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沈森的批準後,第一台家政機器人利用自動增材技術,於第七日,從海默教授的實驗室裏誕生了。
骨骼為碳合金,皮膚材質為培養的人造仿生皮膚。
她擁有機器建模後最符合人類審美觀的外表,內嵌中級人工智能係統。
從外觀上看,雖然她和人類已經沒有什麽區別,但一動不動沒有任何表情的行為舉止告訴兩人她隻是機器人。
站在實驗室內,沈森與海默麵麵相覷。
雙方各自都從各自的瞳孔中,看到了那不自然的擔憂。
這擔憂,源於恐怖穀效應。
由於機器人與人類在外表、動作上相似,所以人類亦會對機器人產生正麵的情感。
而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程度達到一個特定程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其負麵和反感,哪怕機器人與人類隻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從而麵對機器人有非常僵硬恐怖的感覺,猶如麵對行屍走肉。
當機器人和人類的相似度繼續上升,相當於普通人之間的相似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情感反應會再度迴到正麵,產生人類與人類之間的移情作用。
“她還沒有啟動,所以看起來讓人感覺有點不適。”海默院士稍微有點緊張說道。
“那就啟動吧。”沈森示意道。
當她的電源開關開啟後,實驗裏怪異的氛圍才恢複了正常。
“係統初始化中……”
“開始智能感官模塊……”
“載入家政輔助功能……”
“你好,本產品由群星帝國家製造,完整使用需要簽訂以下責任協議。”
“遵守群星帝國機器人法律法規,不得違法使用……”
“請您錄入身份驗證信息和dna密碼,並完成機器人改名。”
海默匆匆完成以上程序後,家政機器人終於步入了最後一步。
“家政機器人將遵循以下服務原則!”
元原則:機器人不得實施行為,除非該行為符合機器人原則。
第零原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整體,或者因不作為致使人類整體受到傷害。
第一原則:除非違反高階原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因不作為致使人類個體受到傷害。
第二原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該命令與高階原則抵觸。
機器人必須服從上級機器人的命令,除非該命令與高階原則抵觸。
第三原則:如不與高階原則抵觸,機器人必須先保護上級機器人,再保護自己之存在。
第四原則:除非違反高階原則,機器人必須執行內置程序賦予的職能。
第五原則:機器人不得參與機器人的設計和製造,除非新機器人的行為符合機器人原則。
……
“運行狀態良好,群星帝國家政機器人將為您竭誠服務。”
“元首,完成啟動了,此次實驗非常成功,相信不久之後就可以看到家政機器人存在帝國的每個家庭裏。”
海默看著嶄新的家政機器人,像是看到了自己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激動。
沈森也有許多的感慨。
他隻是眯著眼睛,凝視著家政機器人的雙眼,她就像是人類一樣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來反饋沈森。
從她的身上,他看到了生命的影子。
雖然她很像人類,但她不是。
她隻是個機器人罷了。
她的身上隻有中級人工智能,所有行為都隻是對外界的複雜邏輯應答。
至於電影裏發生的故事情節,如果一直是現在等級的人工智能係統,根本不會發生什麽叛亂。
當然,它不會叛亂的原因絕對不是什麽因為什麽機器人原則和協議,而是源自於它的程序底層設計。
搭載了中級人工智能的家政機器人本質上和人類的信息設備沒有什麽不同。
簽訂協議中數百條協議隻是數字的翻譯,是海默將人工智能數字語言換成了其他人能夠理解的形式。
畢竟如果連數字都表達不清楚,那麽現在的交流語言就更加無法精確表達了。
怎麽定義人?人的本質是什麽?
這可是基礎,但同時這也是懸而未決的世界難題。
機器不殺人,萬一它認為殺的不是人呢?
這個本質問題不解決,無論機器人多少定律都隻是自欺欺人的兒戲而已。
像是沈森前世被許多電影借鑒的機器人三大定律,從交流語言來看,有著非常明顯漏洞,比如什麽叫“危害人類”,什麽叫“違背”。
一個例子,人類說:到那邊去。機器人走了三步停下,請問這算服從嗎?
三步之後就是那邊了嗎?
人類說:再走五步。
機器人走了五小步行不行?
