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閱卷官也都心中震撼。


    難怪一向穩重自持的胡大人,會是剛剛那樣的反應,竟然是有題目出了差錯,還被參考的學子點了出來了!


    “但是哪一題出了差錯?”


    “我也沒看出來,倒是覺得蒙大人這題出得好,會不會是弄錯了?”


    “可胡嚴向來穩重,若沒有把握,肯定不會貿然指出。”


    現場閱卷的官員議論紛紛,目光卻都好奇地看向主考官蒙宗和胡嚴,還有他們中間的那份答卷。


    胡嚴見主考官誤會,以為是自己的題目出錯,連忙解釋道:“不是蒙大人您出的題,而是戶部送來的那一道。”


    蒙宗早已伸手拿起答卷,眉頭緊皺。


    胡嚴趕緊點出位置:“下官分到的是第二場的答卷,就是那一道算柳州稅收的題目。”


    戶部送來的那道?


    許多官員腦海裏都浮現出那道題。


    考後他們才知道,據說是第二場中最難的一道,綜合了律令、稅法、算學、人口等諸多內容的綜合性考題。


    就連數據,都是原封不動從戶部拿的,比模擬出的整數和好計算的數字更為真實複雜,看著就令人頭疼。


    據說戶部當初為了清算這部分稅收,戶部右侍郎親自帶了許多人,足足清算了一周多!


    這麽複雜的數據,當然不可能讓考生一人在短時間裏算出來,故而給出了一些難算的中間數據。


    題中柳州乃虛構,但這些數據,可都不是虛構的!


    真的會出錯嗎?


    想想就覺得匪夷所思。


    遇到這種事,閱卷官們也沒了閱卷的心思,畢竟即使判了,也不知是對是錯。


    他們紛紛擱下筆,起身看向主考官蒙宗。


    胡嚴心中也忐忑起來,盡管是戶部送來的,但題是主考官審過的,若出了問題和主考官也脫不了幹係,他小聲道:“也許是下官算錯了。”


    他給蒙宗遞了個台階。


    蒙宗卻眉頭越擰越緊,幹脆占了胡嚴的位置:“拿素紙來!”


    胡嚴連忙遞上他剛剛悄悄吩咐人拿來的素紙,閱卷可不需要素紙,但他也是真的算過,才驚訝得直唿出聲。


    見主考官如此做派。


    現場一片嘩然。


    “戶部送來的數據,真錯了?”


    “胡嚴是怎麽發現的?看到不一樣的答案,難道不是直接判錯就好嗎?”


    蒙宗即使自己算了,也不敢輕信,怕被這份答卷思路帶偏,命人道:“你兩人將這份答紙高舉。”


    然後他對眾閱卷官道:“無論是否精於算學,都來算一遍。此刻噤聲!一炷香後,每人交一份答案上來。”


    顧璋的答卷,被兩人一人提著一個角,高高舉起,展露在眾人眼前。


    現場閱卷官都紛紛朝答卷看去。


    這一看,就明白為什麽胡嚴能發現問題了。


    原來這個考生,前麵的題成績極為亮眼,幾乎滿目全是鮮紅色的圈、尖。


    而且最重要的是,柳州稅收這題,他先是規規矩矩寫了一個按照戶部數據算出來的標準答案。


    過程之簡練、思路之流暢,簡直與戶部給出的最佳答法無異,旁邊還有胡嚴畫的一個漂亮紅圈。


    可偏偏下麵,還多出了一部分內容。看過上麵的精彩後,誰都會忍不住好奇,下麵還寫了什麽?


    更別說一道道橫平豎直的線條,工工整整地列出數據,看起來賞心悅目。


    “錯漏恐怕就在此處了。”


    許多人心中浮現出這個想法,更不敢分神,專心地去看這個有點新鮮的法子。


    這一看,一下就陷進去了。


    乍一眼覺得好像有些古怪,但是他們能坐在這裏,都不是蠢笨無能之輩,學習理解能力俱佳,很快就看明白了這些橫平豎直的線條,還有其中數據擺列的含義。


    其實這些人中,不少人並不精通算學,尤其是當官之後,管的東西不太用得著算學的,原本念書時學的複雜的東西都丟了。


    但這會兒,竟然都覺得看此表格,清晰易懂!即使他們本身算學不太精通,但模糊中好像都能捉到戶部錯處在何處。


    蒙宗已經算完,心中震怒,“戶部簡直荒唐!”


