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和地球擦肩而過後,便開始調整方向,不過艦隊此時的速度已經非常快了,不可能像汽車一樣刷的一下就轉了個彎,直到四個多小時後,艦隊才調整到麵向半人馬座α星的方向,北鬥也重新設計了一條近乎筆直的航線,直接駛向目的地。


    在全世界的關注和祝福下,艦隊不斷的加速,加速,再加速,越過火星軌道,越過木星軌道,越過冥王星軌道……


    三十三天後,艦隊將速度加速至0.8倍光速,便停止了加速,開始依靠慣性向前飛行,而這時,地球上的人們已經無法用天文望遠鏡看到艦隊了,但他們依然會時常遙望天空,為自己的同胞們祝福。


    而經過一個多月的星際航行,人們也早已放下了對地球生活和火星生活的眷戀,一個個的開始忙碌自己的事情。


    艦隊上的生活還是比較豐富的,健身房、舞廳、ktv、酒吧、圖書館、植物園都是打發時間的好地方,除此之外,還可以進入虛擬世界,信號就像在地球和火星上一樣穩定,雖然這樣做會增加很多能源消耗,但是永恆國度現在完全不缺能源。


    不過,能夠通過審核成為永恆國度公民的都是人類中的精英,他們很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麽,不是沉迷於娛樂,而是努力充實自己,學習知識,爭取成為永恆國度科學院的一名科學家。因為張偉已經多次強調過了,永恆國度將以科學家為核心,科學家的待遇和社會地位,將永遠處於第一序列。


    值得一提的是,有了生物計算機後,人們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改變,他們腦中的生物計算機已經存儲了無數知識,他們還可以將所看見的、所聽到的內容存儲到生物計算機中,因此,他們不用再費心費力的去記憶知識,而是研究如何利用生物計算機中的海量知識,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


    張偉也沒有閑著,事實上,他就是個閑不下來的人,如果一直沒有事情做,他會很煩躁,感覺渾身不自在。


    所以,張偉陪家人度過了一個多月的溫馨時光後,就又投入到忙碌的研究工作中去了。


    張偉現在感興趣的研究項目有四個:“可控蟲洞技術,量子瞬間傳送技術,肉身永生技術,精神永生技術。”


    肉身永生技術,就是研究出完美的基因進化液,讓人獲得永恆的壽命,未來科技公司的科學家目前還在對大發明家係統獎勵的外星人細胞進行研究,不過始終沒有研究出能夠讓壽命突破900歲的方法。


    精神永生技術,就是未來科技公司一直在研究的第三代腦電波技術,是一種能夠將人類的記憶、情感、思維全部數據化的技術。這項研究也遇到了很大的阻礙,張偉和研究人員在記憶存儲方麵有一些進展,但是對情感和思維的產生方式卻還是一頭霧水。


    其實,相對於記憶來說,情感和思維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東西。


    如果我們將大腦中的記憶刪除,就是常說的失憶,但是我們的情感和思維還在,可以像個孩子一樣,重新認識這個世界,重新形成記憶,之後,又是一個正常人。


    但是如果隻有記憶,而沒有情感和思維,那就是一個傻子,不會思考,就算記憶裏有你,但他不知道你對他好還是壞,隻能渾渾噩噩的過日子。


    在經過仔細考慮後,張偉暫時放下了前三項技術,投入了對精神永生技術的研究,隻要研究成功,他就可以將自己的記憶、情感、思維複製一份,交給北鬥保管,萬一有一天他出了意外,北鬥就會利用他的基因信息製造一個他的複製體,然後植入記憶、情感、思維,又一個張偉誕生了。話說,張偉現在也有點迷糊,如果真有這麽一天,那個新生的張偉還是不是他。


    不知不覺,又是一年多時間過去了,艦隊上六千多萬居民在太空中度過了第一個春節,不過大家已經習慣了居住艦上的生活,情緒都很正常,在過春節的時候,玩得熱熱鬧鬧的,就跟在地球上一樣。遠在太陽係的同胞也通過虛擬世界給大家送來了祝福,讓大家心裏暖洋洋的。


    順帶一提,在太陽係,中國一統地球後,為了振奮民心,先後啟動了金星改造計劃和木衛二改造計劃,隻要改造成功,又可以多容納一百多億人口,所以,首長一直在鼓勵人口生育。


    這時,張偉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在北鬥和其他研究人員的配合下,已經找到了複製記憶的方法。


    記憶主要散落在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中,不過這些記憶很雜亂,就像胡亂堆放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的一些書,我們之所以能迅速找到這些記憶,歸功於大腦中一個叫做“海馬體”的部分。


    海馬體,根據解剖學的原理,它是緊貼於大腦皮層中的一個內褶區,它的長度不到10厘米,呈完全的環形結構。一旦海馬體受損,實際上就等於是中斷了大腦記憶的橋梁,人的記憶力將會受到明顯的損害。如果我們把人腦記憶的內容稱之為一本一本的圖書的話,那麽海馬體就是當之無愧的“圖書管理員”。它幫助人的大腦建立完整的歸檔係統,進行有條理的編程,這就是為什麽年輕時我們的記憶力特別好,隨時可以調用大腦中任何信息的原因所在。


    通過對海馬體的研究,張偉率領的團隊已經找到了一種將記憶抽取出來的方法,接下來的難題,是如何將這些抽取出來的記憶數據化,以及將數據轉化為記憶。


    張偉在n年前就掌握了將腦電波轉化為計算機數據以及將計算機數據轉化為腦電波的技術,這兩項技術給了他很大的借鑒,因此,隻用了三個多月時間,他就陸續攻克了將記憶數據化和將數據轉化為記憶這兩個技術難關。


    這也意味著,張偉已經在精神永生技術上走出了第一步,同時也意味著張偉掌握了修改人類記憶的技術,為了驗證這項技術,張偉讓北鬥找了一個自願接受實驗的實驗體,抽取了實驗體的記憶,然後將實驗體的記憶數據化,同時抽取了實驗體的基因,製造了一個基因調製人,然後將記憶灌輸到基因調製人身上,結果……當然是成功了,但也讓他不寒而栗。


    像這樣的禁忌技術,隻能由他一個人使用,若是流傳出去,肯定會鬧出大亂子,因此,張偉銷毀了那個基因調製人,在給研究人員發放豐厚獎勵的同時,也嚴令禁止他們將消息外傳。


    而這個時候,大發明家係統的提示音又在張偉腦海中響了起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市大發明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傻阿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傻阿甘並收藏都市大發明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