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此時,書架後突然轉出一人,伸手一鉤一帶,尹誌平毫沒防備,長劍竟給對方夾手奪去。(.無彈窗廣告)他一驚之下迴過頭來,見奪劍的正是趙誌敬,隻聽他冷冷地道:“你敗壞我教名聲,便想一死了之,什麽都不理了?天下哪有這麽便宜的事情?更何況你就算自刎,此事還是不了。五位師長開關出來,定要追問。全真教令譽掃地,你便是千古罪人。”尹誌平聞言再也支持不住,突然坐倒在地,抱著腦袋喃喃道:“你叫我怎麽辦?怎麽辦?就算死了,也是不成。”適才他在眾道之前侃侃而談,這時和趙誌敬單獨相處,卻竟無半點自主之力。
趙誌敬見自己終於占得上風,臉上微露笑意,道:“好,隻須依我一件事,你夜畔違反教規,私入後山禁地探望龍姑娘之事我就全力跟你彌縫,本教和你的聲名均可保全,決無半點後患。”
尹誌平冷然道:“你要我受蒙古大汗的敕封?”
趙誌敬得意地說道:“不,不!我決不要你受蒙古大汗的敕封。”尹誌平聞言心頭一鬆,喜道:“那你說什麽事?快說,我一定依你。”
半個時辰之後,大殿上鍾鼓齊鳴,召集全宮道眾。蕭遙聽到這陣鍾聲,心中頓時為之一震,已料知全真教內定有變故,但他早有對策,因此也不著急,這時便隻是坐著靜靜喝茶,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可另一邊大殿上此時卻是風聲鶴唳,李誌常吩咐丘處機一係門下眾師弟與再傳弟子道袍內暗藏兵刃,生怕尹誌平拒受敕封,趙誌敬一派人或有異圖。
鍾聲漸止,正殿之中黑壓壓地擠滿了道士,各人神色均極緊張。隻見尹誌平從後殿緩步而出,臉上全無血色,居中一站,說道:“各位道兄,小道奉丘掌教之命,接任掌教,豈知突患急病,無法可治……”
這句話來得太過突兀,群道中有十餘人忍不住“啊、啊”地叫出聲來。尹誌平續道:“掌教重任,小弟已不克負荷,現下我命玉陽子座下大弟子趙誌敬,接任掌教!”
此言一出,大殿上立時寂然無聲。但這肅靜隻是一瞬間的事,接著李誌常、王誌坦、宋德方等人爭著大聲反對:“丘真人要尹師兄繼任掌教,這重任豈能傳給旁人?”“掌教師兄好好的,怎會患上不治之症?”“這中間定有重大陰謀,掌教師兄可莫上了奸人的當。”第四代的眾弟子不敢大聲說話,但也都交頭接耳,議論紛紜,大殿上亂成一片。
李誌常等怒目瞪視趙誌敬,隻見他不動聲色,雙手負在背後,對各人的言語便似全然沒有聽見。尹誌平雙手虛按,待人聲靜了下來,說道:“此事來得突兀,難怪各位不明其中之理。我教眼前麵臨大禍,小道又做了一件極大的錯事,此刻追悔莫及,縱然殺身謝罪,也是難以挽救。”說到這裏,神色極是慘重,頓了一頓,又道:“我反複思量,隻有趙誌敬師兄才識高超,能帶同本教渡過難關。各位師兄弟務須摒棄成見,全力輔佐趙師兄光大本教。”
李誌常慨然道:“人孰無過?掌教師兄當真有甚差失,待五位師長開關之後,稟明領責便是。掌教讓位之舉,我們萬萬不能奉命。”
尹誌平長歎一聲,說道:“李師弟,你我多年交好,情若骨肉。今日之事,請你體諒愚兄不得已的苦衷,別再為難了吧。”李誌常滿腹疑團,但瞧尹誌平的神色確有極重大的難言之隱,他言語中竟是極意求懇,倒也不便再爭,當下低頭不語,暗自沉思方策。
王誌坦朗聲道:“掌教師兄便真要謙讓,也須待五位師長開關之後,稟明而行,那才不誤了大事。”
尹誌平黯然道:“事在急迫,等不及了。”
王誌坦道:“好,就算如此,咱們同輩師兄弟之中,德才兼備,勝過趙師兄的並非沒有。李誌常師兄道力深湛,宋德方師弟任事幹練,何以要授給大眾不服的趙師兄?”
