作,欺淩弱小,意欲強占將士遺孀,可憐那孤兒寡母……
半天的光景,秦家的名聲在揚州要多臭有多臭,秦老爺為了挽迴聲譽,特意準備了厚禮前來胡家賠罪,這一路大張旗鼓,有心多繞了半個城,結果到後發現胡家小院早變成一座廢墟,人去樓空。
秦老爺一下傻眼,”這是怎麽迴事?“
看熱鬧的不嫌事大,譏諷道:”你兒子先是強行納烈士遺孀為小妾,那夫人同他夫君一般烈性豈能同意,你兒子惱羞成怒,一腳將人家女兒踢成重傷,之後又怨恨胡玉喬那小娃擊鼓鳴冤,最後索性一把火滅人滿門,還好老天有眼,一家人被人提前接走了,要不這一家子就被你兒子活活燒死了,其心歹毒也不怕天打雷劈!“
秦老爺聽不下去,戲也演不下去了,灰頭土臉打道迴府,看這情形一時半刻隻怕不能接兒子出獄,索性迴家先不管,讓這個不成器的逆子也收收性子。
秦家派人去了監牢裏看秦蠻,秦蠻以為是來接他的,得意的不得了,結果人根本沒有開鍞的意思。
”怎麽迴事,爹不是派你來接我的?“
“老爺隻是讓小的送些吃食過來。”
秦蠻傻眼了,家裏的老頭是什麽意思,再想喊人迴來,小廝早跑了,秦蠻衝著外喊了一句:”老頭子不管我,告訴我娘,還有我祖母,讓她們來接我。“
沒人應聲,衙役隻是哐當再次關了牢門,瞬間牢房內就暗了下來。
胡玉喬小小年紀擊冤鼓鬧得城裏沸沸揚揚,唐允之知道後派人接了胡玉喬一家在書院裏住下,桂嬤嬤原是唐寧的陪嫁,自然還是要迴到唐寧身邊,於是讓喬氏接替桂嬤嬤管理學子夥食安心在書院裏住下來,也好方便照顧胡玉芊。
唐允之不但送了百年人參過來,還特意動用自己的薄麵請了京城裏退下來的禦醫為胡玉芊看診,胡玉芊雖然沒有醒過來,但好在病情穩定下來。
之間較早的時候,唐允之就是這個意思將胡玉喬一家留在書院,可是偏胡玉喬覺得先生已經幫自己太多,不願欠人情,所以才沒留下來,沒想到因為自己的那一分傲氣導致妹妹變成如今這般模樣,心中也是悔恨不已。
書房內兩人長坐,半晌後,胡玉喬先是給唐允之行了一禮,這才道,“因學生之事令先生憂心,學生在此給先生賠不是,學生已是明白先生苦心,還請先生無需為我多慮。”
罷了罷了,唐允之歎了一口氣,“虧那秦蠻是個不學無術的,否則你這一招引君入甕怕是不但不成還賠了自己進去。”
“謝先生教誨,學生知道錯了。”
“小不忍則亂大謀,王者也並不是生來就是王者,當年先帝母妃並不得寵,上有嫡皇子皇長皇兄,外有各王爺郡王叔伯,無論怎麽排也排不到他,可是先帝一步一步終究坐上了那個位置,這過程何其艱辛,也隻有先帝清楚。如今你家人都在,你若想不向人低頭,那你得努力強大起來,在你不夠強大的時候就得學會忍……”
胡玉喬一步一步的向偏院走去,想著自己還是太弱小了,先生說的對,自己想護著母親幼弟細妹就得強大起來,但這不是一天兩事的事,但至少自己能做到,也必須做到!
你不犯人,但人來犯你,想著過簡單平靜的生活終究也隻能想想,既然沒得退路,不如勇往直前!
