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節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 作者:渝躍鳶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能在上麵刊登一首詩、刊登一篇文章,那就是極大的風光!
而答對十萬個為什麽的題目,也是另辟蹊徑的一種名氣,有的地方熱衷,稱答對的人是“奇才”,也有的地方言,能答對此題者,定然是有幾分顧璋的聰慧。
連中六元,還是在年僅十六的年紀,本就是聰慧至極的標杆,許多讀書人都以“有幾分顧璋的聰慧”為榮。
就連剛剛進學的小孩,都會被父母叮囑,或者求神拜佛:“若我兒能有顧大人些許聰慧,就心滿意足了。”
喜愛名氣的又豈止是男子?富貴人家、書香世家,善讀書思考的女孩們,小聚在一起,也是喜歡這個名聲的。
當時很榮耀,父母也為其驕傲,到處炫耀,不過這會兒態度卻急轉直下。
薑富商黑著臉訓斥自家庶女:“你一個女孩,眼看就要到待嫁的年紀了,怎麽好去外麵拋頭露麵,和那麽多男子同處一室?”
大夫人漫不經心地撫了撫茶盞,淡淡道:“這事情低賤,咱家又不需要你去種地,去學這些做什麽?家裏難道還缺你這口吃的?”
連薑柔的親生母親趙姨娘都來勸,勸她不要去,和那麽多男子混在一起去學東西,迴來還怎麽好嫁人?日後可怎麽辦才好?
薑柔溫順地斂著眉眼,心裏卻不甘心。
她不隻是去學種地,也隻有把那些題目當玩笑隨意看看的人,才會這麽覺得。
她能透過那一個個“為什麽”,看到問題後麵龐大的、驚人的浩瀚世界,她甚至想賭一把顧大人的野心。
雖然隻是一個看似普通的學校,正經參加科舉的人都看不上,但半途補充的招生令,真的隻是顧大人隨隨便便的想法嗎?
她知道顧大人用功績請封母親,更對妻子愛得赤誠熱烈在報紙上宣誓,讓妻子用蓀白的筆名與自己合著出書,兩人的名字寫在同一排,在剛赤府更是男女都能進工廠掙錢,隻憑本事。
也許就是因為這些,薑柔心中有種隱隱的期盼,她想賭一把。
即使賭輸了,即使要賠掉一生也不後悔,她起碼去見識過那個藏在一個個“為什麽”之後的廣袤世界,光是想一想就心生歡喜,日夜琢磨難以入眠的精彩世界。
她知道爹想讓他嫁給孫知府家三子,可她不喜歡,即使她沒見過那人,也聽說過他的名聲,成日捉貓逗狗,不學無術,還流連酒色之地。
聽到父親、嫡母,甚至她親生母親的話,薑柔不甘地微微抿唇,牙齒咬著嘴內的嫩肉。
低斂著的眼睛裏,湧動著波瀾和複雜。
薑柔微微屈膝行禮,柔聲道:“爹娘,女兒覺得這亦是個機會,可助薑家向上。女兒身份卑微,難以做嫡子正妻,”說到這裏薑柔眼眸暗了暗,哪裏是不能做正妻?是家裏見她貌美,隻想著高攀聯姻,從未想過給她找門戶稍低些的好人家,“既然都是隻能嫁庶子,或者嫡子為妾,女兒想,不如進京搏一搏。”
薑富商頓時愣住,繼而麵上閃過思索的神色。報紙在京城最為盛行,肯定也有京中好男子答對,當官的都要政績,若家中有兒子沒科舉天賦,也不是沒可能送去學一學的。
若他薑家有一門京官的姻親,想到這裏,薑富商的唿吸都急促了幾分,定定地看向自家麵容姣好的女兒。
嬌柔的小娘子伏小做低,柔軟可欺,但抬起的眼睛裏卻有遮不住的野心。
薑家人覺得這是攀附權貴之子的野心。
隻有薑柔知道,她在賭什麽,她眼中野心想要的究竟是什麽,那是比學校更遠、更高的地方。
一家家、一戶戶,都在演繹著截然不同、卻又詭異相似的場景。
