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閩王其實對秦鳳儀有所了解, 是聽八兒子說的。愉親王膝下空空, 空出個好大王爵,閩王又不瞎, 自然能看得到。閩王兒子多, 嫡出的兒子, 以後能承郡王爵, 但庶出的兒子們,隻能降到國公爵了。宗室的國公,不比京城實權的公府,一旦至宗室公府,若無實職, 未免蹉跎。閩王自然要為兒子打算,當然, 景安帝讓二皇子在宗人府當差的用意, 閩王也不瞎,隻是,不是閩王說話難聽,愉親王年輕時亦是八麵玲瓏的人物, 如何能看得上二皇子這般木訥之人。
愉親王就是沒兒子, 人家要過繼, 也得過繼個看得上眼的吧。依閩王對愉親王的了解, 那是定不喜二皇子的。閩王就時常讓兒子過去奉承,一則是兄弟間的情分,這好幾年不見了, 老兄弟們就剩下閩王與愉親王了,愉親王還年輕,不過六十出頭。閩王不一樣,閩王都快七十的人了。閩王時常與愉親王說,“咱們這年紀,阿弟尚好,我是見一次少一次了。”閩王每每說起這話,愉親王便有些心酸的。故而,待閩王府的幾個孩子,愉親王亦是親切的。
要是讓閩王說,皇帝你要願意兒子過繼愉親王府,你就正經拿出個優秀皇子來,總不能挑個最差的糊弄愉王弟,這也忒小氣了些。
閩王就是自兒子八郎那裏聽聞的秦鳳儀之大名,這位相貌極美的秦探花鳳儀,可不是個尋常人,屁出身沒有,就一鹽商子弟,硬是拜了方閣老為師,娶了景川侯的愛女,一朝春闈,明明會試孫山,殿試後卻被皇帝點為一甲探花,自此深得帝寵,頗是不凡哪。
不說別個,就前兩件事,也不似尋常人能做出來的。不要說一個鹽商子弟,就是豪門出身的子弟,若能拜閣老為關門弟子,娶京城第一侯府景川侯府的大姑娘為妻,這也是一等一的子弟,何況,秦鳳儀隻是鹽商出身。
要不是知道景安帝沒有斷袖的愛好,閩王真得懷疑這位皇帝侄子是中了人家的美人記了呢。
當初八兒子就與他說過,這個秦鳳儀,雖為探花,卻是個臉皮八丈厚的,巴結起來,簡直沒臉沒皮,侍奉愉親王比奴婢都要周全。
八兒子年紀尚輕,閩王今日與秦鳳儀一見,雖則秦鳳儀的心機在閩王眼中淺到一望即知,但,秦鳳儀不是沒有可取之處,就像八兒子說的,臉皮八丈厚什麽的,在閩王看來,這可不是缺點。而且,秦鳳儀還有著與朝中臣子最大的不同,這人在禦前咋這樣自在哩。倒不似在禦前,仿佛在他家炕頭說話一般的自在啊。
他,堂堂實權藩王,愉親王,堂堂今上嫡親的叔叔,大皇子二皇子,天家貴胄,更不必提景安帝了,這是天下至尊,在皇家宗室的實權人物麵前,秦鳳儀竟然能將宗室大比的職司輕輕鬆鬆的就給他們分派了。關鍵是,便是閩王當時聽著,也沒覺著不舒服。
一般來說,閩王是為上者,他分派別人分派慣了的。沒想到,一朝被分派了,他竟然沒有半點反感。
閩王何等閱曆,不由暗想,這雖是個鄉下小子,卻著實不是個簡單的,怪道陛下要用他的。
閩王經的事,見得人,多了。心機深沉的,心思曲折的,路不一定就好走。上位者喜歡的,從來不是這種人,反是秦鳳儀這樣心思淺的一眼望到底,還會諂媚侍奉,又肯做事的,最後還能輕輕鬆鬆丟出來做炮灰的,皇家最喜歡。
當然,秦鳳儀有嶽家和師門,估計景安帝能手下略能留些情麵。但依閩王的推測,現在秦鳳儀在禦前有多得意,以後就當有多麽的失意了。
不得不說,雖則這一日宮宴秦鳳儀直問他泉州港的事令閩王不悅,但閩王現在已經將秦鳳儀當真個半死人,心下也就不氣了。
秦鳳儀是不曉得,他不過跟人家吃了頓飯,在人家眼裏就成了個半死人。因著秦鳳儀在宮宴上那一套條理清楚的話,景安帝便將宗室考試的事交給了愉親王主理,愉親王笑道,“還得二殿下和鳳儀給我做個幫手才好。”
景安帝笑道,“他二人隨叔王差譴。”
愉親王其實主要是想差譴秦鳳儀啦,瞧瞧這孩子,多麽出眾,說的話也有條理,更叫人愛聽。不同於閩王把秦鳳儀當個半死人,愉親王極喜歡秦鳳儀,就是在蜀王跟前也是把人誇了又誇,讚了又讚,閩王道,“秦翰林是生得不錯,阿弟你這把他誇得跟一朵花似的。”
“鳳儀可比花兒好看。”愉親王笑道,“他呀,是個孩子性子,有時說話不留心,阿兄你莫要與他一般見識。”
“看你說的,我長孫都比他要大些。”閩王笑,“不過,秦翰林這般美貌之人,的確少見。”
“不止是美貌,鳳儀是個有情義之人。阿兄你要與他相處長了,定也喜歡他。”
閩王不駁愉親王的話,與他打聽,“陛下這次要考較宗室子弟,到底是個什麽意思啊?”