看著胡玉喬遠去的身影,唐允之深深歎一口氣,這孩子心細如發,異常聰明,本想著好好護著這孩子,隻要他行事不走偏,將來下場入仕也是百姓之福。
昔日兒時好友胡恩澤,兩人稟性投緣,幼時常在一處,後進入同一所書院,又一起下考場,一起研究策論,同年同時考取進士。
胡恩澤為人性子爽郞,論人品自是佼佼者,論學識更是文采非凡,二人惺惺相惜,並不因為對方優秀而嫉妒,反而彼此欣賞互相勉勵,胡恩澤曾笑言,狀元非允之莫屬,榜眼自當我恩澤之物。
想到這,唐允之的臉不自覺的舒展,兩人你追我趕,一路高中直至殿試,本來隻等著確定官職,二人已是摩拳擦掌,一心想著為天子好好做事,一定要做那千古流芳的好官。
結果,胡恩澤得到的卻是雲桂邊境的一個七品縣令,正當唐允之為胡恩澤惋惜不已時,胡恩澤卻早早的收拾好了東西,似乎還挺高興。
胡恩澤說留在京城翰林閣編書無非就是熬資曆還不如外放幹些實事,分到雲桂好啊,越窮越破的地方反而出政績,待三年考核及格,自然是要被調迴來的,或者是被調往其它去處,正好自己也有心為百姓做事,等去了,先給那地把路給修了,再抓抓農業,接著是私塾普及,這一晃三年就過去了,說不定到時候自己還不舍得走呢。
見胡恩澤這般說,唐允之的心情跟著也晴朗了不少,二人把酒言歡,秉燭夜談,臨行前唐允之更是備足了各種藥草食材,就怕胡恩澤去那裏不習慣,這一路相送,直送出幾十裏,二人才抱拳惜別。
半年後胡恩澤來了信送附帶一套罕為稀貴的燕墨,唐允之雖然家境殷實,但是燕墨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這禮物太貴重了,可是胡恩澤似乎早就料到唐允之會這麽說,信中簡單一筆,燕墨配狀元,這禮不貴正是合適。
此時唐允之正在丁憂,時間一晃三年,胡恩澤官評考核上上,卻沒被調迴京城,而調到了荊楚,唐允之原以為丁憂三年,沒想到三年未到又三年,哪有這麽巧的事,他在苦苦尋不到答案的時候隻得開了墓,直到看見父母的屍骨發黑皆是中毒現像後,唐允之就明白了。
唐允之報了官,卻是不了了之,唐允之將家裏的下人關了起來,一個個的查問,終是有幾人莫明死去,唐允之當時的心情如今日的胡玉喬一般,當時他是又恨又怒,恨惡人逍遙,怒為官者不作為,直到恩師前來,明白是有人嫌他礙事後,卻還是未能保信妻子,唐允之也再無心仕途,他護不了兒女,隻能妥協,他也不甘,但是這麽多年,他也查出一絲眉目,隻因他當初無意站了當今天子的邊。
自己無心的幾句話卻害死了父母妻子,每每想到這些,唐允之就難過不已,後來魏王發動政變,他與胡恩澤就失去了聯絡,最後一封信是上頭有意讓他協助平反,他卻拒絕不得,他是文官,按理也輪不到他,可是偏這差就安到了胡恩澤頭上。
五年後,唐允之特意去了一趟荊楚,戰亂後一切重建,死傷無數,戶籍登記中,唐允中查到胡恩澤戰亂中去世,但是妻子和兒子卻下落不明。
尋了幾年後終是無果,自己的一雙兒女也不能一直就這麽丟下,唐允之不得不停止繼續尋找。
他不清楚胡恩澤離世的時候是什麽情況,不明白他為何不安排妻兒來投靠自己?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到至今還是一個迷。
城牆上未曾洗去的血跡暗示著戰爭的慘烈,唐允之尋了很多地,問了很多人,都說不知道,當年胡恩澤所處之地皆是在大火中付之一炬,未曾留下隻字片語。
唐允之留下仆人繼續尋找,自己再次迴到揚州,沒想到胡恩澤的兒子胡弈景卻來到了揚州,第一次看見胡玉喬,唐允之就詳細問過他家裏的情況,可惜胡玉喬對爺爺一無所知,他聽母親說爺爺在他父親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沒有任何印象,唐允之不死心,又問了胡玉喬父親的情況,另他喪氣的是,胡玉喬父親參軍的時候,胡玉喬還不大記事。
胡玉喬結合了胡弈景和喬氏的優點,所以同他父親隻有三分像,直到將喬氏一家接到書院,看見胡玉喬的弟弟胡玉峰,簡直和當年的胡恩澤一模一樣,隻是一個是縮小版,唐允之差點沒落下淚來,隻是當時喬氏神情恍惚,胡玉芊昏迷不醒,胡玉峰一臉的驚嚇,所以他不得不將這份心情壓下,隻等一切穩定了再行相認不遲。
“母親,我迴來了。”
喬氏努力扯出一個笑臉,嗯了一聲。
胡玉喬來到房中,妹妹還在昏睡中,本是小小的一個人,如今越發不見形,胡玉喬握過那幹瘦的小手心疼不已,心中暗暗發誓哥哥一定會努力,將來這些人一個都不會放過,哥哥向你保證,胡玉喬的眼中早是一片冰冷!