即使新的招生令發了出去,即使與男子一樣的出行費用由當地官府負責,但是最後走出來的女子,卻比男子少許多。
雖有人在前路照明,這條路依舊滿是荊棘,讓人走得艱難。走出來的人雖少,卻擁有更堅韌、更迫切向上的靈魂。
***
學校拔地而起。
各地考生也陸陸續續來到京城。
顧璋既然說了要用考試的方式選拔,自然要做到公平公正,麵試這種有人為主觀因素的方式,就不可取了。
他做了一本小冊子,又出了一張試卷。
在各地想要入學的人都到了之後,顧璋將人召集起來,當著所有人的麵道:“入學名額將由考試結果分配,不會因為有無錢財、家中權勢、年紀大小,男女性別改變。”
有科舉在先,這種相對公平的方法,也沒引起太多激動,隻有薑柔等人,心中暗暗一喜,也許她們猜的真是對的。
顧璋指著身邊的一籮筐小冊子道:“識字的一人來領一本。另外還有一張大的宣紙貼在牆上,冊子裏的學問都寫在上麵,我會安排人從早到晚念,不識字的可以反複聽。”
之後的考試,也會有人念題目,考試自己塗答題紙上的【1】【2】【3】【4】
五天時間,如果連自己的名字,還有幾個數字也認不清楚的話,那也沒有入學的必要了。
顧璋道:“隻有五日時間學習,考試的所有內容,都在這本冊子裏,第一屆會錄取300人。”
隻有五日!
原本還心中歡喜,對京城有些好奇的考生們,瞬間緊繃神經。
好消息是顧大人說,所有的考試內容,隻會出自這本冊子裏,有範圍的內容,總歸是讓人安心的。
“我們定會努力,不負顧大人所望。”
“我,我們江陵府的人也都會好好學的!”
總有熱情開朗,長袖善舞的人的反應快,立馬大聲保證肯定積極努力學習,想給顧璋留下一個好印象。
顧璋點點頭,勉勵了幾句,便離開了,讓考生們抓緊時間學習。
他選擇這樣的方式,也是想選出接受新知識能力強,學得快的人。
聽說顧璋發放了考試內容,朝中不少官員都好奇地尋來看。
畢竟他們不太想得明白,為什麽顧璋要通過“十萬個為什麽”來挑選弟子學生,分明很多頗有天賦,待官的舉人和進士不是嗎?
看完之後,更是懵逼了。
都是些什麽,怎麽和那些“為什麽”一樣,都奇奇怪怪的?
為什麽要去琢磨,勻速前進的馬車裏,人受到了幾個力?
“難道弄懂這個,能種出更多的糧食嗎?”
顧璋隨口道:“弄懂這個種不出糧食,但也許能做出好用的農具,就比如我曾經做的龍骨車。”龍骨車、自行車、金家鋪子裏許多的玩具,甚至當初在麵對匈奴投石車的時候,找出破敵的關鍵點,可都離不開物理。
顧璋知道,顧璋不說。
“原來是這樣。”
也有瞧不上的,怎麽想都覺得是奇技淫巧,歪門邪道,勸說顧璋還是用正經的考題。
顧璋:“……”
用科舉那套考題的話,讀過書的識字的不識字的,那他還不如直接在待官的進士和舉人裏選。
顧璋任性地表示,我的學生我做主!
誰家收弟子學生,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收的?
眾人:“……”
這能一樣嗎?你的喜好未免也太獨特了!
顧璋能感覺到,到底是不一樣了。
若他沒有提女子入學這一遭,現在肯定不會有這麽多人關注著。
還有反應過來了的古板官員,心中對女子入學依舊別扭得緊,很是抗拒,見縫插針地在顧璋耳邊念叨:“女子應當在家相夫教子,學這些做什麽,她們能學會嗎?”
顧璋嗬嗬一笑,撅迴去道:“要不你也考著試試看,指不定成績還不如那些女子呢?”
“你、你!”
“豈有此理!”
明盛帝都聽說了顧璋這話,有些不敢置信地招來顧璋問:“是真的嗎?還是瑤光隨口戲言?”
他自認選拔的臣子都是頂尖人才,怎麽會出這種事?
這不可能!
