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 作者:渝躍鳶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把黎川都說愧疚了,他一本正經作揖道歉道:“瑤光目光宏遠,心懷百姓,方才實屬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顧璋趁熱打鐵,把報紙的一番設想說了出來,還道:“要是一出出一本,又厚字又多,百姓大多不識字,估計沒多少人樂意看,但是咱們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拋出來就不一樣了,壓力驟減,再把題目起得吸引人一些,隻要被吸引進來看了,保管百姓口口相傳。”
旁觀的餘慶年:“……”
確實是不與旁人說了,改成直接登報見全天下人了。
還把傻小子忽悠得樂意至極,竟說要主動再改改。
顧璋叮囑:“記錄裏那些他們舉證、為自己辯駁的話,你可千萬不能刪。”
這些可都是能引起公憤,讓人口口相傳的爆點!
聽聽,什麽叫“她是我家媳婦我打她怎麽了?”
什麽叫“我是南伯侯家嫡子,你要是敢審我,我明日就扒了你這身官服,讓你和那個賤民一起挨板子蹲大牢。”
敢犯下這些離譜案件的人,想法和三觀還真和大多數人不一樣,隨便一句話就能挑撥正常人的神經。
黎川嚴肅道:“律案講究實事求是,我定不會胡亂篡改。”
顧璋摸摸鼻子,總覺得自己即將來的騷操作,可能實在對不起黎川這麽真心信任他了。
沒關係!還有一個兄弟!
坑一個是坑,一起坑就不是什麽稀罕事了!
顧璋又對餘慶年道:“我這報紙還差版麵,玉昂筆力好,也來幫幫我怎麽樣?”
顧璋都想好了,秀恩愛之前,總該要讓報紙有知名度。
想讓報紙大賣,光靠他一個人肯定是不夠的,要不他得累死,後頭有了名氣,有人投稿就好了,但頭幾版肯定要他先想辦法湊起來的。
餘慶年在旁邊也聽懂了顧璋的想法,其實也挺感興趣的,瞅向顧璋道:“我沒有案子可寫。”
顧璋忙不迭送出一通連環彩虹屁:“玉昂的文章文體宏麗,證引該洽,獨步一時!用來當主版,撐門麵再好不過了。”
餘慶年的文章那可真是好看,文人讀起來都覺得酣暢淋漓,即使是沒學問的人讀起來,也會覺得“哇——這人一定很有文采。”
辭藻落筆漂亮得不得了。
顧璋自問沒這個水平,他的文章要細讀,甚至要懂行才能窺見內涵。
餘慶年應下:“左右無事,幫了你這個忙。”
顧璋摩挲下巴,即使溜走的兄弟也不放過,“我再給金瑎寫封信,讓他挑幾首覺得不錯的詩詞送來。”
報紙的門麵,和連續勾人的版麵都有了。
再加上金瑎的點睛之筆,報紙的框架就有了!
餘慶年也點頭道:“靈瞻的詩詞近日多了些大開大合、隨意揮灑的奔湧之勢,用在這上麵也是極好的。”
黎川也道:“若日後此物真能成,許多苦無門路的學子,若是擅長作詩,也算有個揚名的機會了。”
顧璋心裏拿小本本記下,這都是他可以拿去忽悠人的素材。
一張報紙版麵三個怎麽夠?顧璋又把目光瞄準了京中老熟人。
“我好像還有個仇沒報。”顧璋想到上次被戎景山大義滅親,那口才好的,要不是早就體驗過plus版的戎銳,他甚至都覺得戎景山對他有意見,要把他往死裏針對。
顧璋捏著這個“把柄”,雄赳赳氣昂昂地上門告狀了。
顧璋選了個日子上門,十分委屈地把人控訴一通:“這可是您兒子,差點就把我給懟哭了,要是我在早朝上真哭出來,那可真是丟臉丟大了,幸好忍住了。”
正巧迴家,聽說父親有學生拜訪過來看看的戎景山:“……”
這人還是那個在早朝上口齒伶俐,與他唇槍舌劍的顧小狀元嗎?
瞧著長得清正俊朗,像是個剛直的改革者,私下裏竟然是個告歪狀的!
戎銳撇了他一眼:“他迴來可不是這麽跟我說的。”
他分明記得,兒子迴來跟自己說:“不愧是跟父親學了幾年的顧小狀元,思維和口才深得您的真傳。”
顧璋:“那肯定是他沒跟您說實話!”
