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節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 作者:渝躍鳶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這份疑惑沒能持續太久,很快金瑎搞的全民同樂,足足熱鬧了一個月的盛大活動,傳入了京城。
據說,從本地自古以來就有的舞龍舞獅大比拚,到賽龍舟,再到吃喝玩樂一條街……讓許多人流連忘返,津津樂道。
甚至還有人讚揚說:“紙醉金迷,酒池肉林,樂不及此。”
風聲都傳到京城來了!
許多官員到了地方之後,確實會有些動作,但一般是審理舊案,或者開辦學堂,要麽就是走訪當地實情,為百姓解決切實的問題。
鮮少有官員剛剛上任,就帶著所有人大肆慶祝,吃喝玩樂,各種花樣輪番上陣的!
不怕勞民傷財嗎?不怕被彈劾不務正業嗎?不會耽誤農耕嗎?
剛上任就整這一出,是想幹什麽?
但是許多人咂摸兩下,就看出了點熟悉的味道,燕先竹把人找來,直截了當地問:“這事是不是你給出的主意?”
他眼神裏頭的意思還挺明顯:不會有錯的,不是你還能是誰?
顧璋才不會承認,他裝傻道:“沒有啊,我都沒去過長甘縣,這些事和我怎麽會有關係?”
燕先竹睨他一眼,冷哼一聲:“人家一連寫了不知道多少首詩來誇你,還不承認!”
顧璋:!!!
他忘了,金瑎那小子最愛寫詩,那麽熱鬧的環境下,怕是一天一首都不夠。
被戳穿了,他唉聲歎氣道:“熱熱鬧鬧一下多好,我就是給他分享了一下我的經驗,然後建議他可以搞得熱鬧一點。”
他就是提了個建議,具體操作真和他沒關係啊!
燕先竹早就熟知他這套,不聽他的,拿出一堆隱隱透著“精神交換價值”“文娛與經濟發展”想法的詩詞。
單看任意一首都沒問題,但幾十首連在一起,這個感覺就很明顯了。
燕先竹把自己整理的這一摞詩詞擺在顧璋麵前,讓他認真看,仔細思考,把這些想法都整理出來。
顧璋瞪大了眼睛,他其實也不太懂!
他不過是原來忽悠人的時候,隨便扯了點肚子裏的零星存貨出來,他一個種田幹架的,哪裏懂這麽深奧的東西?
他抗議道:“您該讓金瑎來寫才對,詩都是他寫的!”
金瑎坑他!
燕先竹:“根子都在你這兒,不找你找誰?”
抗議被無情鎮壓,顧璋當然是乖乖認下,要不還能怎麽辦?燕先竹不僅是他師伯,還有一層祖父的身份在!
顧璋沒辦法,唉聲歎氣地去整理資料去了。
誰懂啊!
這和讓張屠夫拿繡花針有什麽區別?
他愁得都抓掉了一把頭發,這些忽悠人的言論,他當初到底是從思想品德課上學的呢,還是從馬克思老人家的言論中吸收到肚子裏來的呢?
他邊寫,還邊給金瑎寫了封信,狠狠吐槽了一番:你說說你,高興寫詩就寫詩,非要掀我的老底做什麽?
金瑎十分委屈的迴信:“我這不是怕被彈劾嗎!總得吹一吹,然後亮一亮效果。”
畢竟一個小地方的賬目,誰會去注意?還要等到戶部年底清算完,那個時候他怕是被禦史台的人噴慘了!
他不得好好寫詩吹一吹,當地商販掙了多少錢?當地舞龍舞獅的班子又攬了多少新活?當地的特產又擴大了多少知名度?
顧璋:“……”
金瑎這招這麽有點眼熟?
燕先梅笑著看他:“這不就是你慣用的招數?”就是套了個詩詞的皮,而且這層皮比較精美。
顧璋這個冬天,老老實實寫東西,許多大臣可都當好戲看了,一邊期待顧璋寫出的文章,一邊又忍不住幸災樂禍的看好戲,你這個專坑人的小子也有今天!