顧璋想了想道:“若您想知道,大可讓文武百官都做了看看結果。”
他也說不好,按理說朝中大臣學習能力都很強,但是人本身就是很複雜的生物,有嚴重偏科的,也有擅長文不擅長理的。
而且有的時候,一張白紙,反而在學習全新的東西的時候,會表現得更好,因為不需要改變和對抗腦子裏根深蒂固的思維。
曆經千帆,已經對世間形成一套自我認識,並且極為自信的大臣們,最後結果他也難料。
但是顧璋覺得,那些思想固執,性格古板執著的官員,也許真的考不過這次考生裏部分女子,畢竟她們有最起碼一科的天賦。
明盛帝不知顧璋所想,但也好奇起來,顧璋用“為什麽”選出來的人才,真的這麽厲害嗎?
他通知六部,每部出十個人也來考這個考試。
五天轉瞬即逝。
入學考試當天。
顧璋出的卷子,分發到了每個考生手裏,配套還有一張寫滿了【1】到【4】的答題卡。
顧璋選擇寫入小冊子的知識點不太難,但是考題卻有些壞心眼的選擇了書裏的“易錯題”
考生拿到試卷一看。
問:一艘貨船在港口卸貨,在卸貨的過程裏,下麵四個說法正確的是()
【1】貨船所受浮力減小,將上浮一些,貨船的“排水量”減小
……1
看到題目的考生和六部官員,不少都傻了眼,再一看不小的題量,立馬抓耳撓腮了起來。
第137章 盛世來10
知識點是一迴事, 能不能理解,靈活運用又是另一迴兒事。
更別說時間尚短,好些人覺得把小冊子裏的東西背熟, 考試便不會難了,少有深究,多花時間背誦。
在學堂讀過書,考過科舉的人尤甚。
同樣拿到試卷的明盛帝,還有未參加考試的官員:“……”
有些官員擦了擦頭上汗珠,幸好他們沒去做這個題, 若是真的比那些學子、頑童都考得差,臉真的是丟大了!
他們學了幾十年的《大學》《論語》《中庸》這些學問, 可都沒法用來迴答顧大學士的問題,這不就和那些學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嗎?
旁觀的人尚且覺得頭疼, 參加考試的人, 也是抓耳撓腮, 腦子思考的速度壓迫到了極點,逼迫自己不斷地思考推論。
顧璋沒去管送進宮的那一批試卷,他在考場巡視、監考。
而答對十萬個為什麽的題目,也是另辟蹊徑的一種名氣,有的地方熱衷,稱答對的人是“奇才”,也有的地方言,能答對此題者,定然是有幾分顧璋的聰慧。
連中六元,還是在年僅十六的年紀,本就是聰慧至極的標杆,許多讀書人都以“有幾分顧璋的聰慧”為榮。
就連剛剛進學的小孩,都會被父母叮囑,或者求神拜佛:“若我兒能有顧大人些許聰慧,就心滿意足了。”
喜愛名氣的又豈止是男子?富貴人家、書香世家,善讀書思考的女孩們,小聚在一起,也是喜歡這個名聲的。
當時很榮耀,父母也為其驕傲,到處炫耀,不過這會兒態度卻急轉直下。
薑富商黑著臉訓斥自家庶女:“你一個女孩,眼看就要到待嫁的年紀了,怎麽好去外麵拋頭露麵,和那麽多男子同處一室?”
大夫人漫不經心地撫了撫茶盞,淡淡道:“這事情低賤,咱家又不需要你去種地,去學這些做什麽?家裏難道還缺你這口吃的?”
連薑柔的親生母親趙姨娘都來勸,勸她不要去,和那麽多男子混在一起去學東西,迴來還怎麽好嫁人?日後可怎麽辦才好?
薑柔溫順地斂著眉眼,心裏卻不甘心。
她不隻是去學種地,也隻有把那些題目當玩笑隨意看看的人,才會這麽覺得。
她能透過那一個個“為什麽”,看到問題後麵龐大的、驚人的浩瀚世界,她甚至想賭一把顧大人的野心。
雖然隻是一個看似普通的學校,正經參加科舉的人都看不上,但半途補充的招生令,真的隻是顧大人隨隨便便的想法嗎?
