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節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 作者:渝躍鳶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天的時候, 我家那群小兔崽子,跑去摘了好多杏子,味道也好, 後來吃不完,還做了杏脯。”
“我上次也去了, 還發現了李子,還有野兔的蹤跡,就是沒逮到。”
說著,他們忍不住朝遠處望去,隱隱能看到離他們最近的森林帶,森林被風一吹,輕輕搖動,看起來可真是生機勃勃,也十分威風。
他們都去過,裏麵每一個大樹看起來都十分精神,即使是地上隨便一株青草都鬱鬱蔥蔥。
這兩年他們都發現了,地裏真的跟顧大人說的那樣,存得住水了,熱風也小了,甚至冬天好像都沒有往常那麽冷了。
這樣神奇的森林帶,竟然是他們的雙手一顆顆種下去的!
而且裏麵還有好多吃的,甚至長出了他們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菌菇,更有杏子、李子……都不是什麽稀罕水果了,也不會像原來一樣,活一輩子都沒嚐過水果的味道。
顧璋也沒去發展這些農副產品,這點三瓜兩棗的錢難掙,還不如豐富一下老百姓的菜譜。
吃得好了,人心情肯定舒服,幸福度不就嘩嘩地漲嗎?
多好,大家都開心,他摸魚玩樂、到處旅遊才會更開心!
隨著收割陸續結束,一村村的曬穀場都熱火朝天的擠滿了人。
“三石六鬥!”
“我家的上等田有四石三鬥!”
“哈哈哈哈,真的翻倍還不止,顧大人說的都是真的!”
距離田地那麽遠種一批樹,竟然真的能讓田裏的增產這麽多,要是放在原來,他們肯定不信。
這未免也太離譜了,宛如隔空施法一樣,若不是親眼所見,還真的不相信。
農人們一個個排隊稱糧食,然後又興高采烈的開始掰著指頭算起來。
算不清的,甚至用上了全家人的手指。
“一畝地就這麽多,咱家有十八畝地,今年收獲的糧食,每個人頓頓細糧吃到飽也吃不完!”
“我家也是!”
“我家小花娘前兩天就吵著,想要試試麵粉做的吃食,等會弄一點給她試試,小孩子嗓子嫩,吃不來沒脫粒殼的麥米飯。”
曬穀場熱熱鬧鬧的,唯有村長急的滿頭汗。
雖然惡補了許久,但是整整一個村的糧稅,無論什麽時候,算起來都太折磨人了。
好不容易算完,他心裏對顧璋的敬佩又多了一層,是什麽樣的算學水平,才能做到顧大人那樣?太讓人佩服了。
村長大手一揮:“走,交糧稅去!”
他這一吆喝,一唿百應。
“走走走,咱們村爭取第一個去,在顧大人麵前露個臉。”
“村長你可千萬別算少了,我都聽說了,這都要算進顧大人的政績裏的。”
村長趕緊應道:“肯定不會算錯!”
這可是代表顧大人政績的東西,他算得可仔細了。
百姓們都積極的運著糧食去繳稅。
若從天空上往下看,能看到廣袤遼闊的土地上,成片成片金黃色草,還有點綴在其中的如茵綠樹。
在成片成片的碧樹間,有成群被驅趕的牛羊,有馬隊在不斷奔跑,還有數不清的人,如勤勞的小螞蟻一樣,帶著糧食向最近的縣城匯集而去。
顧璋正在整理糧稅。
一年到頭,總是要忙碌幾天的。
不過幸好的是,剛赤府下四個縣令,都已經經曆了新稅法的改革,現在用的都是新稅法記錄,他整理查驗起來,輕鬆多了。
正寫著,聽到下人通傳,說是力蠻來了。
顧璋:?
要是田豐這個有周扒皮之稱的錢糧官來,他還能理解,畢竟看到這麽好收成,田豐不可能不心動,但力蠻這家夥,不是一向不愛往衙門跑嗎?