戎景山:?
怎麽還有人能睜著眼睛說瞎話?
戎銳也笑了,他道:“他要是能把你說哭,那我可要高看他一眼。無事不登三寶殿,你小子上門肯定有事,說說吧。”
門口的戎景山:“……”
他雖然知道自己升遷這麽快,有一部分父親當年應了皇上的話,去寧都教這小子的原因,但在父親眼裏,他竟然思維和口才沒有一個十七歲小少年好嗎?
原本想踏進去的步子都躊躇起來,轉身離開,默默迴到書房苦讀去了。
顧璋如法炮製,拉著一張冠冕堂皇的大旗,暗搓搓開始搞事情。
等把京城中認識的大佬都霍霍了一遍,顧璋湊齊了第一版名聲響當當的報紙。
顧璋跑了一圈,晚上就在家裏寫一寫《高等算學(戶部特供版)》
空閑了就琢磨給小姑娘的禮物。
按照她娘的說法,他爹當年一窮二白,都會在定親之後跑去幫忙幹活,還不忘在懷裏揣兩個雜糧炊餅帶去給未來媳婦吃。
“少爺,有一封您的信件。”
顧璋接過來拆開,是金瑎的來信,應當是早早寄來的,說自己安頓下來了,聽說了他辦的那個美食節,覺得很不錯,準備也弄一個。還洋洋灑灑寫了一堆,分享了許多當地的美食美景,和風俗節日。
顧璋:!
他也想去!
顧璋可惜啊,看了金瑎描寫的當地繁華的盛景,即使隔空也抵擋不住顧璋這顆愛熱鬧的心。
他提筆迴信,說他是在京城,動靜沒法鬧太大,所以隻辦了一日,在地方當然要放開手腳,大幹一場!辦個能熱鬧十天半個月的活動和慶典,把當地的特色、好吃的好玩都拿出來,把周邊的人都吸引過來。
信的最後,他還讓金瑎趕緊給他迴信,捎幾首詩來。
他把信封好,然後在給家鄉永河村寄迴信的時候,把這封信也給金瑎寄了迴去。
金家商鋪多,有自己快速寄信件的通道。
顧璋很快就收到迴信。
這會兒他報紙的第一版樣稿已經打完了。
打開金瑎的信一看,前頭高興地寫了好多辦這種大節日,全城歡慶的想法和點子,後頭來了一句:“我的詩你隨便挑,想用哪首用哪首!”
顧璋:“……”
“可真是傻大膽。”顧璋不由歎氣,見識過他宣傳手段之後,還敢這樣迴信,金瑎是真的掉多少次坑都不長記性。
既然都說隨便用了,顧璋就挑了兩首。
完成全部版麵後,他帶著“手寫版報紙”進宮了。
他也是知道分寸的,這種可能引導百姓輿論和想法的東西,握在自己手裏就是個燙手山芋。
明盛帝若是昏君,這燙手山芋他握就握了,分明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他又何必給自己攬事?
反正皇上工作都已經那麽多了,再多一樣也成不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能者多勞,他還小,該輕鬆多玩玩!
明盛帝:“玩夠了?”
顧璋見這裏有皇帝給上個臣子賜座的軟凳,十分自然的就一屁股坐下去,衝明盛帝笑得露出小白牙:“我早就開始幹活了,再勤勞不過了!”
明盛帝也想起最近京中傳言,說顧璋真是被冷落了,如今已經心慌得開始到處找人送禮求助。
他心中好笑,問道:“最近又鼓搗什麽呢?”
顧璋把凳子搬得離明盛帝更近一些:“怎麽能是瞎鼓搗?我這是在幹正事!”
他拿出手寫版的報紙:“您先看看。”
明盛帝接過,好奇的問:“這就是你這陣子到處上門搗鼓出的玩意?裏頭有什麽講究,說來聽聽。”
顧璋膽子很肥,表情神秘道:“我不告訴您,您看看咱們再說。”
“還賣起關子來了。”明盛帝對他的顧小狀元生氣不起來,低頭看起來。
入眼讀到的第一篇文章,寫的正好是最近官場風雲,不過切入點不是詭譎風雲和私下裏那點陰謀,而是從百姓的角度看,透透徹徹的分析了朝廷此舉的用意,百姓能得到的好處。
讀起來隻叫人快意當前,堪比炎炎夏日中吃了一大碗冰雪鎮過的甜瓜,渾身上下都舒坦了,恨不得大喊一句:“大快人心!”
