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甲以外,二甲和三甲的新科進士都可以參加,朝考成績好的成為庶吉士留在翰林,餘下沒考中的,就外放當官。


    在翰林院裏的任職,怎麽說也是天子近臣,有機會見麵皇上,在京城與朝中重臣打交道,還有經驗豐富者擔任教習,三年下來,學到的經驗,積累的人脈是外放的官員難以想象的,升遷也更快。


    故而朝考十分重要,黎川和金瑎都準備已久。


    顧璋和餘慶年都已經初步熟悉了翰林事項,這會兒在自己的位置上辦公,見有人出來,他們連忙起身往外走。


    “怎麽樣?”顧璋問道。


    黎川向來克製守禮,隻道:“盡力答完了。”


    這話落在顧璋耳朵裏,自動就換算成“沒問題,可以放心等結果。”


    他鬆了半口氣,又趕緊去看金瑎。


    金瑎苦笑:“我沒太大把握。”


    他今兒算是栽了跟頭,本來他的學問就不如三位兄弟,有些名氣也全靠詩詞,能一路考上來,多少有點運氣的成分。


    金瑎說了說自己作答的,黎川這個做過一遍題目的,率先眸子暗了些。


    顧璋和餘慶年也心裏沒譜,倒不是說很差,但是在這麽多萬裏挑一的新科進士中,最後能不能取上,還真是個問題,感覺就在能留下和不能留下那根線上晃。


    能不能取中,是要靠最後禦筆欽點,也還有轉機,顧璋想著,才道:“考都考完了,咱不聊這個了。”


    金瑎也很快打起精神:“我能一路考到二甲,已經遠遠超過家裏原本的期待了,能不能留在翰林,也沒太大關係。”


    他還開玩笑道:“說不定我去地方,還能做出點事業來。”


    他確實是這麽想的,從小見顧璋的各種騷操作多了,尤其是那些有關經商買賣的,他覺得自己學到了不少。


    世人皆貶商,但他看得多了,卻發現如果當政者能有些策略,其實發達的商業,能給當地百姓帶來許多機會,百姓的日子都會變好。


    他覺得,自己也是有一腔抱負想要施展的,想起顧璋曾經說的話,有些關切道:“我這些日子沒時間,龔家書局那邊如何了?”


    如果真的要去地方,他也想在走之前,看看這些書畫冊,是不是真的能如顧璋所言,讓寧都和京城的客棧、酒樓、小吃攤、繁華街道、甚至港口都熱鬧起來,百姓都能掙到更多的錢。


    顧璋道:“已經鋪貨完了,就這兩天,就會開售。”


    餘慶年和黎川都表示,肯定會去買一本珍藏的。


    金瑎和顧璋對視一眼,想到龔家書局的宣傳,眼裏都浸出幾分笑意。


    顧璋笑道:“那你倆可別被嚇著。”


    金瑎十分中肯且好意的給出建議道:“我勸你們別逗留太久,買完就走。”


    餘慶年和黎川:???


    還真讓人好奇,餘慶年和黎川思來想去,都想不到不過是去買個書而已,能遇到什麽?


    見兩人表情困惑,又有點被坑過的狐疑和後怕,顧璋和金瑎都忍不住笑出來。


    祝子瑜領著幾名祝家小廝和書童,走在後頭不遠處。


    見顧璋笑得如此開懷,祝子瑜眼底暗藏著不忿:“過了今日,他就笑不出來了。”


    他都聽說了,禦史台的人明日便要參他,卡牌竟然還在變換花樣,推陳出新,為了掙錢,簡直沒把禦史台放在眼裏。


    小廝猶豫提醒道:“老爺都說了,讓您安分在翰林學習,莫要再出別的岔子。”


    祝子瑜低低的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他懶得與這些下人解釋,顧璋最大的功績,就是寧都增產,但他仔細觀察過,顧璋的手、膚色許多細節都能看出,他根本沒下過田,沒幹過農活,看著就不像是擅於農耕一道的。


    “不過是仗著父輩偶然發現,然後給自己造勢罷了。”


    京城中這樣的事情可不少,比如圍獵時,將大獵物喂了藥驅趕過來,然後主子一箭射中,就能傳出“擅射”“能文能武”的名頭。


    證據就是,那些親力親為,將增產之道傳播開的,不是顧璋,而是他的父親和爺爺。


    祝子瑜對此不屑,“不過是憑借這點父輩運氣好得到的功勞造勢,要不我怎麽會屈於人下?”


    他始終對自己隻得了榜眼,而不是狀元耿耿於懷。


    午飯休息過後。


    翰林教習領著一甲三名進了書庫,來到一排專門放缺損書籍的書架前。


    這教習道:“你們入翰林也有月餘,也算熟悉了翰林,如今該分些活了,平日裏陛下沒召見時,可修書,閱各地縣誌府誌。”


    顧璋如今是從六品翰林院修撰,祝子瑜和餘慶年是正七品翰林院編修。


    按理說,從六品翰林院修撰掌修實錄,職責是記載皇帝言行,進講經史,草擬詔令和各種官方文書,應當是要被皇上召見的。


    可自瓊林宴之後,皇上就忙於政務,還沒召見過當今狀元,也不知為何,故而教習便安排他們三人幹一樣的活。


    顧璋自然知道是為什麽,皇帝讓他養精蓄銳,好好準備,隻等著搜集完證據,抓他做壯丁,對戶部下手。


    顧璋想一想就覺得頭疼,戶部可是朝中最重要的六部之一,裏麵誰不比他的官階大,誰沒有數十年的戶部任職經驗?


    是誰給了明盛帝這麽大的勇氣?


    他才十六!


    世界就不能對他友善一點嗎?


