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正午,涼風習習,一行人前往如意宮。
踏上迎春橋,隻見有個老宮女正在擦洗拱橋的護欄,漢白玉的護欄已是潔白無瑕,那宮女卻依然勤勤懇懇的一寸一寸的用力擦。
經過老宮女時,秋尚宮放緩了腳步,老宮女羞愧難當,有種即將受辱的惶恐,頭埋得更低,擦拭得更用力。
“這裏沒擦幹淨。”秋尚宮漠然的用腳尖觸了觸。
老宮女連忙挪過去,呈半跪狀,用她粗糙皴裂的手擦拭。
秋尚宮居高臨下的俯視,神色如常,一腳向前踩去,從她手上踩了過去。老宮女冷得倒吸口涼氣,咬著牙一聲不吭。
甄璀璨輕輕的擰眉,恍然意識到,她應曾是尚藥局的尚工大人或是掌事嬤嬤,因違犯了太後的口諭,而被貶為無品宮女,每日擦護春橋。可能秋尚宮被她欺淩過,一朝揚眉吐氣了,便加倍償還。
政權尚有更迭,誰人都是榮辱隻在朝夕間,身份一變,雲泥之別,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甄璀璨不由得感慨:任何人,隱忍以行,厚積薄發時,必將有所成。
迎春河畔,陣陣槐花香。
正走著,秋尚宮突然折身往迴走,欲沿著一條小徑繞開。
甄璀璨向前望去,前方不遠的古槐樹下,有一位消瘦的中年男子,身著明黃絲綢衫,頭發以竹簪束起,穿著一雙木屐,正專注的麵對一塊紫檀木雕,手持小刀全神貫注的打磨,仿佛是身處在無人的群山之巔,似萬物消失隻剩下眼前的雕物。
他全心的投入,手法行如流水,渾身散發出無為的氣息,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寥、清冷。
風吹過,有槐花落在他的發間、肩膀,滿地的花瓣,他置身於綠蔭裏,萬籟俱寂。
在他身側一丈外,有六名太監手持拂塵,高昂著頭,目光敏銳,並不像是隨時侍候,倒像是在監視。
他就是華宗平的父皇,當朝的九五之尊。
甄璀璨駐步於原地,靜靜的看著,看一位皇帝不過中年就已經滿頭白發,被困在一片膚寸之地,將世間萬物的美都濃縮雕刻在木上,生機勃勃。
不由得,她向前走了幾步,看清楚了他雕刻的是一片茂密的山林,在山林深處,有一個驀然迴首的婦人儀態萬方。此景此人,如有生命般,令人恍惚。
“走。”流雲輕聲拉了拉她,輕聲提醒,“別看了,那是皇上。”
甄璨雙睫一眨,本該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卻被視而不見避而遠之,她心生唏噓,未敢驚動的默默轉身,腳步沉重。
“大小姐,”春櫻壓低了聲音,“大小姐,奴婢不想留在尚工局。”
“嗯?”甄璀璨放慢了腳步。
“奴婢可以毫無保留的將染藝傳授於尚宮大人,但奴婢著實不想留在皇宮,”春櫻發自肺腑的道:“這裏實在太可怕。”
“哦。”
“如果尚宮大人執意讓奴婢留下,奴婢懇請大小姐替奴婢婉拒。”
“可以,”作為交換,甄璀璨道:“我也請你幫我說兩句話。”
“大小姐請講,奴婢一定照說。”
甄璀璨對她耳語了一句,春櫻聽罷,鄭重地點頭。
寧靜的如意宮,好像吹不進春風,無一絲綠意花色。
迴廊下,暖洋洋的,甄太後舒服的蜷臥在美人榻,微閉雙眸,身著一襲豔紅的純色裙袍,裸-露在外的肌膚在陽光下泛著瑩潤的光暈,美豔入骨。
美人榻前有一摞厚厚的奏折,安禾跪坐在榻前,一份一份的念讀。需批複的奏折,太後才會提筆批閱。
待奏折批完收起後,安禾側立於榻,示意宣秋尚宮。
秋尚宮趨身快步上前,雙手捧出精美絕倫的染布,如此奇特的染藝仍使她心潮便難以平複。
被陽光一照,染布上的色彩更顯明豔奪目,那一枝花仿佛在迎風而輕搖著清香。
甄太後不由得眼睛變亮,白皙的手指輕撫過逼真的花瓣,問道:“這是誰的功勞?”