尤其是文章裏明裏暗裏誇了執政者,這叫明盛帝讀起來簡直是雙倍的爽快。
他忍不住看了下署名:“這是和你一屆的探花郎寫的文章?”他依稀還有些印象,當日點他為探花,一來是容貌確實不錯,二來就是文章寫得妙筆生花。
顧璋頓時點頭:“玉昂文章寫得那叫一絕,誰讀都覺得舒服又漂亮。”他把人拎出來一通誇。
明盛帝讀得爽快,迴味這種良好體驗的時候,同時也忍不住對其它板塊產生好奇。
再一掃,就看到了旁邊比較顯眼的標題“誰才是真正的殺人兇手”
頓時勾起了明盛帝的好奇心,順著讀下去,原本疏朗的表情也跟著變化,又青又黑又紫。
正看到高潮處,戛然而止,明盛帝下意識問道:“兇手是這個一心求子的婆婆、還是覬覦這份錢財的娘家叔侄?”
顧璋心驚,這案子錯綜複雜,嫌疑人起碼有八個,明盛帝一下就排除得隻剩下兩個了?
不過他即使知道最後結果,還是一臉無辜,眨眨眼看明盛帝:“這案子也不是我寫的,也不是我審的。”
他手指了指作者的名字:“您要是想知道,可以召人來問問,這是他整理和編寫的前朝舊案。”雖然把故事斷在這裏的人是他,但是報紙上白紙黑字署了“黎川”的名字,和他顧璋有什麽關係呢??
明盛帝覺得不上不下的,惱道:“怎麽停在這兒了?”
帶著這股氣,他又往下看,一口氣把整張報紙正反都看了個遍。
他意猶未盡地看了看這些文章的署名,有許多熟悉的名字,好多還是他當初特意派去寧都的。
“難怪看得這般舒坦,你這幾個空位是打算留著做什麽的?”
顧璋大大咧咧道:“留著討好媳婦和老丈人!”還有秀恩愛。
明盛帝:“……”
“聽說你與燕家定親了?”
顧璋點頭,熱情邀請:“到時候成婚,您要是能來,我保證您看到一輩子都忘不了的美景。”
顧璋趁熱打鐵,把報紙的一番設想說了出來,還道:“要是一出出一本,又厚字又多,百姓大多不識字,估計沒多少人樂意看,但是咱們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拋出來就不一樣了,壓力驟減,再把題目起得吸引人一些,隻要被吸引進來看了,保管百姓口口相傳。”
旁觀的餘慶年:“……”
確實是不與旁人說了,改成直接登報見全天下人了。
還把傻小子忽悠得樂意至極,竟說要主動再改改。
顧璋叮囑:“記錄裏那些他們舉證、為自己辯駁的話,你可千萬不能刪。”
這些可都是能引起公憤,讓人口口相傳的爆點!
聽聽,什麽叫“她是我家媳婦我打她怎麽了?”
什麽叫“我是南伯侯家嫡子,你要是敢審我,我明日就扒了你這身官服,讓你和那個賤民一起挨板子蹲大牢。”
敢犯下這些離譜案件的人,想法和三觀還真和大多數人不一樣,隨便一句話就能挑撥正常人的神經。
黎川嚴肅道:“律案講究實事求是,我定不會胡亂篡改。”
顧璋摸摸鼻子,總覺得自己即將來的騷操作,可能實在對不起黎川這麽真心信任他了。
沒關係!還有一個兄弟!
坑一個是坑,一起坑就不是什麽稀罕事了!
顧璋又對餘慶年道:“我這報紙還差版麵,玉昂筆力好,也來幫幫我怎麽樣?”
顧璋都想好了,秀恩愛之前,總該要讓報紙有知名度。
想讓報紙大賣,光靠他一個人肯定是不夠的,要不他得累死,後頭有了名氣,有人投稿就好了,但頭幾版肯定要他先想辦法湊起來的。
餘慶年在旁邊也聽懂了顧璋的想法,其實也挺感興趣的,瞅向顧璋道:“我沒有案子可寫。”
顧璋忙不迭送出一通連環彩虹屁:“玉昂的文章文體宏麗,證引該洽,獨步一時!用來當主版,撐門麵再好不過了。”
餘慶年的文章那可真是好看,文人讀起來都覺得酣暢淋漓,即使是沒學問的人讀起來,也會覺得“哇——這人一定很有文采。”
辭藻落筆漂亮得不得了。
顧璋自問沒這個水平,他的文章要細讀,甚至要懂行才能窺見內涵。
餘慶年應下:“左右無事,幫了你這個忙。”
顧璋摩挲下巴,即使溜走的兄弟也不放過,“我再給金瑎寫封信,讓他挑幾首覺得不錯的詩詞送來。”
報紙的門麵,和連續勾人的版麵都有了。
再加上金瑎的點睛之筆,報紙的框架就有了!