當喬氏端著藥碗進來時,看到的就是兒子眼中滿滿的殺意,她嚇的差點端不住碗。
胡玉喬轉過頭看見母親,收了神接過藥碗:“母親累了,還是我來吧。”
喬氏擔心的看著大兒子,這個兒子聰明懂事,從不讓她擔心,隻是過於老成,讓她又有些害怕,尤其是剛才的眼神,七歲的小孩怎麽會有一臉的殺氣?
“玉峰呢?”
“在房裏寫字。”
喂完藥,給胡玉芊擦罷嘴,胡玉喬看了看喬氏道:“母親,有一事想同您商量。”
喬氏心中咯噔一下,”什麽事?“
”先生原意我兩年後再下考場,可是我想今年秋季就參加童生考試。“
“你才多大,為何……這麽心急?”喬氏有些結巴,心中也大概猜到了。
“孩兒日夜苦讀,孩兒覺得童生不在話下,還有先生已經答應讓玉峰入學堂,落下的課,先生自會給他補上,有空我也會教他,爭取兩年後,也讓他參加童生考試。”
“玉喬,大夫說你妹妹情況有所好轉,而且先生又送了許多名貴的藥材,想必不久就會醒過來,你也不用太擔心。”
胡玉喬不接這話,說道:“孩兒先迴房溫習功課。”
左超的兒子左布迴到家,將先生接胡玉喬一家進書院的事給說了,左超也是官場打摸的人,秦家惹不得,這唐大儒也不好得罪,自己兒子的前程還在他手上,想了想左超第二天就來了書院。
“今日去周邊巡查,經過貴院,特來拜會唐先生,打擾了,望先生勿怪。”
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對方還是知府,唐允之雖然不知道左超什麽意思,還是客客氣氣上了茶,幾番寒暄過後,左超才說了來意,因自己官小得罪不起秦家人,但還是秉公處理判了秦蠻賠償一千兩銀子監禁三個月。
緊接著秦家人送來了一千兩銀子,另有一百兩是自己這個父母官的一番愛民之心。
胡玉喬如今根基不穩,唐允之自然是幫他多結交人脈,而不是樹敵,所以他謝過知府大人,替胡玉喬接了下來。
送走左超,唐允之就叫來了胡玉喬。
“這是秦家賠償你妹妹的一千兩紋銀。”
“一千兩就想封我的口?秦家至今沒有一絲歉意。”
“可是他傷了你妹妹,這是你妹妹應得的賠償,既然知府釋放善意,你可以不接受但也不要拒絕,有道是閻王好說,小鬼難纏,將來還不知要遇上多少魑魅魍魎,你若沉不住氣,我勸你還是別考了,免得半路吃了虧還不道何由。”
”先生的意思是讓玉喬原諒秦蠻?“
唐允之搖搖頭:”為師的意思是暫且放下,來日方長。“
秦家知道獨苗苗要受苦,自然不依不饒,當天晚上就花銀子接了出來,隻是送到杭州舅舅家呆三個月,這事胡玉喬當然不知道,直到秦蠻惡性不改,再次犯事。
半天的光景,秦家的名聲在揚州要多臭有多臭,秦老爺為了挽迴聲譽,特意準備了厚禮前來胡家賠罪,這一路大張旗鼓,有心多繞了半個城,結果到後發現胡家小院早變成一座廢墟,人去樓空。