秋尚宮迴望著亭亭而立的甄璀璨,意味深長的道:“是她。”
“隻敢認一點點的功勞,”甄璀璨可不想攬功,將手一引,讚道:“最大的功勞屬春櫻,精湛染藝出自她之手。”
春櫻很合時宜的跪拜,按大小姐交待的說道:“奴婢拜見太後娘娘,萬福金安。奴婢春櫻,是甄丞相之嫡長女甄大小姐的丫鬟。”
聞言,一片驚詫聲。
甄丞相的嫡長女甄大小姐不是早已病亡?!
甄璀璨輕輕的瞧著甄太後,隻見她神色如常,絲毫看不出情緒,似乎早就知曉一切,也似乎沒有聽進去,隻因她實在太過平靜,平靜的讓人難以琢磨。
見甄太後的視線落在春櫻臉上,甄璀璨介紹道:“她本是董家姑奶奶的丫鬟。”
“甄大小姐說的是,”春櫻再按大小姐的交待,正色的道:“奴婢侍候董家姑奶奶已有六年之久,因惹得甄二小姐不悅,被棍棒相加打的奄奄一息時,是甄大小姐出言使奴婢僥幸苟活,不曾想遍體鱗傷垂死之際被棄於城外,有幸得好人搭救。時隔半年,偶遇到大小姐,便一心追隨。”
安禾冷冷一笑,說了句:“怪不得看著眼熟,原來是常跟董家姑奶奶進宮的丫鬟。”
甄璀璨依然認真的觀察甄太後,不見怫然與慍容時,才稍鬆了口氣,感慨道:“偶得的一個丫鬟,竟然會神奇的染藝。”
說至此,她連忙撲騰跪下,深深的叩首,道:“璀璨知錯,不該被追殺出京城後,沒有冒險返迴京城,而是沒有退路的獨自前去尋穗染。是璀璨的一意孤行,以致茶城的郡守和郡兵被殺;也因為胞弟的身患重病急需藥物,而連累到全國的藥鋪和患病的百姓;萬不曾想,還害得母親慘死在眼前。”
甄太後在聽,隨手捏起一片紅棗幹,放進嘴裏細嚼慢咽。
她又是深深的叩首,“如璀璨在大理寺所言,璀璨是被冤枉的,如今已證清白,罪魁禍首自有董郡守大人查明真相。”
甄太後的指尖沒規律的輕點著榻沿,目光悠長而深沉。
她再次叩首,這一次,她的額頭重重叩在青磚上,發出清晰的聲響,“璀璨未能尋到穗染傳人,求祖姑母見諒。”
四麵靜寂,死一般的靜寂。
她自稱璀璨,喚太後為祖姑母,亮明了身份。
所有複雜的探究都聚向甄太後,看太後如何對待突如其來的甄大小姐,母親慘死眼前?是甄璀璨的生母徐氏?是誰追殺她?她說她是甄大小姐她就是了?太多深不可測的疑問,越想越覺蹊蹺,越想越不敢隨便想。
甄璀璨虔誠的跪著,既然皇太後敏銳深沉,有了如指掌的判斷力,想必已知她的身份,使得她選擇冒險一博,去試探皇太後不揭露不點破的動機。如華宗平所說‘甄太後對你的態度’,她想知道甄太後對她到底是什麽態度,有什麽樣的打算。
在翹首等待中,甄太後的神情放鬆而隨意,不露聲色的看向染布,又細細的觸碰絢爛色彩,眼眸裏流露出柔和的光芒,語聲平和道:“此染藝可用。”
頓時,有人更為困惑,甄太後不表態是何意?