***
過了元宵節,春日便逐漸降臨。
這日早朝,顧璋把整理的內容落成折子帶上。
他站在後頭聽前頭的大臣們吵得熱火朝天,跟聽戲似的,偶爾還在心裏給打個節拍。
等一樁樁大事商議完了,兵部尚書萬剛出列說:“剛赤府知府意外身亡……”
顧璋耳朵立馬豎起來。
剛赤府,這不就是邊關那邊嗎?!
萬剛道:“府城轄下四縣上上下下事務皆需人總理,邊關事務冗雜,容不得半點差池。”
他請皇上盡快安排人前往剛赤。
幾乎是同時,顧璋耳邊響起係統的提示音【叮——被動觸發任務:守衛疆土。】
【任務進度:出發】
【該階段任務關鍵詞:要令四海無戰爭,千古萬古歌太平1】
【階段獎勵:白藤淬煉藥液】
顧璋看到光屏中,莊園四周帶著荊棘的圍欄緩緩亮起。
他又飛快地掃了一眼獎勵,瞳孔緊縮,這份藥液可以讓白藤的硬度、柔韌等等各項標準,都達到他預期的理想標準。
他的理想標準?那不就是說除了沒有自我意識之外,其它都能達到他上輩子那條鬼索的指標。
顧璋心髒跳動的速度都加快,抬頭見大殿中間沒人,上前朗聲道:“臣請命前往剛赤府,為陛下分憂。”
明盛帝:“……”
剛好撞在你小子頭上了是吧?
百官也很是震撼,看著隊伍後側站著的少年,完全不知道為什麽顧璋會站出來。
盡管同為五品,但剛赤府是個小府,轄下一共才四個縣,不僅苦寒,糧食產量也低,妥妥是個貧困地區。
若單單隻是窮也就罷了,可偏偏還靠近邊關,有打仗的風險不說,很多決策和事情都要受軍隊管轄,很多決策都不能落地。
還不能出疏漏,出了疏漏可能影響軍營,做好了是應該的,做得不好就要吃掛落,妥妥是個吃力不討好,沒人願意去的地方。
誰瞧不懂顧璋這個操作,好好的前途大好的京官不當,跑去個很難做出成績的地方?
別人是明降暗升,這一遭分明是明平暗降!
顧璋在大殿上,十分大義凜然地說大道理,說自己一顆拳拳報國之心,說自己十分傾慕薛將軍,想去見識一番邊關風采,保家衛國人人有責,他也願意貢獻一份力!
少年激昂的聲音,配合鏗鏘有力的誓詞。
說得是感人肺腑,許多官員不由心中感歎,此子年紀雖小,但有心有大義啊!
明盛帝心中歎息。
頭一次覺得他的顧小狀元文采太好,也不全是好事。
一番說辭說得百官頷首,群臣熱血沸騰,他若是拒絕了,豈不是做了惡人?
明盛帝早早就被顧璋一次次磨得動搖了,想著如今邊關局勢還算平穩,男兒磨煉一番也未必是壞事,便也鬆口應下了。
顧璋烏眸頓時亮了,神采奕奕拿出奏折,開始說自己結合前後兩輩子的肚內存貨,寫出來的關於“如何在不影響農耕的情況下發展文娛,提高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質量,提高當地稅收,促進經濟發展。”
他自然不可能直接用上輩子學過的那套說辭,隻能擺數據、講事實,等京城和金瑎那地方的數據用完了,又引經據典談古論今。
早朝上文武百官聽著顧璋這套觀點,即使從前沒往這方麵想過,也很快被顧璋的內容吸引了心神。
這樣從容不迫,侃侃而談的氣度,讓許多朝中大臣都將目光落在顧璋身上。
武官還好,許多在地方有過實際任職經驗的文官,聽得精神大振,眼神中不免異彩連連。
許多官員都覺得頗為可行,也頗為心動,眼看就要出列建議:這法子好,就讓顧璋這小子試試!
顧璋見前頭架勢不對,不知是要開始吵起來了,還是要給他挖坑,他在說完奏折內容後,一刻不停地高聲道:“臣即將離京赴任,此法後續完善推行,還請皇上親點能臣。”
被跨時代的思想驚豔到的文官們,頓時猶如被潑了一盆冷水,火熱沸騰的心頓時呲哇一聲涼了。
他們都忘了,這廝馬上要走了!