秦老爺一下傻眼,”這是怎麽迴事?“
看熱鬧的不嫌事大,譏諷道:”你兒子先是強行納烈士遺孀為小妾,那夫人同他夫君一般烈性豈能同意,你兒子惱羞成怒,一腳將人家女兒踢成重傷,之後又怨恨胡玉喬那小娃擊鼓鳴冤,最後索性一把火滅人滿門,還好老天有眼,一家人被人提前接走了,要不這一家子就被你兒子活活燒死了,其心歹毒也不怕天打雷劈!“
秦老爺聽不下去,戲也演不下去了,灰頭土臉打道迴府,看這情形一時半刻隻怕不能接兒子出獄,索性迴家先不管,讓這個不成器的逆子也收收性子。
秦家派人去了監牢裏看秦蠻,秦蠻以為是來接他的,得意的不得了,結果人根本沒有開鍞的意思。
”怎麽迴事,爹不是派你來接我的?“
“老爺隻是讓小的送些吃食過來。”
秦蠻傻眼了,家裏的老頭是什麽意思,再想喊人迴來,小廝早跑了,秦蠻衝著外喊了一句:”老頭子不管我,告訴我娘,還有我祖母,讓她們來接我。“
沒人應聲,衙役隻是哐當再次關了牢門,瞬間牢房內就暗了下來。
胡玉喬小小年紀擊冤鼓鬧得城裏沸沸揚揚,唐允之知道後派人接了胡玉喬一家在書院裏住下,桂嬤嬤原是唐寧的陪嫁,自然還是要迴到唐寧身邊,於是讓喬氏接替桂嬤嬤管理學子夥食安心在書院裏住下來,也好方便照顧胡玉芊。
唐允之不但送了百年人參過來,還特意動用自己的薄麵請了京城裏退下來的禦醫為胡玉芊看診,胡玉芊雖然沒有醒過來,但好在病情穩定下來。
之間較早的時候,唐允之就是這個意思將胡玉喬一家留在書院,可是偏胡玉喬覺得先生已經幫自己太多,不願欠人情,所以才沒留下來,沒想到因為自己的那一分傲氣導致妹妹變成如今這般模樣,心中也是悔恨不已。
書房內兩人長坐,半晌後,胡玉喬先是給唐允之行了一禮,這才道,“因學生之事令先生憂心,學生在此給先生賠不是,學生已是明白先生苦心,還請先生無需為我多慮。”
罷了罷了,唐允之歎了一口氣,“虧那秦蠻是個不學無術的,否則你這一招引君入甕怕是不但不成還賠了自己進去。”
“謝先生教誨,學生知道錯了。”
“小不忍則亂大謀,王者也並不是生來就是王者,當年先帝母妃並不得寵,上有嫡皇子皇長皇兄,外有各王爺郡王叔伯,無論怎麽排也排不到他,可是先帝一步一步終究坐上了那個位置,這過程何其艱辛,也隻有先帝清楚。如今你家人都在,你若想不向人低頭,那你得努力強大起來,在你不夠強大的時候就得學會忍……”
胡玉喬一步一步的向偏院走去,想著自己還是太弱小了,先生說的對,自己想護著母親幼弟細妹就得強大起來,但這不是一天兩事的事,但至少自己能做到,也必須做到!
你不犯人,但人來犯你,想著過簡單平靜的生活終究也隻能想想,既然沒得退路,不如勇往直前!