說這裏墨水味太重,他聞著頭暈。
“請他進來。”顧璋道。
很快外堂的黑石板上,傳來鏗鏘的腳步聲,十分有力,正是力蠻。
人還未至,聲音先行一步傳來:“顧大人,後日可有空閑?”
顧璋看到了他手裏的請柬,猜到了什麽,笑問道:“你媳婦來了?”
力蠻高興道:“不僅我媳婦來了,聽說剛赤府百姓的日子,我們全家都來了。”
顧璋也放下筆,接過請柬,笑眯眯道:“那就恭喜你心願達成,全家團聚了。”
他翻開一看,居然是力蠻這家夥親手寫的,字跡很粗,還顯得字很大,看出來是努力控製的成果,指不定還寫廢了好幾張。
“我後日有空,定按時赴宴。”
力蠻高興了,他坐下來牛飲牡丹般大口喝了好幾杯茶水:“我就知道你有空!”
天天在外麵陪媳婦玩,怎麽能沒空呢?姚總兵果然是騙他的,還害得他親自動筆,寫了好多張請柬,才選出來這一張,說什麽這樣有誠意。
力蠻想到家裏人都來了,還有早上用偷偷學顧璋的辦法哄媳婦,媳婦臉都紅了,心裏高興得緊,他一副哥倆好的語氣道:“還是多虧了你,我勸了好久,媳婦才勉強鬆口,後來聽說這裏田地的產量,我爹娘立馬就心動了,又聽說這裏工廠的工資,我媳婦也馬上很快就答應了。”
顧璋:?
合著全是我的功勞,那你呢?
力蠻的妻子,真沒想到還是個事業腦。力蠻這麽頭腦簡單的人,在家鄉的時候會娶個冷靜事業腦妻子,還這麽多年都喜歡得很。
顧璋想了想,提醒道:“最近新開的棉花籽煉油製保濕膏的廠快開業了,你可以讓你媳婦去試試。”
力蠻高興道:“還有這種好事!”
這幾個月時間裏,剛赤府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
之前的激烈,好像都在最後一年齊齊爆發出來。
糧食產量節節攀升,好多都不止翻了三倍,靠著草原,有數百萬頭牛羊,這些牛羊即使是副產品,也能源源不斷給剛赤府帶來巨大的收益。
地廣、田多,人少,掙錢容易。
原本最大的威脅都沒了,對富有的人來說,肯定是不願意來的,但是對許多窮苦人家來說,這簡直是人間仙境。
更別說有些地方鄉紳地主強盛,世家豪族占地多,家中沒有田地,隻能租用田地的佃戶了。
每年辛辛苦苦種地,要被抽去五成、六成、甚至七成。
若遇到心善的老爺,也算是有口飯吃,能活下去。
若隻能找到黑心肝的,最多也隻能算是不餓死了。
他們這樣的人最沒有牽掛,聽說剛赤府如今的情況,幾乎是一收獲,就去衙門申請路引,拖家帶口地往剛赤府趕來。
跟匈奴近算什麽?不是都被打趴下了嗎,說是幾代人都別想恢複。
有這樣的產量,開荒的地都是自己的,就算匈奴還在,他們也要去!
匈奴有什麽好怕的,能有窮可怕嗎?會比飯都吃不飽更可怕嗎
原本從剛赤府搬家到隔壁幾個府城的百姓,也陸陸續續找關係牽迴來了。
剛赤府已然成為周邊好幾個府城中,最富饒的一個。
雖然跟京城、江南這些地方的富裕程度沒法比,但是如果是比底層百姓的生活質量,誰輸誰贏還真未可知。
剛赤府百姓如今的日子,即使在整個大宣,也能排行前五。
但凡外麵聽了,誰不羨慕?
當然這也和顧璋大量花錢投入有關,這世上要說有什麽東西絕對不會辜負你,那絕對是錢。
反正有錢就花,顧璋一看到每個月的分紅,就琢磨要怎麽用,今天把毛線廠單獨分出來,明天建立一個保育院,收留無父無母的孤兒,後天又高價給學堂請個舉人迴來。
等到下個月工廠給衙門的分紅一到,他又如法炮製。
錢嘩啦啦地砸,效果能不好嗎?