她知道顧大人用功績請封母親,更對妻子愛得赤誠熱烈在報紙上宣誓,讓妻子用蓀白的筆名與自己合著出書,兩人的名字寫在同一排,在剛赤府更是男女都能進工廠掙錢,隻憑本事。
也許就是因為這些,薑柔心中有種隱隱的期盼,她想賭一把。
即使賭輸了,即使要賠掉一生也不後悔,她起碼去見識過那個藏在一個個“為什麽”之後的廣袤世界,光是想一想就心生歡喜,日夜琢磨難以入眠的精彩世界。
她知道爹想讓他嫁給孫知府家三子,可她不喜歡,即使她沒見過那人,也聽說過他的名聲,成日捉貓逗狗,不學無術,還流連酒色之地。
聽到父親、嫡母,甚至她親生母親的話,薑柔不甘地微微抿唇,牙齒咬著嘴內的嫩肉。
低斂著的眼睛裏,湧動著波瀾和複雜。
薑柔微微屈膝行禮,柔聲道:“爹娘,女兒覺得這亦是個機會,可助薑家向上。女兒身份卑微,難以做嫡子正妻,”說到這裏薑柔眼眸暗了暗,哪裏是不能做正妻?是家裏見她貌美,隻想著高攀聯姻,從未想過給她找門戶稍低些的好人家,“既然都是隻能嫁庶子,或者嫡子為妾,女兒想,不如進京搏一搏。”
薑富商頓時愣住,繼而麵上閃過思索的神色。報紙在京城最為盛行,肯定也有京中好男子答對,當官的都要政績,若家中有兒子沒科舉天賦,也不是沒可能送去學一學的。
若他薑家有一門京官的姻親,想到這裏,薑富商的唿吸都急促了幾分,定定地看向自家麵容姣好的女兒。
嬌柔的小娘子伏小做低,柔軟可欺,但抬起的眼睛裏卻有遮不住的野心。
薑家人覺得這是攀附權貴之子的野心。
隻有薑柔知道,她在賭什麽,她眼中野心想要的究竟是什麽,那是比學校更遠、更高的地方。
一家家、一戶戶,都在演繹著截然不同、卻又詭異相似的場景。
即使新的招生令發了出去,即使與男子一樣的出行費用由當地官府負責,但是最後走出來的女子,卻比男子少許多。
雖有人在前路照明,這條路依舊滿是荊棘,讓人走得艱難。走出來的人雖少,卻擁有更堅韌、更迫切向上的靈魂。
***
學校拔地而起。
各地考生也陸陸續續來到京城。
顧璋既然說了要用考試的方式選拔,自然要做到公平公正,麵試這種有人為主觀因素的方式,就不可取了。
他做了一本小冊子,又出了一張試卷。
在各地想要入學的人都到了之後,顧璋將人召集起來,當著所有人的麵道:“入學名額將由考試結果分配,不會因為有無錢財、家中權勢、年紀大小,男女性別改變。”
有科舉在先,這種相對公平的方法,也沒引起太多激動,隻有薑柔等人,心中暗暗一喜,也許她們猜的真是對的。
顧璋指著身邊的一籮筐小冊子道:“識字的一人來領一本。另外還有一張大的宣紙貼在牆上,冊子裏的學問都寫在上麵,我會安排人從早到晚念,不識字的可以反複聽。”
之後的考試,也會有人念題目,考試自己塗答題紙上的【1】【2】【3】【4】
五天時間,如果連自己的名字,還有幾個數字也認不清楚的話,那也沒有入學的必要了。
顧璋道:“隻有五日時間學習,考試的所有內容,都在這本冊子裏,第一屆會錄取300人。”
隻有五日!
原本還心中歡喜,對京城有些好奇的考生們,瞬間緊繃神經。
好消息是顧大人說,所有的考試內容,隻會出自這本冊子裏,有範圍的內容,總歸是讓人安心的。
“我們定會努力,不負顧大人所望。”
“我,我們江陵府的人也都會好好學的!”
總有熱情開朗,長袖善舞的人的反應快,立馬大聲保證肯定積極努力學習,想給顧璋留下一個好印象。
顧璋點點頭,勉勵了幾句,便離開了,讓考生們抓緊時間學習。
他選擇這樣的方式,也是想選出接受新知識能力強,學得快的人。
聽說顧璋發放了考試內容,朝中不少官員都好奇地尋來看。
畢竟他們不太想得明白,為什麽顧璋要通過“十萬個為什麽”來挑選弟子學生,分明很多頗有天賦,待官的舉人和進士不是嗎?