餘慶年也點頭道:“靈瞻的詩詞近日多了些大開大合、隨意揮灑的奔湧之勢,用在這上麵也是極好的。”
黎川也道:“若日後此物真能成,許多苦無門路的學子,若是擅長作詩,也算有個揚名的機會了。”
顧璋心裏拿小本本記下,這都是他可以拿去忽悠人的素材。
一張報紙版麵三個怎麽夠?顧璋又把目光瞄準了京中老熟人。
“我好像還有個仇沒報。”顧璋想到上次被戎景山大義滅親,那口才好的,要不是早就體驗過plus版的戎銳,他甚至都覺得戎景山對他有意見,要把他往死裏針對。
顧璋捏著這個“把柄”,雄赳赳氣昂昂地上門告狀了。
顧璋選了個日子上門,十分委屈地把人控訴一通:“這可是您兒子,差點就把我給懟哭了,要是我在早朝上真哭出來,那可真是丟臉丟大了,幸好忍住了。”
正巧迴家,聽說父親有學生拜訪過來看看的戎景山:“……”
這人還是那個在早朝上口齒伶俐,與他唇槍舌劍的顧小狀元嗎?
瞧著長得清正俊朗,像是個剛直的改革者,私下裏竟然是個告歪狀的!
戎銳撇了他一眼:“他迴來可不是這麽跟我說的。”
他分明記得,兒子迴來跟自己說:“不愧是跟父親學了幾年的顧小狀元,思維和口才深得您的真傳。”
顧璋:“那肯定是他沒跟您說實話!”
戎景山:?
怎麽還有人能睜著眼睛說瞎話?
戎銳也笑了,他道:“他要是能把你說哭,那我可要高看他一眼。無事不登三寶殿,你小子上門肯定有事,說說吧。”
門口的戎景山:“……”
他雖然知道自己升遷這麽快,有一部分父親當年應了皇上的話,去寧都教這小子的原因,但在父親眼裏,他竟然思維和口才沒有一個十七歲小少年好嗎?
原本想踏進去的步子都躊躇起來,轉身離開,默默迴到書房苦讀去了。
顧璋如法炮製,拉著一張冠冕堂皇的大旗,暗搓搓開始搞事情。
等把京城中認識的大佬都霍霍了一遍,顧璋湊齊了第一版名聲響當當的報紙。
顧璋跑了一圈,晚上就在家裏寫一寫《高等算學(戶部特供版)》
空閑了就琢磨給小姑娘的禮物。
按照她娘的說法,他爹當年一窮二白,都會在定親之後跑去幫忙幹活,還不忘在懷裏揣兩個雜糧炊餅帶去給未來媳婦吃。
“少爺,有一封您的信件。”
顧璋接過來拆開,是金瑎的來信,應當是早早寄來的,說自己安頓下來了,聽說了他辦的那個美食節,覺得很不錯,準備也弄一個。還洋洋灑灑寫了一堆,分享了許多當地的美食美景,和風俗節日。
顧璋:!
他也想去!
顧璋可惜啊,看了金瑎描寫的當地繁華的盛景,即使隔空也抵擋不住顧璋這顆愛熱鬧的心。
他提筆迴信,說他是在京城,動靜沒法鬧太大,所以隻辦了一日,在地方當然要放開手腳,大幹一場!辦個能熱鬧十天半個月的活動和慶典,把當地的特色、好吃的好玩都拿出來,把周邊的人都吸引過來。
信的最後,他還讓金瑎趕緊給他迴信,捎幾首詩來。
他把信封好,然後在給家鄉永河村寄迴信的時候,把這封信也給金瑎寄了迴去。
金家商鋪多,有自己快速寄信件的通道。
顧璋很快就收到迴信。
這會兒他報紙的第一版樣稿已經打完了。
打開金瑎的信一看,前頭高興地寫了好多辦這種大節日,全城歡慶的想法和點子,後頭來了一句:“我的詩你隨便挑,想用哪首用哪首!”