甄璀璨卻不著痕跡的微微一笑,笑得雲淡風清,宛如春雨淋漓後冒出的新芽。又是一笑,像是千帆過盡後無風無波的平靜海麵在等待隨時而至的暴風雨。
秋尚宮懂了,為自己圓話道:“多虧了甄大小姐偶得的丫鬟會奇特的染藝,功勞不可沒,解了本官的燃眉之急,本官自當感激不盡。”
甄璀璨無事般的道:“幸運罷了。”
“本官有一個不情之請。”秋尚宮言歸正題道:“希望甄大小姐能讓你的丫鬟留在尚工局,為太後娘娘的慶典盛服盡力,為尚工局盡心。”
甄璀璨按照答應春櫻的事,婉拒道:“她突然出現後,我剛習慣有她的照顧,突然又要讓她離開,會讓我很不習慣。”話鋒一轉,問道:“春櫻,你可有萬全之策?”
“迴大小姐,”春櫻沉思了片刻,道:“奴婢許諾一輩子侍候大小姐,就一定要侍候一輩子。奴婢可以將染藝技巧悉數告之,並協助秋大人完成太後娘娘的慶典盛服。”
甄璀璨點點頭,扭頭問:“秋大人意下如何?”
“怎樣協助?”秋尚宮頗為滿意。
春櫻詢問道:“大小姐,奴婢能否侍候大小姐兩日,進皇宮製盛服兩日?”
甄璀璨想了想,又想了想,轉問道:“秋大人覺得可有不妥?”
秋尚宮道:“本官覺得妥當。”
既然事已如己意,也要事如她人意,甄璀璨有所保留的道:“既然秋大人覺得妥當,那就依春櫻所說的辦法。”
“是。”春櫻的聲音清脆,一抹笑意輕不可察的綻在眼角。
秋尚宮有種塵埃落定的釋然,懸在心頭半年已久的穗染終於可以放下。
這時,有位小宮女急步奔來,輕聲道:“十二皇子薨逝了。”
“因何故?”甄太後忽地坐起,麵色突變。
“溺水。”
甄太後霍然起身,步入迴廊,豔紅色的裙袍在廊下飛揚,她朝吉星宮而去,冷靜的高聲命道:“安禾,送甄大小姐迴甄府。”
話剛落音,便聽到甄璀璨害羞卻鼓起勇氣的說:“祖姑母,您吃的紅棗片可不可以賞內侄孫女一碟嚐嚐?”
甄太後腳下稍稍一緩,思慮片刻,道:“賞一筐。”
踏上迎春橋,隻見有個老宮女正在擦洗拱橋的護欄,漢白玉的護欄已是潔白無瑕,那宮女卻依然勤勤懇懇的一寸一寸的用力擦。
經過老宮女時,秋尚宮放緩了腳步,老宮女羞愧難當,有種即將受辱的惶恐,頭埋得更低,擦拭得更用力。
“這裏沒擦幹淨。”秋尚宮漠然的用腳尖觸了觸。
老宮女連忙挪過去,呈半跪狀,用她粗糙皴裂的手擦拭。
秋尚宮居高臨下的俯視,神色如常,一腳向前踩去,從她手上踩了過去。老宮女冷得倒吸口涼氣,咬著牙一聲不吭。
甄璀璨輕輕的擰眉,恍然意識到,她應曾是尚藥局的尚工大人或是掌事嬤嬤,因違犯了太後的口諭,而被貶為無品宮女,每日擦護春橋。可能秋尚宮被她欺淩過,一朝揚眉吐氣了,便加倍償還。
政權尚有更迭,誰人都是榮辱隻在朝夕間,身份一變,雲泥之別,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甄璀璨不由得感慨:任何人,隱忍以行,厚積薄發時,必將有所成。
迎春河畔,陣陣槐花香。
正走著,秋尚宮突然折身往迴走,欲沿著一條小徑繞開。
甄璀璨向前望去,前方不遠的古槐樹下,有一位消瘦的中年男子,身著明黃絲綢衫,頭發以竹簪束起,穿著一雙木屐,正專注的麵對一塊紫檀木雕,手持小刀全神貫注的打磨,仿佛是身處在無人的群山之巔,似萬物消失隻剩下眼前的雕物。
他全心的投入,手法行如流水,渾身散發出無為的氣息,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寥、清冷。