看著胡玉喬遠去的身影,唐允之深深歎一口氣,這孩子心細如發,異常聰明,本想著好好護著這孩子,隻要他行事不走偏,將來下場入仕也是百姓之福。
昔日兒時好友胡恩澤,兩人稟性投緣,幼時常在一處,後進入同一所書院,又一起下考場,一起研究策論,同年同時考取進士。
胡恩澤為人性子爽郞,論人品自是佼佼者,論學識更是文采非凡,二人惺惺相惜,並不因為對方優秀而嫉妒,反而彼此欣賞互相勉勵,胡恩澤曾笑言,狀元非允之莫屬,榜眼自當我恩澤之物。
想到這,唐允之的臉不自覺的舒展,兩人你追我趕,一路高中直至殿試,本來隻等著確定官職,二人已是摩拳擦掌,一心想著為天子好好做事,一定要做那千古流芳的好官。
結果,胡恩澤得到的卻是雲桂邊境的一個七品縣令,正當唐允之為胡恩澤惋惜不已時,胡恩澤卻早早的收拾好了東西,似乎還挺高興。
胡恩澤說留在京城翰林閣編書無非就是熬資曆還不如外放幹些實事,分到雲桂好啊,越窮越破的地方反而出政績,待三年考核及格,自然是要被調迴來的,或者是被調往其它去處,正好自己也有心為百姓做事,等去了,先給那地把路給修了,再抓抓農業,接著是私塾普及,這一晃三年就過去了,說不定到時候自己還不舍得走呢。
見胡恩澤這般說,唐允之的心情跟著也晴朗了不少,二人把酒言歡,秉燭夜談,臨行前唐允之更是備足了各種藥草食材,就怕胡恩澤去那裏不習慣,這一路相送,直送出幾十裏,二人才抱拳惜別。
半年後胡恩澤來了信送附帶一套罕為稀貴的燕墨,唐允之雖然家境殷實,但是燕墨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這禮物太貴重了,可是胡恩澤似乎早就料到唐允之會這麽說,信中簡單一筆,燕墨配狀元,這禮不貴正是合適。
此時唐允之正在丁憂,時間一晃三年,胡恩澤官評考核上上,卻沒被調迴京城,而調到了荊楚,唐允之原以為丁憂三年,沒想到三年未到又三年,哪有這麽巧的事,他在苦苦尋不到答案的時候隻得開了墓,直到看見父母的屍骨發黑皆是中毒現像後,唐允之就明白了。
唐允之報了官,卻是不了了之,唐允之將家裏的下人關了起來,一個個的查問,終是有幾人莫明死去,唐允之當時的心情如今日的胡玉喬一般,當時他是又恨又怒,恨惡人逍遙,怒為官者不作為,直到恩師前來,明白是有人嫌他礙事後,卻還是未能保信妻子,唐允之也再無心仕途,他護不了兒女,隻能妥協,他也不甘,但是這麽多年,他也查出一絲眉目,隻因他當初無意站了當今天子的邊。
自己無心的幾句話卻害死了父母妻子,每每想到這些,唐允之就難過不已,後來魏王發動政變,他與胡恩澤就失去了聯絡,最後一封信是上頭有意讓他協助平反,他卻拒絕不得,他是文官,按理也輪不到他,可是偏這差就安到了胡恩澤頭上。
五年後,唐允之特意去了一趟荊楚,戰亂後一切重建,死傷無數,戶籍登記中,唐允中查到胡恩澤戰亂中去世,但是妻子和兒子卻下落不明。
尋了幾年後終是無果,自己的一雙兒女也不能一直就這麽丟下,唐允之不得不停止繼續尋找。
他不清楚胡恩澤離世的時候是什麽情況,不明白他為何不安排妻兒來投靠自己?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到至今還是一個迷。
城牆上未曾洗去的血跡暗示著戰爭的慘烈,唐允之尋了很多地,問了很多人,都說不知道,當年胡恩澤所處之地皆是在大火中付之一炬,未曾留下隻字片語。
唐允之留下仆人繼續尋找,自己再次迴到揚州,沒想到胡恩澤的兒子胡弈景卻來到了揚州,第一次看見胡玉喬,唐允之就詳細問過他家裏的情況,可惜胡玉喬對爺爺一無所知,他聽母親說爺爺在他父親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沒有任何印象,唐允之不死心,又問了胡玉喬父親的情況,另他喪氣的是,胡玉喬父親參軍的時候,胡玉喬還不大記事。
胡玉喬結合了胡弈景和喬氏的優點,所以同他父親隻有三分像,直到將喬氏一家接到書院,看見胡玉喬的弟弟胡玉峰,簡直和當年的胡恩澤一模一樣,隻是一個是縮小版,唐允之差點沒落下淚來,隻是當時喬氏神情恍惚,胡玉芊昏迷不醒,胡玉峰一臉的驚嚇,所以他不得不將這份心情壓下,隻等一切穩定了再行相認不遲。
“母親,我迴來了。”
喬氏努力扯出一個笑臉,嗯了一聲。
胡玉喬來到房中,妹妹還在昏睡中,本是小小的一個人,如今越發不見形,胡玉喬握過那幹瘦的小手心疼不已,心中暗暗發誓哥哥一定會努力,將來這些人一個都不會放過,哥哥向你保證,胡玉喬的眼中早是一片冰冷!