趙誌敬性格暴躁,強忍了許久不語,這時再也按捺不住,冷笑譏言道:“還有敢作敢為的王誌坦師兄呢?”
王誌坦怒道:“小弟不才,比諸位師兄差得太遠。可是和趙師兄相比,自忖還略勝一籌。”趙誌敬嘿地一聲冷笑,抬頭望著屋頂,神情極是傲慢。
王誌坦見趙誌敬對自己竟是不屑一顧,心中怒氣大增,索性直接說道:“小弟的武功劍術,自非趙師兄敵手,但我至少不會去做漢奸。”
趙誌敬最恨旁人提起“漢奸”兩字,當即麵色鐵青,喝道:“你有種便把話說清楚些,誰做漢奸了?”兩人言語相爭,越說越是激烈。
尹誌平道:“兩位不須爭論,請聽我一言。”趙、王兩人不再說話,但仍是怒目相視。
尹誌平道:“本教向來規矩,掌教之位,由上一代掌教指任,並非由本教同道互推,這話可對嗎?”眾人齊聲應道:“是!”
他接著道:“我現在命趙誌敬為本教下一任掌教,眾人不得爭論。趙師兄,你上前聽訓吧。”趙誌敬得意洋洋,跨步上前,躬身行禮。王誌坦和宋德方還待說話,李誌常一拉兩人袍袖,使個眼色。兩人素知他處事穩當,必是別有所見,於是不再爭議。
李誌常低聲道:“尹師兄定是受了趙誌敬的挾持,無力與抗。咱們須得暗中查明趙誌敬的奸謀,再抖將出來。現下尹師兄已有此言,若再爭辯,反而顯得咱們理虧了。”王宋二人點頭稱是,便隨著眾人參與交接掌教的典儀。
接任典儀行畢,趙誌敬居中一站,命自己的嫡傳弟子守在身旁,說道:“有請蒙古大汗陛下的天使。”這“天使”兩字一出口,王誌坦忍不住又要喝罵,李誌常忙使眼色止住。過不多時,四名知賓道人引著蒙古貴官和蕭遙走進殿來。趙誌敬忙搶到殿前相迎,笑道:“請進,請進!”
那蒙古貴官等候良久,心中早已不快,隻是蕭遙在旁,不便發作,這時又見尹誌平並不出迎,臉色更是難看。一名知賓的道人知他心意,說道:“本教掌教之位,自此刻起由這位趙真人接任。”
貴官一怔,轉惱為喜,笑道:“原來如此,恭喜恭喜!”說著拱手為禮。蕭遙心中暗歎一聲:“終究還是有此一節!”站在他身後兩步之處,臉上始終不顯喜怒之色。
趙誌敬側著身子引那貴官來到大殿,說道:“請大人宣示聖旨。”
那貴官微微一笑,心想:“原該由你這般人來掌教才像樣子。”當即取出聖旨,雙手展開。
趙誌敬跪倒在地,隻聽那貴官讀道:“敕封全真教掌教為……”李誌常、王誌坦等見趙誌敬公然領受蒙古大汗敕封,相互使個眼色,刷刷幾聲,寒光閃動,各人從道袍底下取出長劍。王誌坦和宋德方快步搶上,手腕抖處,兩柄長劍的劍尖已指住趙誌敬的背心。李誌常朗聲喝道:“本教以忠義創教,決不投降蒙古。趙誌敬背祖滅宗,天人共棄,不能再任掌教。”
另外四名大弟子各挺長劍,轉眼間便將蕭遙和那貴官圍住。這一下變故來得突然之極,趙誌敬雖然早知李誌常等心中不服,但想掌教的威權極大,自來無人敢抗,自己既得出任此位,便是本教最高首領,所下法旨,即令五位師長也不能貿然反對,萬料不到對方竟敢對掌教動武。這時他背心要害給兩劍指住了,又驚又怒,卻並不畏懼,大聲道:“大膽狂徒,竟敢犯上作亂嗎?”
