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事涉欺君
至尊農女:妖孽王爺賴上門 作者:夏七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80章 事涉欺君
薑琳淡聲道:“我也知道侯爺掛心家國大事,對這家宅小事鮮少過問,這南澤的兩座金礦,我已經遣人去收了,至於京中那些小鋪子,等得侯夫人打點妥當後,全部交給瑤兒便是。”
“給我?”秦月瑤愣了一下。
“那都是為娘的嫁妝,本也是給你留著的,待得你出嫁,我們再替你多置辦些,免得夫家輕看,委屈欺負了你。”薑琳挑眉說罷,瞥了一眼墨冥辰。
墨冥辰抱劍在旁邊看了半天白戲,卻不想這二十多年的事情最後還扯到了自己頭上,他神色一凜,偏慕綏在此,有些話現下他也不好多言,隻能偏頭去看秦月瑤。
秦月瑤:“娘就寬心吧,我日後嫁的人,必然是不看家世不嫌貧富真心待我的,必不會貪圖我那一點嫁妝,更不會因嫁妝多少而區別對待。”
“你如今年紀尚小,這人世間的諸事見得少,不知這世間男子,多是說一套做一套,你今日這話,當年也有人與我說過,我當初天真全信了去,到頭來卻落得這般下場,性命差點不保不說,那一丁點嫁妝說不定還要被強吞了去。”薑琳半點不看慕綏,說話也一點都不客氣。
她瘋了二十多年,容憐一走,她在府裏那些東西全都落到了柳絮衣手裏。
什麽田契地契,現在全都被柳絮衣捏在手上,偏她爹後來也出了事,當年那兩家各一份的嫁妝單子,燁火教裏找不到,威遠侯府裏的拿不迴來,得虧了南澤這兩座金礦契據還存在燁火教裏,隻京城那幾間鋪子,柳絮衣若是不放,他們隻怕是難拿迴來了。
嫁妝收不迴來,還不許她過過嘴癮?
“你在安荷院養病多年,那些鋪子都是絮衣在打理,如今你既然要拿迴來,也需得給她些時間打點,此事等得本侯查明當年之事,迴京與……與秦掌櫃再議不遲。”慕綏被這母女倆一席話說的臉色發白,他皺眉看著她們,冷聲說罷,作禮告辭。
“威遠候!”眼看慕綏轉身一路往石階下去,墨冥辰突然叫住了他。
他揚手將那柄重劍丟還給慕綏,沉眉冷聲道:“這本是侯爺的家事,可今日既被本王聽到了,本王也不免多嘴提醒侯爺一句,當年那樁婚事是得了父皇親允的,慕家長女一事事涉欺君,還望侯爺謹慎處置。”
當年那樁婚事不是玩笑,薑琳幼女早夭後,慕綏親自寫折子上奏孩子是因疾去世的,可今日他站這兒聽得真切,那孩子當初是被人毒害。
如今這把柄落在他們手上,薑琳剛剛還說此事有據可查。慕綏若是不願私下處理好這件事情,他不介意替薑家做一迴主,參慕綏一本欺君之罪,讓刑部來查此事。
薑家雖是江湖世家,可薑琳的外祖家幾代為臣,她外祖父當年出使南澤,遊說各大巫寨,才讓南澤與大齊有如今安寧,建業不小,深得他父皇器重。
這先賢之後遇到此等冤屈,朝廷必會嚴正處理。
慕綏本就滿心煩亂,聽得墨冥辰的話,更是恨得牙癢,終也隻能抱拳作禮,匆匆離去。
當初他見墨冥辰一朝迴朝,榮登高位,本還想讓慕雪歌攀結這門親事。
這墨冥辰倒好,不僅把慕雪歌弄成了和親公主,如今還要幫著這群江湖匪賊攪和他府中家事!
早知這般,他當初就不該動心思想要攀附這棵大樹,而是讓墨冥辰早早死在夜北才是!