看完之後,更是懵逼了。
都是些什麽,怎麽和那些“為什麽”一樣,都奇奇怪怪的?
為什麽要去琢磨,勻速前進的馬車裏,人受到了幾個力?
“難道弄懂這個,能種出更多的糧食嗎?”
顧璋隨口道:“弄懂這個種不出糧食,但也許能做出好用的農具,就比如我曾經做的龍骨車。”龍骨車、自行車、金家鋪子裏許多的玩具,甚至當初在麵對匈奴投石車的時候,找出破敵的關鍵點,可都離不開物理。
顧璋知道,顧璋不說。
“原來是這樣。”
也有瞧不上的,怎麽想都覺得是奇技淫巧,歪門邪道,勸說顧璋還是用正經的考題。
顧璋:“……”
用科舉那套考題的話,讀過書的識字的不識字的,那他還不如直接在待官的進士和舉人裏選。
顧璋任性地表示,我的學生我做主!
誰家收弟子學生,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收的?
眾人:“……”
這能一樣嗎?你的喜好未免也太獨特了!
顧璋能感覺到,到底是不一樣了。
若他沒有提女子入學這一遭,現在肯定不會有這麽多人關注著。
還有反應過來了的古板官員,心中對女子入學依舊別扭得緊,很是抗拒,見縫插針地在顧璋耳邊念叨:“女子應當在家相夫教子,學這些做什麽,她們能學會嗎?”
顧璋嗬嗬一笑,撅迴去道:“要不你也考著試試看,指不定成績還不如那些女子呢?”
“你、你!”
“豈有此理!”
明盛帝都聽說了顧璋這話,有些不敢置信地招來顧璋問:“是真的嗎?還是瑤光隨口戲言?”
他自認選拔的臣子都是頂尖人才,怎麽會出這種事?
這不可能!
顧璋想了想道:“若您想知道,大可讓文武百官都做了看看結果。”
他也說不好,按理說朝中大臣學習能力都很強,但是人本身就是很複雜的生物,有嚴重偏科的,也有擅長文不擅長理的。
而且有的時候,一張白紙,反而在學習全新的東西的時候,會表現得更好,因為不需要改變和對抗腦子裏根深蒂固的思維。
曆經千帆,已經對世間形成一套自我認識,並且極為自信的大臣們,最後結果他也難料。
但是顧璋覺得,那些思想固執,性格古板執著的官員,也許真的考不過這次考生裏部分女子,畢竟她們有最起碼一科的天賦。
明盛帝不知顧璋所想,但也好奇起來,顧璋用“為什麽”選出來的人才,真的這麽厲害嗎?
他通知六部,每部出十個人也來考這個考試。
五天轉瞬即逝。
入學考試當天。
顧璋出的卷子,分發到了每個考生手裏,配套還有一張寫滿了【1】到【4】的答題卡。
顧璋選擇寫入小冊子的知識點不太難,但是考題卻有些壞心眼的選擇了書裏的“易錯題”
考生拿到試卷一看。
問:一艘貨船在港口卸貨,在卸貨的過程裏,下麵四個說法正確的是()
【1】貨船所受浮力減小,將上浮一些,貨船的“排水量”減小
……1
看到題目的考生和六部官員,不少都傻了眼,再一看不小的題量,立馬抓耳撓腮了起來。
第137章 盛世來10
知識點是一迴事, 能不能理解,靈活運用又是另一迴兒事。
更別說時間尚短,好些人覺得把小冊子裏的東西背熟, 考試便不會難了,少有深究,多花時間背誦。
在學堂讀過書,考過科舉的人尤甚。
同樣拿到試卷的明盛帝,還有未參加考試的官員:“……”
有些官員擦了擦頭上汗珠,幸好他們沒去做這個題, 若是真的比那些學子、頑童都考得差,臉真的是丟大了!
他們學了幾十年的《大學》《論語》《中庸》這些學問, 可都沒法用來迴答顧大學士的問題,這不就和那些學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嗎?
旁觀的人尚且覺得頭疼, 參加考試的人, 也是抓耳撓腮, 腦子思考的速度壓迫到了極點,逼迫自己不斷地思考推論。
顧璋沒去管送進宮的那一批試卷,他在考場巡視、監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