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分三層,最為世人所常見的是下一層的流派和武館,最為世人所敬仰的是中二層的七大武宗三大法宗,最為世人所高不可攀的是上三層的隱世宗家。


    李豐都想不到就在自己的身邊,梧州的旁邊,竟然就坐落著一個武道上三層的隱世家族——儒生韓門。


    幾千年來朝代一直更迭,風雲一直變幻。如今武道上三層的四大家族也分別是:昆侖軒轅,鍾年司馬,東越王家,隴西李家。而韓家,這個幾乎已快被世人所遺忘的家族,卻是三千年來名門中的名門,正派中的正派。


    除了終南山的道統能與之一較高下,不僅是現在,哪怕曆史上的任何宗派也都不行。韓家幾千年中更是聖人層出不窮,其中韓祖更是真正做到了流芳千古,無人能及的地步。韓家也因此自詡韓祖之後。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韓家一直出於曆朝曆代的政治、武道中心,自然也是禍亂不斷。但真正的大禍,對韓家來說隻有兩起。


    一起是大秦朝時期的滅儒,那次大禍導致韓門子弟死傷無數,活著的也是紛紛隱姓埋名,躲得躲藏的藏,一直到大漢獨尊儒術才得以逐漸恢複;


    二起是百年前的反韓門運動,這次真正讓韓家三千年氣運一下全部付之東流。當時甚至有人直接提出:韓門興,則華國亡;要想有嶄新的華國,就必須先滅除韓門的口號。艱難度過那場浩浩蕩蕩的反韓門運動後,國家為了壓製韓門甚至不惜壓製整個豫南省。堂堂中原大地,就此逐漸走向沒落。


    直到四十年前,有了陳老怪力壓王境,三走韓門,國家這才逐漸放鬆對豫南省的壓製。但時至今日,韓門仍被列入華國高層中的黑名單。


    一直持續到三個月前,一場異變席卷了韓門。


    那是一個大風起兮的深夜,枯枝抖擻,枯葉翻滾。


    儒生韓門後山上的僻靜小院中,一位身穿黃馬褂的老書生正在點燈夜讀。對於一個書生來說,若是有朝一日不讀書,那一定是在死亡之後。


    黃馬褂代表著皇室恩典,普通人不得隨便穿用,老書生之所以敢堂而皇之地穿在身上,正是因為這件黃馬褂乃是當年光緒帝親自所賜。那一年他隻有十四歲。


    老書生自然很老,今年已有一百四十歲。他曾與無敵於世間一世紀的陳老怪論天,曾與三算天命的諸葛正義談地,他這一生所經之事,就如臉上的皺紋一樣多。


    風吹落葉,葉在窗欞。


    老書生讀的興起,就連窗戶大開,風雨入屋也不知曉。手中究竟是何物?不是論語,不是孟子,也不是詩經,而是一本《多情劍客無情劍》。


    他撫了撫須,笑著道:“好一個多情劍客,好一個無情劍,好一個小李飛刀,例不虛發,可惜了……”


    可惜了什麽?他不是為書中人可惜,而是為書外人可惜。


    書是他從離家出生的曾孫那裏“偷”來的。


    老書生那個不爭氣的曾孫呀,生來就是儒生韓門所有人的驕傲。可他卻偏偏不喜論語,不喜孟子,不喜中庸。他喜什麽?他喜水滸,喜三國,喜紅樓,喜西遊。總地來說,凡聖賢所著之書他皆不喜,凡世俗之書他皆喜。


    老書生當時氣得七竅冒煙,戒尺都不知打壞了多少。但偏偏天意弄人,他那曾孫不讀論語,不讀孟子,不讀中庸,卻在六歲時就寫出了驚豔整個韓門的八股文,因此他那曾孫又被稱為“韓八股”。


    韓八股除了聖賢書不讀,其他書皆是來者不拒,而且還是大讀特讀,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在他三十歲時,就力壓群才成為了韓門的新一任“相子”。