而現在,由數字語言構建的中級人工智能信息時代,指令是非常精確的。
一步怎麽邁,多少速度,多少角度都非常明確的描述出來,非常機械,同時也非常複雜。
機器人定律在前世本就是就是程序時代的產物,但定律中帶有很多不確定名詞,沒有度量標準。
世上大部分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比如這個機器人違背了定律,很可能有人認為違背了,而另一個人看卻認為並沒有違背。
就像法庭一樣,還需律師辯護,有時還能做無罪辯護。
到了現如今,群星從流浪地球世界繼承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起來後,人們逐漸認清了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發現程序時代的設想完全錯誤了,未來的機器人根本不是小說、電影裏所描述的樣子。
首先,人工智能的思維根本不是程序驅動的,而是數據驅動的。
也就是後天學習決定了思維結果。所以過去小說、電影中說的改變了程序就能讓機器人發生革命,是很不現實的,製造者可以很容易預防這種事的發生。
除非把神經網絡權重徹底替換,但這和自己造一個新機器人有什麽差別?
其次,為了安全考慮,一些關鍵行業的機器人大腦是不可學習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說,一出廠是這樣的,永遠都是這樣的。
當然局部的適應性是有的,比如家政機器人,可以對你的房間越來越熟悉,做家務效率越來越高,但它大腦的核心結構卻始終不會變。
再次,如果有一個機器人變得越來越聰明,那麽它更大的概率是它的大腦並沒有帶在身上,而是在雲端,類似天樞。
機器人的身體或者說設備隻是它的一個分身。
如果你買了一個機器人,實際上你買到的是一個軀體,它能執行雲端大腦的指令。
再再次,更大的可能是,機器人身上有一個隻能預測不能學習的分腦,真正可學習進化的大腦在雲端,它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升級機器人身上的分腦。
所以,隻要保證雲端大腦不幹壞事,機器人就不會幹壞事。
這是目前技術水平可見未來的預測。至於更遙遠未來的情況,誰也說不準,會不會有人故意設計出反人類的機器腦?
如果出現那種情況,不是機器人反抗人類,而是人類反抗人類自己。
自打家政型機器人剛一推出,整個帝國便再次因這個名字而沸騰了起來。
家政機器人,代號為清理者,簡單易懂,聽起來非常沒有科技逼格。
不過它象征著群星帝國智能服務型機器人初代機的誕生,也是民眾幻想中的未來科技第一次走入千家萬戶。
畢竟是家政機器人,而不是很少於人接觸的工業機器人。
為了解決恐怖穀效應,海默院士便更新了大量的表情數據,豐富機器人的麵部表情。
並且完善了人體細節,修改了外貌,采用稍顯卡通化的人物造型風格,將存在於幻想世界的角色般到了三次元中。
六種基本表情和根據情緒參數調整的數百種衍化表情,情緒表現力基本上和人類相差無幾。
家政機器人的官方形象被設定成了一位性格善良耐心,溫和認真,富有經驗的家政行業二十五歲女性和男性。
當然性別、性格、人種、頭發、眼睛服裝等等都可根據用戶喜好自定。
或許培養自己的娃娃是人類刻進骨子裏的天性,有許多人都認真的設計自己想要的家政機器人風格。
蘿莉,禦姐,少女,熟婦!
群星帝國的民眾掀起了自己設計購買家政機器人的熱潮,興衝衝的將這個充斥著未來科技感的產品扛迴了家。
剛開始,他們還非常興奮的指揮家政機器人處理家務,掃屋做菜,不過到後來感情卻變了質。
有許多人將家政機器人買迴家後,因為對方非常智能的反饋機製,久而久之真就當成了自己的男女朋友。
畢竟在他們的設計中,機器人添加了許多個人的喜好,完全符合自己審美,而且比起真人戀愛,有不少人更喜歡一心一意服務自己的機器人。
有人甚至是一口氣買了幾十個迴去,燕環肥瘦應有盡有。
成為一個帝國的統治者是非常累的事情,不僅要考慮國民的衣食住行,還得考慮他們的精神狀態。
所以本著解決生物需求的原則,家政機器人出了衍生成人版,增加了部分人體器官。
因為這個,有許多男性同胞直接將沈森當成了他們的救世主,對沈森每日大唱讚歌,忠誠度飛速上升,比心靈廣播的效果還誇張。
這不僅讓沈森直唿,lsp才是第一生產力。
如果說帝國群眾認識到的是家政機器人對生活帶來的便利,那身居高位的領導者都從家政機器人身上見到了它的巨大潛力。
國防部提出,如果將這款機器人投放到戰場上,群星帝國陸軍戰鬥能力會得到顯著增強。
內政部則是擔心有人私自改裝,將家政機器人改裝成為破壞性武器。