王誌坦喝道:“奸賊!敢動一動,便教你身上多兩個透明窟窿。”趙誌敬的武功原在王宋二人之上,但此時出其不意,俯伏在地時給人製住,已全然處於下風。他事先布置了十餘名親信在旁護衛,道袍之中也暗藏兵刃,但李誌常、王誌坦等都是丘處機的親傳弟子,平素在教中頗有威望,突然一齊出手,趙誌敬的心腹大都不敢動彈。有幾人想取兵刃,均是一伸臂便給人點了穴道。
李誌常向那貴官和蕭遙道:“蒙古與大宋已成敵國,我們大宋子民,豈能受蒙古的封號?兩位請迴,他日疆場相見,再與兩位周旋。”這幾句話一出,殿上群道中有許多當即大聲喝采。
那貴官白刃當前,毫無懼色,冷笑道:“各位今日輕舉妄動,不識好歹,全真教大好基業,眼見毀於一旦,可惜啊可惜。”
李誌常道:“神州河山都已殘破難全,我們區區一個教門又何足道?閣下再不快走,倘若有人無禮,小道可未必約束得住。”
直到此時,蕭遙才開口道:“神州河山與黎民眾生相比,不知孰輕孰重?”
李誌常見蕭遙一直默默地站在那蒙古貴官身邊,以為他隻是一個隨從,便沒有多加留意。此時聽蕭遙忽然開口,當即反唇相駁道:“國破家亡,沒有神州河山,又哪來的黎民眾生?”
蕭遙道:“非也。家國天下,沒有家又何來的國?天下大勢本就暗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你們修身悟道的出家人置身方外,應該明白這一點,也更應該明白這天下說到底,終歸也隻是帝皇的天下,而非人民的天下。如今的大宋朝堂腐朽,政局黑暗,貪官汙吏數不勝數,民不聊生,而你們對此置若罔聞,隻知一味地維護如此的朝廷,說到底,不過是狹隘的民族之見,覺得蒙古乃是異族罷了。若是如今中原義軍四起,恐怕你們就不會如此了吧?”說到這裏,蕭遙陡然大聲道:“正是有了你們這樣的人,才會眼睜睜地看著人民於水火之中苦苦掙紮,說起來是忠君愛國的俠義之舉,實則是誤勢殃民的愚昧之見。此番大汗敕封你們,乃是順應天道,昭民為益的舉動,你們不知感恩也就罷了,反而還擺出如此陣仗。”說著,輕蔑地掃視了一眼麵前的如林長劍,繼續道:“當真是百聞不如一見,所謂的‘修道高士’,原來徒有其名,看來當年成吉思汗也是受了蒙蔽而已。既然如此,這敕封自然也就出之無名了。也罷,咱們走。”說完,領著那貴官轉身便欲離開。李誌常不意蕭遙竟有如此真知灼見,一時間啞口無言。而全真諸道中一個俏麗的身影聞言,也是心頭一震,思緒久久難以平息。
趙誌敬見自己終於占得上風,臉上微露笑意,道:“好,隻須依我一件事,你夜畔違反教規,私入後山禁地探望龍姑娘之事我就全力跟你彌縫,本教和你的聲名均可保全,決無半點後患。”
尹誌平冷然道:“你要我受蒙古大汗的敕封?”
趙誌敬得意地說道:“不,不!我決不要你受蒙古大汗的敕封。”尹誌平聞言心頭一鬆,喜道:“那你說什麽事?快說,我一定依你。”
半個時辰之後,大殿上鍾鼓齊鳴,召集全宮道眾。蕭遙聽到這陣鍾聲,心中頓時為之一震,已料知全真教內定有變故,但他早有對策,因此也不著急,這時便隻是坐著靜靜喝茶,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可另一邊大殿上此時卻是風聲鶴唳,李誌常吩咐丘處機一係門下眾師弟與再傳弟子道袍內暗藏兵刃,生怕尹誌平拒受敕封,趙誌敬一派人或有異圖。
鍾聲漸止,正殿之中黑壓壓地擠滿了道士,各人神色均極緊張。隻見尹誌平從後殿緩步而出,臉上全無血色,居中一站,說道:“各位道兄,小道奉丘掌教之命,接任掌教,豈知突患急病,無法可治……”
這句話來得太過突兀,群道中有十餘人忍不住“啊、啊”地叫出聲來。尹誌平續道:“掌教重任,小弟已不克負荷,現下我命玉陽子座下大弟子趙誌敬,接任掌教!”