怎麽會這樣!!!
分明是一個治世奇才的好苗子,怎麽能去那麽危險的邊關,要是出事了怎麽辦?
而且顧璋是文官啊,怎麽能讓他小小年紀去剛赤府呢?簡直暴殄天物!!
方才他們怎麽就被那小子一番說辭給說得熱血衝頭,忘了阻攔一番?
顧璋滿意!
等早朝結束,他還暗搓搓給明盛帝推薦了燕先竹,不能光他被甩任務,要忙一起忙起來!
燕先竹早早就憑自己的人情世故,在翰林掌教這個舒服的位置呆了好些年了,地位又高,又不像是六部官員那樣責任大,事情重。
他沒想到,臭小子竟然攛掇皇上,把那些工作全都交給他來完成,甚至忙到腳不沾地!
玉照殿裏。
明盛帝耐心地給顧璋交代邊關的一應事項。
說得差不多後,他笑道:“要不朕給薛將軍,或者見雷寫封信,幫你說說好話。”
這就跟許多知名學院入學時,學生可以帶各種名臣大儒的推薦函一樣,還挺常見。
顧璋心中警鈴大響:“這就不必了!”
明盛帝笑罵:“你還真當自己人見人愛?”
顧璋撇撇嘴,辯駁道:“依照您描述的薛將軍的性格,這好話一說,還指不定是不是加好感,萬一要是覺得我真的是媚上的關係戶,不僅心裏更討厭我,還指不定寫信來罵您嘞!”
宣朝自從開國皇帝起就風氣開明,先帝在的時候,還有禦史台的官員,敢於振言告誡先帝:“天下者,祖宗之天下,群臣、萬姓、三軍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2”
字如其人,顧璋就看薛將軍那手凜冽如刀割,墨汁淋漓刻骨的字,就知道薛將軍性格絕對嚴正。
明盛帝輕咳兩聲:“朕不至於這點威信都沒有。”
顧璋搖搖頭:“還是不要了,到時候弄巧成拙,指不定薛將軍真要寫信來勸(罵)您,然後對我更沒鼻子沒眼了。”白板印象就挺好!
明盛帝:“……”
他在臭小子心裏,竟然這點威信都沒有嗎?
據說,從本地自古以來就有的舞龍舞獅大比拚,到賽龍舟,再到吃喝玩樂一條街……讓許多人流連忘返,津津樂道。
甚至還有人讚揚說:“紙醉金迷,酒池肉林,樂不及此。”
風聲都傳到京城來了!
許多官員到了地方之後,確實會有些動作,但一般是審理舊案,或者開辦學堂,要麽就是走訪當地實情,為百姓解決切實的問題。
鮮少有官員剛剛上任,就帶著所有人大肆慶祝,吃喝玩樂,各種花樣輪番上陣的!
不怕勞民傷財嗎?不怕被彈劾不務正業嗎?不會耽誤農耕嗎?
剛上任就整這一出,是想幹什麽?
但是許多人咂摸兩下,就看出了點熟悉的味道,燕先竹把人找來,直截了當地問:“這事是不是你給出的主意?”
他眼神裏頭的意思還挺明顯:不會有錯的,不是你還能是誰?
顧璋才不會承認,他裝傻道:“沒有啊,我都沒去過長甘縣,這些事和我怎麽會有關係?”
燕先竹睨他一眼,冷哼一聲:“人家一連寫了不知道多少首詩來誇你,還不承認!”
顧璋:!!!
他忘了,金瑎那小子最愛寫詩,那麽熱鬧的環境下,怕是一天一首都不夠。
被戳穿了,他唉聲歎氣道:“熱熱鬧鬧一下多好,我就是給他分享了一下我的經驗,然後建議他可以搞得熱鬧一點。”
他就是提了個建議,具體操作真和他沒關係啊!
燕先竹早就熟知他這套,不聽他的,拿出一堆隱隱透著“精神交換價值”“文娛與經濟發展”想法的詩詞。
單看任意一首都沒問題,但幾十首連在一起,這個感覺就很明顯了。
燕先竹把自己整理的這一摞詩詞擺在顧璋麵前,讓他認真看,仔細思考,把這些想法都整理出來。
顧璋瞪大了眼睛,他其實也不太懂!