然而,家政機器人的係統加入了非常複雜嚴格的保護措施。
暴力拆卸會觸發物理層麵和信息層麵雙重保護鎖,燒毀芯片的關鍵部件,清除所有智能程序,成為一堆廢鐵。
除此外,群星還加入了資格審查和定期檢查手續,基本上將犯罪分子利用家政機器人違法犯罪的可能性降了最低。
如果機器人取代人類,能避免因為戰爭大量傷亡,沈森是非常願意的。
但是當群星帝國國防部在一次會議上提出將機器人改裝,使用在戰場上時,李老頭提出了反對。
原因非常簡單,他以前對沈森也說過,他們的曆史告訴過李老頭,人工智能不可信任,有潛在的威脅。
對此,沈森暫時擱置了爭議,取了折中手段,一方麵展開戰場機器人士兵的研究,一方麵暫時先不生產。
但是最終的結果沈森早已有了決定,機器人值不值得相信都無關緊要,他隻需要它們上戰場,然後要麽獲得勝利,要麽從容走向死亡。
現在是群星二十三年,第二個五年計劃於不久之前已經結束。
總得來說,基本上完成了計劃中的一些重大項目。
五年時間內,群星帝國利用人工智能係統和增材技術,將藍星,廢土世界現有基礎工業體係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
所有的生產線都實現了完全的智能自動化。增材技術配合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根據即時需要,生產出大多數的日常民用產品。
比如說衣服,在帝國智能增材百貨商場內,顧客上一秒下單,下一秒就可以根據他的喜好風格,生產出完全符合對方要求的產品,再下一秒就可以在拿到產品。
而一切過程,全部由人工智能控製,沒有一個人參與。
自從人工智能和增材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後,有許多人從繁重的生產車間和服務行業被解放了出來。
如果按照前世的水準,經曆了群星現代教育技術的他們基本上都是擁有大學學曆的專業技術者。
從低技術的產業鏈條被解放了之後,他們又被沈森投入到更適合他們的地區。
群星帝國擁有四個世界,隨著開發區域的擴展,科技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的人才缺口都在與日俱增。
比如以前科研圈,一個星球的科研項目加起來才有一兩億人,而現在,群星帝國大大小小的科研項目就有數千萬個,所需要的科研技術人員需求量總數超過二十多億。
至於其他方麵,像是以前原本工廠的技術人員,有些不做工人後,反而成為產品設計師。
他們設計產品,上傳到智能工程,被顧客選擇後下單進行生產。
總得來說,群星帝國正在以無法想象的速度進行發展,根本不用擔心失業率的問題,倒是人類生活富足後生育率下降,沈森反倒開始有點擔心人口不足的問題。
……
骨骼為碳合金,皮膚材質為培養的人造仿生皮膚。
她擁有機器建模後最符合人類審美觀的外表,內嵌中級人工智能係統。
從外觀上看,雖然她和人類已經沒有什麽區別,但一動不動沒有任何表情的行為舉止告訴兩人她隻是機器人。
站在實驗室內,沈森與海默麵麵相覷。
雙方各自都從各自的瞳孔中,看到了那不自然的擔憂。
這擔憂,源於恐怖穀效應。
由於機器人與人類在外表、動作上相似,所以人類亦會對機器人產生正麵的情感。
而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程度達到一個特定程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其負麵和反感,哪怕機器人與人類隻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從而麵對機器人有非常僵硬恐怖的感覺,猶如麵對行屍走肉。
當機器人和人類的相似度繼續上升,相當於普通人之間的相似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情感反應會再度迴到正麵,產生人類與人類之間的移情作用。
“她還沒有啟動,所以看起來讓人感覺有點不適。”海默院士稍微有點緊張說道。
“那就啟動吧。”沈森示意道。
當她的電源開關開啟後,實驗裏怪異的氛圍才恢複了正常。
“係統初始化中……”
“開始智能感官模塊……”
“載入家政輔助功能……”
“你好,本產品由群星帝國家製造,完整使用需要簽訂以下責任協議。”
“遵守群星帝國機器人法律法規,不得違法使用……”
“請您錄入身份驗證信息和dna密碼,並完成機器人改名。”
海默匆匆完成以上程序後,家政機器人終於步入了最後一步。
“家政機器人將遵循以下服務原則!”