“這事兒阿兄比我還早知道,如何問我?”
閩王瞪他一眼,道,“你少糊弄阿兄,我雖知道的早,你在京城的時候長。以往這些年,陛下可從沒起過考較宗室之心。”
愉親王歎口氣,“倒也不為別個,陛下常與我提起宗室人口滋生,花費漸大,這還事小,隻是,近來宗室沒有出眾子弟,陛下心裏急啊。朝中雖有百官,咱們宗室也不能除了各地藩王外,就沒有能提得起來的了?十萬人裏,就沒有出眾的了?陛下想著,天下要用的人不少,用外臣也是用,用咱們自家人也是用。隻是,阿兄也知道,朝中禦史話多,要用宗室,怎麽個用法?咱們的人多了,擠占的便是百官的利益,總得叫百官心服口服吧。故而,要考一考,隻要宗室子弟出眾,亦可令百官閉嘴。”
要不閩王說愉親王會不喜二皇子,就看愉親王說的這套話,就知這位在宗人府的親王殿下為何能任宗人府的宗正了。
閩王當年也是皇子出身,如何不知宗室人口愈多,朝廷負擔過重之事。隻是,他一個藩王,考慮藩國的利益便可。但,愉親王這話,亦是入情入理,閩王並非不通情理之人,閩王亦道,“是啊,當年太|祖皇帝定的規矩,隻怕子孫後代生活得不過,當年襲爵,可沒有降爵一說,全部是世襲罔替。後來,兩三代之後便是親王郡王遍地,世宗皇帝改了規矩,降爵而襲,這才好些了。規矩倒不是不能變,就是依我的意思,大好男兒,自當為國孝力。隻是啊,阿弟,你也知道,宗室子弟先時榮養慣了,我家那幾個,我抽打斥罵著,是念了幾本書的。可我與阿弟說吧,他們可沒法與翰林學士們相比。”
蜀王也說,“是啊,阿叔,不要說他們,就是侄兒我這肚子裏的墨水,也不多。”
順王跟著道,“陛下自是好意,我就怕孩兒們考不好,倒辜負了陛下美意,叫陛下生氣。”這也不知道陛下要考試啊,要是知道,早叫孩子們在家裏多念幾本書了。
一畔的安王、康王等皆在一畔點頭,原就想帶著家中子弟過來在京城混個臉熟,先前誰也不知道要考試啊。
“這要是想叫他們與翰林比肩,直接叫他們春闈了?”愉親王道,“你們隻管放心,隻要過得去,咱們都是姓景的,旁人還能越過咱們自己人不成。”
有愉親王這話,大家才稍稍安心,但,各迴家後也是督促家中子弟臨時抱佛腳,考文的多看幾頁書,考武的也要勤練棍棒刀槍。再有,這些藩王近來沒少進宮給皇帝陛下送禮,倒不指望著皇帝陛下開後門兒,但也希望能臨考前刷個印象分。
秦鳳儀與二皇子就開始準備文武比試的事,首先,考試得先報名,秦鳳儀還與二皇子各家各戶的通知到了,哪天之內,你們過來報名,要是過了期限,可就隻得等下一年了。
另外就是考試地點的選擇,根據人數多少,來京宗室其實也沒多少人,三五百人頂天了。依著報名的人數,幹脆就定在太寧宮前頭,跟殿試一個地方,露天考場。因著這宗室大考,這但凡考試,就不能越過禮部去。秦鳳儀與盧尚書關係不好,原不想理會盧尚書的,奈何盧尚書問到宗人府去。盧尚書聽聞宗室大比竟然都沒知會禮部一聲,很是訓了秦鳳儀幾句,盧尚書道,“陛下讓你輔助二殿下,這些事,原就該你份內之事,你竟不與我禮部說一聲,你是如何輔助的二殿下?”