風吹過,有槐花落在他的發間、肩膀,滿地的花瓣,他置身於綠蔭裏,萬籟俱寂。
在他身側一丈外,有六名太監手持拂塵,高昂著頭,目光敏銳,並不像是隨時侍候,倒像是在監視。
他就是華宗平的父皇,當朝的九五之尊。
甄璀璨駐步於原地,靜靜的看著,看一位皇帝不過中年就已經滿頭白發,被困在一片膚寸之地,將世間萬物的美都濃縮雕刻在木上,生機勃勃。
不由得,她向前走了幾步,看清楚了他雕刻的是一片茂密的山林,在山林深處,有一個驀然迴首的婦人儀態萬方。此景此人,如有生命般,令人恍惚。
“走。”流雲輕聲拉了拉她,輕聲提醒,“別看了,那是皇上。”
甄璨雙睫一眨,本該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卻被視而不見避而遠之,她心生唏噓,未敢驚動的默默轉身,腳步沉重。
“大小姐,”春櫻壓低了聲音,“大小姐,奴婢不想留在尚工局。”
“嗯?”甄璀璨放慢了腳步。
“奴婢可以毫無保留的將染藝傳授於尚宮大人,但奴婢著實不想留在皇宮,”春櫻發自肺腑的道:“這裏實在太可怕。”
“哦。”
“如果尚宮大人執意讓奴婢留下,奴婢懇請大小姐替奴婢婉拒。”
“可以,”作為交換,甄璀璨道:“我也請你幫我說兩句話。”
“大小姐請講,奴婢一定照說。”
甄璀璨對她耳語了一句,春櫻聽罷,鄭重地點頭。
寧靜的如意宮,好像吹不進春風,無一絲綠意花色。
迴廊下,暖洋洋的,甄太後舒服的蜷臥在美人榻,微閉雙眸,身著一襲豔紅的純色裙袍,裸-露在外的肌膚在陽光下泛著瑩潤的光暈,美豔入骨。
美人榻前有一摞厚厚的奏折,安禾跪坐在榻前,一份一份的念讀。需批複的奏折,太後才會提筆批閱。
待奏折批完收起後,安禾側立於榻,示意宣秋尚宮。
秋尚宮趨身快步上前,雙手捧出精美絕倫的染布,如此奇特的染藝仍使她心潮便難以平複。
被陽光一照,染布上的色彩更顯明豔奪目,那一枝花仿佛在迎風而輕搖著清香。
甄太後不由得眼睛變亮,白皙的手指輕撫過逼真的花瓣,問道:“這是誰的功勞?”
秋尚宮迴望著亭亭而立的甄璀璨,意味深長的道:“是她。”
“隻敢認一點點的功勞,”甄璀璨可不想攬功,將手一引,讚道:“最大的功勞屬春櫻,精湛染藝出自她之手。”
春櫻很合時宜的跪拜,按大小姐交待的說道:“奴婢拜見太後娘娘,萬福金安。奴婢春櫻,是甄丞相之嫡長女甄大小姐的丫鬟。”
聞言,一片驚詫聲。
甄丞相的嫡長女甄大小姐不是早已病亡?!
甄璀璨輕輕的瞧著甄太後,隻見她神色如常,絲毫看不出情緒,似乎早就知曉一切,也似乎沒有聽進去,隻因她實在太過平靜,平靜的讓人難以琢磨。
見甄太後的視線落在春櫻臉上,甄璀璨介紹道:“她本是董家姑奶奶的丫鬟。”
“甄大小姐說的是,”春櫻再按大小姐的交待,正色的道:“奴婢侍候董家姑奶奶已有六年之久,因惹得甄二小姐不悅,被棍棒相加打的奄奄一息時,是甄大小姐出言使奴婢僥幸苟活,不曾想遍體鱗傷垂死之際被棄於城外,有幸得好人搭救。時隔半年,偶遇到大小姐,便一心追隨。”
安禾冷冷一笑,說了句:“怪不得看著眼熟,原來是常跟董家姑奶奶進宮的丫鬟。”
甄璀璨依然認真的觀察甄太後,不見怫然與慍容時,才稍鬆了口氣,感慨道:“偶得的一個丫鬟,竟然會神奇的染藝。”