元原則:機器人不得實施行為,除非該行為符合機器人原則。
第零原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整體,或者因不作為致使人類整體受到傷害。
第一原則:除非違反高階原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因不作為致使人類個體受到傷害。
第二原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該命令與高階原則抵觸。
機器人必須服從上級機器人的命令,除非該命令與高階原則抵觸。
第三原則:如不與高階原則抵觸,機器人必須先保護上級機器人,再保護自己之存在。
第四原則:除非違反高階原則,機器人必須執行內置程序賦予的職能。
第五原則:機器人不得參與機器人的設計和製造,除非新機器人的行為符合機器人原則。
……
“運行狀態良好,群星帝國家政機器人將為您竭誠服務。”
“元首,完成啟動了,此次實驗非常成功,相信不久之後就可以看到家政機器人存在帝國的每個家庭裏。”
海默看著嶄新的家政機器人,像是看到了自己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激動。
沈森也有許多的感慨。
他隻是眯著眼睛,凝視著家政機器人的雙眼,她就像是人類一樣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來反饋沈森。
從她的身上,他看到了生命的影子。
雖然她很像人類,但她不是。
她隻是個機器人罷了。
她的身上隻有中級人工智能,所有行為都隻是對外界的複雜邏輯應答。
至於電影裏發生的故事情節,如果一直是現在等級的人工智能係統,根本不會發生什麽叛亂。
當然,它不會叛亂的原因絕對不是什麽因為什麽機器人原則和協議,而是源自於它的程序底層設計。
搭載了中級人工智能的家政機器人本質上和人類的信息設備沒有什麽不同。
簽訂協議中數百條協議隻是數字的翻譯,是海默將人工智能數字語言換成了其他人能夠理解的形式。
畢竟如果連數字都表達不清楚,那麽現在的交流語言就更加無法精確表達了。
怎麽定義人?人的本質是什麽?
這可是基礎,但同時這也是懸而未決的世界難題。
機器不殺人,萬一它認為殺的不是人呢?
這個本質問題不解決,無論機器人多少定律都隻是自欺欺人的兒戲而已。
像是沈森前世被許多電影借鑒的機器人三大定律,從交流語言來看,有著非常明顯漏洞,比如什麽叫“危害人類”,什麽叫“違背”。
一個例子,人類說:到那邊去。機器人走了三步停下,請問這算服從嗎?
三步之後就是那邊了嗎?
人類說:再走五步。
機器人走了五小步行不行?
而現在,由數字語言構建的中級人工智能信息時代,指令是非常精確的。
一步怎麽邁,多少速度,多少角度都非常明確的描述出來,非常機械,同時也非常複雜。
機器人定律在前世本就是就是程序時代的產物,但定律中帶有很多不確定名詞,沒有度量標準。
世上大部分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比如這個機器人違背了定律,很可能有人認為違背了,而另一個人看卻認為並沒有違背。
就像法庭一樣,還需律師辯護,有時還能做無罪辯護。
到了現如今,群星從流浪地球世界繼承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起來後,人們逐漸認清了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發現程序時代的設想完全錯誤了,未來的機器人根本不是小說、電影裏所描述的樣子。
首先,人工智能的思維根本不是程序驅動的,而是數據驅動的。
也就是後天學習決定了思維結果。所以過去小說、電影中說的改變了程序就能讓機器人發生革命,是很不現實的,製造者可以很容易預防這種事的發生。
除非把神經網絡權重徹底替換,但這和自己造一個新機器人有什麽差別?
其次,為了安全考慮,一些關鍵行業的機器人大腦是不可學習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說,一出廠是這樣的,永遠都是這樣的。
當然局部的適應性是有的,比如家政機器人,可以對你的房間越來越熟悉,做家務效率越來越高,但它大腦的核心結構卻始終不會變。
再次,如果有一個機器人變得越來越聰明,那麽它更大的概率是它的大腦並沒有帶在身上,而是在雲端,類似天樞。
機器人的身體或者說設備隻是它的一個分身。
如果你買了一個機器人,實際上你買到的是一個軀體,它能執行雲端大腦的指令。
再再次,更大的可能是,機器人身上有一個隻能預測不能學習的分腦,真正可學習進化的大腦在雲端,它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升級機器人身上的分腦。
所以,隻要保證雲端大腦不幹壞事,機器人就不會幹壞事。
這是目前技術水平可見未來的預測。至於更遙遠未來的情況,誰也說不準,會不會有人故意設計出反人類的機器腦?
如果出現那種情況,不是機器人反抗人類,而是人類反抗人類自己。
自打家政型機器人剛一推出,整個帝國便再次因這個名字而沸騰了起來。
家政機器人,代號為清理者,簡單易懂,聽起來非常沒有科技逼格。
不過它象征著群星帝國智能服務型機器人初代機的誕生,也是民眾幻想中的未來科技第一次走入千家萬戶。
畢竟是家政機器人,而不是很少於人接觸的工業機器人。
為了解決恐怖穀效應,海默院士便更新了大量的表情數據,豐富機器人的麵部表情。
並且完善了人體細節,修改了外貌,采用稍顯卡通化的人物造型風格,將存在於幻想世界的角色般到了三次元中。
六種基本表情和根據情緒參數調整的數百種衍化表情,情緒表現力基本上和人類相差無幾。
家政機器人的官方形象被設定成了一位性格善良耐心,溫和認真,富有經驗的家政行業二十五歲女性和男性。
當然性別、性格、人種、頭發、眼睛服裝等等都可根據用戶喜好自定。
或許培養自己的娃娃是人類刻進骨子裏的天性,有許多人都認真的設計自己想要的家政機器人風格。
蘿莉,禦姐,少女,熟婦!