    老書生本以為這位天資聰穎的曾孫能夠帶領儒生韓門一躍龍門,再度恢複三千年風采,卻不料就在一年前,他那位曾孫竟突然離家出走了。


    韓八股臨行下留下一句:儒生,腐矣;韓門,朽矣。我此番前去尋道,尋的是拯救儒生韓門之道。若尋不到,此生不迴韓門。


    抬起頭,老書生這才發現門窗大開,風雨早濕了屋子。他起身並未急著關好門窗,而是抬頭看天,除了一片漆黑什麽也看不到的天。


    陳老怪曾說,人當以力勝天。


    諸葛正義卻說,天命,不可違。


    老書生不說他們誰對誰錯,因為凡人豈能懂天。


    正當他準備關好門窗時,卻聽遠處有書童的聲音傳來:“先生,先生,不好啦,聖賢林出事了。”


    老書生問道:“聖賢林還能出什麽事,都成一片枯林了。”他口中的枯林並非是秋冬之季的枯,而是死亡凋謝的枯。自百年前儒生韓門被天下人禁錮在夏邑之地後,聖賢林的所有竹子一夜盡枯,這也代表著韓門氣運已盡。


    書童冒著雨噠噠噠地跑到了門前,指著遠處說道:“就是聖賢林,枯木迴春了。”


    “枯木迴春?”老書生愣了一下,隨即問道:“你確定?”


    書童用手比劃著,急道:“每一根都有這麽粗,我怎麽可能看錯。先生,咱們韓門的氣運又迴來了!”


    老書生顧不得其他,冒著風雨一路來到了聖賢林。


    映入眼簾的果然是一根根青翠修竹,老書生一邊走一邊激動地念著:“這是大夏氣運,這是大商氣運,這是大周氣運……”


    每一根竹子代表一個朝代,細數而來,大小長短何止萬根。但這些修竹中竟唯獨代表獨春秋戰國那一根最粗,最高。


    老書生促足而立,喃喃道:“難道是預示天下即將大亂?”


    書童拿著傘氣喘籲籲地好不容易跟來,卻發現風雨已停。


    “先生,聖賢林枯木迴春是不是預示著什麽呀,為什麽獨獨先生麵前的那根竹子最粗最高呀,咱們儒生韓門是不是可以迴到以前了呀……”書童興奮地一個接一個地問著。


    老書生轉過身,對他道:“是的,儒生韓門終於再有出頭之日了!”


    一方強,必有一方弱。


    六十年前陳老怪曾與終南山一位師祖受偉人之托,聯天下高人聚天下氣運於帝都。踏遍每一座高山,行遍每一汪大湖,尋龍氣,鎖龍氣,最終將其鎮壓在帝都之下,從而才有如今的國強民富。


    韓門聖賢林的枯木迴春,卻令帝都下的九汪氣運井一下幹枯近六個。這讓守井人“和氣道長”為之大驚之色。


    近五十年來,帝都下的氣運井皆是呈現出一種源源不斷的龐大氣勢。古往今來從未有哪個朝代能將氣運井達到九個之數,就算是強漢盛唐時期也不過僅有八個而已。可現在一下幹枯了近六個,這種事簡直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守井人共有三個,力壓王境的陳老怪,落劍原的柳大龍,終南山的和氣道長。如今陳老怪不在,和氣道長隻好與柳大龍商量對策。


    而商議的結果就是,有人在“偷氣”!


    現在的華國乃是蒸蒸日之時,就算發生什麽天災人禍,氣運井也絕不可能一下幹枯六個,所以隻能是有人將那六口氣運井中的氣運給偷走了。


    氣運井一事畢竟關係著國家大運,和氣道長和柳大龍不敢有絲毫怠慢,一路追尋之下,最終鎖定在了夏邑的儒生韓門。


    一場不知是天災還是人為的劫難,由此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迴來的裝逼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騙子並收藏修仙迴來的裝逼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