誰也沒見過顧璋這樣的花錢方法,田豐羨慕得流口水,隻心情激蕩地仰天長嘯:“我田豐什麽時候也能這麽瀟灑啊!”
顧璋聽聞後,輕哼一聲:“他這個周扒皮加守財奴,這輩子就別想了。”
即使手上有這麽多錢,田豐也絕對舍不得這麽花,這都是刻進骨子裏的性格,哪那麽好改?
不過這樣的人,確實適合做軍隊的錢糧官就是了,要不跟個大漏勺一樣,才叫人害怕。
改變越多,名氣越大。
各地百姓本來就特別渴望,特別想要顧璋到他們那兒當官,等今年的糧食產量一出,接連擴建的廠房等等一連串消息傳出來,聽到別人過得是什麽日子,百姓們更繃不住了。
“大人!!!你使使勁兒啊!!!”
“顧大人要是能來,我都不敢想我們能過上什麽樣的好日子。”
“我聽說剛赤府的百姓,頓頓吃細糧,隔三差五就吃肉。那可是細糧和肉啊!!”
“咱們村裏最富裕的地主老爺,過的也就是這樣的日子吧?”
有了報紙,顧璋的這些事傳播得比原來更快,大宣幾乎百分之八十的地界,都開始瘋狂搖人。
百姓想要顧璋。
官員看出顧璋不是獨的,願意分功勞給下屬,甚至稱得上是大方,也想要顧璋這樣的上級。
而且指不定就撿漏,得了個名垂千古,在史書上留名的機會呢?
吏部的官員都懵了。
走在路上,有人塞信封。
迴到家裏,有好友拜訪。
甚至根本不記得的人,拉出不知道隔了多久的交情,硬是想給他們送禮。
他們原來可從來沒有這麽受歡迎過!
這些人無一例外,全都是因為顧璋來的。
吏部官員看著這個情況,又看著顧璋在剛赤府一筆筆的政績,哪裏敢下筆?怎麽敢做決定?
“我上次也去了, 還發現了李子,還有野兔的蹤跡,就是沒逮到。”
說著,他們忍不住朝遠處望去,隱隱能看到離他們最近的森林帶,森林被風一吹,輕輕搖動,看起來可真是生機勃勃,也十分威風。
他們都去過,裏麵每一個大樹看起來都十分精神,即使是地上隨便一株青草都鬱鬱蔥蔥。
這兩年他們都發現了,地裏真的跟顧大人說的那樣,存得住水了,熱風也小了,甚至冬天好像都沒有往常那麽冷了。
這樣神奇的森林帶,竟然是他們的雙手一顆顆種下去的!
而且裏麵還有好多吃的,甚至長出了他們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菌菇,更有杏子、李子……都不是什麽稀罕水果了,也不會像原來一樣,活一輩子都沒嚐過水果的味道。
顧璋也沒去發展這些農副產品,這點三瓜兩棗的錢難掙,還不如豐富一下老百姓的菜譜。
吃得好了,人心情肯定舒服,幸福度不就嘩嘩地漲嗎?
多好,大家都開心,他摸魚玩樂、到處旅遊才會更開心!
隨著收割陸續結束,一村村的曬穀場都熱火朝天的擠滿了人。
“三石六鬥!”
“我家的上等田有四石三鬥!”
“哈哈哈哈,真的翻倍還不止,顧大人說的都是真的!”
距離田地那麽遠種一批樹,竟然真的能讓田裏的增產這麽多,要是放在原來,他們肯定不信。
這未免也太離譜了,宛如隔空施法一樣,若不是親眼所見,還真的不相信。
農人們一個個排隊稱糧食,然後又興高采烈的開始掰著指頭算起來。
算不清的,甚至用上了全家人的手指。
“一畝地就這麽多,咱家有十八畝地,今年收獲的糧食,每個人頓頓細糧吃到飽也吃不完!”
“我家也是!”