秦鳳儀道,“這是我們宗人府考試的事,又不是科舉考試,跟你禮部有什麽關係啊?”
“有什麽關係?”原本,先時秦鳳儀有路見不平,為救百姓與倭人決鬥之事,盧尚書對他的印象稍有好轉,覺著這人雖不懂規矩,到底品性不差。如今見秦鳳儀一幅宗室狗腿子的模樣,盧尚書簡直氣不打一處來,盧尚書怒道,“全國考試都歸禮部管,你說有沒有關係!”你這不知輕重不懂事的小崽子,你還是清流出身嗎你?你白在翰林院念書了,你的立場呢?盧尚書簡直氣得吐血。秦鳳儀完全不曉得自己還有清流的政治立場,他自做官起,就是清流一直在跟他做對,參他這裏不好那裏不好的,他也不喜清流。秦鳳儀便道,“這是宗室考試,又不是科舉,沒聽說要跟禮部報備啊?我們宗人府,又不歸禮部管,陛下也沒說要我去跟尚書大人報備啊。”
不怪人家盧尚書懷疑秦鳳儀的人品,就秦鳳儀真不是什麽正直人,他主要是跟盧尚書一直不對付,才沒去禮部說一聲的,待人家盧尚書找上門,他還敢迴懟迴去。
人家盧尚書正二品大員,不屑與他這七品小官兒一般見識,直接把景安帝說話了。因為盧尚書充滿正義的發言,景安帝還說了秦鳳儀幾句,與盧尚書道,“鳳儀今年才二十一嘛,年輕,略有不周全也是有的。宗室大比雖則是宗室之事,盧卿說得也有理。禮部到底考試經驗豐富,這樣吧,讓儀製司郎中跟著一並張羅張羅。”
朝臣與宗室亦有勢力之爭,但凡宗室強的朝代,朝臣能說話的餘地便少。縱使隻是宗室大考,盧尚書卻是敏銳的察覺到了景安帝要用宗室的苗頭,而且,原本秦鳳儀應是為清流說話,沒想到這小子竟成了宗室的狗腿子,很令人唾棄。於是,盧尚書道,“儀製司郎中不過五品,宗室大比非同小可,依臣說,讓右侍郎欒雪跟著張羅,更為鄭重。”
景安帝道,“這也好。”
盧尚書將這差使交待給欒雪欒侍郎的時候,還再三叮囑,一定要欒侍郎把各項規章啥的,都定出來,以後也好做參考。反正,林林總總吩咐了欒侍郎不少事。盧尚書並未明說,但其用意,便是讓欒侍郎能主持宗室大比之事。
這倒不是盧尚書的野心,因為,在盧尚書看到,不論什麽考試,都是他禮部職司,這原就是該他禮部做主的事。另則,不是盧尚書小瞧二皇子和秦鳳儀,這倆人都不過二十出頭,二皇子一向老實,秦鳳儀又是個狗腿子,不明事理的家夥,這倆人能懂什麽?再者,愉親王做宗正幾十年,可這不意味著愉親王懂考試的事兒啊!
這事,是禮部的專業。
故而,這事雖是愉親王主理,但,實際的主導權,應該在禮部這裏。
隻是,叫盧尚書沒想到的是,欒侍郎堂堂三品高官,這在京城也是實權人物,結果,竟是幹不過秦鳳儀。秦鳳儀這七品小官兒之強勢,直接把欒侍郎氣得吐血,恨不能氣死算了!因為,倆人沒有相爭還好,但有相爭,隻要不去禦前告狀,欒侍郎竟是爭不過秦鳳儀,這叫欒侍郎怎能氣平啊!
