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 作者:渝躍鳶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串門時提一句也正常,她串門的時候,和老姐妹們也什麽都說,什麽都聊。
王氏想想有菩薩照應,地裏的收成還能再多,頓時喜笑顏開,不阻止顧璋繼續撿麥穗了,隻是偷偷附身在顧璋耳邊道:“那你省著點力氣,別累著自己。”
若不是怕大不敬,怕是要直接說“做個樣子就好。”
顧璋笑意更甚,他奶奶王氏這個菩薩信的,也不知是誰教的,好像還總是給菩薩畫大餅呢。
從小到大,他都聽到他奶,不知給菩薩許了多少座金身了。
王氏美滋滋地到前麵,悄悄和老頭子分享這個消息,又湊到秋娘和顧大根中間,迫不及待的說給他們聽。
顧璋走在麥田裏。
感受到風拂過麥田,形成一片高高低低翻湧的麥浪,耳邊傳來婆娑的麥穗摩擦的聲音,心中一片寧靜。
他撿起一根籽粒飽滿的麥穗,輕輕握在手中,心中對這次調整不足之處有了新的認知。
果然還是豐收最讓人快樂。
顧璋覺得心都被眼前這片金色的麥田給填滿了,鼓鼓囊囊的,有種吃飽喝足後血糖緩緩上升的滿足。
“幺妹,大哥來幫你收麥子來了。”響亮的吆喝聲遠處傳來。
顧璋抬眼朝不遠處望去。
永河村已經恢複了寧靜,但下田幹活的婦人更多了,甚至有婦人將孩子綁在背上,彎腰一刻不停的割麥子。
像是王幺妹這樣能找到娘家大哥、或者婆家其它房的兄弟來割麥子的,已經是比較幸運的一波了。
“你們村麥子長得好!”
“我這一握下去,就感覺肯定收成好。”
一旁有永河村的漢子迴道:“那可不,自從前兩年豐收之後,咱聽了小石頭的話捯飭地裏,又分了好良種,收成是一年比一年多。”
“我家去年多了兩鬥!”
“我家雖然去年隻多了一鬥,但是感覺今年不錯,說不定能有兩石!”
說起這些,地裏的漢子和婦人們幹活都有勁兒多了。
“小石頭,你看俺這塊地,伺候得好不?有沒有可能收兩石?”從前一起玩的狗蛋朝這邊喊。
他雖然還是半大小子,但是缺勞力的家裏,已經下地幹活了。
雖然隻種了一個月,但是他毫不客氣的說是自己伺候的,畢竟那些麥粒都是他眼看著鼓起來了!
有些娘家兄弟多,從附近村來幫忙的漢子都驚訝的直起腰來,左看看右看看,好奇問道:“你們永河村的小神童也在?”
他們嘖嘖稱奇,“小神童難不成也下地幹活?”
十裏八鄉誰不知道永河村的藥山?都羨慕得不行!
怎麽也沒想到,今日居然能見著小神童親自下地。
顧璋遠遠看著狗蛋跳著朝他揮手,招惹來了一堆視線,無奈應道:“有,狗蛋你伺候的好,我瞧著有。”
狗蛋立馬得意轉身,衝家人道:“爺你聽到了嗎?小石頭說我伺候的這塊地能收兩石!”
顧璋說完繼續撿麥穗,但這話卻一石激起千層浪。
弄得整個村子都興奮起來。
狗蛋那半大小子中途接手,頭一年種都能有兩石,他們難道還比不上個新手生瓜蛋子?
兩石明顯是個分界線。
頭年雖然各家都稍微多收了一兩鬥,但是畢竟也是一石*鬥,聽著就好像變化不大的樣子。
若今年再多一點,突破兩石,那感覺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這樣的動力下,他們手裏的鐮刀飛快,甚至都出現了一道道殘影。
沒幾天,被碾得平平整整的曬穀場上,就已經堆滿了一袋袋處理好的糧食。
“兩石一鬥!!”
“剛剛好兩石!”
“我家也收了兩石一鬥三升!!!”
激動的聲音蔓延在曬穀場上。
顧家不用交稅,也就不用上秤稱,但是顧家人心裏都清楚,他們家收成已經接近兩石六鬥了!
他們在家裏,拿自家的石鬥一點點稱出來的!
顧大根都笑傻了,笑得臉上肌肉酸痛,吃飯的時候都合不攏嘴,差點把飯給灑了。
他雙手一個激動,雙手抱住顧璋的腰,把他高高的舉起來,激動得無以複加:“小石頭!!!”
他家小石頭也太厲害了!