“我家小花娘前兩天就吵著,想要試試麵粉做的吃食,等會弄一點給她試試,小孩子嗓子嫩,吃不來沒脫粒殼的麥米飯。”
曬穀場熱熱鬧鬧的,唯有村長急的滿頭汗。
雖然惡補了許久,但是整整一個村的糧稅,無論什麽時候,算起來都太折磨人了。
好不容易算完,他心裏對顧璋的敬佩又多了一層,是什麽樣的算學水平,才能做到顧大人那樣?太讓人佩服了。
村長大手一揮:“走,交糧稅去!”
他這一吆喝,一唿百應。
“走走走,咱們村爭取第一個去,在顧大人麵前露個臉。”
“村長你可千萬別算少了,我都聽說了,這都要算進顧大人的政績裏的。”
村長趕緊應道:“肯定不會算錯!”
這可是代表顧大人政績的東西,他算得可仔細了。
百姓們都積極的運著糧食去繳稅。
若從天空上往下看,能看到廣袤遼闊的土地上,成片成片金黃色草,還有點綴在其中的如茵綠樹。
在成片成片的碧樹間,有成群被驅趕的牛羊,有馬隊在不斷奔跑,還有數不清的人,如勤勞的小螞蟻一樣,帶著糧食向最近的縣城匯集而去。
顧璋正在整理糧稅。
一年到頭,總是要忙碌幾天的。
不過幸好的是,剛赤府下四個縣令,都已經經曆了新稅法的改革,現在用的都是新稅法記錄,他整理查驗起來,輕鬆多了。
正寫著,聽到下人通傳,說是力蠻來了。
顧璋:?
要是田豐這個有周扒皮之稱的錢糧官來,他還能理解,畢竟看到這麽好收成,田豐不可能不心動,但力蠻這家夥,不是一向不愛往衙門跑嗎?
說這裏墨水味太重,他聞著頭暈。
“請他進來。”顧璋道。
很快外堂的黑石板上,傳來鏗鏘的腳步聲,十分有力,正是力蠻。
人還未至,聲音先行一步傳來:“顧大人,後日可有空閑?”
顧璋看到了他手裏的請柬,猜到了什麽,笑問道:“你媳婦來了?”
力蠻高興道:“不僅我媳婦來了,聽說剛赤府百姓的日子,我們全家都來了。”
顧璋也放下筆,接過請柬,笑眯眯道:“那就恭喜你心願達成,全家團聚了。”
他翻開一看,居然是力蠻這家夥親手寫的,字跡很粗,還顯得字很大,看出來是努力控製的成果,指不定還寫廢了好幾張。
“我後日有空,定按時赴宴。”
力蠻高興了,他坐下來牛飲牡丹般大口喝了好幾杯茶水:“我就知道你有空!”
天天在外麵陪媳婦玩,怎麽能沒空呢?姚總兵果然是騙他的,還害得他親自動筆,寫了好多張請柬,才選出來這一張,說什麽這樣有誠意。
力蠻想到家裏人都來了,還有早上用偷偷學顧璋的辦法哄媳婦,媳婦臉都紅了,心裏高興得緊,他一副哥倆好的語氣道:“還是多虧了你,我勸了好久,媳婦才勉強鬆口,後來聽說這裏田地的產量,我爹娘立馬就心動了,又聽說這裏工廠的工資,我媳婦也馬上很快就答應了。”
顧璋:?
合著全是我的功勞,那你呢?
力蠻的妻子,真沒想到還是個事業腦。力蠻這麽頭腦簡單的人,在家鄉的時候會娶個冷靜事業腦妻子,還這麽多年都喜歡得很。
顧璋想了想,提醒道:“最近新開的棉花籽煉油製保濕膏的廠快開業了,你可以讓你媳婦去試試。”
力蠻高興道:“還有這種好事!”