    但他隱而不發,耐心等著眾人的結果。


    看到所有人都在低頭認真計算,他心中其實已經隱隱有了預感,若有問題,該早有人指出來了,他心中五味雜陳,側頭對身後下屬吩咐道:“去取這份答卷對應的素紙來。”


    科舉的素紙也是要交的,平時沒人看,但是如果出了事,比如科舉舞弊,連素紙都是要找出來對照筆跡,對照和答紙上的答案是否思路一致。


    “下官算完。”有閱卷官遞交了自己算得的結果。


    蒙宗看過,放到一邊。


    “下官也算清了。”


    “下官……”


    等所有閱卷官都算清後,蒙宗身邊兩摞紙,一摞很高,一摞隻有寥寥幾張。


    很高的那一摞,算出來和蒙宗一樣,和答紙上指出有錯的地方一樣,蒙宗看完就放下了,反而是不一樣的那一摞,蒙宗仔細看了又看。


    最後還是得出結論——題目恐怕是真的出了問題。


    這其實是一個龐大的計算量和數據,他們之所以能很快驗算出結果,完全是因為這張答紙的主人,清晰明了地告訴了他們錯在何處。


    就差拿手指著說:“就這裏!別往別處看了,算算這三個數據,你們就知道合不上了。”


    “素紙找到了。”小廝呈上了素紙。


    素紙上也有類似的表格,可素紙筆跡潦草疏狂,狀若狂草,還有些看起來就像是瞎畫的圖案,有的像是x有的像是一截樹丫,又雜又亂,實在難以辨認此考生如何發現戶部錯漏。


    倒是有閱卷官小聲道:“這上麵好多符號,我好像曾經在最近盛極一時的卡牌中看到過。”


    卡牌!


    這一提,許多人都想起來了。


    卡牌上有圖畫、有方塊字、有阿拉伯數字。


    不同的人群看不同的內容,譬如不識字的人,就看上麵幾文錢的圖案,不識字,總不能不認識九枚銅錢三行三列排列吧?


    識字的人有的看圖案,有的看字。


    不過也有少數人,注意到了牌上的阿拉伯數字,甚至覺得還很喜歡,都認熟了。


    提醒的官員就很喜歡,經常在下職後,陪著家中老母親打幾盤。


    “好像真是!”


    “這麽說,我也想起來了。”


    蒙宗也恍然間想起,好友蕭裕得知他有可能被任命為這次會試的主考官,曾對他說:“要是遇到什麽令人驚異的文章,別太驚訝,慎重對待。”


    他當時不以為意,覺得不會有什麽文章會出彩到令他驚異。


    如今卻慶幸有好友這句提醒。


    ***


    皇宮。


    明盛帝正詢問太醫情況:“那日燒得是否嚴重?可會留下隱疾?”


    太醫說按照脈象來看,恐怕當日燒得有些神誌模糊,應當是不輕的,更別說顧璋還費心勞神:“不過所幸及時服藥,沒傷了根本,這些日子好好調養就是。”


    明盛帝瞳孔微縮,無意識皺起眉頭,等太醫走後,有些氣不順道:“燒得如此厲害,還有膽子隱瞞,就該好好受受教訓。”


    蘇公公笑著附和道:“那奴才去說說,讓燕掌教府醫的方子裏,再加點黃連。”


    明盛帝聞言就想到顧璋拉著他,大倒苦水的苦瓜臉,明明是個眉目如畫,麵如冠玉的俊俏少年郎。


    但表情生動靈活得,愣是讓人察覺不到這一點。隻記得他那對苦藥滿是嫌棄的皺巴表情。


    明盛帝想到那個惹人發笑的表情,頓時莞爾,瞥了一眼蘇公公:“你倒是向著他。”


    “奴才冤枉,都要去給他加黃連了,怎麽還能是向著他呢?奴才分明是向著皇上您。”蘇公公喊冤。


    “罷了,也遭了那麽多教訓。”明盛帝也有些心疼他的小福星,他歎息道:“隻可惜顧璋他連中六元的名頭,就這麽斷了。”


    都燒得神誌模糊了,怕是連中舉都難。


    他原還盼著,想要成就一段君臣佳話呢。


    這時。


    蒙宗來求見,他麵色有些沉,無論是科舉這麽重要的事出了岔子,還是戶部稅收竟然算錯,都不是什麽好消息。


    他進來就直直跪下,說此次科舉題目出錯之事,然後請罪道:“臣有愧於皇上厚望,請皇上責罰。”


    坐在高位上的帝王,隻是垂眸掃了一眼,還沒開口,驟然沉重的氣氛和威壓,卻讓滿殿的人都精神繃緊,大氣都不敢喘。


    哪怕知道自己不是主要責任人,皇上一向明察秋毫,賞罰分明,不會過分責怪自己,但這股威嚴的氣勢落在身邊,也讓蒙宗下意識放緩了唿吸。


    跪著的蒙宗身體晃了晃。


    明盛帝壓眉,命令道:“答卷呈上來。”


    蒙宗將素紙、答卷全都帶來,他道:“會試答卷未能全部批改完,臣不敢擅開糊名,茲事體大,還請皇上定奪。”


    坐於高位,身著龍袍的明盛帝,與出宮後書生模樣截然不同。


    他眉眼深邃,目光銳如鷹隼,當皇帝近十載,威嚴的氣勢無形的環繞在他周身,隻是靜靜翻閱答卷,都帶著不怒自威的氣勢。


    良久。


    蒙宗終於感覺到身上迫人的威壓如潮水般褪去,他心下一鬆,皇上果然也覺得他是無妄之災,頂多治他一個疏忽之罪,或者罰俸,不會太嚴重。


    明盛帝麵色不變,眼底卻浮現出讓人看不懂的情緒,直到目光掃到答卷封條,才浮現一抹探究之色。


    “把糊名拆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渝躍鳶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渝躍鳶飛並收藏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