欒侍郎爭不過,就拉著秦鳳儀禦前講理,秦鳳儀原本根本不怕禦前講理,因為,在秦鳳儀的估計中,他與皇帝陛下什麽關係啊,皇帝陛下肯定向著他的啊!可,結果,皇帝陛下總是向著書呆子們。
讓一讓盧尚書那老頭兒還罷了,畢竟一把年紀了。但,一個侍郎憑什麽要他讓啊,皇帝陛下這明明是吹黑哨,拉偏架,拉一迴還好,總是拉偏架,說欒侍郎對,說他不對。秦鳳儀也不是什麽好脾氣的人啊,他翻起臉來,那是大皇子的麵子都不給的,景安帝一次次的拉偏架,終於把秦鳳儀拉火了,秦鳳儀一下子就爆發了,秦鳳儀怒道,“你怎麽總是偏幫這姓欒的啊!這公道嗎?你也忒偏心眼兒了!虧我先前跟你那麽好!原來竟看錯了你!沒義氣的家夥!我不幹啦!再不受這窩囊氣!”說完,他氣唿唿的轉身走了。
二皇子與欒侍郎都驚呆啦!
連景安帝也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秦鳳儀走到門口了,景安帝方怒,“你大膽!”
秦鳳儀迴頭,“我就大膽了,怎麽著?以後再不來往了!絕交!”他還重重的哼了一聲,氣鼓鼓的走了。
景安帝氣得頭暈。
秦鳳儀禦前失儀,欒侍郎再不能放過這機會,糾集了一大幫子禮部同僚,禦史流清參秦鳳儀,秦鳳儀根本不上朝了,更不去當差了,他已經叫家裏收拾行禮,準備迴老家過日子了。
但,讓秦鳳儀意外的是,在京宗室對他好感到不得了,紛紛進宮的進宮,去秦家的去秦家,有些與秦鳳儀不熟的,還托了愉老親王去勸一勸秦探花:咱們都知道秦探花是好人哪,秦探花是棟梁之材啊,可不能就這麽走了啊!秦探花你得繼續迴來當差啊!咱們宗室大比,還等著秦探花主持公道哪!
便是閩王也覺著:莫不是看錯了秦探花,這原來是個好的。
閩王其實對秦鳳儀有所了解, 是聽八兒子說的。愉親王膝下空空, 空出個好大王爵,閩王又不瞎, 自然能看得到。閩王兒子多, 嫡出的兒子, 以後能承郡王爵, 但庶出的兒子們,隻能降到國公爵了。宗室的國公,不比京城實權的公府,一旦至宗室公府,若無實職, 未免蹉跎。閩王自然要為兒子打算,當然, 景安帝讓二皇子在宗人府當差的用意, 閩王也不瞎,隻是,不是閩王說話難聽,愉親王年輕時亦是八麵玲瓏的人物, 如何能看得上二皇子這般木訥之人。
愉親王就是沒兒子, 人家要過繼, 也得過繼個看得上眼的吧。依閩王對愉親王的了解, 那是定不喜二皇子的。閩王就時常讓兒子過去奉承,一則是兄弟間的情分,這好幾年不見了, 老兄弟們就剩下閩王與愉親王了,愉親王還年輕,不過六十出頭。閩王不一樣,閩王都快七十的人了。閩王時常與愉親王說,“咱們這年紀,阿弟尚好,我是見一次少一次了。”閩王每每說起這話,愉親王便有些心酸的。故而,待閩王府的幾個孩子,愉親王亦是親切的。
要是讓閩王說,皇帝你要願意兒子過繼愉親王府,你就正經拿出個優秀皇子來,總不能挑個最差的糊弄愉王弟,這也忒小氣了些。