這幾個月時間裏,剛赤府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
之前的激烈,好像都在最後一年齊齊爆發出來。
糧食產量節節攀升,好多都不止翻了三倍,靠著草原,有數百萬頭牛羊,這些牛羊即使是副產品,也能源源不斷給剛赤府帶來巨大的收益。
地廣、田多,人少,掙錢容易。
原本最大的威脅都沒了,對富有的人來說,肯定是不願意來的,但是對許多窮苦人家來說,這簡直是人間仙境。
更別說有些地方鄉紳地主強盛,世家豪族占地多,家中沒有田地,隻能租用田地的佃戶了。
每年辛辛苦苦種地,要被抽去五成、六成、甚至七成。
若遇到心善的老爺,也算是有口飯吃,能活下去。
若隻能找到黑心肝的,最多也隻能算是不餓死了。
他們這樣的人最沒有牽掛,聽說剛赤府如今的情況,幾乎是一收獲,就去衙門申請路引,拖家帶口地往剛赤府趕來。
跟匈奴近算什麽?不是都被打趴下了嗎,說是幾代人都別想恢複。
有這樣的產量,開荒的地都是自己的,就算匈奴還在,他們也要去!
匈奴有什麽好怕的,能有窮可怕嗎?會比飯都吃不飽更可怕嗎
原本從剛赤府搬家到隔壁幾個府城的百姓,也陸陸續續找關係牽迴來了。
剛赤府已然成為周邊好幾個府城中,最富饒的一個。
雖然跟京城、江南這些地方的富裕程度沒法比,但是如果是比底層百姓的生活質量,誰輸誰贏還真未可知。
剛赤府百姓如今的日子,即使在整個大宣,也能排行前五。
但凡外麵聽了,誰不羨慕?
當然這也和顧璋大量花錢投入有關,這世上要說有什麽東西絕對不會辜負你,那絕對是錢。
反正有錢就花,顧璋一看到每個月的分紅,就琢磨要怎麽用,今天把毛線廠單獨分出來,明天建立一個保育院,收留無父無母的孤兒,後天又高價給學堂請個舉人迴來。
等到下個月工廠給衙門的分紅一到,他又如法炮製。
錢嘩啦啦地砸,效果能不好嗎?
誰也沒見過顧璋這樣的花錢方法,田豐羨慕得流口水,隻心情激蕩地仰天長嘯:“我田豐什麽時候也能這麽瀟灑啊!”
顧璋聽聞後,輕哼一聲:“他這個周扒皮加守財奴,這輩子就別想了。”
即使手上有這麽多錢,田豐也絕對舍不得這麽花,這都是刻進骨子裏的性格,哪那麽好改?
不過這樣的人,確實適合做軍隊的錢糧官就是了,要不跟個大漏勺一樣,才叫人害怕。
改變越多,名氣越大。
各地百姓本來就特別渴望,特別想要顧璋到他們那兒當官,等今年的糧食產量一出,接連擴建的廠房等等一連串消息傳出來,聽到別人過得是什麽日子,百姓們更繃不住了。
“大人!!!你使使勁兒啊!!!”
“顧大人要是能來,我都不敢想我們能過上什麽樣的好日子。”
“我聽說剛赤府的百姓,頓頓吃細糧,隔三差五就吃肉。那可是細糧和肉啊!!”
“咱們村裏最富裕的地主老爺,過的也就是這樣的日子吧?”
有了報紙,顧璋的這些事傳播得比原來更快,大宣幾乎百分之八十的地界,都開始瘋狂搖人。
百姓想要顧璋。
官員看出顧璋不是獨的,願意分功勞給下屬,甚至稱得上是大方,也想要顧璋這樣的上級。
而且指不定就撿漏,得了個名垂千古,在史書上留名的機會呢?
吏部的官員都懵了。
走在路上,有人塞信封。
迴到家裏,有好友拜訪。
甚至根本不記得的人,拉出不知道隔了多久的交情,硬是想給他們送禮。
他們原來可從來沒有這麽受歡迎過!
這些人無一例外,全都是因為顧璋來的。
吏部官員看著這個情況,又看著顧璋在剛赤府一筆筆的政績,哪裏敢下筆?怎麽敢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