他不過是原來忽悠人的時候,隨便扯了點肚子裏的零星存貨出來,他一個種田幹架的,哪裏懂這麽深奧的東西?
他抗議道:“您該讓金瑎來寫才對,詩都是他寫的!”
金瑎坑他!
燕先竹:“根子都在你這兒,不找你找誰?”
抗議被無情鎮壓,顧璋當然是乖乖認下,要不還能怎麽辦?燕先竹不僅是他師伯,還有一層祖父的身份在!
顧璋沒辦法,唉聲歎氣地去整理資料去了。
誰懂啊!
這和讓張屠夫拿繡花針有什麽區別?
他愁得都抓掉了一把頭發,這些忽悠人的言論,他當初到底是從思想品德課上學的呢,還是從馬克思老人家的言論中吸收到肚子裏來的呢?
他邊寫,還邊給金瑎寫了封信,狠狠吐槽了一番:你說說你,高興寫詩就寫詩,非要掀我的老底做什麽?
金瑎十分委屈的迴信:“我這不是怕被彈劾嗎!總得吹一吹,然後亮一亮效果。”
畢竟一個小地方的賬目,誰會去注意?還要等到戶部年底清算完,那個時候他怕是被禦史台的人噴慘了!
他不得好好寫詩吹一吹,當地商販掙了多少錢?當地舞龍舞獅的班子又攬了多少新活?當地的特產又擴大了多少知名度?
顧璋:“……”
金瑎這招這麽有點眼熟?
燕先梅笑著看他:“這不就是你慣用的招數?”就是套了個詩詞的皮,而且這層皮比較精美。
顧璋這個冬天,老老實實寫東西,許多大臣可都當好戲看了,一邊期待顧璋寫出的文章,一邊又忍不住幸災樂禍的看好戲,你這個專坑人的小子也有今天!
***
過了元宵節,春日便逐漸降臨。
這日早朝,顧璋把整理的內容落成折子帶上。
他站在後頭聽前頭的大臣們吵得熱火朝天,跟聽戲似的,偶爾還在心裏給打個節拍。
等一樁樁大事商議完了,兵部尚書萬剛出列說:“剛赤府知府意外身亡……”
顧璋耳朵立馬豎起來。
剛赤府,這不就是邊關那邊嗎?!
萬剛道:“府城轄下四縣上上下下事務皆需人總理,邊關事務冗雜,容不得半點差池。”
他請皇上盡快安排人前往剛赤。
幾乎是同時,顧璋耳邊響起係統的提示音【叮——被動觸發任務:守衛疆土。】
【任務進度:出發】
【該階段任務關鍵詞:要令四海無戰爭,千古萬古歌太平1】
【階段獎勵:白藤淬煉藥液】
顧璋看到光屏中,莊園四周帶著荊棘的圍欄緩緩亮起。
他又飛快地掃了一眼獎勵,瞳孔緊縮,這份藥液可以讓白藤的硬度、柔韌等等各項標準,都達到他預期的理想標準。
他的理想標準?那不就是說除了沒有自我意識之外,其它都能達到他上輩子那條鬼索的指標。
顧璋心髒跳動的速度都加快,抬頭見大殿中間沒人,上前朗聲道:“臣請命前往剛赤府,為陛下分憂。”
明盛帝:“……”
剛好撞在你小子頭上了是吧?
百官也很是震撼,看著隊伍後側站著的少年,完全不知道為什麽顧璋會站出來。
盡管同為五品,但剛赤府是個小府,轄下一共才四個縣,不僅苦寒,糧食產量也低,妥妥是個貧困地區。
若單單隻是窮也就罷了,可偏偏還靠近邊關,有打仗的風險不說,很多決策和事情都要受軍隊管轄,很多決策都不能落地。
還不能出疏漏,出了疏漏可能影響軍營,做好了是應該的,做得不好就要吃掛落,妥妥是個吃力不討好,沒人願意去的地方。
誰瞧不懂顧璋這個操作,好好的前途大好的京官不當,跑去個很難做出成績的地方?
別人是明降暗升,這一遭分明是明平暗降!