當喬氏端著藥碗進來時,看到的就是兒子眼中滿滿的殺意,她嚇的差點端不住碗。
胡玉喬轉過頭看見母親,收了神接過藥碗:“母親累了,還是我來吧。”
喬氏擔心的看著大兒子,這個兒子聰明懂事,從不讓她擔心,隻是過於老成,讓她又有些害怕,尤其是剛才的眼神,七歲的小孩怎麽會有一臉的殺氣?
“玉峰呢?”
“在房裏寫字。”
喂完藥,給胡玉芊擦罷嘴,胡玉喬看了看喬氏道:“母親,有一事想同您商量。”
喬氏心中咯噔一下,”什麽事?“
”先生原意我兩年後再下考場,可是我想今年秋季就參加童生考試。“
“你才多大,為何……這麽心急?”喬氏有些結巴,心中也大概猜到了。
“孩兒日夜苦讀,孩兒覺得童生不在話下,還有先生已經答應讓玉峰入學堂,落下的課,先生自會給他補上,有空我也會教他,爭取兩年後,也讓他參加童生考試。”
“玉喬,大夫說你妹妹情況有所好轉,而且先生又送了許多名貴的藥材,想必不久就會醒過來,你也不用太擔心。”
胡玉喬不接這話,說道:“孩兒先迴房溫習功課。”
左超的兒子左布迴到家,將先生接胡玉喬一家進書院的事給說了,左超也是官場打摸的人,秦家惹不得,這唐大儒也不好得罪,自己兒子的前程還在他手上,想了想左超第二天就來了書院。
“今日去周邊巡查,經過貴院,特來拜會唐先生,打擾了,望先生勿怪。”
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對方還是知府,唐允之雖然不知道左超什麽意思,還是客客氣氣上了茶,幾番寒暄過後,左超才說了來意,因自己官小得罪不起秦家人,但還是秉公處理判了秦蠻賠償一千兩銀子監禁三個月。
緊接著秦家人送來了一千兩銀子,另有一百兩是自己這個父母官的一番愛民之心。
胡玉喬如今根基不穩,唐允之自然是幫他多結交人脈,而不是樹敵,所以他謝過知府大人,替胡玉喬接了下來。
送走左超,唐允之就叫來了胡玉喬。
“這是秦家賠償你妹妹的一千兩紋銀。”
“一千兩就想封我的口?秦家至今沒有一絲歉意。”
“可是他傷了你妹妹,這是你妹妹應得的賠償,既然知府釋放善意,你可以不接受但也不要拒絕,有道是閻王好說,小鬼難纏,將來還不知要遇上多少魑魅魍魎,你若沉不住氣,我勸你還是別考了,免得半路吃了虧還不道何由。”
”先生的意思是讓玉喬原諒秦蠻?“
唐允之搖搖頭:”為師的意思是暫且放下,來日方長。“
秦家知道獨苗苗要受苦,自然不依不饒,當天晚上就花銀子接了出來,隻是送到杭州舅舅家呆三個月,這事胡玉喬當然不知道,直到秦蠻惡性不改,再次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