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貓滿屋子找,都沒找到好玩好香的草,最後盯上了唯一還染著貓薄荷香味的紙。


    它大起膽子伸爪,一勾,那紙便落入它爪心,做了壞事的貓趕緊帶著寶貝逃離現場,在外麵院子裏撒歡玩耍。


    燕先梅從門外走進來,他來找吳縣令有些事。


    那白貓興奮的打滾,連貓帶紙,就撞上了燕先梅的腳背。


    “喵!”


    燕先梅發現紙上還有字,迴頭道:“薑武,你把紙拿起來看看,別讓貓禍害了公文。”


    許多公文看似隻是一張紙,但卻關係著成千上萬百姓的生計。


    薑武嚴肅的國字臉表情不變,低頭從貓口奪紙,稍稍整理了一下,雙手遞給燕先梅:“您看。”


    白貓自然不幹:“喵喵喵!!!”


    薑武趕緊控製住它,不讓這貓傷到燕老分毫。


    燕老本隻是隨意掃一眼,但僅僅一眼,就被清晰明了的折線圖吸引,隨即和藹的麵容也嚴肅起來。


    “喵喵喵!”白貓氣得貓尾巴打人。


    “好!”燕老看到後麵的內容,忍不住稱好!


    薑武跟了燕老這麽多年,走遍了宣朝不知多少地方,做了多少有利百姓、造福後代的事,還從未見他如此為一篇文章叫好:“這上麵寫了什麽?您不是向來不愛看這些文縐縐的東西嗎?”


    燕老撫了撫胡須,嘖嘖稱奇:“此文鞭辟入裏,我雖不能確定此人所言定然為真,但文中描述情況,與我們去過的各處都非常吻合。”


    “寫此文者,洞察力著實不凡,還有諸多見識,想必是位遊曆天下的智者。”


    薑武不樂意,他心中燕老才是真的智者能人,不知為天下百姓做了多少實事:“真有這麽厲害?”


    燕老已經將這張紙上的內容來迴看了三遍,越看越覺得有道理,和自己所見所聞皆吻合,一針見血、字字精辟。


    越看越心癢難耐,恨不得立馬將其引為知己!


    他將文章遞給薑武:“你看看,咱們走過那麽多地方,如今遇到寧都府罕見少雨,你有往伐木之事上想過嗎?”


    他道:“你去查查,這是誰寫的。”


    薑武看完也沉默了,確實和那些文縐縐的文章不同,他也覺得頗有道理,應道:“是,屬下這就去查。”


    ***


    永河村,顧家。


    長條木桌上坐了一圈人,粗陶盤子裏,擺放著色澤油亮紅潤、外皮微酥的烤鴨,旁邊的油紙上,攤開擺放著整齊的桂花糕、芝麻軟糕。


    再加上燉的香氣撲鼻的雞,濃鬱的肉香、夾雜著一絲絲微甜的細膩香氣,惹得人直咽口水。


    更不用說,每個人麵前的碗裏,都是盛得堆起來,像是小山包一樣的米飯。


    顧老爺子和顧大根麵前,還有一小瓶酒。


    “吃!今兒是咱們家大喜的日子,都多吃點。”王氏看著滿桌的肉菜、白米,別開臉擦眼角的淚水。


    她當初嫁過來的時候,誰都說她後半輩子要吃苦了,她自己也是這麽想的,沒想到臨了了,竟會還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吃肉、吃細糧吃到飽啊!


    顧老爺子也淺喝了一口酒,總是耷拉著的眼皮都抬起來,顯然整個人格外有精神:“吃,小石頭你多吃點,補補腦子,秋娘你也多吃點,咱這個家沒你可不行。大根啊,你也吃,咱爺倆攢足了勁兒,過兩天還要去收麥子呢!”


    顧大根笑得咧開嘴:“我看咱家麥子今年收成也不錯,是個好年!”


    秋娘也高興,一百兩啊,足夠普通農家安安穩穩過一輩子了,隻要他們安分種田,日後不管遇到什麽事,都不怕了!


    在大家興奮發表感想時,顧璋悶頭吃著碗裏被投喂的食物。


    一輪聊完,他都吃得小嘴油亮、一臉滿足了。


    他拿起一塊桂花糕,聞著糕點的香氣,美滋滋道:“我們蓋房子吧?就蓋縣城裏那種,青磚大瓦房!”


    吃的正香、喝得正美、沉浸在幸福未來中的顧家四個大人:!