    隻聽教習道:“這個月你們先一人拿三本迴去,月末交上來就好,月末時還會有一篇策論文章,屆時皇上會查看,定要好生準備。”


    祝子瑜道:“能為皇上分憂,實乃我等榮幸,不知可否多拿些殘缺的書冊,讓翰林藏書早些補全擴容。”


    教習瞧了他一眼,又看了下皺眉的顧璋,礙於祝家權勢,沒說什麽,隻道:“量力而行。”


    祝子瑜笑著上前拿了不少書:“都是些修書的任務,輕省,既為天子門生,自然要全力為皇上分憂。”


    顧璋也就頭疼了一會兒,祝子瑜已經三兩句,從書架中拿下了許多書。


    他是沒修過書的,餘慶年雖為世家子弟,也沒做過這個活,倒是都不知道其中竅門。


    直到那一摞書分成三份,到手一看,才知其中玄妙。


    餘慶年皺眉:“這怎麽可能做得完?”


    殘缺的書冊,有的是模糊了字跡,有的是大段缺損。


    文字相關的內容,想要複原,保證無誤,還要找許多書籍互為例證,確保用典、補全的行文沒有疏漏,與原文表意相同。


    若是有關數字的,那就更麻煩了,尤其是涉及真實數據的,比如人口、井數、府城麵積這些原始數據可能就有缺失,要去查找補全,若運氣不好,還要重算。


    這些若是放到戶部、可能都是要許多人一起算的,一個人想要算出來,耗心勞神,苦費許久。


    顧璋:“真是命犯小人。”


    也不知哪裏惹到祝子瑜了,分明就沒什麽交集,偏偏入了翰林之後,就總擺著臭臉,如今都明晃晃的針對上了。


    當場沒推辭,如今已經接下了,再去怕是不好。


    餘慶年低聲道:“我還能讓家中培養的書童幫忙,璋弟你打算怎麽辦,要不去還是去找教習說說?”


    顧璋攔住他:“不用擔心,我自有分寸。”


    他看了一眼祝子瑜的方向,像是世家書童,學問都不差,雖然不能做關鍵決斷,但是幫忙搜集資料,做些簡單補全還是行的,便能大大提升效率,這才一點不慌。


    顧璋坐下來翻看八本書冊,看到巨大的工作量,著實被惡心到了。


    幸好是他,若是黎川這樣無權無勢的,怕是隻能夜間點燭,日夜不休的苦幹,每日隻睡一兩個時辰,也不知能不能做完。


    這樣巨大的心神損耗,隻怕精神不濟,無論是偶然得陛下召見,還是月尾交上每月文章,都難保持好狀態。


    顧璋看向祝子瑜,祝子瑜正好抬頭:“瑤光可是覺得太累,想找教習說說情?”


    他都觀察過了,燕家根本沒在翰林交代人要照拂顧璋,這接近一個月,皇上也沒召見。


    顧璋笑道:“不累,這可太簡單了,我還想找教習說,再多來幾本,為皇上分憂,祝榜眼可要一同?”


    祝子瑜沒想到會是這個迴應,一時間被噎住。


    又為顧璋的稱唿惱怒。


    祝子瑜本以為顧璋就是逞強,嘴上說說。


    沒想到真去教習那兒多領了幾本,還分了他一半!


    祝子瑜摸不清顧璋套路,隻咬著後槽牙跟道:“對,不難,定能全部修完。”


    顧璋在教習麵前過了明處,迴來也不著急修,而是在十多本裏選了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悠哉悠哉地看起來。


    ***


    翌日。


    早朝,群臣們議完了朝廷要事,廉冠見狀出列道:“臣有本要湊!”


    原來顧璋不是官,也就算了,這會兒可是從六品,任誰都參得!


    廉冠想到家中翻了花樣的卡片,還有各種各樣的花式玩法,簡直是挑釁!


    廉冠義正言辭,將原本那套詞又改了改,除了原來的耽於享樂、驕奢淫逸,行為不端,還加了點詞,“甚至連皇宮都有娘娘在玩,引誘陛下放縱,帶起不良風氣!”


    他語氣鏗鏘,叭叭一通說,恨不得把有的沒的鍋都扣在顧璋頭上。


    廉冠還是有點才學的,反正文章做得發人深省,聽起來顧璋和他做的卡牌,簡直禍國殃民,不罰不懲戒一番,不足以抵消帶來的負麵影響。


    禦史台相約一同參湊的幾人紛紛上前,一同聲討這等玩物喪誌之物。


    “請陛下發禁令,不許任何商鋪出售此物。”


    “皇上可派人去賭場探明,耽於此物者神色癲狂,分明是引人墮落的鴆毒,可恨顧編撰還宣揚此物能讓人精於算學,請陛下明辨。”


    任由朝堂下批判的聲音此起彼伏,明盛帝巍然不動,隻是目光定定的掃過一人。


    那是他早早安排的人,接受到明盛帝的示意,那人出列,“臣也有本要奏。”


    “準奏。”


    明盛帝聲線平直,不辨喜怒。


    此前出來參顧璋的人,心中都還疑惑,昨日商量的時候,沒他啊,今天怎麽突然站出來了?


    這段時間,明盛帝就是派人暗中徹查戶部賬目去了,同時還要查證到底是偶然因素,還是有人做手腳貪墨。大多精算之人都在戶部,想要再找一批本來就難,如今重新算一遍,工作量巨大,還有諸多顧慮和查探,才拖延到現在。


    那日瓊林宴,也是因為發現戶部端倪,這才拖得晚了。


    “臣也奏顧修撰所製卡牌一事。”


    廉冠心裏一個咯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渝躍鳶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渝躍鳶飛並收藏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