閩王就是自兒子八郎那裏聽聞的秦鳳儀之大名,這位相貌極美的秦探花鳳儀,可不是個尋常人,屁出身沒有,就一鹽商子弟,硬是拜了方閣老為師,娶了景川侯的愛女,一朝春闈,明明會試孫山,殿試後卻被皇帝點為一甲探花,自此深得帝寵,頗是不凡哪。
不說別個,就前兩件事,也不似尋常人能做出來的。不要說一個鹽商子弟,就是豪門出身的子弟,若能拜閣老為關門弟子,娶京城第一侯府景川侯府的大姑娘為妻,這也是一等一的子弟,何況,秦鳳儀隻是鹽商出身。
要不是知道景安帝沒有斷袖的愛好,閩王真得懷疑這位皇帝侄子是中了人家的美人記了呢。
當初八兒子就與他說過,這個秦鳳儀,雖為探花,卻是個臉皮八丈厚的,巴結起來,簡直沒臉沒皮,侍奉愉親王比奴婢都要周全。
八兒子年紀尚輕,閩王今日與秦鳳儀一見,雖則秦鳳儀的心機在閩王眼中淺到一望即知,但,秦鳳儀不是沒有可取之處,就像八兒子說的,臉皮八丈厚什麽的,在閩王看來,這可不是缺點。而且,秦鳳儀還有著與朝中臣子最大的不同,這人在禦前咋這樣自在哩。倒不似在禦前,仿佛在他家炕頭說話一般的自在啊。
他,堂堂實權藩王,愉親王,堂堂今上嫡親的叔叔,大皇子二皇子,天家貴胄,更不必提景安帝了,這是天下至尊,在皇家宗室的實權人物麵前,秦鳳儀竟然能將宗室大比的職司輕輕鬆鬆的就給他們分派了。關鍵是,便是閩王當時聽著,也沒覺著不舒服。
一般來說,閩王是為上者,他分派別人分派慣了的。沒想到,一朝被分派了,他竟然沒有半點反感。
閩王何等閱曆,不由暗想,這雖是個鄉下小子,卻著實不是個簡單的,怪道陛下要用他的。
閩王經的事,見得人,多了。心機深沉的,心思曲折的,路不一定就好走。上位者喜歡的,從來不是這種人,反是秦鳳儀這樣心思淺的一眼望到底,還會諂媚侍奉,又肯做事的,最後還能輕輕鬆鬆丟出來做炮灰的,皇家最喜歡。
當然,秦鳳儀有嶽家和師門,估計景安帝能手下略能留些情麵。但依閩王的推測,現在秦鳳儀在禦前有多得意,以後就當有多麽的失意了。
不得不說,雖則這一日宮宴秦鳳儀直問他泉州港的事令閩王不悅,但閩王現在已經將秦鳳儀當真個半死人,心下也就不氣了。
秦鳳儀是不曉得,他不過跟人家吃了頓飯,在人家眼裏就成了個半死人。因著秦鳳儀在宮宴上那一套條理清楚的話,景安帝便將宗室考試的事交給了愉親王主理,愉親王笑道,“還得二殿下和鳳儀給我做個幫手才好。”
景安帝笑道,“他二人隨叔王差譴。”
愉親王其實主要是想差譴秦鳳儀啦,瞧瞧這孩子,多麽出眾,說的話也有條理,更叫人愛聽。不同於閩王把秦鳳儀當個半死人,愉親王極喜歡秦鳳儀,就是在蜀王跟前也是把人誇了又誇,讚了又讚,閩王道,“秦翰林是生得不錯,阿弟你這把他誇得跟一朵花似的。”
“鳳儀可比花兒好看。”愉親王笑道,“他呀,是個孩子性子,有時說話不留心,阿兄你莫要與他一般見識。”
“看你說的,我長孫都比他要大些。”閩王笑,“不過,秦翰林這般美貌之人,的確少見。”
“不止是美貌,鳳儀是個有情義之人。阿兄你要與他相處長了,定也喜歡他。”
閩王不駁愉親王的話,與他打聽,“陛下這次要考較宗室子弟,到底是個什麽意思啊?”
“這事兒阿兄比我還早知道,如何問我?”