說至此,她連忙撲騰跪下,深深的叩首,道:“璀璨知錯,不該被追殺出京城後,沒有冒險返迴京城,而是沒有退路的獨自前去尋穗染。是璀璨的一意孤行,以致茶城的郡守和郡兵被殺;也因為胞弟的身患重病急需藥物,而連累到全國的藥鋪和患病的百姓;萬不曾想,還害得母親慘死在眼前。”
甄太後在聽,隨手捏起一片紅棗幹,放進嘴裏細嚼慢咽。
她又是深深的叩首,“如璀璨在大理寺所言,璀璨是被冤枉的,如今已證清白,罪魁禍首自有董郡守大人查明真相。”
甄太後的指尖沒規律的輕點著榻沿,目光悠長而深沉。
她再次叩首,這一次,她的額頭重重叩在青磚上,發出清晰的聲響,“璀璨未能尋到穗染傳人,求祖姑母見諒。”
四麵靜寂,死一般的靜寂。
她自稱璀璨,喚太後為祖姑母,亮明了身份。
所有複雜的探究都聚向甄太後,看太後如何對待突如其來的甄大小姐,母親慘死眼前?是甄璀璨的生母徐氏?是誰追殺她?她說她是甄大小姐她就是了?太多深不可測的疑問,越想越覺蹊蹺,越想越不敢隨便想。
甄璀璨虔誠的跪著,既然皇太後敏銳深沉,有了如指掌的判斷力,想必已知她的身份,使得她選擇冒險一博,去試探皇太後不揭露不點破的動機。如華宗平所說‘甄太後對你的態度’,她想知道甄太後對她到底是什麽態度,有什麽樣的打算。
在翹首等待中,甄太後的神情放鬆而隨意,不露聲色的看向染布,又細細的觸碰絢爛色彩,眼眸裏流露出柔和的光芒,語聲平和道:“此染藝可用。”
頓時,有人更為困惑,甄太後不表態是何意?
甄璀璨卻不著痕跡的微微一笑,笑得雲淡風清,宛如春雨淋漓後冒出的新芽。又是一笑,像是千帆過盡後無風無波的平靜海麵在等待隨時而至的暴風雨。
秋尚宮懂了,為自己圓話道:“多虧了甄大小姐偶得的丫鬟會奇特的染藝,功勞不可沒,解了本官的燃眉之急,本官自當感激不盡。”
甄璀璨無事般的道:“幸運罷了。”
“本官有一個不情之請。”秋尚宮言歸正題道:“希望甄大小姐能讓你的丫鬟留在尚工局,為太後娘娘的慶典盛服盡力,為尚工局盡心。”
甄璀璨按照答應春櫻的事,婉拒道:“她突然出現後,我剛習慣有她的照顧,突然又要讓她離開,會讓我很不習慣。”話鋒一轉,問道:“春櫻,你可有萬全之策?”
“迴大小姐,”春櫻沉思了片刻,道:“奴婢許諾一輩子侍候大小姐,就一定要侍候一輩子。奴婢可以將染藝技巧悉數告之,並協助秋大人完成太後娘娘的慶典盛服。”
甄璀璨點點頭,扭頭問:“秋大人意下如何?”
“怎樣協助?”秋尚宮頗為滿意。
春櫻詢問道:“大小姐,奴婢能否侍候大小姐兩日,進皇宮製盛服兩日?”
甄璀璨想了想,又想了想,轉問道:“秋大人覺得可有不妥?”
秋尚宮道:“本官覺得妥當。”
既然事已如己意,也要事如她人意,甄璀璨有所保留的道:“既然秋大人覺得妥當,那就依春櫻所說的辦法。”
“是。”春櫻的聲音清脆,一抹笑意輕不可察的綻在眼角。
秋尚宮有種塵埃落定的釋然,懸在心頭半年已久的穗染終於可以放下。
這時,有位小宮女急步奔來,輕聲道:“十二皇子薨逝了。”
“因何故?”甄太後忽地坐起,麵色突變。
“溺水。”
甄太後霍然起身,步入迴廊,豔紅色的裙袍在廊下飛揚,她朝吉星宮而去,冷靜的高聲命道:“安禾,送甄大小姐迴甄府。”
話剛落音,便聽到甄璀璨害羞卻鼓起勇氣的說:“祖姑母,您吃的紅棗片可不可以賞內侄孫女一碟嚐嚐?”
甄太後腳下稍稍一緩,思慮片刻,道:“賞一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