此言一出,大殿上立時寂然無聲。但這肅靜隻是一瞬間的事,接著李誌常、王誌坦、宋德方等人爭著大聲反對:“丘真人要尹師兄繼任掌教,這重任豈能傳給旁人?”“掌教師兄好好的,怎會患上不治之症?”“這中間定有重大陰謀,掌教師兄可莫上了奸人的當。”第四代的眾弟子不敢大聲說話,但也都交頭接耳,議論紛紜,大殿上亂成一片。
李誌常等怒目瞪視趙誌敬,隻見他不動聲色,雙手負在背後,對各人的言語便似全然沒有聽見。尹誌平雙手虛按,待人聲靜了下來,說道:“此事來得突兀,難怪各位不明其中之理。我教眼前麵臨大禍,小道又做了一件極大的錯事,此刻追悔莫及,縱然殺身謝罪,也是難以挽救。”說到這裏,神色極是慘重,頓了一頓,又道:“我反複思量,隻有趙誌敬師兄才識高超,能帶同本教渡過難關。各位師兄弟務須摒棄成見,全力輔佐趙師兄光大本教。”
李誌常慨然道:“人孰無過?掌教師兄當真有甚差失,待五位師長開關之後,稟明領責便是。掌教讓位之舉,我們萬萬不能奉命。”
尹誌平長歎一聲,說道:“李師弟,你我多年交好,情若骨肉。今日之事,請你體諒愚兄不得已的苦衷,別再為難了吧。”李誌常滿腹疑團,但瞧尹誌平的神色確有極重大的難言之隱,他言語中竟是極意求懇,倒也不便再爭,當下低頭不語,暗自沉思方策。
王誌坦朗聲道:“掌教師兄便真要謙讓,也須待五位師長開關之後,稟明而行,那才不誤了大事。”
尹誌平黯然道:“事在急迫,等不及了。”
王誌坦道:“好,就算如此,咱們同輩師兄弟之中,德才兼備,勝過趙師兄的並非沒有。李誌常師兄道力深湛,宋德方師弟任事幹練,何以要授給大眾不服的趙師兄?”
趙誌敬性格暴躁,強忍了許久不語,這時再也按捺不住,冷笑譏言道:“還有敢作敢為的王誌坦師兄呢?”
王誌坦怒道:“小弟不才,比諸位師兄差得太遠。可是和趙師兄相比,自忖還略勝一籌。”趙誌敬嘿地一聲冷笑,抬頭望著屋頂,神情極是傲慢。
王誌坦見趙誌敬對自己竟是不屑一顧,心中怒氣大增,索性直接說道:“小弟的武功劍術,自非趙師兄敵手,但我至少不會去做漢奸。”
趙誌敬最恨旁人提起“漢奸”兩字,當即麵色鐵青,喝道:“你有種便把話說清楚些,誰做漢奸了?”兩人言語相爭,越說越是激烈。
尹誌平道:“兩位不須爭論,請聽我一言。”趙、王兩人不再說話,但仍是怒目相視。
尹誌平道:“本教向來規矩,掌教之位,由上一代掌教指任,並非由本教同道互推,這話可對嗎?”眾人齊聲應道:“是!”
他接著道:“我現在命趙誌敬為本教下一任掌教,眾人不得爭論。趙師兄,你上前聽訓吧。”趙誌敬得意洋洋,跨步上前,躬身行禮。王誌坦和宋德方還待說話,李誌常一拉兩人袍袖,使個眼色。兩人素知他處事穩當,必是別有所見,於是不再爭議。
李誌常低聲道:“尹師兄定是受了趙誌敬的挾持,無力與抗。咱們須得暗中查明趙誌敬的奸謀,再抖將出來。現下尹師兄已有此言,若再爭辯,反而顯得咱們理虧了。”王宋二人點頭稱是,便隨著眾人參與交接掌教的典儀。
接任典儀行畢,趙誌敬居中一站,命自己的嫡傳弟子守在身旁,說道:“有請蒙古大汗陛下的天使。”這“天使”兩字一出口,王誌坦忍不住又要喝罵,李誌常忙使眼色止住。過不多時,四名知賓道人引著蒙古貴官和蕭遙走進殿來。趙誌敬忙搶到殿前相迎,笑道:“請進,請進!”