顧璋:“……”
“可真是傻大膽。”顧璋不由歎氣,見識過他宣傳手段之後,還敢這樣迴信,金瑎是真的掉多少次坑都不長記性。
既然都說隨便用了,顧璋就挑了兩首。
完成全部版麵後,他帶著“手寫版報紙”進宮了。
他也是知道分寸的,這種可能引導百姓輿論和想法的東西,握在自己手裏就是個燙手山芋。
明盛帝若是昏君,這燙手山芋他握就握了,分明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他又何必給自己攬事?
反正皇上工作都已經那麽多了,再多一樣也成不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能者多勞,他還小,該輕鬆多玩玩!
明盛帝:“玩夠了?”
顧璋見這裏有皇帝給上個臣子賜座的軟凳,十分自然的就一屁股坐下去,衝明盛帝笑得露出小白牙:“我早就開始幹活了,再勤勞不過了!”
明盛帝也想起最近京中傳言,說顧璋真是被冷落了,如今已經心慌得開始到處找人送禮求助。
他心中好笑,問道:“最近又鼓搗什麽呢?”
顧璋把凳子搬得離明盛帝更近一些:“怎麽能是瞎鼓搗?我這是在幹正事!”
他拿出手寫版的報紙:“您先看看。”
明盛帝接過,好奇的問:“這就是你這陣子到處上門搗鼓出的玩意?裏頭有什麽講究,說來聽聽。”
顧璋膽子很肥,表情神秘道:“我不告訴您,您看看咱們再說。”
“還賣起關子來了。”明盛帝對他的顧小狀元生氣不起來,低頭看起來。
入眼讀到的第一篇文章,寫的正好是最近官場風雲,不過切入點不是詭譎風雲和私下裏那點陰謀,而是從百姓的角度看,透透徹徹的分析了朝廷此舉的用意,百姓能得到的好處。
讀起來隻叫人快意當前,堪比炎炎夏日中吃了一大碗冰雪鎮過的甜瓜,渾身上下都舒坦了,恨不得大喊一句:“大快人心!”
尤其是文章裏明裏暗裏誇了執政者,這叫明盛帝讀起來簡直是雙倍的爽快。
他忍不住看了下署名:“這是和你一屆的探花郎寫的文章?”他依稀還有些印象,當日點他為探花,一來是容貌確實不錯,二來就是文章寫得妙筆生花。
顧璋頓時點頭:“玉昂文章寫得那叫一絕,誰讀都覺得舒服又漂亮。”他把人拎出來一通誇。
明盛帝讀得爽快,迴味這種良好體驗的時候,同時也忍不住對其它板塊產生好奇。
再一掃,就看到了旁邊比較顯眼的標題“誰才是真正的殺人兇手”
頓時勾起了明盛帝的好奇心,順著讀下去,原本疏朗的表情也跟著變化,又青又黑又紫。
正看到高潮處,戛然而止,明盛帝下意識問道:“兇手是這個一心求子的婆婆、還是覬覦這份錢財的娘家叔侄?”
顧璋心驚,這案子錯綜複雜,嫌疑人起碼有八個,明盛帝一下就排除得隻剩下兩個了?
不過他即使知道最後結果,還是一臉無辜,眨眨眼看明盛帝:“這案子也不是我寫的,也不是我審的。”
他手指了指作者的名字:“您要是想知道,可以召人來問問,這是他整理和編寫的前朝舊案。”雖然把故事斷在這裏的人是他,但是報紙上白紙黑字署了“黎川”的名字,和他顧璋有什麽關係呢??
明盛帝覺得不上不下的,惱道:“怎麽停在這兒了?”
帶著這股氣,他又往下看,一口氣把整張報紙正反都看了個遍。
他意猶未盡地看了看這些文章的署名,有許多熟悉的名字,好多還是他當初特意派去寧都的。
“難怪看得這般舒坦,你這幾個空位是打算留著做什麽的?”
顧璋大大咧咧道:“留著討好媳婦和老丈人!”還有秀恩愛。
明盛帝:“……”
“聽說你與燕家定親了?”
顧璋點頭,熱情邀請:“到時候成婚,您要是能來,我保證您看到一輩子都忘不了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