這才在家裏多久?菩薩都高興成這樣了!
因為豐收,村裏飄蕩的愁雲散了許多。
不少人都湊到一起,商量著要不要賣些糧食,置換些東西,給家人送去。
“聽說邊關冷,要不給他爹把舊夾襖拆了,加厚些送過去?”
“我覺得要做鞋,也不知道軍隊發不發鞋,帶去的穿破了可怎麽辦,他也不會做鞋。”
“要我說咱直接寄點錢,有銀錢需要什麽買什麽。”
永河村恢複了熱鬧。
顧璋也準備出發了,五月底開始搶收,等忙忙碌碌全部弄完,已經六月底近七月了。
院試八月舉行,他打算提前點出發,留足時間。
顧璋在書房裏收拾。
經過兩年時間,書房裏也大變樣。
裏麵添置了許多顧老爺子做的東西,有放在書架邊上掛著的草編小螞蚱,有掛在窗戶邊的風鈴。
朝兩邊推開窗戶,入目遍是起伏的群山和望不到頭的碧藍蒼穹。
“噠噠噠叮叮~~~”
風拂過山峰和草地,碰了碰風鈴,吹進了書房裏。
顧璋衣袍翻飛,感覺一陣清涼舒適,吹著清涼的小山風,他一點點的整理要帶去的書。
“籲——”
他忍不住朝窗外看去,那裏有一輛熟悉的馬車。
這輛馬車曾無數日夜,接送他往返於永河村與縣城。
薑武從馬車裏跳下來,朝他看過來:“老爺讓我給你送來的。”
他已經放棄掙紮了,他是勸不動了。
顧璋單手一撐,利落地從窗戶翻了出去。
“我已經找好商隊了,會跟著商隊一起出發。”顧璋摸了摸馬兒的脖側。
薑武把馬繩塞進他手裏:“坐商隊的馬車,哪裏有自家馬車坐得舒服?你也沒時間給紅棗再做個車廂了。”
“倔什麽呢?趕緊把功課拿給我。”薑武伸手彈了一下顧璋的額頭。
“疼!”顧璋沒想到他會突然來這一手,根本沒防備,吃痛捂住額頭,氣惱地瞪他一眼。
薑武挑眉:“瞪我也沒用,你也打不過我,有本事去跟老爺告狀。”
“我總有一天能打贏你。”顧璋捂著頭不服氣地嘟囔,從書房窗邊的桌上拿出了這些時日的課業。
薑武暗中觀察他的身板,發現確實壯實了些,心中高興,表情卻不露分毫:“想打贏我,你小子還差得遠。”
他接過顧璋遞來的課業,簡單看了下就專門收好:“走了。”
他是不明白了,臭小子課業都在做,怎麽就偏偏不願意服個軟?
老爺也是,每次抓著他一五一十地匯報,問得他口幹舌燥都不放過,怎麽就不願意來哄哄臭小子呢?
明明收徒之前,那樣費盡心思,就差拿個小網兜把人兜起來直接偷迴家了!
他現在隻盼著京城那邊的迴信,能有點作用吧。
怎麽說也是當哥哥的,手下還管著那麽多翰林學子。
要不然他這樣一直兩頭跑,還兩頭不討好,不是事兒啊!
***
這次去府城院試,顧大根放下了地裏的活,特地來送兒子。
他坐在馬車上,還有點不適應。
“小石頭啊,燕老派馬車來送你了,還是關心你的,你打算啥時候和好?”
顧大根小心問道。
他最初怕小石頭受委屈,畢竟外頭好多師父對收的徒弟非打即罵,他們村就有現成的例子。
還是小石頭弄了山裏種藥的事後,那小孩才迴來,一身的傷看得人心疼。
後來觀察著,慢慢就不擔心了,可又為兒子倔脾氣頭疼,他這個當爹的勸不動啊!
“爹,有點熱給我扇扇風吧?”顧璋把扇子塞到顧大根手裏,又往他身邊躺下來。
顧大根也覺得有些悶熱,不過他常年在地裏曬著,覺得還行,倒是心疼兒子搖起扇子來,注意力一下就被轉移。
顧璋枕在他爹的腿上,享受著風,嬉皮笑臉道:“爹最寵我了!”