    顧璋也不等他們說話,小嘴繼續叭叭的說:“我們可以修得大一點,住著寬敞不說,院子裏還能種些果樹,咱們再挖一口井……”


    顧璋從前是沒有家這個概念的。


    基地裏的房子,隻是個落腳睡覺的地方。


    但是現在,他覺得有個家的感覺很不錯,不會被喪屍包圍、不用擔心貢獻點不夠老了後被別人分去。


    這裏就是他的根,有全心全意為他著想的親人,無論以後他多有錢、走多遠,在外邊玩累了,都能迴來。


    “等咱們再攢點錢,多買些地……”顧璋烏眸閃亮,像是嵌著滿天星辰。


    全家也都陷入他勾勒的美夢中。


    他們再努力個十幾年,不論是多買幾塊地、還是小石頭讀書有了出息,再加上一間氣派的青磚大瓦房,他們顧家,就真的是永河村,甚至十裏八鄉數一數二的人家了!


    那就真的不一樣了!


    即使銀錢已經在家裏藏好,秋娘也下意識捂住荷包。


    可怕的是,她確實被說的心動了。


    難道小石頭掙來的錢,注定存不下來嗎?


    也許是眼前的幸福太真切,也許是顧璋勾勒的未來太美好。


    一家人飯都還沒吃完,就下了決定,留二十兩備用,剩下的錢一半蓋新房、一半用來買地。


    顧大根道:“那我先去找村長批塊地,等夏收夏種過去,稍微閑一點,咱們再對外說蓋房的事。”


    秋娘點頭:“現在咱家說要蓋房,來幫忙的人肯定是夠的。”


    顧老爺子心滿意足的感慨:“真的和以前不一樣了。”


    秋娘想到顧璋算數的機靈:“小石頭你跟爹一起去,免得麻煩村長幫忙簽字蓋手印了。”


    顧璋點頭:“好!”


    ***


    小麥灌漿期後半個月,就到了收獲的時候。


    此時正值五月下旬。


    縣城一座府邸內。


    “有消息了嗎?”燕老著急問道。


    薑武叉手行禮,迴稟:“屬下無能,沒查到那文章是何人所送。”


    燕先梅麵色失落,他起身:“走,出去轉轉。”


    才出府邸沒兩條街,一中年男子撞上了旁人,手裏的冊子文碟散落一地,正好落在燕老二人麵前。


    “實在不好意思。”


    這中年男子正是村長兒子,虎頭他爹。小麥即將收割,村長需向衙門報備以便計算賦稅。


    村長走不開,就派兒子走這一趟,順便帶來了需要向衙門報備的公文。


    他彎腰撿著。


    一個錯眼,燕先梅就看到顧璋的字跡,那是顧家選的蓋房新地的文籍。


    盡管顧璋那篇文章模糊了字跡,但是這時的文人,都有“以字識人”的本事,根本不是顧璋這個來自末世的書法外行能理解的程度。


    “等等!”燕先梅趕緊挽留。


    但虎頭他爹也虎,看兩人穿著,生怕惹上事,彎腰抱著文籍,一溜煙就跑掉了。


    薑武道:“老爺,我剛剛看到了,是永河村的文籍。”


    燕老麵露喜色:“你可瞧清楚了?”


    “看清楚了。”


    燕老感慨道:“居然又是永河村?上次的龍骨車就方便精巧,適用性廣,那小娃娃也機靈聰慧。沒想到這位大才,也隱居在永河村。”


    “看來永河村是塊寶地,竟孕育出兩位奇人,上次沒見到著實可惜。”


    燕先梅感慨著,迫不及待就往城門方向走。


    “您別著急,您這兩日有約您忘了?”薑武連忙攔住。


    燕老用折扇敲腦袋,後悔:“早知道就不答應什麽詩會了,浪費時間。”


    薑武趕緊道:“過兩日正好夏收,您不是最愛這場景嗎?剛好那天去看,既看了豐收之景,又尋了知音友人,豈不一舉兩得?”


    “行吧,我且再等兩日。”


    兩日轉瞬即逝。


    麥子已經成熟,不少人家都打算今日開始收割。


    顧家的田邊圍了不少人,尤為熱鬧。


    第19章 豐收(三合一)


    這邊有個習俗。


    村裏收麥的第一刀, 要由看起來收成最好的人家來割。


    主要是為了討個好彩頭,寓意家家都能有好個收成。


    若是沒能推選出這個人,就由去年收成最豐的那戶人家來割第一刀。


    以往這個名頭大多由去年第一擔任, 今年但凡有眼睛的,都能發現顧家地裏的麥子,長得更好一些。


    “這三樹叔家的麥子,看著可真漂亮。”


    “那可不,麥粒又多又大,一簇在那裏胖乎乎的。”


    全村老老少少都在附近, 手裏拿著鐮刀、脖子上掛著汗巾,還有的當場拜拜土地公, 希望能沾沾喜氣。


    “也不知道這一畝地能收成多少?”


    就連平日裏玩得不見蹤影的小孩都換上了破舊的衣服,嘰嘰喳喳的跟在父母身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渝躍鳶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渝躍鳶飛並收藏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