“今日這一出,倒是比一劍殺了他更叫人暢快。”薑長離挑眉看著一路遠去的慕綏,這壓在心裏的一口氣倒也紓解了幾分。
“慕侯爺是朝中重臣,慕小將軍在西境又頗有地位,若是真動手傷了他,反倒會讓燁火教陷入不必要的麻煩。”墨冥辰側頭看向薑琳,“隻是今日嶽母大人既然將實情道出,我們眼下需得趕在他之前找到能證明當年之事的人證來,若是讓慕侯爺先我們一步殺人滅口,此事便再無說理之處了。”
“容憐是我從燁火教帶去侯府的婢女,當年她本是打算將瑤兒帶迴蒼南山來的,想必是途中生了變故,才叫瑤兒流落民間,我已讓人去尋容憐的親人了,隻是她當年隻怕連盛州都沒有走出去,想要細查,還得你們迴京處理。”薑琳歎了口氣,撇開眼不再看那長道上離去的人。
“想查這事其實也不難,我既是被秦家收養,從他們那裏入手想來會找到線索。”秦月瑤想了想,笑道,“我那三弟中了榜眼之後,我還一直沒去賀過,此番迴京,倒是正好可以去拜訪一下了。”
秦福生中了榜眼,在朝做官,如今秦家一家老小全都到京城來了。
她在京城那些日子雖然一直沒見著人,可崔二和李三全都說曾在秦記酒樓外麵見著秦福生幾次,奇秀坊裏也有掌櫃跟她說起秦家人來打聽過她的事情。
她這一家子親人,麵上與她再不往來,可這幾個月對她的事情關心得緊,她也是該迴去登門拜訪一下了。
“還是我派人去暗查吧,你既然與他們斷了關係,又何必再與他們多生枝節?”墨冥辰不讚成道。
且不說當年秦威那一頓毒打差點害了他們母子的性命,便是之後秦福安見她與君修遠有往來便有意攀附的舉動也讓墨冥辰覺得厭惡。
那樣一家子人,能擺脫了便是天大的幸事,他不想秦月瑤再往泥坑裏跳。
秦月瑤卻是笑了:“我既然能直接去問,你又何必再舍近求遠?”
墨冥辰一早便在查這件事了,他雖然沒說,可想必也是將秦家查得明明白白了,既然先前都沒查出什麽結果來,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又何必再繞遠路。
從前她怕秦家,躲秦家,是因為摸不清秦家到底想幹什麽?
可如今不一樣了,她對秦家知根知底,自己也不是當初剛到白石村時那個對一切全然無知的人了,大風大浪都過來了,秦家那般唯利是圖的市井小民,她還是應付得了的。
薑琳淡聲道:“我也知道侯爺掛心家國大事,對這家宅小事鮮少過問,這南澤的兩座金礦,我已經遣人去收了,至於京中那些小鋪子,等得侯夫人打點妥當後,全部交給瑤兒便是。”
“給我?”秦月瑤愣了一下。
“那都是為娘的嫁妝,本也是給你留著的,待得你出嫁,我們再替你多置辦些,免得夫家輕看,委屈欺負了你。”薑琳挑眉說罷,瞥了一眼墨冥辰。
墨冥辰抱劍在旁邊看了半天白戲,卻不想這二十多年的事情最後還扯到了自己頭上,他神色一凜,偏慕綏在此,有些話現下他也不好多言,隻能偏頭去看秦月瑤。
秦月瑤:“娘就寬心吧,我日後嫁的人,必然是不看家世不嫌貧富真心待我的,必不會貪圖我那一點嫁妝,更不會因嫁妝多少而區別對待。”
“你如今年紀尚小,這人世間的諸事見得少,不知這世間男子,多是說一套做一套,你今日這話,當年也有人與我說過,我當初天真全信了去,到頭來卻落得這般下場,性命差點不保不說,那一丁點嫁妝說不定還要被強吞了去。”薑琳半點不看慕綏,說話也一點都不客氣。
她瘋了二十多年,容憐一走,她在府裏那些東西全都落到了柳絮衣手裏。
什麽田契地契,現在全都被柳絮衣捏在手上,偏她爹後來也出了事,當年那兩家各一份的嫁妝單子,燁火教裏找不到,威遠侯府裏的拿不迴來,得虧了南澤這兩座金礦契據還存在燁火教裏,隻京城那幾間鋪子,柳絮衣若是不放,他們隻怕是難拿迴來了。
嫁妝收不迴來,還不許她過過嘴癮?