顧璋在大殿上,十分大義凜然地說大道理,說自己一顆拳拳報國之心,說自己十分傾慕薛將軍,想去見識一番邊關風采,保家衛國人人有責,他也願意貢獻一份力!
少年激昂的聲音,配合鏗鏘有力的誓詞。
說得是感人肺腑,許多官員不由心中感歎,此子年紀雖小,但有心有大義啊!
明盛帝心中歎息。
頭一次覺得他的顧小狀元文采太好,也不全是好事。
一番說辭說得百官頷首,群臣熱血沸騰,他若是拒絕了,豈不是做了惡人?
明盛帝早早就被顧璋一次次磨得動搖了,想著如今邊關局勢還算平穩,男兒磨煉一番也未必是壞事,便也鬆口應下了。
顧璋烏眸頓時亮了,神采奕奕拿出奏折,開始說自己結合前後兩輩子的肚內存貨,寫出來的關於“如何在不影響農耕的情況下發展文娛,提高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質量,提高當地稅收,促進經濟發展。”
他自然不可能直接用上輩子學過的那套說辭,隻能擺數據、講事實,等京城和金瑎那地方的數據用完了,又引經據典談古論今。
早朝上文武百官聽著顧璋這套觀點,即使從前沒往這方麵想過,也很快被顧璋的內容吸引了心神。
這樣從容不迫,侃侃而談的氣度,讓許多朝中大臣都將目光落在顧璋身上。
武官還好,許多在地方有過實際任職經驗的文官,聽得精神大振,眼神中不免異彩連連。
許多官員都覺得頗為可行,也頗為心動,眼看就要出列建議:這法子好,就讓顧璋這小子試試!
顧璋見前頭架勢不對,不知是要開始吵起來了,還是要給他挖坑,他在說完奏折內容後,一刻不停地高聲道:“臣即將離京赴任,此法後續完善推行,還請皇上親點能臣。”
被跨時代的思想驚豔到的文官們,頓時猶如被潑了一盆冷水,火熱沸騰的心頓時呲哇一聲涼了。
他們都忘了,這廝馬上要走了!
怎麽會這樣!!!
分明是一個治世奇才的好苗子,怎麽能去那麽危險的邊關,要是出事了怎麽辦?
而且顧璋是文官啊,怎麽能讓他小小年紀去剛赤府呢?簡直暴殄天物!!
方才他們怎麽就被那小子一番說辭給說得熱血衝頭,忘了阻攔一番?
顧璋滿意!
等早朝結束,他還暗搓搓給明盛帝推薦了燕先竹,不能光他被甩任務,要忙一起忙起來!
燕先竹早早就憑自己的人情世故,在翰林掌教這個舒服的位置呆了好些年了,地位又高,又不像是六部官員那樣責任大,事情重。
他沒想到,臭小子竟然攛掇皇上,把那些工作全都交給他來完成,甚至忙到腳不沾地!
玉照殿裏。
明盛帝耐心地給顧璋交代邊關的一應事項。
說得差不多後,他笑道:“要不朕給薛將軍,或者見雷寫封信,幫你說說好話。”
這就跟許多知名學院入學時,學生可以帶各種名臣大儒的推薦函一樣,還挺常見。
顧璋心中警鈴大響:“這就不必了!”
明盛帝笑罵:“你還真當自己人見人愛?”
顧璋撇撇嘴,辯駁道:“依照您描述的薛將軍的性格,這好話一說,還指不定是不是加好感,萬一要是覺得我真的是媚上的關係戶,不僅心裏更討厭我,還指不定寫信來罵您嘞!”
宣朝自從開國皇帝起就風氣開明,先帝在的時候,還有禦史台的官員,敢於振言告誡先帝:“天下者,祖宗之天下,群臣、萬姓、三軍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2”
字如其人,顧璋就看薛將軍那手凜冽如刀割,墨汁淋漓刻骨的字,就知道薛將軍性格絕對嚴正。
明盛帝輕咳兩聲:“朕不至於這點威信都沒有。”
顧璋搖搖頭:“還是不要了,到時候弄巧成拙,指不定薛將軍真要寫信來勸(罵)您,然後對我更沒鼻子沒眼了。”白板印象就挺好!
明盛帝:“……”
他在臭小子心裏,竟然這點威信都沒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