閩王瞪他一眼,道,“你少糊弄阿兄,我雖知道的早,你在京城的時候長。以往這些年,陛下可從沒起過考較宗室之心。”
愉親王歎口氣,“倒也不為別個,陛下常與我提起宗室人口滋生,花費漸大,這還事小,隻是,近來宗室沒有出眾子弟,陛下心裏急啊。朝中雖有百官,咱們宗室也不能除了各地藩王外,就沒有能提得起來的了?十萬人裏,就沒有出眾的了?陛下想著,天下要用的人不少,用外臣也是用,用咱們自家人也是用。隻是,阿兄也知道,朝中禦史話多,要用宗室,怎麽個用法?咱們的人多了,擠占的便是百官的利益,總得叫百官心服口服吧。故而,要考一考,隻要宗室子弟出眾,亦可令百官閉嘴。”
要不閩王說愉親王會不喜二皇子,就看愉親王說的這套話,就知這位在宗人府的親王殿下為何能任宗人府的宗正了。
閩王當年也是皇子出身,如何不知宗室人口愈多,朝廷負擔過重之事。隻是,他一個藩王,考慮藩國的利益便可。但,愉親王這話,亦是入情入理,閩王並非不通情理之人,閩王亦道,“是啊,當年太|祖皇帝定的規矩,隻怕子孫後代生活得不過,當年襲爵,可沒有降爵一說,全部是世襲罔替。後來,兩三代之後便是親王郡王遍地,世宗皇帝改了規矩,降爵而襲,這才好些了。規矩倒不是不能變,就是依我的意思,大好男兒,自當為國孝力。隻是啊,阿弟,你也知道,宗室子弟先時榮養慣了,我家那幾個,我抽打斥罵著,是念了幾本書的。可我與阿弟說吧,他們可沒法與翰林學士們相比。”
蜀王也說,“是啊,阿叔,不要說他們,就是侄兒我這肚子裏的墨水,也不多。”
順王跟著道,“陛下自是好意,我就怕孩兒們考不好,倒辜負了陛下美意,叫陛下生氣。”這也不知道陛下要考試啊,要是知道,早叫孩子們在家裏多念幾本書了。
一畔的安王、康王等皆在一畔點頭,原就想帶著家中子弟過來在京城混個臉熟,先前誰也不知道要考試啊。
“這要是想叫他們與翰林比肩,直接叫他們春闈了?”愉親王道,“你們隻管放心,隻要過得去,咱們都是姓景的,旁人還能越過咱們自己人不成。”
有愉親王這話,大家才稍稍安心,但,各迴家後也是督促家中子弟臨時抱佛腳,考文的多看幾頁書,考武的也要勤練棍棒刀槍。再有,這些藩王近來沒少進宮給皇帝陛下送禮,倒不指望著皇帝陛下開後門兒,但也希望能臨考前刷個印象分。
秦鳳儀與二皇子就開始準備文武比試的事,首先,考試得先報名,秦鳳儀還與二皇子各家各戶的通知到了,哪天之內,你們過來報名,要是過了期限,可就隻得等下一年了。
另外就是考試地點的選擇,根據人數多少,來京宗室其實也沒多少人,三五百人頂天了。依著報名的人數,幹脆就定在太寧宮前頭,跟殿試一個地方,露天考場。因著這宗室大考,這但凡考試,就不能越過禮部去。秦鳳儀與盧尚書關係不好,原不想理會盧尚書的,奈何盧尚書問到宗人府去。盧尚書聽聞宗室大比竟然都沒知會禮部一聲,很是訓了秦鳳儀幾句,盧尚書道,“陛下讓你輔助二殿下,這些事,原就該你份內之事,你竟不與我禮部說一聲,你是如何輔助的二殿下?”
秦鳳儀道,“這是我們宗人府考試的事,又不是科舉考試,跟你禮部有什麽關係啊?”
“有什麽關係?”原本,先時秦鳳儀有路見不平,為救百姓與倭人決鬥之事,盧尚書對他的印象稍有好轉,覺著這人雖不懂規矩,到底品性不差。如今見秦鳳儀一幅宗室狗腿子的模樣,盧尚書簡直氣不打一處來,盧尚書怒道,“全國考試都歸禮部管,你說有沒有關係!”你這不知輕重不懂事的小崽子,你還是清流出身嗎你?你白在翰林院念書了,你的立場呢?盧尚書簡直氣得吐血。秦鳳儀完全不曉得自己還有清流的政治立場,他自做官起,就是清流一直在跟他做對,參他這裏不好那裏不好的,他也不喜清流。秦鳳儀便道,“這是宗室考試,又不是科舉,沒聽說要跟禮部報備啊?我們宗人府,又不歸禮部管,陛下也沒說要我去跟尚書大人報備啊。”