即使這兩年聽了不少這種貼心話,顧大根也依舊笑得合不攏嘴,他點點不老實的兒子:“我分明前兩日還聽到你跟娘也說過同樣的話。”
說歸說,但是手上的動作一點沒停。
八月正熱。
甚至一路越是往府城的方向,溫度也越高,也許在屋子裏還好,但是在馬車裏,活像蒸籠一樣。
顧璋都不愛坐在車廂裏,而是掀開簾子,坐在外麵。
王氏想想有菩薩照應,地裏的收成還能再多,頓時喜笑顏開,不阻止顧璋繼續撿麥穗了,隻是偷偷附身在顧璋耳邊道:“那你省著點力氣,別累著自己。”
若不是怕大不敬,怕是要直接說“做個樣子就好。”
顧璋笑意更甚,他奶奶王氏這個菩薩信的,也不知是誰教的,好像還總是給菩薩畫大餅呢。
從小到大,他都聽到他奶,不知給菩薩許了多少座金身了。
王氏美滋滋地到前麵,悄悄和老頭子分享這個消息,又湊到秋娘和顧大根中間,迫不及待的說給他們聽。
顧璋走在麥田裏。
感受到風拂過麥田,形成一片高高低低翻湧的麥浪,耳邊傳來婆娑的麥穗摩擦的聲音,心中一片寧靜。
他撿起一根籽粒飽滿的麥穗,輕輕握在手中,心中對這次調整不足之處有了新的認知。
果然還是豐收最讓人快樂。
顧璋覺得心都被眼前這片金色的麥田給填滿了,鼓鼓囊囊的,有種吃飽喝足後血糖緩緩上升的滿足。
“幺妹,大哥來幫你收麥子來了。”響亮的吆喝聲遠處傳來。
顧璋抬眼朝不遠處望去。
永河村已經恢複了寧靜,但下田幹活的婦人更多了,甚至有婦人將孩子綁在背上,彎腰一刻不停的割麥子。
像是王幺妹這樣能找到娘家大哥、或者婆家其它房的兄弟來割麥子的,已經是比較幸運的一波了。
“你們村麥子長得好!”
“我這一握下去,就感覺肯定收成好。”
一旁有永河村的漢子迴道:“那可不,自從前兩年豐收之後,咱聽了小石頭的話捯飭地裏,又分了好良種,收成是一年比一年多。”
“我家去年多了兩鬥!”
“我家雖然去年隻多了一鬥,但是感覺今年不錯,說不定能有兩石!”
說起這些,地裏的漢子和婦人們幹活都有勁兒多了。
“小石頭,你看俺這塊地,伺候得好不?有沒有可能收兩石?”從前一起玩的狗蛋朝這邊喊。
他雖然還是半大小子,但是缺勞力的家裏,已經下地幹活了。
雖然隻種了一個月,但是他毫不客氣的說是自己伺候的,畢竟那些麥粒都是他眼看著鼓起來了!
有些娘家兄弟多,從附近村來幫忙的漢子都驚訝的直起腰來,左看看右看看,好奇問道:“你們永河村的小神童也在?”
他們嘖嘖稱奇,“小神童難不成也下地幹活?”
十裏八鄉誰不知道永河村的藥山?都羨慕得不行!
怎麽也沒想到,今日居然能見著小神童親自下地。
顧璋遠遠看著狗蛋跳著朝他揮手,招惹來了一堆視線,無奈應道:“有,狗蛋你伺候的好,我瞧著有。”
狗蛋立馬得意轉身,衝家人道:“爺你聽到了嗎?小石頭說我伺候的這塊地能收兩石!”
顧璋說完繼續撿麥穗,但這話卻一石激起千層浪。
弄得整個村子都興奮起來。
狗蛋那半大小子中途接手,頭一年種都能有兩石,他們難道還比不上個新手生瓜蛋子?
兩石明顯是個分界線。
頭年雖然各家都稍微多收了一兩鬥,但是畢竟也是一石*鬥,聽著就好像變化不大的樣子。
若今年再多一點,突破兩石,那感覺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這樣的動力下,他們手裏的鐮刀飛快,甚至都出現了一道道殘影。
沒幾天,被碾得平平整整的曬穀場上,就已經堆滿了一袋袋處理好的糧食。
“兩石一鬥!!”
“剛剛好兩石!”
“我家也收了兩石一鬥三升!!!”
激動的聲音蔓延在曬穀場上。
顧家不用交稅,也就不用上秤稱,但是顧家人心裏都清楚,他們家收成已經接近兩石六鬥了!
他們在家裏,拿自家的石鬥一點點稱出來的!
顧大根都笑傻了,笑得臉上肌肉酸痛,吃飯的時候都合不攏嘴,差點把飯給灑了。
他雙手一個激動,雙手抱住顧璋的腰,把他高高的舉起來,激動得無以複加:“小石頭!!!”
他家小石頭也太厲害了!
這才在家裏多久?菩薩都高興成這樣了!