那蒙古貴官等候良久,心中早已不快,隻是蕭遙在旁,不便發作,這時又見尹誌平並不出迎,臉色更是難看。一名知賓的道人知他心意,說道:“本教掌教之位,自此刻起由這位趙真人接任。”
貴官一怔,轉惱為喜,笑道:“原來如此,恭喜恭喜!”說著拱手為禮。蕭遙心中暗歎一聲:“終究還是有此一節!”站在他身後兩步之處,臉上始終不顯喜怒之色。
趙誌敬側著身子引那貴官來到大殿,說道:“請大人宣示聖旨。”
那貴官微微一笑,心想:“原該由你這般人來掌教才像樣子。”當即取出聖旨,雙手展開。
趙誌敬跪倒在地,隻聽那貴官讀道:“敕封全真教掌教為……”李誌常、王誌坦等見趙誌敬公然領受蒙古大汗敕封,相互使個眼色,刷刷幾聲,寒光閃動,各人從道袍底下取出長劍。王誌坦和宋德方快步搶上,手腕抖處,兩柄長劍的劍尖已指住趙誌敬的背心。李誌常朗聲喝道:“本教以忠義創教,決不投降蒙古。趙誌敬背祖滅宗,天人共棄,不能再任掌教。”
另外四名大弟子各挺長劍,轉眼間便將蕭遙和那貴官圍住。這一下變故來得突然之極,趙誌敬雖然早知李誌常等心中不服,但想掌教的威權極大,自來無人敢抗,自己既得出任此位,便是本教最高首領,所下法旨,即令五位師長也不能貿然反對,萬料不到對方竟敢對掌教動武。這時他背心要害給兩劍指住了,又驚又怒,卻並不畏懼,大聲道:“大膽狂徒,竟敢犯上作亂嗎?”
王誌坦喝道:“奸賊!敢動一動,便教你身上多兩個透明窟窿。”趙誌敬的武功原在王宋二人之上,但此時出其不意,俯伏在地時給人製住,已全然處於下風。他事先布置了十餘名親信在旁護衛,道袍之中也暗藏兵刃,但李誌常、王誌坦等都是丘處機的親傳弟子,平素在教中頗有威望,突然一齊出手,趙誌敬的心腹大都不敢動彈。有幾人想取兵刃,均是一伸臂便給人點了穴道。
李誌常向那貴官和蕭遙道:“蒙古與大宋已成敵國,我們大宋子民,豈能受蒙古的封號?兩位請迴,他日疆場相見,再與兩位周旋。”這幾句話一出,殿上群道中有許多當即大聲喝采。
那貴官白刃當前,毫無懼色,冷笑道:“各位今日輕舉妄動,不識好歹,全真教大好基業,眼見毀於一旦,可惜啊可惜。”
李誌常道:“神州河山都已殘破難全,我們區區一個教門又何足道?閣下再不快走,倘若有人無禮,小道可未必約束得住。”
直到此時,蕭遙才開口道:“神州河山與黎民眾生相比,不知孰輕孰重?”
李誌常見蕭遙一直默默地站在那蒙古貴官身邊,以為他隻是一個隨從,便沒有多加留意。此時聽蕭遙忽然開口,當即反唇相駁道:“國破家亡,沒有神州河山,又哪來的黎民眾生?”
蕭遙道:“非也。家國天下,沒有家又何來的國?天下大勢本就暗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你們修身悟道的出家人置身方外,應該明白這一點,也更應該明白這天下說到底,終歸也隻是帝皇的天下,而非人民的天下。如今的大宋朝堂腐朽,政局黑暗,貪官汙吏數不勝數,民不聊生,而你們對此置若罔聞,隻知一味地維護如此的朝廷,說到底,不過是狹隘的民族之見,覺得蒙古乃是異族罷了。若是如今中原義軍四起,恐怕你們就不會如此了吧?”說到這裏,蕭遙陡然大聲道:“正是有了你們這樣的人,才會眼睜睜地看著人民於水火之中苦苦掙紮,說起來是忠君愛國的俠義之舉,實則是誤勢殃民的愚昧之見。此番大汗敕封你們,乃是順應天道,昭民為益的舉動,你們不知感恩也就罷了,反而還擺出如此陣仗。”說著,輕蔑地掃視了一眼麵前的如林長劍,繼續道:“當真是百聞不如一見,所謂的‘修道高士’,原來徒有其名,看來當年成吉思汗也是受了蒙蔽而已。既然如此,這敕封自然也就出之無名了。也罷,咱們走。”說完,領著那貴官轉身便欲離開。李誌常不意蕭遙竟有如此真知灼見,一時間啞口無言。而全真諸道中一個俏麗的身影聞言,也是心頭一震,思緒久久難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