群星帝國的民眾掀起了自己設計購買家政機器人的熱潮,興衝衝的將這個充斥著未來科技感的產品扛迴了家。
剛開始,他們還非常興奮的指揮家政機器人處理家務,掃屋做菜,不過到後來感情卻變了質。
有許多人將家政機器人買迴家後,因為對方非常智能的反饋機製,久而久之真就當成了自己的男女朋友。
畢竟在他們的設計中,機器人添加了許多個人的喜好,完全符合自己審美,而且比起真人戀愛,有不少人更喜歡一心一意服務自己的機器人。
有人甚至是一口氣買了幾十個迴去,燕環肥瘦應有盡有。
成為一個帝國的統治者是非常累的事情,不僅要考慮國民的衣食住行,還得考慮他們的精神狀態。
所以本著解決生物需求的原則,家政機器人出了衍生成人版,增加了部分人體器官。
因為這個,有許多男性同胞直接將沈森當成了他們的救世主,對沈森每日大唱讚歌,忠誠度飛速上升,比心靈廣播的效果還誇張。
這不僅讓沈森直唿,lsp才是第一生產力。
如果說帝國群眾認識到的是家政機器人對生活帶來的便利,那身居高位的領導者都從家政機器人身上見到了它的巨大潛力。
國防部提出,如果將這款機器人投放到戰場上,群星帝國陸軍戰鬥能力會得到顯著增強。
內政部則是擔心有人私自改裝,將家政機器人改裝成為破壞性武器。
然而,家政機器人的係統加入了非常複雜嚴格的保護措施。
暴力拆卸會觸發物理層麵和信息層麵雙重保護鎖,燒毀芯片的關鍵部件,清除所有智能程序,成為一堆廢鐵。
除此外,群星還加入了資格審查和定期檢查手續,基本上將犯罪分子利用家政機器人違法犯罪的可能性降了最低。
如果機器人取代人類,能避免因為戰爭大量傷亡,沈森是非常願意的。
但是當群星帝國國防部在一次會議上提出將機器人改裝,使用在戰場上時,李老頭提出了反對。
原因非常簡單,他以前對沈森也說過,他們的曆史告訴過李老頭,人工智能不可信任,有潛在的威脅。
對此,沈森暫時擱置了爭議,取了折中手段,一方麵展開戰場機器人士兵的研究,一方麵暫時先不生產。
但是最終的結果沈森早已有了決定,機器人值不值得相信都無關緊要,他隻需要它們上戰場,然後要麽獲得勝利,要麽從容走向死亡。
現在是群星二十三年,第二個五年計劃於不久之前已經結束。
總得來說,基本上完成了計劃中的一些重大項目。
五年時間內,群星帝國利用人工智能係統和增材技術,將藍星,廢土世界現有基礎工業體係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
所有的生產線都實現了完全的智能自動化。增材技術配合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根據即時需要,生產出大多數的日常民用產品。
比如說衣服,在帝國智能增材百貨商場內,顧客上一秒下單,下一秒就可以根據他的喜好風格,生產出完全符合對方要求的產品,再下一秒就可以在拿到產品。
而一切過程,全部由人工智能控製,沒有一個人參與。
自從人工智能和增材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後,有許多人從繁重的生產車間和服務行業被解放了出來。
如果按照前世的水準,經曆了群星現代教育技術的他們基本上都是擁有大學學曆的專業技術者。
從低技術的產業鏈條被解放了之後,他們又被沈森投入到更適合他們的地區。
群星帝國擁有四個世界,隨著開發區域的擴展,科技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的人才缺口都在與日俱增。
比如以前科研圈,一個星球的科研項目加起來才有一兩億人,而現在,群星帝國大大小小的科研項目就有數千萬個,所需要的科研技術人員需求量總數超過二十多億。
至於其他方麵,像是以前原本工廠的技術人員,有些不做工人後,反而成為產品設計師。
他們設計產品,上傳到智能工程,被顧客選擇後下單進行生產。
總得來說,群星帝國正在以無法想象的速度進行發展,根本不用擔心失業率的問題,倒是人類生活富足後生育率下降,沈森反倒開始有點擔心人口不足的問題。
……