因為豐收,村裏飄蕩的愁雲散了許多。
不少人都湊到一起,商量著要不要賣些糧食,置換些東西,給家人送去。
“聽說邊關冷,要不給他爹把舊夾襖拆了,加厚些送過去?”
“我覺得要做鞋,也不知道軍隊發不發鞋,帶去的穿破了可怎麽辦,他也不會做鞋。”
“要我說咱直接寄點錢,有銀錢需要什麽買什麽。”
永河村恢複了熱鬧。
顧璋也準備出發了,五月底開始搶收,等忙忙碌碌全部弄完,已經六月底近七月了。
院試八月舉行,他打算提前點出發,留足時間。
顧璋在書房裏收拾。
經過兩年時間,書房裏也大變樣。
裏麵添置了許多顧老爺子做的東西,有放在書架邊上掛著的草編小螞蚱,有掛在窗戶邊的風鈴。
朝兩邊推開窗戶,入目遍是起伏的群山和望不到頭的碧藍蒼穹。
“噠噠噠叮叮~~~”
風拂過山峰和草地,碰了碰風鈴,吹進了書房裏。
顧璋衣袍翻飛,感覺一陣清涼舒適,吹著清涼的小山風,他一點點的整理要帶去的書。
“籲——”
他忍不住朝窗外看去,那裏有一輛熟悉的馬車。
這輛馬車曾無數日夜,接送他往返於永河村與縣城。
薑武從馬車裏跳下來,朝他看過來:“老爺讓我給你送來的。”
他已經放棄掙紮了,他是勸不動了。
顧璋單手一撐,利落地從窗戶翻了出去。
“我已經找好商隊了,會跟著商隊一起出發。”顧璋摸了摸馬兒的脖側。
薑武把馬繩塞進他手裏:“坐商隊的馬車,哪裏有自家馬車坐得舒服?你也沒時間給紅棗再做個車廂了。”
“倔什麽呢?趕緊把功課拿給我。”薑武伸手彈了一下顧璋的額頭。
“疼!”顧璋沒想到他會突然來這一手,根本沒防備,吃痛捂住額頭,氣惱地瞪他一眼。
薑武挑眉:“瞪我也沒用,你也打不過我,有本事去跟老爺告狀。”
“我總有一天能打贏你。”顧璋捂著頭不服氣地嘟囔,從書房窗邊的桌上拿出了這些時日的課業。
薑武暗中觀察他的身板,發現確實壯實了些,心中高興,表情卻不露分毫:“想打贏我,你小子還差得遠。”
他接過顧璋遞來的課業,簡單看了下就專門收好:“走了。”
他是不明白了,臭小子課業都在做,怎麽就偏偏不願意服個軟?
老爺也是,每次抓著他一五一十地匯報,問得他口幹舌燥都不放過,怎麽就不願意來哄哄臭小子呢?
明明收徒之前,那樣費盡心思,就差拿個小網兜把人兜起來直接偷迴家了!
他現在隻盼著京城那邊的迴信,能有點作用吧。
怎麽說也是當哥哥的,手下還管著那麽多翰林學子。
要不然他這樣一直兩頭跑,還兩頭不討好,不是事兒啊!
***
這次去府城院試,顧大根放下了地裏的活,特地來送兒子。
他坐在馬車上,還有點不適應。
“小石頭啊,燕老派馬車來送你了,還是關心你的,你打算啥時候和好?”
顧大根小心問道。
他最初怕小石頭受委屈,畢竟外頭好多師父對收的徒弟非打即罵,他們村就有現成的例子。
還是小石頭弄了山裏種藥的事後,那小孩才迴來,一身的傷看得人心疼。
後來觀察著,慢慢就不擔心了,可又為兒子倔脾氣頭疼,他這個當爹的勸不動啊!
“爹,有點熱給我扇扇風吧?”顧璋把扇子塞到顧大根手裏,又往他身邊躺下來。
顧大根也覺得有些悶熱,不過他常年在地裏曬著,覺得還行,倒是心疼兒子搖起扇子來,注意力一下就被轉移。
顧璋枕在他爹的腿上,享受著風,嬉皮笑臉道:“爹最寵我了!”
即使這兩年聽了不少這種貼心話,顧大根也依舊笑得合不攏嘴,他點點不老實的兒子:“我分明前兩日還聽到你跟娘也說過同樣的話。”
說歸說,但是手上的動作一點沒停。
八月正熱。
甚至一路越是往府城的方向,溫度也越高,也許在屋子裏還好,但是在馬車裏,活像蒸籠一樣。
顧璋都不愛坐在車廂裏,而是掀開簾子,坐在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