“你在安荷院養病多年,那些鋪子都是絮衣在打理,如今你既然要拿迴來,也需得給她些時間打點,此事等得本侯查明當年之事,迴京與……與秦掌櫃再議不遲。”慕綏被這母女倆一席話說的臉色發白,他皺眉看著她們,冷聲說罷,作禮告辭。
“威遠候!”眼看慕綏轉身一路往石階下去,墨冥辰突然叫住了他。
他揚手將那柄重劍丟還給慕綏,沉眉冷聲道:“這本是侯爺的家事,可今日既被本王聽到了,本王也不免多嘴提醒侯爺一句,當年那樁婚事是得了父皇親允的,慕家長女一事事涉欺君,還望侯爺謹慎處置。”
當年那樁婚事不是玩笑,薑琳幼女早夭後,慕綏親自寫折子上奏孩子是因疾去世的,可今日他站這兒聽得真切,那孩子當初是被人毒害。
如今這把柄落在他們手上,薑琳剛剛還說此事有據可查。慕綏若是不願私下處理好這件事情,他不介意替薑家做一迴主,參慕綏一本欺君之罪,讓刑部來查此事。
薑家雖是江湖世家,可薑琳的外祖家幾代為臣,她外祖父當年出使南澤,遊說各大巫寨,才讓南澤與大齊有如今安寧,建業不小,深得他父皇器重。
這先賢之後遇到此等冤屈,朝廷必會嚴正處理。
慕綏本就滿心煩亂,聽得墨冥辰的話,更是恨得牙癢,終也隻能抱拳作禮,匆匆離去。
當初他見墨冥辰一朝迴朝,榮登高位,本還想讓慕雪歌攀結這門親事。
這墨冥辰倒好,不僅把慕雪歌弄成了和親公主,如今還要幫著這群江湖匪賊攪和他府中家事!
早知這般,他當初就不該動心思想要攀附這棵大樹,而是讓墨冥辰早早死在夜北才是!
“今日這一出,倒是比一劍殺了他更叫人暢快。”薑長離挑眉看著一路遠去的慕綏,這壓在心裏的一口氣倒也紓解了幾分。
“慕侯爺是朝中重臣,慕小將軍在西境又頗有地位,若是真動手傷了他,反倒會讓燁火教陷入不必要的麻煩。”墨冥辰側頭看向薑琳,“隻是今日嶽母大人既然將實情道出,我們眼下需得趕在他之前找到能證明當年之事的人證來,若是讓慕侯爺先我們一步殺人滅口,此事便再無說理之處了。”
“容憐是我從燁火教帶去侯府的婢女,當年她本是打算將瑤兒帶迴蒼南山來的,想必是途中生了變故,才叫瑤兒流落民間,我已讓人去尋容憐的親人了,隻是她當年隻怕連盛州都沒有走出去,想要細查,還得你們迴京處理。”薑琳歎了口氣,撇開眼不再看那長道上離去的人。
“想查這事其實也不難,我既是被秦家收養,從他們那裏入手想來會找到線索。”秦月瑤想了想,笑道,“我那三弟中了榜眼之後,我還一直沒去賀過,此番迴京,倒是正好可以去拜訪一下了。”
秦福生中了榜眼,在朝做官,如今秦家一家老小全都到京城來了。
她在京城那些日子雖然一直沒見著人,可崔二和李三全都說曾在秦記酒樓外麵見著秦福生幾次,奇秀坊裏也有掌櫃跟她說起秦家人來打聽過她的事情。
她這一家子親人,麵上與她再不往來,可這幾個月對她的事情關心得緊,她也是該迴去登門拜訪一下了。
“還是我派人去暗查吧,你既然與他們斷了關係,又何必再與他們多生枝節?”墨冥辰不讚成道。
且不說當年秦威那一頓毒打差點害了他們母子的性命,便是之後秦福安見她與君修遠有往來便有意攀附的舉動也讓墨冥辰覺得厭惡。
那樣一家子人,能擺脫了便是天大的幸事,他不想秦月瑤再往泥坑裏跳。
秦月瑤卻是笑了:“我既然能直接去問,你又何必再舍近求遠?”
墨冥辰一早便在查這件事了,他雖然沒說,可想必也是將秦家查得明明白白了,既然先前都沒查出什麽結果來,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又何必再繞遠路。
從前她怕秦家,躲秦家,是因為摸不清秦家到底想幹什麽?
可如今不一樣了,她對秦家知根知底,自己也不是當初剛到白石村時那個對一切全然無知的人了,大風大浪都過來了,秦家那般唯利是圖的市井小民,她還是應付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