不怪人家盧尚書懷疑秦鳳儀的人品,就秦鳳儀真不是什麽正直人,他主要是跟盧尚書一直不對付,才沒去禮部說一聲的,待人家盧尚書找上門,他還敢迴懟迴去。
人家盧尚書正二品大員,不屑與他這七品小官兒一般見識,直接把景安帝說話了。因為盧尚書充滿正義的發言,景安帝還說了秦鳳儀幾句,與盧尚書道,“鳳儀今年才二十一嘛,年輕,略有不周全也是有的。宗室大比雖則是宗室之事,盧卿說得也有理。禮部到底考試經驗豐富,這樣吧,讓儀製司郎中跟著一並張羅張羅。”
朝臣與宗室亦有勢力之爭,但凡宗室強的朝代,朝臣能說話的餘地便少。縱使隻是宗室大考,盧尚書卻是敏銳的察覺到了景安帝要用宗室的苗頭,而且,原本秦鳳儀應是為清流說話,沒想到這小子竟成了宗室的狗腿子,很令人唾棄。於是,盧尚書道,“儀製司郎中不過五品,宗室大比非同小可,依臣說,讓右侍郎欒雪跟著張羅,更為鄭重。”
景安帝道,“這也好。”
盧尚書將這差使交待給欒雪欒侍郎的時候,還再三叮囑,一定要欒侍郎把各項規章啥的,都定出來,以後也好做參考。反正,林林總總吩咐了欒侍郎不少事。盧尚書並未明說,但其用意,便是讓欒侍郎能主持宗室大比之事。
這倒不是盧尚書的野心,因為,在盧尚書看到,不論什麽考試,都是他禮部職司,這原就是該他禮部做主的事。另則,不是盧尚書小瞧二皇子和秦鳳儀,這倆人都不過二十出頭,二皇子一向老實,秦鳳儀又是個狗腿子,不明事理的家夥,這倆人能懂什麽?再者,愉親王做宗正幾十年,可這不意味著愉親王懂考試的事兒啊!
這事,是禮部的專業。
故而,這事雖是愉親王主理,但,實際的主導權,應該在禮部這裏。
隻是,叫盧尚書沒想到的是,欒侍郎堂堂三品高官,這在京城也是實權人物,結果,竟是幹不過秦鳳儀。秦鳳儀這七品小官兒之強勢,直接把欒侍郎氣得吐血,恨不能氣死算了!因為,倆人沒有相爭還好,但有相爭,隻要不去禦前告狀,欒侍郎竟是爭不過秦鳳儀,這叫欒侍郎怎能氣平啊!
欒侍郎爭不過,就拉著秦鳳儀禦前講理,秦鳳儀原本根本不怕禦前講理,因為,在秦鳳儀的估計中,他與皇帝陛下什麽關係啊,皇帝陛下肯定向著他的啊!可,結果,皇帝陛下總是向著書呆子們。
讓一讓盧尚書那老頭兒還罷了,畢竟一把年紀了。但,一個侍郎憑什麽要他讓啊,皇帝陛下這明明是吹黑哨,拉偏架,拉一迴還好,總是拉偏架,說欒侍郎對,說他不對。秦鳳儀也不是什麽好脾氣的人啊,他翻起臉來,那是大皇子的麵子都不給的,景安帝一次次的拉偏架,終於把秦鳳儀拉火了,秦鳳儀一下子就爆發了,秦鳳儀怒道,“你怎麽總是偏幫這姓欒的啊!這公道嗎?你也忒偏心眼兒了!虧我先前跟你那麽好!原來竟看錯了你!沒義氣的家夥!我不幹啦!再不受這窩囊氣!”說完,他氣唿唿的轉身走了。
二皇子與欒侍郎都驚呆啦!
連景安帝也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秦鳳儀走到門口了,景安帝方怒,“你大膽!”
秦鳳儀迴頭,“我就大膽了,怎麽著?以後再不來往了!絕交!”他還重重的哼了一聲,氣鼓鼓的走了。
景安帝氣得頭暈。
秦鳳儀禦前失儀,欒侍郎再不能放過這機會,糾集了一大幫子禮部同僚,禦史流清參秦鳳儀,秦鳳儀根本不上朝了,更不去當差了,他已經叫家裏收拾行禮,準備迴老家過日子了。
但,讓秦鳳儀意外的是,在京宗室對他好感到不得了,紛紛進宮的進宮,去秦家的去秦家,有些與秦鳳儀不熟的,還托了愉老親王去勸一勸秦探花:咱們都知道秦探花是好人哪,秦探花是棟梁之材啊,可不能就這麽走了啊!秦探花你得繼續迴來當差啊!咱們宗室大比,還等著秦探花主持公道哪!
便是閩王也覺著:莫不是看錯了秦探花,這原來是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